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肉畜生长发育的特点,地行科学饲养,适时出栏,不仅肉质好,屠宰率高,而且节省饲料,缩短生产周期,能显著提高饲养畜禽的经济效益。
一、生猪。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前期增重慢,中期增重快,后期增重又变慢。猪的出栏体重过大,日增重下降,耗料多,饲料成本高;出栏体重过小,虽省饲料,但屠宰率低,肉质欠佳,也不经济。我国除早熟品种猪在75公斤重左右出栏外,杂交改良猪在7-8月龄,体重达90-110公斤时最适宜出栏,这期间增重较快,消耗精料不多,瘦肉率高,肉质好。
二、肉牛。肉牛在1岁前生长迅速,增重快,1岁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特别是2岁以后生长更慢。目前,我国育肥牛的年龄普通偏大,多为3-5岁架子牛,牛群周转慢,降低了经济效益。据推算,如把牛的出栏年龄缩短到2岁,繁殖母牛比例可达45%,出栏率可达到25%以上。若牛出栏年龄缩短到1.5岁,繁殖母牛比例可提高到60%,出栏率可达到40%以上。可见,缩短牛的饲养期,既可提高出栏率,又能增加牛群的母牛比例和产犊数量。犊牛生后1.5岁,体重可达到300公斤左右,这时期肉年增重快,饲料报酬高,肉质细嫩,再经3-4个月的强度育肥,体重达到500公斤立即屠宰,正是高档牛肉的货源,对养牛户极为有利。
三、肉兔。肉兔的最佳出栏期是经济成熟期,即性成熟后体成熟前。肉兔在生长过程中受品种、气候及饲养管理等因素影响,性成熟及体成熟有一定规律。一般情况下,大型品种兔性成熟需5-6个月,中型品种4-5个月,小型品种3.5-4个月;大型品种兔体成熟需8-10个月,中型品种5-7个月,小型品种4-5个月。
摘自《农村农业农民》第200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