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螺蛳在河蟹养殖过程中的那些事儿

时间 : 2023-09-02 13:50:34 投稿人 : 小白 点击 : 加入收藏

作者:水世纪黄卫

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技术也日趋成熟,螺蛳在河蟹养殖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作为在河蟹养殖业中奋斗了两年的技术人员来讲,一直觉得螺蛳投放是河蟹养殖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在近两年的市场调研过程中缺发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那就是虽然人人都知道要放螺丝,但就其放养量、何时放、螺蛳的选择及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很多养殖户朋友都不太清楚。就此笔者在此总结以下几点望能对广大养殖户朋友有所帮助。

螺蛳在河蟹养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在前期不仅净化水质,而且可以为河蟹提供优良的饵料从而弥补人工饲料营养成分的不足,;作为底栖性生物能及时清除底部残饵粪便改善底部环境防治底部细菌滋生;在中后期作为河蟹喜食的一种生物饵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河蟹夹草的发生率;而且螺蛳性寒,在高温期可以帮助河蟹驱热,从而提高河蟹耐高温的能力,减少河蟹死亡。

一、蟹塘常见螺蛳种类

1、田螺

学名中国圆田螺,俗称螺蛳。软体动物门,中国各淡水水域均有分布。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田螺卵胎生,体内受精发育,雌螺怀卵数10-100个不等。发育成仔螺后,陆续排出体外,幼螺在水中行自由生活,幼螺生长至一年左右即达性成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7℃。

螺蛳在河蟹养殖过程中的那些事儿

2、漂螺

原名囊螺,又称浮螺,要求水质清爽无污染,但是最近些年养殖环境不断恶化,浮螺生长繁殖受阻。浮螺壳薄,肉嫩河蟹喜食,卵生,10度以上便可繁殖产卵,缺氧时,浮在水面。池塘如有较多浮螺,常常是一个好兆头,年底河蟹规格产量都不错。据了解,在去年没有干过塘,旁边水环境水草较好的河沟,打水后出现很多浮螺概率较大,当然这种情况,可遇不可求。

螺蛳在河蟹养殖过程中的那些事儿

二、螺蛳投放时间;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螺蛳投放一般分三次进行,第一次选择在清明节前后投放200-300斤每亩此时也是螺蛳产卵季节可为河蟹提供大量优质生物饵料;第二次在上大水前一个星期左右每亩投放量在200斤左右防止河蟹上田面夹食水草;第三次可在7/8月份再补放200斤每亩螺蛳缓解河蟹中后期夹草减少保草压力。

三、螺蛳投放注意事项;

1、第一批螺蛳投放量切勿过大,约占全年投放量的1/3左右。投放量过大,极易导致前期水清、难肥;严重的还会暴发青苔。

冬天放当年成熟的薄壳小中成螺为好,因为清明时它们就是最好的产子螺种源,而塘中成螺所产的仔螺,也将是春苗最好的开口料;春螺选大字,开春后放螺,螺丝已经开始进入生长期了,个体越大,营养物质越多,是二次蜕壳后,蟹的最好活饵,充足的螺丝供应,将是蟹成长的基础保证。

2、螺蛳尽可能选择空壳少、泥污少的,同时尽量避免螺蛳携带青苔入塘;②甲壳较薄用脚踩易碎;③最好选用人工捕捞的甲壳无破损成活率相对较高

3、投放螺蛳第二天要及时消毒,防止带入有害菌。

4、投放螺蛳后视水质情况酌情肥水。

5、投放螺丝时尽量避开阴雨沉闷天气防止螺丝投放后由于天气气温等影响而导致螺丝死亡坏底成活率低。冬天5℃以下,放螺蛳会冻伤;夏天28℃以上,放螺蛳在运输过程中会缺氧而死,还有在运输过程中淋雨也容易导致螺丝死亡等等,

6、由于早期气温较低螺丝不易爬行投放时应注意不要成堆的投放防止螺丝堆积造成缺氧死亡。

7、投放前做好解毒工作防止螺蛳投放后上岸、潜入底泥严重时造成死亡增大养殖成本。

四、养殖过程中螺蛳钻土原因

①冬眠:当塘口的水温低于5℃时,螺蛳会潜入泥穴中冬眠;

②高温:当塘口水温高于33℃时,螺蛳也会潜入泥土中或群集于阴凉水草处一边摆龙门阵,一边避暑;

③药物中毒:当塘口水体药物过量的时候,螺蛳也会为了寻找合适的环境,所以选择钻入泥土中。

④养殖水体营养元素缺乏螺蛳缺食少吃摄食底泥中的有机质。

五、养殖过程中关于螺蛳的几大误区

1、螺蛳不要喂,认为蟹料剩下的就可以被螺蛳吃了,其实不是的,蟹料价格高这样无疑加大养殖户的成本,而且残饵量少,螺蛳还是处于半饥饿状态。加上螺蛳是公母比1:9,想要螺蛳繁殖好,公螺的营养是要跟上的。而且螺蛳是一次交配七次产卵,故清明节左右交配期尤其重要,故因做好前期肥水工作培养优势藻类供螺蛳摄食

2、螺蛳越多越好,有养殖户把螺蛳放到每亩1000斤,养殖水体不仅肥不起来而且长期透明见底,导致河蟹打洞,青苔滋生,水体不稳定。我们建议养殖户分两到三次投放,第一次放200-300斤/亩,第二次在上大水10天后放200斤/亩。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在7/8月份补放200每亩左右。

相关文章

  • 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
    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

    黄颡鱼俗称黄姑鱼、嘎鱼、黄腊丁,它的特点是无鳞,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一、黄颡鱼的生物学特征1.生活习性黄颡鱼白天在水较深的底层栖息,喜水流缓慢、多乱石和卵石的环境,夜间经常到浅水区觅食和活动。黄颡鱼除鳃为主呼吸器官以外,鳔具有辅助呼吸功能,所以黄颡鱼对低氧的适应能力较强。冬季,离...

    1828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异育银鲫鱼的水质管理技术
    异育银鲫鱼的水质管理技术

    鲫鱼喜欢清新水质,要适时调整水位和水质。5月份,保持水深1米左右,以利水温升高和肥料分解;6月份,逐渐将水位加至最高水位,7月份~8月份,根据水质、水位变化,10天~15天冲水1次,每次注水15厘米~20厘米,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35厘米。每月用抗药型光合细菌1次,每次用量1.5公斤~2公斤。...

    2620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春季草鱼养殖常见病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春季草鱼养殖常见病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春季,水温逐渐转暖,水中各种病原体容易滋生繁殖,是鱼类的发病季节,特别是越冬过后鱼类能量消耗较大,体质普遍较弱,容易感染疾病。如果忽视预防很容易在春季诱发鱼病,尤其是草鱼发病死亡率高,损失大。草鱼水霉病就是在早春季节比较流行的疾病。病因主要是冬春拉网捕捞运输及放养过程中造成鱼体受伤,使鳞片局部脱落,导致病原侵入鱼体。患...

    1163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罗非鱼越冬管理的四个关键技术措施
    罗非鱼越冬管理的四个关键技术措施

    作者:惠州澳华/黄焕蓝每到冬季,大多罗非养殖户朋友都有一股淡淡的忧伤——咱的罗非过不过冬、怎么过冬?特别是今年,气象专家一会儿说今年寒冬,一会儿又说今年暖冬……更弄得我们不知所措。我们想说:不管是暖冬还是寒冬,只要我们做好了以下措施,就有助于罗非安全越冬。讲措施之前,我们先了解罗非对水温的要求:以奥尼为例,其生存水温为...

    802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高pH值是5月份河蟹池塘核心养殖问题之一
    高pH值是5月份河蟹池塘核心养殖问题之一

    最近,各区域反应河蟹塘pH值高的客户很多,请大家关注自己蟹塘的pH值,高pH值是5月份螃蟹池塘核心养殖问题之一一、高pH值的危害:1.影响摄食:高于9.2,摄食减少。2.影响蜕壳:高于9.5,易蜕壳不遂。3.造成损蟹:高于10.5,开始损蟹。4.长期危害:水质高碱,损坏螃蟹鳃和肝脏,造成肝脏白化。二、pH值高的原因:1...

    220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慎用!草鱼土法疫苗含有甲醛和内毒素,注射后将致10-20%死亡率
    慎用!草鱼土法疫苗含有甲醛和内毒素,注射后将致10-20%死亡率

    近来,《农财宝典》记者在中山黄圃地区走访发现,当地草鱼种苗普遍存在不健康的现象,由于饲料投喂量过大,或者过于追求生长速度,在控制投喂率方面不注意,导致很多鱼苗肝胆内脏出现异常,花肝、绿肝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内脏病变导致病害发生严重,特别是在进入秋季以后,气温略有降低,鱼塘投喂量加大,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入秋以后草鱼苗肝胆...

    1536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江苏地区秋季“草鱼肝胆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江苏地区秋季“草鱼肝胆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江苏镇江句容市后白镇徐巷村示范户刘学富,近期养殖的草鱼出现了发病死亡现象,每天从开始的三尾左右,发展到每天十多尾,指导员张兴成得知这一情况后,10月25日立即赶往他的池塘。在现场,从捞来两尾刚死不久的二斤左右草鱼来看,外观上鳞片完整、肛门略红肿、鳍条未破损、眼睛略红、肚子较大;解剖鱼体发现肝脏肿大,肝脏呈白色、黄色、褐...

    1969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新建鱼塘怎样获高产
    新建鱼塘怎样获高产

    新建鱼塘前期处理工作很重要。新开挖的鱼塘塘底无淤泥,水质瘦,水体泥水浑浊,浮游动植物繁殖量少,产氧能力差,易缺氧。有的水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盐或有毒物质,对鱼类刺激大,易发生鱼病,影响经济效益。因此,新挖鱼塘当年养鱼获高产,除按常规管理外,还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一、彻底清塘消毒。平整和夯实池塘斜坡和坝脚,防止渗漏...

    163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及早发现鱼病
    怎样及早发现鱼病

    鱼类在临发病之前是有一定征兆的,可以从鱼类活动、摄食、体色和水质变化等情况来判断鱼类是否有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一、看鱼的活动。正常健康的鱼常结伴群游,反应十分灵敏,一有惊动就迅速潜入水底。病鱼则离群独游,活动缓慢无力,时游时停,喜欢停留在水面或拥挤成团,有的显得极度不安,时而上跳下窜,时而急剧狂游或间断剧烈游动,时...

    49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异育银鲫的鱼种培育技术
    异育银鲫的鱼种培育技术

    1.鱼种培育池条件鱼种池一般要求面积3~20亩,水深1.3~2米,鱼种池必须干池、曝晒,清除过量的淤泥,但要保留表层5厘米的淤泥;池底整平,池坝和注排水渠道修整完好。放苗前10天用生石灰清塘,用量为150千克/亩。或用漂白粉清塘,干塘(有水5~10厘米)用量每亩为15千克,全池泼洒。有些地区土质肥沃,老塘、新塘放水后池...

    1011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鲟鱼养殖过程中三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
    鲟鱼养殖过程中三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

    鲟鱼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可塑性强、易驯化、抗病力强、肉质好等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鲟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鲟鱼养殖将对我省水产养殖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鲟鱼养殖原来集中在北方,由于人们养殖积极性提高,养殖区域逐步南移,中山在广东率先引入,目前已发展到深圳、珠海、新会、顺德、三水、河源等地。根据广东各地...

    1924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鱼暴发性出血病咋防控
    鱼暴发性出血病咋防控

    ①苗种下池前必须用1%~2%的食盐水浸浴消毒。浸浴时间视鱼的体质和温度高低而定,条件允许时,可用暴发性出血病疫苗浸泡鱼种。②适时换水增氧。要保持水质清新,勤换水。若条件限制换水不便,可用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同时要合理使用增氧机。③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和口服药物预防。每隔10~15天可用二溴海因、溴氯灵等环保药物交替消毒水...

    218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红鳍东方养殖常见病魨弧菌病的防治技术
    红鳍东方养殖常见病魨弧菌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该病的病原体为馒弧菌。(2)症状鱼外观症状为眼球周围发红,内脏未发现异常。(3)防治目前尚无有效药物,主要保持水质良好,定期消毒和投放水质改良剂和微生物制剂。...

    2587 淡水养殖 河豚鱼 河豚鱼养殖 河豚鱼养殖技术 河豚鱼养殖方法
  • 雨后河蟹池塘的管理
    雨后河蟹池塘的管理

    作者:北京水世纪程杰三月份属于早春天气,气温变化大,雨水较多,大量的降雨会导致气温降低,水体温度降低,引起水体的理化指标产生变化。比如pH值降低、氨氮升高、亚硝酸盐升高、水体倒藻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要做好如下工作:1.河蟹在下雨过后很容易产生应激,导致河蟹游塘,上岸的现象,此时要做好抗应激的工作。在降雨前,用抗激灵和黄...

    154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高温季节如何防治烂鳃病
    高温季节如何防治烂鳃病

    鳗鱼烂鳃病,是一种常见病,周年发生,夏季高温季节是高发期。这种病发生突然,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处理不好损失严重。一、烂鳃病的特点1、烂鳃病的主要菌群。烂鳃病由革兰氏阳菌、革兰氏阴菌引发,伴有嗜水气单胞菌、柱状屈桡杆菌,随后带有大量霉菌附和,形成军团式“微生物链”,其中细菌依靠霉菌保护,而霉菌却依赖细菌生存,有分工,有...

    2296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