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肉仔鸡中后期综合饲养技术

时间 : 08-01 投稿人 : 飞瑶 点击 : 加入收藏

育雏结束后至上市出售这段时期为肉仔鸡的快速育肥期。此期提高增重速度和维护鸡群健康是最主要的目标,为此应抓好以下几点:

肉仔鸡中后期综合饲养技术 | 家禽养殖

一、饲料营养。肉仔鸡中期机体发育快,长肉多,日采食量增加,获取的蛋白质营养较多,可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后期能量需要明显高于前期,而蛋白质较前期降低,所以,后期易使用高能量饲料。按肉仔鸡实际蛋白质需要量,理论上讲供给蛋白质水平应该随日龄的增加而递减,这样可以保证初期高蛋白质水平和后期降低饲料成本,生产实践上一般分为二三段,这样就可适时由上段饲粮转换成下段饲粮。

能量在提高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方面起主导作用,后期催肥效果明显。肉仔鸡中后期应采取自由采食,增加食欲,提高采食量的做法。在中后期配合饲料中应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并添加油酯,尽量少用或不用糠麸类饲料。按饲养阶段组成新的饲料配方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因素:

①饲料的品质和价格。要考虑摄入营养的利用,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代谢率,使更多的饲料成分被利用。

②气温情况,所推荐的营养指标一般于20-25℃的温度适用,如果气温变化很大,营养含量也应随之调整,才能保证每只鸡获得平衡的营养成分。

③预计出栏的体重和毛鸡的价格,即以高能量的饲料不一定最合乎高生产效益,了解这一关系后就可以计算出增加饲料成本,是否可以由增重部分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饲料形状。适用于中后期的肉仔鸡饲料可加工成颗粒料,一直喂到结束。由于鸡喜欢啄食颗粒料,目前已有不少单位逐步采用颗粒料,它既可保证营养全面,又能促进鸡多采食,减少饲料浪费,缩短采食时间,有利于催肥,饲料利用率也高。

三、增加采食量。肉用仔鸡实行自由采食,应保持较大的采食量,其目的是增加肉用仔鸡的营养摄入量,提高饲料转化率,达到最快的生长速度。增加采食量的主要方法有:

①增加给料次数,每昼夜不少于6次,颗粒饲料不少于4次,这样可以刺激食欲。

②提供充足的采食槽位,食槽分布均匀。

③增加高温季节的投料时间,增加夜间采食量,利用凉水拌喂。若采食量下降过多,可用提高饲粮能量、蛋白质、氨基酸、钙磷等营养水平的方法,调整原有饲料配方。

饲养中每天做好耗料记录,以便及时了解采食量,健康鸡群采食量不断增加,若采食量不增加或减量,应细心查明鸡群或饲料质量,这类原因大致有:

①饲料突然更换;

②喂料时间改变或不固定,忽饥忽饱;

③饲料品质下降或变质;

④由湿拌料改喂干粉料;

⑤环境不适或管理方法不当;

⑥鸡群发生疾病。如不及时发现或改进,会引起鸡群生长不良,甚至造成较大损失。

四、充足饮水。中后期饲粮能量高,采食量大,产热多,限水或日常得不到充足的饮水可降低食欲,造成增重减少。所以,饲养肉仔鸡要提供充足的饮水。水质要洁净,五色无异味,不浑浊,有些矿物质含量和大肠杆菌含量不应超过标准,杜绝饮水污染。肉仔鸡的饮水量与气温、采食量和生长速度有关,气温适宜季节,通常饮水量与摄食干料量的比为2:1,高温季节饮水量增加要求肉仔鸡以自由饮水为宜。每天加水5-6次,洗刷一次水槽。晚上应该检查饮水器中水量,如果晚上加满水而清晨无水,则表示饮水器数量不足或容量太小,需要增加数量或调换容量较大的饮水器。饮水器的分布与鸡距饮水槽位的距离有关,间隔不易过大,一般在1.2-2米范围内,便于鸡只随时喝到水。高温季节要供给低温饮水,刺激鸡只采食,低温季节水温过低,会增加体内能量用于维持体温的消耗,理想的饮水温度一般为18.3℃,但是夏季饮用以8-12℃的水为宜。

五、日常管理

1、做好记录:生产管理要求做好日常统计工作,填写记录表格。生产记录包括饲料消耗量、存活鸡数、死淘只数、舍内温度、湿度、鸡群状态等内容。每7天1次抽样称重,以及疫苗接种、用药时间和剂量等。

2、观察鸡群:细致地观察鸡群,包括饮水、采食情况、精神状态、粪便、呼吸有无异常、有无啄癖等,能及时准确掌握鸡群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生产正常运行。作为养鸡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都必须养成“脑勤、眼勤、腿勤、手勤、嘴勤”的工作习惯,这样才能管理好鸡群。

3、稳定程序:为鸡群创造良好的舍内环境条件,如降温通风、开灯关灯时间相对固定,这些管理措施的变换要逐步平稳过渡。肉仔鸡生性胆小,饲养操作时防止突然的音响和灯泡的晃动,不穿显眼的服饰,否则会造成惊群。要求饲养人员要定人定群,投料速度要快,尽可能做到同步饲喂。进入鸡舍,随手关门,动作要轻缓,防止鸡只离圈或串群。

4、注意除湿:肉仔鸡相对饲养密度较高,易使鸡舍内水气量积聚过大,潮湿是危害鸡群健康的主要因素。采用降温措施是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注意水不能溢出饮水器,同时加强通风换气,可勤换或勤添干垫料,使其充分吸收湿气。另外,舍内湿度过大时,易于病菌和虫卵的繁殖,常发生曲霉菌病和球虫病,特别在梅雨季节更应注意,并提前使用药物预防。

5、分群饲养:合理分群、及时调整日粮结构。饲养管理人员应随时进行肉用仔鸡强弱、大小分群,加强喂饮管理,注意环境安静,防止鸡群产生任何应激反应。随着我国肉鸡生产的发展和大规模机械化养鸡场的兴建,公、母鸡分养方式将逐渐替代混养。有条件的大型鸡场可施行初生雏的雌雄鉴别。农村专业户饲养的肉用仔鸡,一般在28日龄结合分群,一次性分出公、母鸡为好。

7、弱光光照:试验表明,能量水平较高的饲粮只有采用低强度光照才有利于肉仔鸡生长。所以,不论采用何种光照制度,弱光都能减少鸡的活动量,使鸡处于安静状态,节省能量消耗,有利于肥育。

(山东省临沭职业中专吴杰)

(来源:《农业知识》2008年总35期)

相关文章

  • 蛋鸡春喂胡萝卜
    蛋鸡春喂胡萝卜

    立春后,天气较暖,气温上升,蛋鸡开始产蛋。在这期间如果能给鸡喂适量的胡萝卜,效果会更好。因为胡萝卜含胡萝卜素较多,以及含有多种B族维生素和数种微量元素,营养成分丰富,有“小人参”之称,鸡将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效率最高,为家畜(牛马猪羊等)的2~4倍,所以鸡可以较好地利用胡萝卜。在产蛋鸡日粮中加入10%~20%的胡萝...

    46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鸭腹水综合征的防治
    蛋鸭腹水综合征的防治

    蛋鸭腹水综合征是种鸭在产蛋中后期出现,以明显的腹水,右心室扩张,肺充血、水肿以及肝硬化、脾肿大等病变为特征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但由于同群鸭的饲养环境等差不多,所以导致该病常群发,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病鸭的外观症状为后腹部膨大,走路时腹部几乎触地,有波动感。病因诱发本病的因素很多,包括饲养环境、遗传及营养水平等...

    193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饲喂蛋鸡时维生素不可过量
    饲喂蛋鸡时维生素不可过量

    在鸡蛋行情较好时,有些养鸡者为了提高母鸡的产蛋量,常加大维生素投喂量,以期多产蛋,结果造成蛋鸡发生维生素过多症,反而影响蛋鸡生长和产蛋。蛋鸡饲料添加维生素必须严格按标准添加,随意加大用量会对蛋鸡造成危害。维生素A蛋鸡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A的适宜含量为4000国际单位。当投喂量超过饲养标准时,即可引起母鸡维生素A过多症发生...

    178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产蛋鹅补饲宜“四看”
    产蛋鹅补饲宜“四看”

    看膘情补料喂得过肥的母鹅,卵巢和输卵管周围沉积了大量脂肪,使体内分泌机能失调,影响卵细胞的生成,因而产蛋量大大降低,甚至停产。过瘦,营养缺乏,产蛋量自然要降低或停产。对过肥鹅要适当减少或停喂精饲料,圈养母鹅适当增加运动或放牧。过瘦母鹅,要及时增喂精饲料,应注意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晚上还要给产蛋鹅加1-2次精饲料。看...

    242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群不宜接种的几个时期
    鸡群不宜接种的几个时期

    1、潜伏期或鸡群未完全健康时不宜防疫鸡群得病刚刚恢复健康,身体的各项机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建议在防疫前用3~5天抗病毒中药,停1天,再进行防疫,效果较好。2、转群与疫苗接种不宜同时进行在鸡转群时注射疫苗,意味着将多种巨大应激叠加起来共同作用于机体,从而导致鸡转群后体重非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严重的还会有相当一部分鸡因应激而...

    179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中毒的急救方法
    鸡中毒的急救方法

    农村散养鸡易误食拌过农药的种子或灭鼠药饵而引起中毒,如抢救不及时会造成死鸡。因此,发现有鸡中毒,可采用以下急救方法:1、灌服白糖水。取白糖先用少量热开水搅拌溶化,再加开水配成浓度为20%的白糖溶溶。对中毒轻的鸡每羽灌服50毫升,雏鸡用量酌减,每隔1小时灌服1次。一般灌服2-3次,将病鸡单独关养,并配以清洁饮水,辅喂软饲...

    66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高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及防治
    高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及防治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FLHS)是蛋鸡养殖生产中的常见和多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以突然发病、产蛋量下降和高产蛋鸡突然死亡为主要特征。特别是进入产蛋高峰期的鸡发病,常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发病原因本病的主要原因为长期饲喂高能量、高脂肪的日粮或饲料中胆碱、蛋氨酸、VB、VE等嗜脂因子不足或缺乏。其他原因(1...

    75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雏鸭维生素混合缺乏症的防治
    雏鸭维生素混合缺乏症的防治

    3月初,山东省东平县老湖镇梁林村梁兆龙养的582只雏樱桃谷鸭中,发生以双目失明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前后6天死去59只,经笔者现场调查和药物治疗,诊断为维生素A和维生素B1混合缺乏症。症状:病雏鸭精神委顿,羽毛蓬乱,食欲减退,拉白色稀粪,身体衰弱,生长发育停滞;有的病雏鸭步态异常,抬头望天,走路不稳,喜蹲下;有的...

    174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畜禽夜饲好处多
    畜禽夜饲好处多

    夜饲有增进畜禽健康、促进发育、加快增重的作用。春季需要夜饲的畜禽主要有以下几种:1.猪给仔猪增喂夜食可提高断乳体重,一般在仔猪35日龄以后饲喂。由于仔猪胃容量小,排空速度快,胃液分泌夜间比白天多一倍,所以除白天喂3次外,宜在夜间10时后加喂1次,过早则效果不佳,这样可使仔猪增重10%左右。喂夜餐时,须有照明。为增强育肥...

    194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近期鸡群要注意保暖通风
    近期鸡群要注意保暖通风

    留心天气变化情况如果预报有大风降温或其他恶劣天气,要注意关好窗户,以防因突然降温引起鸡群感冒,继而诱发其他疾病。即便没有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普通感冒也会引起生产性能的下降。保持良好的通风天气变冷以后,不要急于关闭所有的门窗,要让鸡舍保持良好的通风,做到鸡舍内空气清新、无浮尘、无氨味,过量的灰尘和氨气也会诱发呼吸道疾病。...

    62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特养珍禽蓝孔雀及其饲养管理技术
    特养珍禽蓝孔雀及其饲养管理技术

    一、蓝孔雀的经济价值蓝孔雀野外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等地。栖息在从平原、长有稀树的草原开阔地带到高山地带的森林、灌丛中。喜欢在靠近溪流处生活,一雄多雌集小群活动。晚上则栖息在高枝上。不善远距离飞翔,双腿却十分强健,奔走快速,性机警。呜叫声非常洪亮。以野果、草籽、芽苗和昆虫、蜥蜴等小动物为食。繁殖期为...

    136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实用养鹅技术
    实用养鹅技术

    鹅是食杂性家禽,对青草粗纤维消化率可达40%--50%,所以有“青草换肥鹅”之称。从鹅的生物学角度看,鹅的肌胃压力比鸭大0.5倍,比鸡大1倍,能有效地裂解植物细胞壁,易于消化。另外鹅消化道比体长长10倍,而鸡仅为7倍,加上鹅小肠中碱性环境,能使纤维溶解,因而鹅从牧草中吸收营养的能力特别强。牧草营养价值高,加上配合饲料的...

    85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季如何防治鸡群拉稀
    夏季如何防治鸡群拉稀

    随着夏季的到来,鸡群拉稀的现象也愈来愈严重,每年的夏季养殖户朋友都会因为此病而头疼不堪。一、造成拉稀的主要损失表现1、蛋壳质量下降。2、严重消化不良,导致饲料转化率大大下降。3、消化率降低导致能量、营养、微量元素及钙磷等等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产蛋率下降。4、缩短高峰期长度。二、鸡群拉稀的种类1、生理性拉稀:即鸡群刚开产便开...

    265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饲料四诱因导致鸡腹泻
    饲料四诱因导致鸡腹泻

    1、食盐含量过高。为增强食欲,防止啄羽、啄肛等现象发生,在鸡饲料中添加了过多的食盐,使鸡饮水过度,常会出现强烈腹泻。另外,鱼粉的添加量过大或添加的鱼粉本身含盐多,也容易导致饲料中的食盐含量过高,引起蛋鸡腹泻。2、石粉添加量过高。日粮中的石粉添加量过多或增加过快,会导致蛋鸡的血钙过高,肾脏负担加重,引起肾肿,最终引起腹泻...

    283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使用鸡浓缩饲料要注意四个问题
    使用鸡浓缩饲料要注意四个问题

    一、不宜盲目添加多维素及药物。有的养鸡户在使用浓缩料的同时,在料中任意添加各种多维素,有的为了预防禽病,在料中任意添加各种药品。其实,浓缩料中的多维素已经满足了鸡的生长需求,任意添加多维素,反而容易造成多维素的失衡。因为浓缩料中含有广谱、高效的药物,所以在使用浓缩料的过程中,不要任意添加药物,防止药物中毒。二、多种浓缩...

    141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