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肉鸡公母为什么要分开养

时间 : 08-21 投稿人 : 如蓉 点击 : 加入收藏

生长速度不同公鸡生长快,在4、6、8周龄时,公鸡体重比母鸡分别高13%、20%、27%。如公母混养,体重大小不一样,食槽、饮水器高低要求不同,往往顾此失彼。

肉鸡公母为什么要分开养 | 家禽养殖

对营养需要不同公鸡沉积脂肪的能力比母鸡差,但公鸡比母鸡能更有效地利用蛋白质。从2周龄起,公鸡饲料的蛋白质水平就应高于母鸡。

遗传性能不同母鸡7周龄后,生长速度相对下降,每增重1公斤耗料量急剧增加,所以,母鸡在7周龄左右出售,饲料利用率高;公鸡9周龄后生长速度才下降,故公鸡9周龄出售效益最好。

对环境要求不同公鸡羽毛长得慢,母鸡羽毛长得快,所以,公鸡前期对温度的要求比母鸡高些,而后期则比母鸡低些;公鸡体重比母鸡大,因此胸囊肿的发病率比母鸡高,要求垫料松散和适当加厚。

(来源:富农家禽养殖网)

相关文章

  • 夏季肉鸡安全饲养要“三降三保三防”
    夏季肉鸡安全饲养要“三降三保三防”

    一提到夏天,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热,夏季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期,这其中既有内陆地区的干燥酷热,又有沿海地区的潮湿闷热。但夏季的天气绝不是用一个热字就可以概括得了的。夏季是一年中天气变化最剧烈、最复杂的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主要集中在这段时间里。特别是7月下旬和8月上旬,常常是大雨和暴雨的集中期。根据夏季的气候特点,...

    96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挑选健康活禽
    如何挑选健康活禽

    1、以左手抓住双翅将鸡鸭提起,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肉鬃部,首先检查头部,注意冠和肉鬃以及头部无毛部分由无苍白、发绀、发黑及痘疹现象,头部和腿部无水肿;眼睛、鼻孔有无异常分泌物;接着以右手中指抵住咽喉部皮肤,使其张开口腔,检查口腔内有无过多分泌物,粘膜是否有苍白。充血、出血、口腔与喉头部有无假膜或异物存在。2、采用听、...

    24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初春雏鸡如何防缺氧
    初春雏鸡如何防缺氧

    春季是育雏的黄金季节,但由于春季气温多变,雏鸡易缺氧,特别是3日龄内的雏鸡,更容易因缺氧而死亡。缺氧的雏鸡开始时表现出精神沉郁,尖叫,张口呼吸,喘气,伸颈甩头,不愿采食,停止饮水,喙发绀发蓝,严重时全身皮肤发绀,脚变蓝,最后倒地死亡。为防雏鸡缺氧,养殖户应采取以下措施:1、适时扩大雏舍面积。春季育雏,应当在鸡舍内建“屋...

    25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灭蚊降温鸡群安然过“三伏”
    灭蚊降温鸡群安然过“三伏”

    做好灭蚊工作,减少蚊子对鸡群的骚扰。这个时期蚊子的活动很猖獗,它们不仅通过吸血夺取鸡体的营养、干扰鸡的休息,还会传播疾病(如住白细胞原虫病等)。因此,清除幼虫的生存环境、及时杀灭成年蚊子,对于维持鸡群的健康和高产十分必要。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强鸡体的适应能力。采取预防措施,保持鸡舍温度为恒温状态。三伏天气温较高...

    144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提高鸡产蛋量的特殊方法
    提高鸡产蛋量的特殊方法

    加喂维生素C俄罗斯研究表明:鸡舍在17.8℃—44.4℃气温下,用每公斤添加40毫克维生素C的饲料喂产蛋鸡,3个月可增产约6%的鸡蛋;在17℃—27℃气温下,每公斤饲料添加30毫克维生素C,48周内增产鸡蛋7%。加喂胆碱美国对蛋鸡添加胆碱44周的结果表明:加喂0.05%胆碱的蛋鸡产蛋率为76.2%,平均蛋重61.5克,...

    175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畜禽养殖应对高温干旱天气的防灾减灾措施
    畜禽养殖应对高温干旱天气的防灾减灾措施

    一、加强通风降温要最大限度增加栏舍通风,打开通风孔或门窗,增加舍内换气量和提高气流速度;有条件的可以安装排气扇、舍顶喷水、活体喷雾和安装湿帘等办法做好降温;中午气温高时可用水冲洗栏舍;同时可在栏舍上方或四周用遮荫网等隔热性能好的材料予以遮盖,减少畜禽栏舍受到的热辐射,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二、降低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会...

    201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松针防治畜、禽、鱼疾病
    松针防治畜、禽、鱼疾病

    松针,即松树的叶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有植物杀菌素,可以促进畜、禽生长,预防肠胃疾病及各种维生素缺乏症,并对种公畜具有提高精液分泌量的作用。因此,在蛋鸡的日粮中加入6%的松针粉,可使产蛋率提高13%~15%:在种公猪的日粮中添加4%的松针粉,可使采精量提高8%~10%。另外,在育肥猪的日粮中添加2.4~4.5%的松针...

    265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鸭舍需防潮
    鸭舍需防潮

    一、搬迁濒水鸭舍鸭舍应离水源100米左右,这样鸭离水上岸需走一段距离才能进鸭舍,在走这段路时可以抖净羽毛上的水滴,做到不带水进鸭舍。二、增垫干稻草干燥稻草吸湿和保温性好,垫前可将稻草铡成6~8厘米长,每日添加一次,每次厚0.5~1厘米,一周清理鸭舍一次,清出垫草可堆积发酵做肥料。三、开窗通风透气目前鸭舍普遍以自然通风和...

    215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畜禽怎样除臭
    养畜禽怎样除臭

    中草药除臭用艾叶、苍术、大青叶或大蒜叶各等份、适量,在鸡舍内燃烧,既杀菌又除臭,特别是在空舍时使用效果更好。用清热解毒的中草药饲喂雏鸡和蛋鸡,可使肠道内细菌数减少,使鸡舍内氨气由2.39毫克/立方米下降为1.62毫克/立方米。化学除臭将硫酸亚铁撒在畜禽粪便中,可抑制粪便发酵、分解,减少臭味儿。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硫酸铜...

    274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季新母鸡病特点及防控
    夏季新母鸡病特点及防控

    新母鸡病是近几年来我国蛋鸡生产中最为突出的条件病之一,给养鸡业带来很大损失。刚开产的鸡群当产蛋率超过20%时陆续暴发,该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冬夏尤为严重。发病原因1、血氧太低。当夏季室内外温差太小或通风不良时造成血氧含量过低。2、呼吸性碱中毒。当鸡群靠呼吸排热的同时造成大量CO2流失,导致体内PH值上升,碱性偏高中毒。...

    148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火鸡的品种选择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火鸡的品种选择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火鸡的品种选择1、青铜火鸡:原产美洲,这种火鸡因羽毛具有青铜的光泽而得名,年产蛋60个左右,母火鸡体重8公斤,公火鸡体重16公斤。该品种引入我国时间太长,目前品种退化严重。2、尼古拉火鸡:由美国尼古拉火鸡育种公司选育而成,成年公火鸡最大体重25公斤,母火鸡12公斤,年产蛋60-80个,羽毛纯白色。这种火鸡公母体重悬...

    25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母鹅易发生“蛋子瘟”病
    母鹅易发生“蛋子瘟”病

    产蛋母鹅最容易得的一种传染病一卵黄性腹膜炎,系由大肠杆菌引起,由于只发生在产蛋期间的母鹅,常引起母鹅成批死亡,养殖户俗称“蛋子瘟”。症状感染了“蛋子瘟”的母鹅,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倦怠,产软壳蛋,产蛋率明显下降。肛门周围沾有潮湿发臭的排泄物。最后多数病鹅因废食、消瘦、衰弱而死。病程为3~7天,即使有少数病鹅能...

    123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进行休产期种鹅管理?
    如何进行休产期种鹅管理?

    (1)整群及分群整群就是重新整理群体;分群就是整群后把公母鹅分开饲养。鹅群产蛋率下降到5%以下时,标志着种鹅将进入较长的休产期。种鹅一般利用3~4年才淘汰,但每年休产时,都要将伤残、疾病、产蛋量低的母鹅淘汰,同时按比例淘汰差的公鹅。同时,为了使公母鹅能顺利地在休产期后达到最佳的体况,保证较高的受精率,以及保证活拔羽绒及...

    79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用乌鸡高产饲养技术
    肉用乌鸡高产饲养技术

    一、科学育雏1、做好进鸡准备。对育雏的鸡舍进行彻底清扫,堵塞鼠洞,然后用2-3%的火碱水喷洒消毒一遍,最后密闭鸡舍,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薰蒸消毒。2、合理控制温度。乌骨鸡体型小,雏鸡御寒能力差,可采用高温育雏法。即1-4日龄保持舍温34―36℃,4―7日龄保持舍温33―35℃,以后每周下降2―3℃,但应逐渐降温,不要在一天...

    54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高温高湿情况下如何降低鸡舍湿度
    高温高湿情况下如何降低鸡舍湿度

    高温高湿气候下,雏鸡体热散发不出去,采食量下降,此外,高湿环境有助于霉菌和球虫的繁殖,使雏鸡易发生霉菌中毒和球虫病。因此,养殖户需特别注意鸡舍的湿度问题,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以10日龄为分界线:10日龄以前,由于肉鸡排泄量小,鸡舍温度高,肉鸡对湿度要求高,需增加湿度,此时,育雏舍的相对湿度在60%~70%为宜;10日...

    203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