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JFD,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是其感染罗非鱼的主要毒力因子

时间 : 2023-05-25 11:53:34 投稿人 : Elisha 点击 : 加入收藏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篇来自JournalofFishDiseases的最新文章: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是其感染罗非鱼的主要毒力因子。文章引用信息如下:

论文解读:JFD,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是其感染罗非鱼的主要毒力因子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B组链球菌,GBS)与水生动物的多种疾病有关。由cps基因簇编码的荚膜多糖(CPS)是无乳链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然而,关于血清型Ia的鱼源GBS菌株的CPS在鱼中的致病作用,可获得的信息有限。

本文通过cps基因簇的插入诱变构建了无荚膜多糖的突变体(Δcps)。并通过体外对罗非鱼全血细胞的敏感性,体内感染实验、在罗非鱼脾脏组织中的存活和病理分析,对突变株的致病性进行了全面分析。

论文解读:JFD,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是其感染罗非鱼的主要毒力因子

野生型(左)和突变株(右)

结果表明,与野生型(WT)GBS菌株相比,Δcps突变株在体外对罗非鱼全血细胞的抗性较低(p<0.01),在罗非鱼脾脏组织中更容易被清除,并且对罗非鱼及斑马鱼的毒性显著降低。

论文解读:JFD,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是其感染罗非鱼的主要毒力因子

全血细胞杀灭实验,突变株更敏感

论文解读:JFD,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是其感染罗非鱼的主要毒力因子

突变株与野生型攻毒存活率比较,可见突变株毒力显著降低

论文解读:JFD,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是其感染罗非鱼的主要毒力因子

脾脏中细菌的载量比较

另外,与Δcps突变株相比,在用野生型菌株感染的罗非鱼脾脏组织中观察到许多GBS细菌和严重的组织坏死。这些结果表明荚膜多糖对于GBS致病性是必需的,并且可以作为开发减毒疫苗的靶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