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做好冬季生鱼的养殖管理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时间 : 2023-05-09 22:38:42 投稿人 : 林林 点击 : 加入收藏

作者:江门澳华 刘阿朋

做好冬季生鱼的养殖管理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淡水养殖

杂交鳢,也称杂交生鱼,由乌鳢(♂)和斑鳢(♀)杂交获得的后代。杂交鳢有两种:一种是以湖南生鱼为父本、斑鳢为母本的杂交种;一种以山东生鱼为父本、斑鳢为母本的杂交种。前者所产的杂交种野性较低,成活率相对较高,并且在1斤前生长速度较快,为市场主要养殖品种;后者身体修长,卖相好,2斤后生长较快,因而也有一定的养殖市场。

由于杂交鳢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野性小、易训食人工配合饲料等优点,已成为珠三角地区鳢科鱼类的主养品种。杂交鳢适应性强,耐低氧,可高密度养殖,亩产可达10000-20000斤。生存水温为0℃~41℃,最适水温为26℃~28℃,pH值范围7.0-8.5。10月中旬以来,广东的气温逐渐下降,水体的温度也逐渐降低,生鱼养殖进入了越冬养殖阶段。

2015年上半年,生鱼价格低迷,存塘量大,4-5月份投苗量比往年有所减少,而6-8月份投苗量相比往年有所增加。到了11月份,头批生鱼的亩存塘量已达10000斤以上,旧鱼(14年放苗)亩存塘量也已经在15000斤以上,这么大的亩产量,随着冬季到来温度下降,很容易发生反底死鱼或疾病爆发的现象,因此生鱼的冬季养殖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10月下旬南海、顺德等地已经发生了因为反底导致生鱼大批死亡的现象,损失较大。要做好冬季生鱼的养殖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水质调控

净底调水、肥水过冬。随着生鱼的规格逐渐增大,鱼塘亩存鱼量越来越大,加上每天投喂的饲料达到20-30包,相应的鱼的排泄物也就越多,经过长期的积累,池塘底部的水质已经恶化,水中有机质浓度高,这样的鱼塘管理不善很容易出现反底、疾病的爆发,引发生鱼死亡。很多养殖户采用换水的方法来改善水质,一般10-1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0-30厘米,这样可以缓解水质的恶化,但是由于生鱼每天的摄食量较大,鱼塘底部积累的有机质较多,光靠换水是不行的,还要加强水质的调控。

对于水质较差,藻类不多,水面浑浊,表层有泡沫或气泡的池塘,调水可以采用改善池塘底部环境,氧化塘底有机质,同时泼洒乳酸菌等微生态制剂分解水中的有机质,把藻类培养起来的方法。具体如下:

第1天:碘宝+爽水宝,消毒,氧化底泥。碘宝(聚维酮碘)1瓶1-2亩水面,爽水宝1瓶1-2亩水面,配合氧宝效果更好。

第2天:护水宝+生物净水宝,稳水培藻。护水宝1瓶3-4亩水面,生物净水宝1瓶3-4亩水面,连用2-3天。

对于水质出现黄浊的鱼塘,可以先用护水宝泼洒1次,再用生石灰(10斤/亩)化水泼洒,第2天使用肥水宝+生物净水宝,全塘泼洒。肥水宝1瓶2-3瓶/亩,生物净水宝1瓶2-3亩水面,可以很快把水肥起来。

上述方法在10-12月份使用,这个时期温度变化大,每隔10-15天用1次,可以有效防止反底、倒藻的发生。事实证明,在冬季保持鱼塘肥水,不但可以提高水中溶氧,促进生鱼摄食,还可以减少明年2-3月份生鱼烂身病、水霉病的发生。对于搭冬棚养殖生鱼的情况,上述调水方法同样适用。

二、投喂管理

进入冬季水温逐渐降低,根据以往的记录,12月至次年2月份之间珠三角冬季气温在10-20℃,水温在15-20℃,这个温度范围生鱼是可以摄食的。由于水温较低,鱼体内的消化酶活性降低,延长了对饲料的消化时间,可根据鱼的摄食情况由每天投喂2次调整为每天投喂1次,同时打开增氧机增氧。

增氧机的使用。很多养殖户在喂料前开启增氧机增氧,却不注意在喂料后开启增氧。喂料前开启增氧机可以提高水中溶氧,促进生鱼摄食;喂料后再开启增氧1-2个小时,可以有效促进生鱼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料比。

对于搭冬棚养殖的情况,水体温度在25℃以上,生鱼可以正常投喂,但也要注意定期内服保健,减少肠胃病的发生。

三、内服保健

为了更好的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可以经常拌料内服一些维生素、中草药和微生态制剂。

具体拌料方法为:护肝宝(多维)+正肠宝,护肝宝1包/包料,正肠宝1包/包料,连用2-3天,每月2-3次。可根据鱼的体质适当拌服应激宝(1包/包料)和三黄粉。在越冬期间加强了生鱼的体质,可以有效减少3-4月份因水温剧烈变化而引发的鱼病爆发。

四、疾病防治

秋冬季是寄生虫病的爆发期,这个时候要注意杀虫,如车轮虫等,可以在水温降到20℃时用杀虫药预防性杀虫1次,主要杀灭纤毛虫和蠕虫等,可以避免生鱼感染寄生虫。在这里要注意尽量避免使用硫酸铜等重金属杀虫药物。

与此同时,如果价格合适可以适时卖鱼,减少存塘量,这对于避免集中上市鱼价走低和资金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做到以上几点,生鱼的越冬养殖基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净底培藻、内服保健、预防杀虫、适时出鱼。

相关文章

  • 乌鳢黑鱼苗种期常见的车轮虫病防治技术
    乌鳢黑鱼苗种期常见的车轮虫病防治技术

    1.病原:病原体为“小车轮虫”,大量寄生时会产生大批死亡。2.预防方法:每亩用12~20千克楝树枝叶浸沤于四周池边,具药效1周。3.治疗方法:每亩用20~30千克楝树叶煎汁后泼洒,若网箱培育,则泼于网箱为主,有较好的疗效。用硫酸铜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7克/立方米。...

    1879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草鱼养殖技术常见病烂鳃病防治方法
    草鱼养殖技术常见病烂鳃病防治方法

    症状: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变得乌黑,也叫作“乌头瘟”,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严重时鳃盖骨中间的内表皮常腐蚀成园形或不规划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流行及危害:青、草、鲢、鳙、鲤都可发生,主要危害草鱼,流行季节多在5~9月。往往与赤皮、肠炎并发。治疗方法:(1)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40斤,或溴氯海因,二溴海因全池泼洒...

    751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天气不稳定致泥鳅发病率高达九成,原因在哪,如何处理?
    天气不稳定致泥鳅发病率高达九成,原因在哪,如何处理?

    近两年,四大家鱼尤其是草鱼行情低迷、南美白对虾养殖风险加大,珠三角部分养殖户看好泥鳅这个品种,形成与南美白对虾轮养的模式。然而,由于开春后天气和水质不稳定,导致今年从3月以来泥鳅发病率高、死亡量大,从小苗到成品鱼每个阶段都有发生,主要表现为苗期成活率低、烂鳃、烂身、红点、红嘴和寄生虫病等,发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量每...

    2425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细鳞鲳的苗种培育技术
    细鳞鲳的苗种培育技术

    细鳞鲳苗种培育,是指从刚孵化出来的仔鱼开始,直至秋后或翌年春季达到放养大规格鱼种为止的整个培育过程。在此阶段,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因此,它对营养、生长环境条件等要求较高。培育的关键技术是,提高成活率和鱼种规格。通常根据苗种发育的特点和习惯,分为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鱼苗培育鱼苗培育,在生产上是指...

    2397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草鱼投喂浸泡时间过长的麦子引起急性肠炎一例
    草鱼投喂浸泡时间过长的麦子引起急性肠炎一例

    湖北省鄂州市长港镇东沟三组罗师傅有口土塘,面积为8亩,水深1.8米,有一台3kW叶轮式增氧机。主养草鱼,套养部分花白鲢,据老板估计存塘6000公斤鱼左右。全程投喂原料饲料,主要是草和小麦,现阶段由于草少,喂小麦为主,每天喂小麦50公斤左右。2015年7月29日,晴,下午6点左右时,罗老板打电话反映草鱼在水面腹部朝上游动...

    2683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河蟹塘里母蟹煮出来为何变成这样,我们该如何处理?
    河蟹塘里母蟹煮出来为何变成这样,我们该如何处理?

    今天较多人发了张图片问我,葛店长这是怎么回事?在去年,兴化螃蟹这个时候基本上结束了,所以此现象大家见得少,而今年,螃蟹迟迟不卖,导致母蟹卵巢开始变化,从现在开始,兴化塘口的螃蟹会慢慢出现此等现象,这几年葛店长带着团队成员一致跟踪研究,觉得最有可能的原因经分析后,就是母蟹体内受精了,并且在淡水中无法产卵,导致的流产,卵子...

    35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黄鳝上草的原因及处理方案
    黄鳝上草的原因及处理方案

    黄鳝在进入网箱后经常容易出现上草现象,黄鳝“上草”只是一种疾病的症状表现,其原因也不尽不同。一.当年新购苗种进箱上草由于黄鳝苗种规模化繁育尚未成功,主要通过野外捕捞获得,而在高密度、长期的运输中导致苗种缺氧和机能失衡、储存箱和养殖池温度相差太大,放苗前后昼夜温差大、捕捞、分类等人工操作应激过大等都是造成黄鳝上草主要原因...

    1049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鳗鱼苗分养的准备工作要从三方面着手
    鳗鱼苗分养的准备工作要从三方面着手

    鳗苗经过一段时间饲养,个体发生比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一级池,若鳗苗个体大小悬殊;会出现弱肉强食、互相残杀。同时,由于体重增加,相对密度增大,若不及时分养,势必影响小规格鳗苗种的生长和成活率。而不同规格的鳗苗种,在饲养管理技术上也不尽相同,故分养选别是鳗鱼饲养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关键。鳗苗种的选别分养,一般3~4周进行1次...

    2003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网箱养殖翘嘴红鲌小瓜虫病的防治技术
    网箱养殖翘嘴红鲌小瓜虫病的防治技术

    ■文/资兴市农业局雷英平资兴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李志平资兴市彭市二中肖文红在集约化水产养殖中,养殖业户常常面临寄生性原¬虫的困扰,其中小瓜虫是致病性最强的原¬虫之一。小瓜虫学名为多子小瓜虫,是一种遍生性(周身遍布纤毛)纤毛虫,通常寄生于淡¬水鱼类的体表、鳍和鳃上,形成小白点,所以在生产上称之为“白点...

    1957 淡水养殖 白鱼 白鱼养殖 白鱼养殖技术 白鱼养殖方法
  • 池塘食用鱼养殖(一)
    池塘食用鱼养殖(一)

    我国池塘养鱼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主要经验为“八字精养法”:水、种、饵、密、混、轮、防、管。1、放养前。⑴鱼塘连续1-2年饲养成鱼,底部沉积大量淤泥、残渣及各种有害病菌、野生杂鱼等,对鱼类生长不利,必须年年彻底清塘。清塘宜安排在初冬或早春,排干池水,运走淤泥,加宽加固池埂,并药物清塘,方法同鱼种繁殖。⑵清塘后即可施肥,每...

    90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大闸蟹如何安全度过梅雨季?养蟹专家传授“安全渡梅”诀窍
    大闸蟹如何安全度过梅雨季?养蟹专家传授“安全渡梅”诀窍

    中华绒螯蟹,俗称大闸蟹,是沪苏浙皖等省市水产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青浦地区水产养殖传统优势特色品种之一。眼下,正是本地大闸蟹成蟹第四次换壳的时候。但随着梅雨季节的到来,降雨增多,天气变化加大,养殖水塘里容易出现水体浑浊、缺氧,水草根部发黑、腐烂等情况,大闸蟹养殖管理也进入到了关键时期。位于练塘镇徐练村的上海睿婕水...

    180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螃蟹的冬季屯养技术
    螃蟹的冬季屯养技术

    河蟹一般都在每年的10月初至11月底集中起捕上市,所以量大价低,养殖效益不高。而春节前后因货源短缺,价格上扬。下面介绍一种河蟹的囤养方法,可将此期起捕的河蟹养至春节前后出售。一、选建水面1—3亩、水深l.5--2m的池塘,较浅的池塘可以开挖成“井”字形的蟹沟,小池塘还可以张上网箱,以便起捕。同时要建好防逃墙(网)。河蟹...

    148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月鳢的病害防治-饱食下池死亡症
    月鳢的病害防治-饱食下池死亡症

    病因及病症:因山斑贪食、食量大,只要有浮游动物就一直要吃得腹部明显膨胀突出才肯罢休。此时下池,不但易受伤,而且当环境一下由盆、缸小环境到水泥池大环境,山斑喜全池奔游而造成心力衰竭死亡。症状是同批下池鱼专死大的,主要是大鱼食更饱、游动更快,同批未下池者则不死。该症可造成100%死亡。防治:半饱或不食下池。...

    2770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越冬期间罗非鱼的两种常见病害
    越冬期间罗非鱼的两种常见病害

    一、运动性气单胞菌病运动性气单胞菌病的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该菌广泛存在于正常鱼肠道和池塘水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当鱼体受伤或养殖环境条件恶化使鱼体抗病能力下降时,该菌就乘虚而入,使鱼感染发病。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罗非鱼病,从症状来看可分为两个类型,即肠炎型和体表溃烂型。前者主要表现为肛门发红,肛门附近的皮肤发红;解剖观察...

    2043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泥鳅养殖效益不好可能是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泥鳅养殖效益不好可能是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有些泥鳅养殖户养殖效益不好,主要是在以下某个环节或几个环节出现问题所致:1、种鳅损失由于养殖心情比较迫切,在没有准备好饲养种鳅的设施就匆匆忙忙购买种鳅,将泥鳅投入新网箱、新修水泥池,甚至在盆中饲养,几天之后泥鳅便受伤出现感染,严重影响了繁殖效果。2、清塘处理不当有些养殖户投苗后发现一天比一天少,经仔细检查发现天敌太多,...

    1091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