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时间 : 03-14 投稿人 : 璐璐 点击 :

鱼的肝脏同人的肝脏一样,它是鱼虾等水产动物重要的代谢器官和解毒器官,并具有造血功能。其损伤或病变会引起鱼类营养代谢失调、免疫系统紊乱及抗病力下降。肝脏问题可发生在不同养殖品种的不同养殖阶段。最近几年出现了以肝胆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也就是鱼类肝胆综合症,导致当前养殖鱼虾等水生动物肝病发生极其普遍,以草鱼发病为主。

1.鱼类肝胆疾病  

鱼类肝脏脂肪变性后,肝脏功能发生障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从而影响其生长,导致体质变弱,抗病力下降,易患暴发性出血病、烂鳃、肠炎等,同时还会降低鱼虾等水生动物的抗应激能力;使鱼类的营养代谢失调,造成料肉比增大;且鱼类的免疫系统紊乱,造成鱼类的抗病能力下降,更容易暴发大规模的传染性鱼病。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同时,鱼类的酶是由其肝脏生成并输出的,血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等是构成肝脏的物质,鱼类一旦形成肝病,将造成其血管容易破裂,血液难以凝固,一旦受到应激性刺激(如拉网、运输、水温突变、水质不良等)将发生应激性出血综合症,甚至大量死亡。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肝脏呈明显的“绿肝”状(汪开毓)

2.病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营养性因素占主要因素,特别是饲料营养水平过高,以及饲料酸败变质、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等因素。学术理论上还把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滥用药物、维生素缺乏列为都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但现实生产中这些学术理论上列出的这几个病因关系不大。故,本文仅以营养性因素展开探讨,省去学术理论上列出的几个病因的内容。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鲈鱼肝脏明显肿大、变性质脆(上),(下)相对正常(汪开毓)

鱼类肝胆疾病主因:营养性因素 

饲料营养水平过高容易引发鱼类肝病,主要是指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过高,比如草鱼需要的蛋白质含量28%左右为宜,如果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2-35%的饲料就容易发生鱼类肝胆综合症。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肝脏明显肿大,颜色变淡(汪开毓)

高蛋白饲料易诱发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干扰鱼类正常生理生化代谢。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糖代谢紊乱,造成内脏脂肪积累,妨碍正常的机能,引发脂肪肝。投喂含脂肪过多的饲料能直接引起肝病。此外,投喂饲料量过多,每天多次不间断地强化投喂,引起鱼体生长过快,会出现鱼体肥胖和脂肪肝。饲料的营养指标与养殖对象不合适,如用鲤鱼料喂团头鲂或草鱼,用鱼苗、苗种饲料喂成鱼等等都会引起肝病。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另外,鱼饲料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棉粕中的棉酚、菜粕中的硫葡萄糖甙、劣质鱼粉中的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引发鱼类的肝胆类疾病。鱼饲料氧化酸败的脂肪所产生的醛类物质具有很大的毒性,对鱼肝脏的损伤很大,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草鱼摄食氧化酸败的脂肪后肝脏、胆囊肿大,鱼死亡率增高。发霉、受潮的饲料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及硝酸基化合物等引起肝病。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肝脏呈斑块状红白色相间,形成明显的“花肝”状(汪开毓)

3.深刻解析

鱼类特别是草鱼的肝胆综合症,该病是伴随颗粒配合饲料的推广普及应运而生,是以投喂颗粒配合饲料为主的高密度养殖模式下的一种营养性代谢障碍性疾病,是“吃”出来的病。从上述内容可以得知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饲料的品质好坏,二是投喂饲料的方式。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众所周知,为了人为地加快鱼类生长速度,必须提高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对于天然食性属草食性的草鱼而言,素食性的鱼类如果让它每天摄入的蛋白质、脂肪过多,超出了它机体的代谢能力,久而久之由多余的蛋白质转化合成的脂肪、糖类转化的脂肪和饲料中本身的脂肪一并沉积在肝脏、肠系膜和肌肉中,尤以肝脏最甚,形成脂肪肝,造成肝脏损伤和代谢障碍,进而形成肝胆综合症。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如同我们人类一样,如果每天过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高糖份的食物容易得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病等“富贵病”一样。人类倒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饮食来预防此类疾病。鱼的整个生命活动都掌控在人的手中,人们也可以通过降低饲料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控制投饲量来预防鱼类的肝胆疾病。“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是我们迫切需要破解的矛盾。

4.发病症状 

在正常生理状况下,鱼肝脏的脂肪含量为4%-5%左右,发生脂肪变性后肝脏的脂肪含量将超过5%,甚至达到30%-40%。病鱼发病初期,鱼体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仅食欲不振,游动无力,死亡率不高。随着病情发展,鱼体色发黑,色泽晦暗,鱼体有浮肿感,游动不规则,失去平衡,静躺于水中,反应呆滞,呼吸困难,肝脏明显肿大,可比正常情况下大1倍以上,肝色逐渐变黄发白,或呈斑块状黄红白色相间,形成明显的“花肝”,有的使肝脏局部或大部分变成“绿肝”;有的肝脏轻触易碎,胆囊明显肿大1-2倍,有时导致胆汁溢出或胆囊破裂,胆汁颜色变深绿或墨绿色。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肝脏明显肿大,肝色逐渐变淡变黄(汪开毓)

主要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游动无力,吃料时有“炸窝”现象,外观无明显症状,鱼的尾鳍、背鳍鳍条尖及尾鳍边缘发白,肝脏颜色略淡,轻微贫血。5-6月以黄肝、土黄色肝居多,8-9月以白肝居多。发病末期,肠无食,鳃丝肿胀,黏液多或贫血或充血或糜烂;肾肿,轻敲有水流出。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草鱼尾鳍发白

本病最典型的特征是肝胆肿大和变色。诊断时,应在检查鱼体表及鳃、眼等病变外,剖开鱼腹,认真检查肝胆病变情况,若肝、胆肿大和变色明显,即可初步确定为肝胆类疾病。本病最主要的妨害是经不起拉网、转池、投放中的操作折腾,操作后常引起应激性死亡,在运输后死亡率颇高,不宜运输。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草鱼脂肪肝(陈辉)

5.流行规律  

鱼类肝胆类疾病,近年来已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目前鱼苗苗种发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危害的对象主要是鲤、鲫、草鱼、团头鲂、青鱼、罗非鱼,也常见于鳖、鳗鲡等特种水产鱼类。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胆囊肿大,充满浓稠性的胆汁(汪开毓)  

(1)发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高峰期为7-10月份,以盛夏酷暑发病最严重,也就是鱼类大吃料的时节;水温在25℃以上多发生。  

(2)各种养殖鱼均可发生,但以草鱼、鲤鱼最为突出,从苗种到成鱼阶段都能发生,但一般成鱼发病率高。  

(3)鱼类肝胆类疾病,多见于投喂高蛋白质和高能量饲料的养殖鱼类,且在水质恶化和盐碱地鱼池发病较多。  

(4)高密度养殖的池塘和网箱,尤其是超量投喂添加了喹乙醇等促生长剂的饲料后,发病率增高,且病情严重。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胆囊肿大,充满淡绿和浓稠性的胆汁(汪开毓)

6.从外观来判断鱼类不同肝脏疾病类型(文源:拜耳水产)

绿肝:引起绿肝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肝细胞损伤,导致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肝细胞合成的初级胆汁酸渗透到细胞外。另一方面可能是肝胰脏排泄受阻,肝细胞合成的初级胆汁进入胆囊受阻。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黄肝:通常与机体代谢障碍或病原体入侵肝脏有关。由代谢障碍引起的黄肝病程缓慢,潜伏期较长。当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入侵肝脏时,肝内红细胞受到破坏而呈现黄色或土黄色。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白肝:通常与慢性消毒性疾病或高频次过量用药有关。由慢性疾病引起的白肝病程缓慢,潜伏期较长;由于高频次过量用药引起的黄肝病程较短,用药当天即可引起肝脏局部发白现象。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花斑肝:一般情况下,花斑肝发病周期较长。发病期间,鱼体摄食、消化能力逐渐减弱,体质明显下降,严重时伴发肝组织坏死性萎缩。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脂肪肝:肝内脂肪含量超过湿重的5%,或1/3以上的肝细胞有脂肪变性即为脂肪肝。脂肪含量5%-10%为轻度脂肪肝,脂肪含量10-15%为中度脂肪肝,脂肪含量≥15%为重度脂肪肝。脂肪在肝细胞中大量聚集,使其在肝细胞内形成脂肪滴,随着脂肪滴数量的增加及体积的增大等,肝脏脂肪含量不断升高。鱼类脂肪肝的发病原因一般与脂肪摄入过量、脂肪代谢障碍或药物因素有关。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7.防控措施

应急救治:当鱼类肝胆病发生后,首要措施是减少投料量,甚至停料几天;其次,改喂降低蛋白质含量的饲料,以缓解肝胆功能受阻;再次,立即兼喂草绿饲料,比如青草、浮萍(浮薸)等。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肝脏呈黄白色相间的“花肝”状(汪开毓)

科学投喂:对肝胆病的预防,选用营养丰富而全面、品质优良的饲料科学投喂。投喂适宜蛋白质含量的饲料;切忌过量投喂;防止蛋白质变质和脂肪氧化,防止饲料受潮发霉变质;草食性鱼类兼喂草料为宜。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胆囊肿大、充血发红,充满带红色的胆汁液(汪开毓)

中草药防治:鱼类肝胆综合症以中草药防治效果最好,但前提是在鱼类正常吃料的情况下内服药饵,闭口不吃料时无益,因此,专业精养草鱼的可以在发病季节采用预防性中草药拌料投喂。中草药可用黄芩、蒲公英、甘草、黄芪、绞股蓝、三七、虎杖、茵陈、泽泻、白术等中药打成细粉投喂预防。在治疗时可以投喂三黄散以及厂家生产的专治肝胆病药物,比如市售的清热解毒,保肝利胆的药物,添加到饲料中投喂,一个疗程5-7天。

鱼类肝胆综合症病因分析与防治:既要鱼儿长得好,又要鱼儿发病少!

胆囊扩张、肿大,充满胆汁液,胆汁呈黑红色(汪开毓)

综合措施:除上述施治方法外,还需采取综合防治手段:加足水体溶解氧;生石灰水泼洒调节水质;并发烂鳃等细菌性病类的,泼洒消毒剂;镜检有寄生虫的,使用杀虫剂。等等。

(刘文俊整编)

相关文章

  • 羊瘤胃臌气怎么治疗?
    羊瘤胃臌气怎么治疗?

    羊瘤胃臌气主要发生于初春和夏季,尤其是放牧的羊,绵羊、山羊都会发生。而治疗羊瘤胃臌气方法并不难,但需要结合病情选择适合的方案,病情越轻治疗起来越简单。另外,现在正值易发季节,养羊人在放牧时注意做好预防工作,可避免此病的发生。羊瘤胃臌气如何治疗?治疗瘤胃臌气的简单措施:1、若羊群中出现出现瘤胃臌气的病羊,可在其口腔内插一...

    1696 养殖饲料 养殖教程 养殖常见疾病
  • 畜禽养殖错误的用药
    畜禽养殖错误的用药

    1、治疗性药物预防化,药物分类错误一是治疗药物用于预防,如泰乐菌素属于治疗性药物,却被广泛的用于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二是将药物按照作用进行分类,即呼吸道病类,肠道病类、病毒病类等,按照这样的分类,可能导致药物的重复选择使用,出现二重感染。如果我们将药物按照保健类、预防类、应急治疗类进行分类,就可以避免重复选择药物。2、片...

    202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锦鲤鱼烂身是什么原因?用什么药好?
    锦鲤鱼烂身是什么原因?用什么药好?

    造成锦鲤鱼烂身的原因常见的多为疾病因素,如肤霉病、赤皮病,由于这些都主要有细菌感染所致,所以具有传染性。对于已经出现烂身情况的锦鲤鱼,建议结合病鱼实际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进行对症治疗,尽快控制病情可减少危害与损失。锦鲤鱼烂身是什么原因?在养殖锦鲤的时候,有时候会发现它的身体烂了的情况。此时,很有可能就是生病了。在...

    973 养殖技术 养殖疾病防治 养殖常见疾病
  • 水产养殖户如何正确使用消毒药
    水产养殖户如何正确使用消毒药

    消毒:是指利用化学品或其他方法消灭大部份微生物,使常见的致病细菌数目减少到安全的水平。消毒就不可避免的使用消毒药,关于消毒药,我们如何正确去使用?1、消毒药需要几种不同的消毒药交替使用,以避免出现耐药性:消毒药和抗菌素的作用机理不一样,一般不会产生耐药性,目前人类使用的一些消毒药,比如过氧乙酸、酒精、碘等等,已经使用了...

    772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使用
  • 水产养殖户如何手工制作内服药饵?
    水产养殖户如何手工制作内服药饵?

    安徽农业大学彭开松无法联系饲料厂制作药饵(注意:中草药类、枯草芽孢杆菌、部分抗生素是可以耐受饲料加工中的高温的!而维生素类和部分抗生素,由于不耐热,需要考虑饲料制粒中的热损失),就只能手工伴药了。内服药饵虽然制作麻烦,但能节约药量、对全身感染、肝胆综合征、寄生虫感染等有良好效果。药饵制作和使用方法的错误,会导致治疗或预...

    1880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使用
  • 广西水蛭蚂蝗小苗养殖企业能了解水蛭有哪些药理作用?
    广西水蛭蚂蝗小苗养殖企业能了解水蛭有哪些药理作用?

    水蛭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动物,其干燥全体作为中药,性平,味咸、苦有小毒。具有破淤消肿、散结通经、消胀除积、逐出恶血、消炎解毒功效。根据化学分析,水蛭的唾液中含有水蛭素,是一种抗血凝物质,还能缓解动物的痉挛降低血压,它还含有抗血栓素等。目前广西从事水蛭[蚂蝗]养殖的地区有钦州[灵山县、钦北区]、桂林[全州县]、贵港、...

    2783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六七月份养鱼池塘病害发生原因与预防对策分析
    六七月份养鱼池塘病害发生原因与预防对策分析

    作者:江都区武坚镇水产站征金荣陈连喜根据今年6月底雨水少、温度高的天气情况,加之许多养殖户没有出售成品鱼,江苏扬州江都区武坚镇四个成品鱼主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死亡的鱼类以草鱼、鲫鱼、白鲢为主,尤其大规格白鲢较严重,经过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和技术指导员会诊,给出了初步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供示范户参考。病害发生的原因:...

    2258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畜禽用药有禁忌
    畜禽用药有禁忌

    一、孕畜慎用地塞米松。地塞米松在兽医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该药对孕畜具有很强的催产作用,能引起孕畜流产、死胎和早产。二、牛、羊不宜口服抗生素。牛羊需用土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时,最好用针剂注射或改用其他药物治疗,切不可大剂量口服,否则会造成牛、羊食欲不振、粪便干燥、腹痛。若长期大量口服,还会造成死亡。三、家禽驱虫禁用敌百虫。...

    26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水蛭对中医药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水蛭对中医药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一、水蛭具有多种药用功能 水蛭俗称蚂蝗,又称金钱蛭,具有多种药用功能。 如水蛭唾液中有一种水蛭素,能抑制凝血酶的活性,能阻止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纳蛋白,从而抑制了血栓的形成;古医学科利用水蛭来吮吸外伤病人的脓血,达到清理瘀血的目的;中医内科将干燥后的虫体泡制成药,治疗瘕块、血瘀、闭经、跌打损伤等。近代医学进一步研究证明,...

    2176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羊布病的症状是什么?
    羊布病的症状是什么?

    现在羊价不错,很多养羊户在过年那段时间赚了一笔,但是养羊户朋友也表示养羊其实也很不容易,比如在母羊的繁殖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羊布病,而提到羊布病,很多养羊户都头疼。 一、羊布病的症状 布病也叫布氏杆菌病、布鲁菌病等,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一般母羊感染上布病,第...

    2823 养殖饲料 动物疾病治疗 养殖病害
  • 近期少量死鱼不断,要考虑这些因素
    近期少量死鱼不断,要考虑这些因素

    这段时间遇到不少少量死鱼的情况,在一次又一次现场的诊断中,我发现了以下一些情况,现分享如下,供大家参考。一、少量死鱼,首先排除掉病毒,考虑最多的还是寄生虫和底质酸化,其次才是细菌。病毒的死亡量呈现出暴发性增长,今天几十条,明天就是几百上千条的死鱼。故较长时间的少量死鱼,自然不可能是病毒。其次细菌性引起的死鱼,会呈现出随...

    1161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如何防止畜禽耐药性的产生
    如何防止畜禽耐药性的产生

    由于化生药物的广泛应用,兽用药品的市场管理混乱,造成抗菌药物的恶性泛滥,使广大抗菌药物抗菌效果明显降低,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防治耐药性势在必行。一、合理使用化疗药物首先,应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症,如使用抗菌药物前应尽可能做病原学检验,有条件的进行药敏实验,作为选药和调整用药的参考。其次,应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疗程,既要...

    138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生猪育肥阶段的用药方法
    生猪育肥阶段的用药方法

    育肥阶段的用药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添加违禁药物,还要遵守药物的停药期。长期用药、盲目用药既不安全,也不经济。我们要在遵循用药规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药效。猪只从保育舍转群到育肥舍后,可在饲料中连续添加一周的药物,如每吨饲料中添加80%支原净125克、15%金霉素2千克或10%强力霉素1.5千克,可有效控制...

    165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淡水鱼类中华鳋病的防治技术
    淡水鱼类中华鳋病的防治技术

    由中华鳋属的一些甲壳动物寄生于鱼的鳃上引起。大中华鳋病又叫鳃蛆病,鲢中华鳋病又称翘尾巴病。病原中华鳋具有雌性成虫依赖寄生生活,幼虫及雄虫完全能自由生活。我国危害较大以下二种:1.大中华鳋雌鳋身体细长呈圆柱形,长2.2-3.0毫米,略呈乳白色,分头、胸、腹三部。头部略呈三角形。繁殖期间生殖节上挂有一对卵囊。2.鲢中华鳋雌...

    2994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中蜂病虫害种类及图片大全
    中蜂病虫害种类及图片大全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优良蜂种,学名中华蜜蜂,俗称土蜂、野蜂、中华蜂等,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对我国自然环境尤其是山区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意蜂等西蜂引入之前我国养的几乎都是中蜂,下面一起来看一看中蜂病虫害图片大全吧!一、中蜂囊状幼虫病【病原】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病毒中国毒株引起的,1971年起在我国南方地区开...

    1468 养殖疾病防治 养殖常见疾病 养殖疾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