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淡水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的病原和流行情况

时间 : 03-13 投稿人 : Gaven 点击 :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是由病毒引起的危害极其严重的一种鱼病。此病是口岸鱼类检疫对象。

淡水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的病原和流行情况 | 养殖病虫害防治

(一)病原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为双股核糖核酸类型,病毒颗粒呈六角形或近似圆形,20面体,直径50-72纳米,少数可大到75-110纳米,有单层衣壳,没有囊膜,有92个壳粒。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胰酶及乙二胺四乙酸不敏感,对甘油也很稳定,对热和酸稳定。可以在多种冷水性鱼类的细胞株中增殖,并使细胞产生病变;而在温水性鱼类的细胞株中不增殖,也不出现细胞病变。敏感细胞接种病毒后,在15-25℃均能出现细胞病变,最适温度为15-20℃。该病毒现有VR299、Sp、Ab、He等不同血清型。

(二)流行情况

危害美洲红点鲑、虹鳟、河鳟、克氏鲑、银大麻哈鱼、大口玫瑰大麻哈鱼、湖红点鲑、大西洋鲑、大鳞大麻哈鱼等鱼类。主要危害全长数厘米的鱼苗及14-70日龄左右的鱼种,病死率可高达80%-100%。1足龄鱼虽也患病,但一般病情较轻;全长超过15厘米的鱼,发病的可能性较小,但仍可被感染,呈隐性感染。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最早在加拿大、美国流行,危害很大;后来在丹麦、法国、希腊、前捷克斯洛伐克、英国、德国、挪威、意大利、前南斯拉夫、瑞典、韩国,南非、日本等国发生流行;20世纪80年代末又传入朝鲜及我国的台湾及东北、山西、山东、甘肃等地。

最重要的传染源是带病毒的成鱼,病后残存的鱼可以数年乃至终身成为带毒者。从肾、脾、肝、卵巢、精巢、粪便中都可以检出此病的病毒,其中以肾脏的检出率为最高。此病毒在河水、井水中,在4℃条件下能保持10天,15℃能保持5天;在4-10℃的海水中,经4-10周,感染力几乎毫不下降,5-6个月后则下降99%;在室内干燥状态下,5周后还保留少量感染力,所以水和空气都可能是传播的媒介。波长254纳米的紫外线、35毫克/升碘、2%氢氧化钠液均可灭活病毒。

从带有病毒的成鱼通过人工授精得到的卵往往是被病毒污染的,这是该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感染源。随卵一同被挤出或排出的卵液中含有比卵上更多的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可以经过卵而进行垂直传播;病毒也可以随病鱼的粪、尿、性腺分泌物排入水中,进行水平传播,经鳃及口而感染。

同时,自然感染不只限于鲑科鱼类,许多非鲑科鱼类、贝类、甲壳类及鱼类的寄生吸虫,约20个科的成员也可被感染,但大多数为无症状的带毒者,这些都是传染源。

潜伏期的长短与鱼体大小、水温高低等有关。鱼体越大,潜伏期越长。在病毒生长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潜伏期越短。如在水温12-14℃时,鱼苗至小鱼种,在感染后5-8天就发病,同时开始死亡;稍大些的鱼种则需10-12天才开始死亡。水温10-14℃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的发病高峰;已被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感染的虹鳟鱼苗,在水温6℃时的死亡率大大低于10℃时的死亡率,在16℃时则损失极少。

相关文章

  • 泰国尖塘鳢养殖常见病体表性疾病防治技术
    泰国尖塘鳢养殖常见病体表性疾病防治技术

    由于泰国尖塘鳢鳞片呈梳齿状,倒刺性极强,在捕捉时相互摩擦,造成不易察觉的表皮损伤而致病,这是在运输、转塘和分养过程中造成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在鱼种放养初期,常见症状是鱼鳞、鱼鳍损伤处红肿或霉菌感染后的棉絮状增生物,尾部鳞片脱落表皮溃烂。凡是擦伤的鱼都要先用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h消毒伤口,然后用20mg/L含...

    209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小龙虾常见病害防治指南
    小龙虾常见病害防治指南

    小龙虾在养殖的过程中出现病害,是很平常的事,现在很多养殖户为了保障小龙虾的产量,就会使用一些防治措施,来减少小龙虾的病害,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小龙虾常见病害防治方法吧!1、黑鳃病黑鳃病主要是因为水质污染严重导致,小龙虾鳃丝受霉菌感染引起。发病后,鳃由红色变为褐色或淡褐色甚至变黑,并萎缩,病虾发病后会在岸边不动,最后因呼吸困...

    1309 养殖教学 动物疾病治疗 养殖知识
  • “鲤鱼疱疹病”的演变及其防治方法
    “鲤鱼疱疹病”的演变及其防治方法

    近几年在北方鲤鱼集中养殖区域,在鲤鱼商品鱼和鱼种养殖过程中,一种潜伏期短、发病快、死亡率极高的急发性鱼病,目前被人们普遍认定为鲤鱼疱疹病毒病。一到发病季节,一旦有鲤鱼发病死亡养殖户都望闻生畏,十分担忧。笔者2012年接触第一例鲤鱼商品鱼养殖和第一例鱼种培育爆发此病,与早年的鲤鱼疱疹病毒病区别较大,有必要对鲤鱼疱疹病的演...

    695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草鱼胞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草鱼胞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胞虫病(1)、病原:肤胞虫(Dermocystidium)(2)、病症:肤胞虫主要寄生于鱼体表和鳃上,当前鲤、草鱼体表寄生的野鲤肤胞虫较常见,病鱼躯干部、鳍条、鳃盖或眼眶上分布有盘曲成团的线装胞囊,肉眼明显可见,寄生部位皮肤发炎、充血、溃烂。(3)、防治措施:①将病鱼立即隔离,并消毒鱼池;②发病季节,每周泼洒2次敌百虫...

    235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草鱼鳃霉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草鱼鳃霉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鳃霉病(1)、病原:血鳃霉(Branchiomycessanguinis)、穿移鳃霉(B.demigrans)等(2)、病症:病鱼呼吸困难,无食欲,鳃上黏液增加,有出血、淤血或缺血斑块,俗称“花斑鳃”。严重时整个鳃呈青灰色。诊断时,须用显微镜检查,可见鳃丝中鳃霉菌丝寄生状况。(3)、发病规律及危害:本病主要危害鱼苗、夏...

    2891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几种农药对黑斑蛙黑斑蛙胚胎及蝌蚪的毒性
    几种农药对黑斑蛙黑斑蛙胚胎及蝌蚪的毒性

    农药作为一种化学性环境污染物,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近几年,农村使用的各种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农药一般是高效低毒种类,虽减轻了对环境的部分污染,但由于大面积使用各种农药,且农药的使用方法和用后药剂的处理等方面的工作不是非常规范与完善,仍对水体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从而对黑斑蛙等两栖动物的发育、生长构成了一定的危害。农药...

    2660 青蛙养殖技术 青蛙 淡水养殖 青蛙养殖 青蛙养殖方法
  • 梭鱼细菌性疾病成功处理案例分享
    梭鱼细菌性疾病成功处理案例分享

    技术员:骆永胜地点:浦南太平庄填表时间:2014年6月6日检测项及检测结果:(一)基本情况面积:18水深:0.8米主养品种:梭鱼水色:黄绿,浓吃食状况:良死亡情况:梭鱼50尾,停料后30尾左右;近期用药情况:无(二)水质检测1、pH值:8.62、氨氮:0.43、亚硝酸盐:0.054、溶氧:未测(三)镜检情况水中绿藻为主...

    2175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养猪疾病怎么预防?注意卫生是第一要务
    养猪疾病怎么预防?注意卫生是第一要务

    一直以来疾病都是影响养猪户们经济效益的最直接原因,每当换季的时候,环境的影响、温湿度的一些变化,都会对疾病的产生和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各种传染病频发,如果预防不到位可能就会导致大面积的致病,影响经济效益。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人们往往重视治疗而忽视了预防,殊不知防大于治。养猪如何预防疾病?1、饮用水干净卫生猪场里面...

    785 动物养殖饲料 养殖疾病防治 养殖疾病
  • 猪场用药一般原则
    猪场用药一般原则

    在治疗猪病时,除了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最敏感药物进行科学投药治疗外,还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首先,禁止使用麻醉药、镇痛药、镇静药、中枢兴奋药、化学保定药、骨骼肌松弛药及β-兴奋剂类,如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禁止使用氯霉素及其制剂。其次,应在兽医的指导下,慎重使用经农业部批准的拟肾上腺素药、平喘药、抗(拟)胆碱药、肾上腺皮...

    6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注意三点
    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注意三点

    一、要有针对性的选药。饲料中添加药物应根据畜禽种类、年龄及生长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如家禽对敌百虫和呋喃类药物特别敏感,氯霉素对仔猪毒性较大,应避免选用这些药物。幼、老龄和体质较弱的畜禽及母畜应选择毒性低、用量少的药物。配合饲料中添加的药物应选用易被胃肠道吸收的抗菌、驱虫药。易被消化液破坏的青霉素等药不宜加入饲料中。...

    10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淡水鱼海水鱼养殖常见病流行性溃疡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淡水鱼海水鱼养殖常见病流行性溃疡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1.流行流行性溃疡综合征(简称EUS)是流行于野生及养殖的淡水与半咸水鱼的季节性疾病,往往在低水温时和大降雨之后发生,流行于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2.病原病原是丝囊霉菌,但病毒和细菌在继发感染中给病鱼造成进一步的损伤。3.症状患病鱼的早期症状是不吃食,鱼体发黑。在体表、头、鳃盖和尾部可见红斑。在后期会...

    1944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其他淡水鱼病防治经验
    其他淡水鱼病防治经验

    1.治疗草鱼“三病”每667平方米、水深1米的水体,用切碎的菖蒲4~5千克,加蓖麻叶4~5千克,裹在10千克松树叶上,扎成2~3捆,设置于食场及进水口上风处,浸没于水中。每天翻动1次,让其腐烂。同时每天每万尾鱼种投喂白杨叶1~1.5千克,连喂6天。2.治疗草鱼肠炎病每50千克成鱼,用马尾松叶0.5千克,捣碎后加入食盐5...

    2852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鱼的肝脏同人的肝脏一样,它是鱼虾等水产动物重要的代谢器官和解毒器官,并具有造血功能。其损伤或病变会引起鱼类营养代谢失调、免疫系统紊乱及抗病力下降。肝脏问题可发生在不同养殖品种的不同养殖阶段。最近几年出现了以肝胆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也就是鱼类肝胆综合症,导致当前养殖鱼虾等水生动物肝病发生极其普遍,以草鱼发病为主。1...

    548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海水鱼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的诊断方法
    海水鱼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的诊断方法

    1.流行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简称VER)或称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简称VNN),流行于除美洲和非洲以外世界所有地区,可感染30多种海水鱼苗。其中危害最大的有鲈、石斑鱼、黄带鲹、鲷、鲀、鲽、牙鲆、大菱鲆。2.病原病原为球形的罗达病毒(nodavirus)。3.症状疾病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神经异常,导致不正常游动(螺旋状游动、旋...

    1539 水产病害 海水鱼病 水海养殖病害 海水鱼养殖病害
  • 中草药防治鱼病20则
    中草药防治鱼病20则

    1、五倍子。每立方米池水用五倍子2-3克煎汁全池泼洒。可防治鱼白皮病、赤皮病及烂鳃病。2、菖蒲。每亩水面用菖蒲、蓖麻叶各4-5公斤,研成浆液状,略经浸泡,浆渣和汁全泼洒。可防治鱼肠炎、烂鳃和赤皮病。3、水辣蓼。按每50公斤鱼重用水辣蓼加铁苋菜1公斤混合,加水5公斤煎煮2小时。取药汁拌饲料连喂3天,可防治草鱼和青鱼的肠炎...

    214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