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致富能手丁桂年:养河蟹连年获高效的经验

时间 : 2023-09-03 22:24:57 投稿人 : Jamari 点击 : 加入收藏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冈镇戴伙村丁桂年,流转土地160亩挖池养蟹,在技术指导员的精心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天气条件和市场变幻莫测的情况下,连续3年获得亩效益超4000元的好成绩,成为全区的“养蟹状元”和“致富能手”受到市、区表彰,在他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下,周边20多个河蟹养殖户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致富能手丁桂年:养河蟹连年获高效的经验 | 淡水养殖

一、选址建池,设施配套

在蟹池选址时,首先要考虑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周围不能有对河蟹养殖可能造成威胁的工业、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等污染源,水质经检验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渔业水质标准》GB/T18407.4)和《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5361-2010。新建蟹池要求东西向,长方形,单只池面积最好50~80亩,蟹池设有深水区和浅水区,采取四周挖沟(俗称“环沟”)筑堤,开挖成深水区水深达1.5米、浅水区1米的提水养蟹池。蟹池坡比1∶2.5为宜,排灌系统要配套,进排水要分开。防逃、防盗设施牢固。方法是:在池埂内侧用密眼网加硬塑料薄膜倒檐建第一道防逃网,网底用石笼固定埋入土中,上口高出最高水位0.5米;在池埂中间用钙塑板建成第二道防逃墙,土下部分0.3米,土上部分0.5米;为防外来人员进入和防盗,还需在池埂外侧再建一道拦护网。同时配套抽水机泵和微孔管道增氧设施,有条件的可安装在线监测、物联网技术应用系统。

二、栽种水草,投放螺蛳

蟹种放养前将蟹池用网围起2/3面积,将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苦草等3种水草穿插种植。2月底在深水区或环沟中栽种伊乐藻,采用切茎分段的方法扦插种植,每亩用种40~50千克,行间距为3米×4米;3月底在蟹池中间播种苦草,草种需浸泡3~5天,搓净外皮催芽至种子发白后,加少量塘泥兑水沿浅水带均匀洒播,每亩用种0.10~0.25千克;轮叶黑藻在3月份播种其芽苞,每亩用种0.5~1.0千克,按行、株距0.5米将芽苞插入泥中,或拌泥撒播。螺蛳投放时间在2―4月,适应蟹池环境后在4―5月开始繁殖,仔螺蛳是蟹种第一次蜕壳最适口的饵料,所以投螺时间宜早不宜迟。投放时先将螺蛳洗净,用强氯精或二溴海因等药物杀灭螺体上的细菌及原虫。每亩投放鲜活螺蛳250~300千克,均匀撒在浅水区。也可分两次投放,6―8月再补投150~250千克,两次投放能防止一次投放量大,造成前期水质清瘦、青苔大量繁殖而影响河蟹的生长。

三、选放蟹种,套养鱼虾

为防外购蟹种规格、质量得不到保证,蟹种宜自育自养。蟹苗要到亲蟹来源正宗、规格(亲本雌蟹150克/只、雄蟹200克/只以上)较大的良种场选购,培育期间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切忌滥用药物造成蟹种肝胰腺等器官损伤。蟹种放养时间为2―3月,规格以每千克140~160只为最好,放养时需经严格分拣,同一池塘放养的蟹种规格必须一致,如规格悬殊较大的蟹种放入同一池塘中,会出现蜕壳不同步,导致相互残杀现象,回捕率低。放养密度控制在800只/亩左右。为提高蟹池利用率,根据共生互利的生物学原理,蟹池中套养少量青虾、鳜鱼、鲢鱼、鳙鱼等品种,可提高养蟹经济效益和规避市场风险。一般在3―5月每亩套放抱卵青虾0.5千克,鳜鱼5~15尾,鲢、鳙鱼50尾左右。

四、精准投喂,调控水质

河蟹饲料有池中的水生动物、螺蛳和水草等天然饵料,人工饵料以全价颗粒饲料为主,适当搭配小杂鱼、玉米、小麦等。全程饲料喂要把握“度”,过精、过多喂料带来的后果是蟹运动减少、残饵腐烂、败坏水质、水草烂根、溶氧降低、蓝藻暴发和蟹病多发。精准投喂要抓住第1次蜕壳前、高温季节期间和最后1次蜕壳前后3个关键期。当水温上升到8~10℃时,用新鲜小杂鱼投喂开食,投喂量为在池蟹种体重的2%~3%;从5月份开始投喂颗粒饲料,日投喂量从3%逐渐增加到8%;高温季节,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2%~38%的颗粒饲料;8月下旬,日投量为8%~10%,适当补充小杂鱼和玉米等,投喂时间为下午5―6时。水质调控包括水位和水质调节,蟹池水位应掌握3月份水深0.3米,以后每月增加0.1米,至9月份池水达到0.9米,如遇持续高温最高水位可增加到1.1米以上。蟹池水质以鲜、活、嫩、爽为目标,保持透明度0.3~0.5米,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pH值7~8,氨氮不超过0.2毫克/升,亚硝酸盐在0.02毫克/升以下。

五、加强管理,控制蟹病

首先要清好塘,蟹种放养前抽干池水晒塘15~30天,然后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溶化后兑水全池泼洒,7天后抽掉池水,然后经过滤注入新水0.2米左右,每亩用0.5千克强氯精全池泼洒。其次要管好水,6―9月,每隔10天施用一次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每隔5天施用一次底质改良剂改善底质,平均每月调水、改底7~8次,促进蟹池水体及底部有机物降解。第三要护好草,根据水草长势,适时采取刈割的方式,4月下旬至7月上旬割除伊乐藻上半部分,将其控制在水面以下0.15米处,漂浮在水面上的水草要及时捞除。第四要杀虫消毒。4月底至5月初,用硫酸锌等药物杀纤毛虫1次,相隔1~2天后,使用溴氯海因或碘制剂进行水体消毒,并用中草药制成颗粒药饵,连续投喂5~7天,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病害发生;梅雨结束高温来临之前,再用药物进行1次预防,控制高温期病害发生;9月中旬结合水体消毒和内服药饵,补杀纤毛虫。养殖期间定期抽样检查,发现有蟹疾病征兆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六、把握市场,适时上市

成蟹尤其是大规格蟹在中秋节和国庆节前价格都较高,“两节”过后都有一个降价过程,因此,在管理技术措施上要使池中蟹在“两节”前达到膏肥、黄足、壳硬的标准,视河蟹市场行情,适时适价上市销售。

七、投入产出,效益分析

投入:苗种(蟹种130000只、虾种、鳜鱼种、鲢鳙鱼种、草种),饲料(颗粒饲料、螺蛳、玉米、小杂鱼),水电费,药物,工资,土地租金,利息及其他。产出包括成蟹,青虾,鳜鱼,鲢鳙鱼。

盐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宋长太孙亚州陈万友

相关文章

  • 甲鱼(鳖)“越冬死亡症”发病原因及预防技术
    甲鱼(鳖)“越冬死亡症”发病原因及预防技术

    □福建正源饲料有限公司李柏青露天池塘常温培育的鳖(尤其是亲鳖),在冬眠期间和冬眠后往往有较多数量死亡的现象,人们称此为“越冬死亡症”,也有人称为“越冬病”。对此,我司近日采访了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鳖病害治疗专家,对鳖“越冬死亡症”作了专项咨询。1、症状“越冬死亡症”是个很复杂的疾病的统称,诱因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不相同...

    76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欧洲鳗败血症的诊治方法
    欧洲鳗败血症的诊治方法

    福建是水产大省,鳗鲡是福建的主要水产养殖对象,是福建省的四大出口支柱之一,自一九九四年以来,欧洲鳗_刀:始引进我国,由于异地饲养及养殖池老化等原因,欧洲鳗疫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欧洲鳗的疫病以败血症感染率最高,危害最大,据我们近几年的统计,九八年欧洲鳗败血症的感染率在50%左右,死亡率在5—1O%。九九年欧洲鳗败血症的感染...

    737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给鱼池注水要“四改”
    给鱼池注水要“四改”

    一、改白天注水为夜晚注水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夜晚给渔池注水,尤其是凌晨3~4时或1~2时注水,可提高池水的溶氧量,改良水质,避免鱼缺氧浮头,对防止泛池和病害发生有明显效果。二、改吸深层水为吸浅层水用抽水机给渔池加注新水时,通常是将抽水管插入水下1米或更深处,所吸注的是深层水。这种水有机质含量高,溶氧含量低,水温也偏低,...

    145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精养草鱼RTS模式成功经验介绍
    精养草鱼RTS模式成功经验介绍

    精养草鱼是对整体饲养水平要求比较高的一种养殖模式,所以虽然精养草鱼的效益近几年都比较好,但是一般养殖户却不敢涉足这一模式。针对这一情况,中水华峰鱼病研究部在几个区域推出了RTS草鱼精养模式,规范草鱼养殖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从而系统性的降低了养殖风险。几个示范区域的草鱼精养都取得了成功,广大养殖户也都体验到科学的系统化管...

    2332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长江胭脂鱼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
    长江胭脂鱼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

    胭脂鱼作为食用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抗病力强、性温和、食性广、生长快等优点,是池塘、水库、湖泊养殖新的优良品种。目前,胭脂鱼人工繁殖和人工养殖技术日益成熟,且市场需求量日趋增长,价格逐年升高。近年来人工养殖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根据本地养殖户的成功经验,现将胭脂鱼子二代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

    160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蟹塘水韭菜叶子发黄河蟹出现伤亡怎么办?
    蟹塘水韭菜叶子发黄河蟹出现伤亡怎么办?

    作者:海南卓越生物有限公司 刘数◇水韭菜叶子发黄江苏泰州兴化市合陈镇大闸蟹养殖户吕老板:他塘口的水韭菜上面有青苔死亡,而且叶子发黄,建议他第一天上午用灵活100+新活菌王(4+1用8亩),下午用六控底健康+得立康(1+1用3亩)。隔一天后,水韭菜变得清爽,叶子也由黄转绿。草好了,水色自然也好看了。◇百安威+纳米氧:控河...

    139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鳙鱼的加工利用研究
    鳙鱼的加工利用研究

    鳙鱼又名花鲢、黑鲢、包头鱼、胖头鱼,属硬骨鱼科(类),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鳙的外形似鲢,往往会被有些人误认为是同一种鱼,但肉质味道没有鲢鱼好,且头特别大,一般为体长的1/3。鳙鱼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低值淡水鱼,这是因为:(1)鳙鱼的产量大,价格低廉;(2)鳙鱼头部较大,造成了可食部分少的印象;(3)鳙鱼鱼肉口味不及其...

    256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高温期的管理要点
    河蟹高温期的管理要点

    防治蓝藻高温期,很多蟹塘缺乏水草或菌藻失衡,水体自净能力差,池塘溶氧偏低,池底积累大量的残饵、粪便、死亡藻类等引起氮磷比失调,水色逐渐由淡绿色向蓝绿色或蓝色转变,水体中微囊藻、颤藻等蓝藻种类占据优势。爆发蓝藻的池塘,水质条件较差,溶氧不足,水草萎缩腐烂,底部发黑发臭,河蟹容易发生肠炎、黑鳃以及肝脏坏死等疾病。1、水草较...

    169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一龄草鱼成活率提高方法
    一龄草鱼成活率提高方法

    1、池塘清整。挖除过多淤泥(留10-15厘米),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用量75-100千克/亩。2、合理放养。一是选择水体枝角类繁殖高峰放养草鱼夏花。一般放肥200-300千克/亩,7-10天枝角类即达高峰;二是少量搭养鲤鱼夏花,主要起摄食残饵、腐败的底栖生物及限食作用。一般1000尾草鱼夏花搭养鲤鱼夏花200-300尾。...

    69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养殖常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河蟹养殖常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河蟹在天然环境中抗病能力较强,而在人工集约化养殖的情况下则容易发生病害。因其生活在水中,发病不易觉察,一经发现往往到了较严重的程度。此时河蟹食欲减退或不摄食,给药困难,体外用药也只能杀灭体外病原体。因此,养蟹必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蟹病发生。一、清塘消毒清塘最好在冬季进行,方法是先排...

    151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亲鳖的培育:雌雄比例和放养密度
    亲鳖的培育:雌雄比例和放养密度

    由于鳖的精子在输卵管内能存活半年以上且仍有受精能力,所以雄性亲鳖可适当少养,以利于提高产卵数量和经济效益。据试验,亲鳖的雌雄比例以4:1为宜。如果雌的太多,卵的受精率会下降;雄的过多,容易引起互咬,饲料消耗多,不利于提高苗种的生产效率。在达到性成熟年龄的前提下,雄性个体的体重最好较雌性小。亲鳖的放养密度,依亲鳖的个体大...

    22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螺旋藻在改善虹鳟鱼粘膜免疫反应和抗病性中的作用
    螺旋藻在改善虹鳟鱼粘膜免疫反应和抗病性中的作用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来自Aquaculture的文章:螺旋藻在改善虹鳟粘膜免疫反应和抗病性中的作用,文章引用信息如下(DOI:10.1016/j.aquaculture.2019.05.009)在本研究中,为了研究螺旋藻(SP)对虹鳟的免疫反应,粘膜表面组织结构和抗病性的影响。分别配制了三种SP水平(0%,2.5%和5%...

    1740 淡水养殖 虹鳟鱼 虹鳟鱼养殖 虹鳟鱼养殖技术 虹鳟鱼养殖方法
  • 一二壳蜕壳不遂严重影响后期河蟹产量!为何你养的河蟹迟迟不蜕壳?
    一二壳蜕壳不遂严重影响后期河蟹产量!为何你养的河蟹迟迟不蜕壳?

    文/江苏省沿海滩涂养殖鱼类饲料工程技术中心、盐城恒兴饲料有限公司刘兴旺、江苏省沿海滩涂养殖鱼类饲料工程技术中心、上海海洋大学许丹笔者介绍了河蟹蜕壳的内部生理及调控机制,分析了促进河蟹蜕壳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以期为改善河蟹养殖管理,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带来参考价值河蟹一生可分为蚤状幼体、大眼幼体、仔蟹、幼蟹和成蟹几个阶段。在...

    279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养殖罗非鱼用澳华罗非26效果一目了然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养殖罗非鱼用澳华罗非26效果一目了然

    撰稿:江门澳华/吴建雄客户简介江门市杜阮镇客户简老板,从事养殖10年以上。目前有3个养猪场,自繁自养肉猪存栏达1200头;有鱼塘150多亩,主要养殖罗非和草鱼。由于近几年鱼病增加麻烦事情不断,因此一直想找既能让鱼大得快且又很少生病的罗非鱼饲料,听人家介绍说澳华罗非26好,于是就找到澳华。为了验证效果,简老板特意选择了当...

    1510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墨西哥蓝对虾种苗繁育技术
    墨西哥蓝对虾种苗繁育技术

    一、简介   在美国每年投入大量的经费和人力,透过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Ten Oceanic Institute,OI)来研究中南美一带的虾种。其目的就是要找出一种虾种,成长快速,抗病能力强,可以取代原产地在亚洲且独霸虾类养殖的草虾(角虾,班节对虾)(P.Monodon)。   一方面可以减少过度依赖亚洲的原种虾,另...

    667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