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美国牛蛙养殖技术标准

时间 : 2022-07-01 投稿人 : 娟娟 点击 : 加入收藏

1范围

美国牛蛙养殖技术标准 | 特种养殖

本标准规定了牛蛙(RanacatesbeianaShaw)无公害养殖的环境条件、繁殖、蝌蚪培育、幼蛙与食用蛙的饲养、越冬、饲料要求和病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牛蛙池塘和网箱的无公害养殖,其他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1008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3环境条件

 3.1场地的选择

 3.1.1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没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3.1.2自然环境僻静,交通便利。

 3.2水质

 3.2.1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3.2.2养殖池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3.3养殖设施

 养殖设施见表1。

 表1养殖设施

 设施类别池塘或网箱水面面积/m2陆地面积水深/cm

 池塘a产卵池30~200约为水面面积的三分之一50~80

 孵化池1~5-30~50

 蝌蚪培育池20~200-50~100

 幼蛙饲养池5~30-30~60

 食用蛙饲养池2~300约水水面面积的三分之一50~100

 网箱b产卵箱1~15-30~50

 蝌蚪培育箱5~20-50~100

 食用蛙饲养箱8~24-30~50

 a防逃围墙一般高度为1.5mb网箱设置见附录A。

 4繁殖

 4.1亲蛙来源

 4.1.1从原产地引进经选育的牛蛙亲蛙或蝌蚪、幼蛙,经专门培育成的亲蛙。

 4.1.2国家确认的良种场生产的蝌蚪、幼蛙,经专门培育成亲蛙。

 4.1.3近亲繁殖的后代不得留作亲蛙。

 4.2亲蛙质量要求

 4.2.1应符合牛蛙种质标准的规定。

 4.2.2繁殖年龄与体重:以2龄至4龄的成蛙为宜;体重350g以上。

 4.2.3引进的亲蛙应经检疫,不得带有传染性疾病。

 4.3亲蛙放养

 4.3.1池塘(网箱)消毒

 放养前10d左右进行池塘(网箱)消毒。清塘按SC/T1008的规定执行;网箱置于水中浸泡。

 4.3.2雌雄鉴别

 雌蛙咽喉部呈白色或灰白色,鼓膜和眼睛的大小相近,前肢第一指不发达,无婚姻瘤;雄蛙咽喉部呈黄色,鼓膜明显大于眼径,前肢第一指特别发达,有明显的婚姻瘤。

 4.3.3性比

 雌、雄亲蛙的放养比例一般为1:1。

 4.3.4亲蛙消毒

 放养时应进行药物消毒,可用3%~4%食盐水溶液浸浴20min~15min,或10mg/L~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min~15min。

4.3.5放养密度

 2只/m2~4只/m2。

 4.3.6饲养管理

 亲蛙进入培育池,经2d~3d适应后,开始摄食。泥鳅、黄粉虫、小鱼、蝇蛆、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日投喂量为亲蛙体重的5%~6%,产卵期投喂量为体重的

 7%~8%;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一般为体重的2%~3%。投饵量应根据天气和前一天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每天分上午、下午两次投喂。颗粒配合饲料及块状动物内脏,其最大长度应小于亲蛙口裂宽度的二分之一,泥鳅及小鱼虾等全长应小于亲蛙躯干长的二分之一。

 亲蛙池每2d~3d换二分之一左右的水;发现蛙病及时治疗;防偷、防敌害和防逃。

 4.4产卵与孵化

 4.4.1产卵条件

 溶氧不低于4mg/L;水温20~30℃;水中有适量水草。

 4.4.2产卵时间

 自然产卵排精多在早晨,雨后天晴时常为高峰期。

 4.4.3卵的收集

 产卵后应及时收集卵块,用光滑硬质容器将同期卵块(连同水草)轻轻移入同一孵化池或网箱,严防卵块成团。

 4.4.4孵化密度

 孵化池中卵的密度为5000粒/m2~10000粒/m2;孵化网箱中卵的密度为10000粒/m2~20000粒/m2。

 4.4.5孵化管理

 孵化池每天换水一次,每次换四分之一左右的水,加注新水时不得冲动卵粒,并防止鱼、蛙、水生昆虫等的进入;阳光直晒强烈或大雨时应遮盖孵化池或网箱。

 5蝌蚪培育

 5.1池塘(网箱)消毒

 按4.3.1执行。

 5.2施肥、注水

 蝌蚪入池前4d~5d,每667m2施粪肥300kg,或绿肥400kg。有机肥须经发酵腐熟并有1%~2%生石灰消毒,使用原则应符合NY/T394的规定。培育前期,保持水深约50cm。

 5.3蝌蚪质量要求

 规格整齐;无伤,无疾病;体质健壮;能逆不游动;离水后跳动有力。

 蝌蚪的体长与体重见附录B。

 5.4蝌蚪消毒

 蝌蚪放养前用3%~4%食盐水溶液浸浴20min~15min,或5mg/L~7mg/L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浸浴10min~5min。

 5.5放养密度

 孵化出膜10d~15d后的蝌蚪,转入蝌蚪池或网箱,蝌蚪池放养密度为300尾/m2~500尾/m2,1月龄后,密度为50尾/m2~100尾/m2;网箱放养蝌蚪的密度为蝌蚪池的2倍~3倍。

 5.6饲养管理

 孵化出膜3天后,首天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熟蛋黄,第二天再稍增加些,7日龄后日投喂量为每万尾蝌蚪100g黄豆浆;15日龄后,逐步投喂豆渣、麸皮、鱼粉、鱼糜、配合饲料等,日投喂量每万只蝌蚪为400g~700g;30日龄后,日投喂量每万只蝌蚪为4000g~8000g。

5.7变态控制

 变态适宜水温23℃~32℃;在蝌蚪变态早期适量增加动物性饵料,促进变态;尾部吸收时,需减少投饵,加设饵料台;7月中下旬以后孵出的蝌蚪应采用提高放养密度,减少投饵或加注井水降温等措施,延迟变态时间。

 6幼蛙与食用蛙饲养

 6.1幼蛙饲养

 6.1.1池塘(网箱)消毒

 见4.3.1。

 6.1.2幼蛙选择

 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无伤痕,富有光泽,无畸形。

 6.1.3幼蛙消毒

 见4.3.4。

 6.1.4放养密度

 池塘放养刚变态的幼蛙150只/m2~100只/m2,体重25g~50g放养40只/m2~30只/m2;网箱幼蛙放养密度为池塘的2倍~3倍。按蛙体大小适时分级饲养。

 6.1.5饲养管理

 6.1.5.1投饲

 刚变态的幼蛙以蝇蛆、黄粉虫幼虫、蚯蚓、小鱼苗、小虾类等小型动物活体作饵料为宜。动物性饵料,日投喂量为牛蛙体重的5%~8%;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牛蛙体重的2%~3%。

 6.1.5.2驯饲

 驯食使用池不设陆地,池中应设饵料台;变态后的幼蛙应及时驯食;将饵料台底浸入水中大约2cm;适当密集饲养;投饲量见6.1.5.1,并逐渐减少小型活体动物投喂量,增加动物肉、内脏和膨化配合饲料投喂比例,一般一周后幼蛙主动食用配合饲料和非活体饵料,完成驯饲。

 6.1.5.3日常管理

加强巡塘,及时分级饲养;做好防病、防逃、防敌害。

6.2食用蛙饲养

6.2.1池塘(网箱)消毒

按4.3.1执行。

6.2.2放养蛙的消毒

按4.3.4执行。

6.2.3放养密度

放养量为1.8kg/m2~2kg/m2。网箱幼蛙放养密度为池塘的2倍~3倍。

6.2.4饲养管理

见4.3.6

7越冬

 7.1越冬方式

越冬方式有越冬池越冬、洞穴越冬、网箱越冬、塑料薄膜大棚越冬等。冬季可用温泉及电厂余热加温饲养。

 7.2越冬环境

 越冬场地避风向阳,静避,湿润;越冬池水深50cm~100cm;幼蛙、食用蛙越冬池池底应有10cm~20cm厚的淤泥;网箱的水深约50cm。

 7.3越冬管理

 秋季室外水温降至10℃前将蛙移入越冬场地,春季室外水温回升并稳定在10℃以上后,方可解除越冬环境。防治敌害生物和防治水面结冰。

 8饲料要求

 饲料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NY5072的规定;不宜长期投喂单一饲料。

 9病害的防治

 9.1疾病的预防

 疾病防治以预防为主,一般措施为:严格进行清塘;蝌蚪、幼蛙入塘前,严格进行消毒;蝌蚪、幼蛙入塘后,每半月按1g/m3漂白粉(28%有效氯)或20g/m3生石灰泼洒一次;高温季节,饲料中按每千克鱼体重每日拌入50g大蒜头或0.2g大蒜素粉,连续4d~6d;提倡疾病免疫预防;患病个体应及时隔离治疗,病死个体应及时捞出,深埋处理;应定时间、定地点、定数量、定质量投喂饲料;使用的工具要浸洗消毒,消毒方法按本标准4.3.4的规定执行。病蛙池水未经消毒不得任意排放。

 9.2敌害生物及其预防

 敌害生物及其预防见表2。

 9.3常见病的防治

 9.3.1蝌蚪病及其防治

 蝌蚪病及其防治见表3。

 表2敌害生物及其预防

 肉食性鱼类卵、蝌蚪、幼蛙、食用蛙清塘

 拉网注水口加滤网

 龟鳖类、虾类、蛙类卵、蝌蚪、幼蛙拉网、注水口加滤网、围栏

 桡足类、水生昆虫类卵、蝌蚪清塘、注水口加滤网

 鼠类、蛇类、鸟类卵、蝌蚪、幼蛙、食用蛙保持陆地清洁,诱捕、加盖防护网

 丝状水生藻类蝌蚪、幼蛙捞出,0.7mg/L~1.4mg/L硫酸酮全池泼洒

 表3常见蝌蚪病及其防治

 病名发病季节主要症状防治方法

 出血病5月~8月易发生体表有出血点,腹部肿大;严重时仰浮于水面0.5mg/L三氯异氰尿酸全池泼洒

 车轮虫病5月~8月,水温20℃~28℃时易发生皮肤和鳃表面呈青灰色斑;尾鳍发白,严重时被腐蚀

 2%~4%食盐浸浴20min~30min,或0.5mg/L~0.7mg/L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舌杯虫病7月~8月易发生游动迟缓,呼吸困难;尾部呈毛状物,严重时感染全身0.5mg/L~0.7mg/L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或1g/m3漂白粉(28%有效氯)泼洒。

 锚头鳋病6月~11月易发生肉眼可见虫体;感染处发炎红肿,严重时溃烂10mg/L~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0min~20min。

 水霉病2月~5月易发生体。

相关文章

  • 水蛭种苗投放
    水蛭种苗投放

    通常情况下,水蛭的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亩)水面放养60100万条左右,或者每667平方米(亩)水面放养苗种1015千克。放养时间以早春放养为宜,到910月份即可长成成体而可以收获、加工、出售。...

    1075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水蛭养殖】水蛭卵茧孵化失败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
    【水蛭养殖】水蛭卵茧孵化失败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

    水蛭卵茧孵化失败最大的原因是卵茧腐烂,导致卵茧腐烂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湿度大产茧土和孵化土的湿度大都会导致卵茧的湿度大,卵茧容易腐烂而导致孵化失败。▼卵泡少种蛭在产茧时收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当刺激大时会影响水蛭产生分泌物,从而影响卵茧的质量。▼卵茧挖早了卵茧未完全形成成熟的卵茧就被挖出来孵化,这样既影响卵茧的质量又影响孵...

    1741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告诉你水蛭的冷门小知识
    告诉你水蛭的冷门小知识

    水蛭,一听这两个字就全身毛孔紧张。不过啊,对于养殖户来说,这可是个好东西。 水蛭,俗名蚂蟥,在要地本地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 药用水生动物,因此生长水蛭养殖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收益,水蛭为卵生动物,种蛭产下的卵茧经半个月至1个月时间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即可卵出幼蛭,水蛭的生长发育较快,卵出的幼蛭生长4&...

    2214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湖北水蛭蚂蝗种苗养殖技术
    湖北水蛭蚂蝗种苗养殖技术

    湖北水蛭[蚂蝗]种苗养殖的注意事项: 随着从事水蛭养殖的年限变长,积累的水蛭[蚂蝗]孵化技术也越来越丰富,所以很多养殖户都选择水蛭[蚂蝗]种苗养殖来产茧孵化水蛭苗从而降低养殖成本,目前湖北省内养殖户自己水蛭[蚂蝗]种苗养殖的地区有:仙桃、黄冈、荆门、荆州[监利县、公安县、洪湖市、江陵县]、咸宁、天门、潜江、孝感、襄阳、...

    1062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2017最新数据统计报告:水蛭的养殖成本及利润分析
    2017最新数据统计报告:水蛭的养殖成本及利润分析

    一、水蛭介绍 水蛭为我国传统名贵药用动物,《本草纲目》等医学典著中记载:水蛭治疗中风,高血压有很好的功效,水蛭唾腺中含特有的“水蛭素”是防治癌症的专用特效药物。它在历史上以自然捕捞为主,因近年农药、化肥等滥用,及工农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野生自然资源锐减,随着水蛭药用...

    2781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尖细金线蛭的形态特征
    尖细金线蛭的形态特征

    身体细长,呈披针形,头部极细小。前端1/4尖细,后半部宽阔。体长28~67毫米,宽3.5~8.0毫米。尾吸盘甚小,从背面通常只能看到小部分,直径为1.5~2.5毫米。体背部为橄榄色或茶褐色,有6条黄褐色或黑色斑纹构成的纵纹,其中以背中一对最宽。各纵纹在每节中环上似有白色乳突一个。背中纹上的黑色素有规则地膨大,成为20对...

    1995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无刺鱼”为水产养殖业首选品种
    “无刺鱼”为水产养殖业首选品种

    水产养殖是我国发展较快的一个产业,其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已居世界前列。但水产养殖也应面向市场,特别是我国入世在即,水产品不能仅满足内销,应把眼光放在国际市场。根据欧美市场的消费习惯,以及对鱼片消费的大量需求,专家认为,“无刺鱼”类(即除了一根主刺外,鱼片中无刺)是畅销全球的鱼类,其中包括鳜鱼、鲟鱼、罗非鱼等。  鳜鱼被称...

    2341 特种养殖 水产特种养殖 水产特种养殖技术 特种养殖资料
  • 宽体金线蛭的生活习性如何?
    宽体金线蛭的生活习性如何?

    宽体金线蛭蛭体长大,扁、平,略成纺缍形。成蛭体长一般6~13厘米,宽可达1.3~2厘米,大的体宽可达3.5厘米。背面通常为暗绿色,有5条由黄色和黑色两种斑纹相间形成的纵纹。侧面下端各有一条黄色纵带。腹部淡黄色,杂有许多不规则的暗绿色斑点。体17节,体环数107,第7节的背面可见4环,腹面仅有3环;体中部完全体节有5环。...

    1376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2017年水蛭种苗价格多少钱一斤?
    2017年水蛭种苗价格多少钱一斤?

    随着夏季气温日渐升高,全国上下的水蛭经营者纷纷忙了起来。农户们起早贪黑的到处搜捕种蛭,贩子们忙着收售种蛭,养殖户们也在不断的找买进种蛭搞产茧育苗的工作。这时候市场上却传来了水蛭降价的消息,那么水蛭种苗价格多少钱一斤?一、今年各产地水蛭种苗新情况: 说到水蛭种苗的情况,今年和去年是略有不同的。今年三月份,广东、广西地区首...

    1873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湖北水蛭[蚂蝗]幼苗人工养殖的生产方式
    湖北水蛭[蚂蝗]幼苗人工养殖的生产方式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是水蛭(蚂蝗),水蛭就是我们所说的蚂蟥,只要生活在水中,是内生长繁殖动物,所谓内生长就是雌雄共体的,蚂蟥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水生动物,就是把蚂蟥风干后中医入药用的,可以治疗高血压、中风、清淤、跌打损伤、女士必经等疗效。科学家们发现蚂蟥还可以用于防治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更是有抗癌的特效。在以前它的主要扑捉方...

    2479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尖细金线蛭
    尖细金线蛭

    尖细金线蛭别名茶色蛭、柳叶蚂蟥。其身体细长,呈披针形,头部极细小。前端1/4尖细,后半部最宽阔。体长28-67毫米,宽3.5~8毫米。尾吸盘甚小。体背部为茶褐色,有6条黄褐色或黑色斑纹构成的纵纹,其中以背中1对最宽。各纵纹在每节中环上似有色乳突1个。背中纹上的黑色素有规则地膨大,成为20对新月形的黑褐色斑,较淸晰的约1...

    2578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湿土养殖菲牛蛭技术大全
    湿土养殖菲牛蛭技术大全

    1、湿土养殖的材料和方法采用网箱湿土养殖法,容器为40-60目网箱,置于同等大小的聚乙烯无毒塑料箱内,养殖基质选用沙壤土,土层厚50-70mm,土层表面放草苫一块,根据土壤湿度每1-3天喷水一次,使湿度保持在50-60%,每7天喂新鲜牛血一次。2、养殖密度:3000尾每平方米左右3、饵料系数:4.394、养殖温度控制:...

    2646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广东佛山高明地区牛蛙长速偏慢的处理方法
    广东佛山高明地区牛蛙长速偏慢的处理方法

    2013年9月16日,广东佛山高明区客户利老板反映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蛙料4号、5号相比于某个知名品牌厂家,蛙的长速偏慢些,蛙的损耗稍大。在了解情况后,9月18日我们技术服务部协同公司领导、品控部吕经理和业务员一起到现场察看,通过各个蛙棚的比较,发现蛙的长速同其他厂家比较,差异不明显,利老板介绍天邦蛙料养殖的蛙损耗的大...

    1413 牛蛙 淡水养殖 牛蛙养殖 牛蛙养殖技术 牛蛙养殖方法
  • 不同温度下水蛭的生长过程
    不同温度下水蛭的生长过程

    水蛭是变温动物,缺乏自我调节体温的能力,其体温是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水蛭的生长发育,直接受到环境温度的制约,其交配、产卵以及休眠越冬等,均需在适宜温度下进行。 水蛭的适宜生长水温10~35度,在25~30度时生长最快。当水温低于10度时,便钻入水底或池边泥土及石块中休眠,当春季(4月份)水温在10度以上...

    2398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淡水鲨鱼成鱼池塘养殖的鱼种放养
    淡水鲨鱼成鱼池塘养殖的鱼种放养

    巴丁鱼又称淡水鲨鱼、虎头鲨、八珍鱼、水晶巴丁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如马来西亚、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家的内陆江河湖泊中,是东南亚一带经济性状优良的著名的淡水养殖高产鱼类之一。1、养殖模式及放养密度在静水池塘中养殖巴丁鱼成鱼主要采用混养的模式。混养是我国池塘养鱼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提高池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

    505 特种养殖 水产特种养殖 水产特种养殖技术 特种养殖资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