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解决猪舍中氨气的危害刻不容缓

时间 : 03-27 投稿人 : Collin 点击 : 加入收藏

氨气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据研究报道指出,平均每头育肥猪氨气排放量为107.18~424.42mg/h,而一个年出栏万头的猪场,平均每天氮的排放量达105kg,其中很大一部分以氨气(NH₃)形式释放到大气中。猪舍内氨气的浓度过高不但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还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诱发多种疾病,给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对饲养员和猪场周边环境也产生了危害。所以,减少猪只氨气排放,降低猪舍氨气浓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解决猪舍中氨气的危害刻不容缓 | 家畜养殖

氨气的产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畜禽粪尿排泄量逐年增加,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其中,粪尿中的含氮物质经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氨气,不仅严重影响了畜禽的健康、诱发各种疾病,对环境的污染、居民的生活也带来了极大影响。造成猪舍内氨气浓度上升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1饲养密度不断扩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我国畜牧业也已经向规模化、集约化迅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据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畜禽养殖业粪便年产量达2.43亿吨,尿液年产生量达1.63亿吨。据2016年《中国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中指出,近20年来,我国一直是全球氨气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其中来自畜禽养殖和化肥施用的氨气排放占到80%以上。我国年排放氨气总量约1020万吨,远远超过美国和欧盟的氨气排放总量,且随着我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氨气的排放量还有持续上升的趋势。

2饲料营养水平过剩

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母猪窝产仔数有了较大提高,为提高母猪的产奶量、提高活仔数,往往在哺乳料中添加较高水平的蛋白。研究表明,猪只能利用饲料中30%~55%的氮,其余大部分以粪尿的形式排出体外,不仅造成了蛋白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造成猪舍内氨气浓度极大增加。随着猪生长阶段的变化,体重越大,采食量和日平均蛋白质的摄入量也随之增加。母猪体重较其他生长阶段猪的体重较大,采食量大大增加,随机体代谢产生的尿酸、尿素越多,氨气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

3通风状况

在室外低温的环境下,养猪户一般采用封闭式管理,来维持猪舍内温度的恒定,防止仔猪腹泻。温度是影响氨气产生的又一因素,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舍内温度不断上升,当舍内达到一定温度,可增加粪尿中脲酶的活性,促进氨气的产生。据报道,猪舍高温时间段(13:00-17:00)的氨气排放量占全天氨排放量的33%。养猪户为保持猪舍温度、防止仔猪腹泻,一般不实行冲栏,大量的粪尿长时间堆积,在堆肥过程中,随着粪堆内温度升高,在14-28天时堆粪内部温度达到60℃以上,氨气排放量最大。

氨气的危害

1对猪的危害影响生长性能

浓度较低的氨环境不会对猪产生不良影响。猪长期生活在低浓度的氨环境中,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病理反应,但是会导致平均日采食量下降,对饲料的消化率降低,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舍内氨气浓度为25mg/m³时体重20kg的仔猪生长速度下降5%;当氨气浓度上升到50mg/m³时,仔猪的生长速度下降12%;氨气浓度为100~150mg/m³时,仔猪的生长速度将减少30%。对舍内环境条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舍内环境中氨气浓度的升高,猪的日增重将下降,料重比随氨气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较高的氨气浓度还将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

血液中也会有氨的存在即内源氨。内源氨的主要来源是由肠道中的微生物分解食糜中的含氮化合物产生的,肠道中所产生的氨气,通过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使血氨升高。血氨在机体中需要先与氨基酸结合,再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在肝脏中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生成尿素。血氨的排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以及谷氨酸和精氨酸,进而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可见,高的血氨浓度会增加猪只肝肾解毒负荷,影响肝肾的正常功能。血氨高耗能的解毒过程对于脑组织影响最为严重。脑组织耗能远高于肌肉组织,对于能量也最为敏感,因此血氨浓度稍有上升,猪只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或厌食的现象,若长时间的高血氨浓度,能致使猪只昏迷、流涎,严重的会导致猪只猝死。

影响生产性能

猪舍内的氨气会影响后备母猪的发情。公猪嘴里的白沫中有一种性激素——唾液腺,它的气味可以促使后备母猪发情,但是这种激素的传播距离不到1米,若猪舍内氨气浓度过高,会影响后备母猪的嗅觉功能。再加上氨气本身具有刺激性气味,影响后备母猪对公猪身上这种味道的敏感性,从而影响母猪发情,延迟了后备母猪达到性成熟的时间。有资料表明,氨气浓度达到30mg/L,会导致200日龄之内发情的小母猪数量下降30%。

血氨浓度过高还会导致子宫中氨含量增加,从而破坏子宫的酸性环境,影响精子的活力和胚胎的着床和生长发育,从而降低母猪的受孕率。另外,高浓度的血氨还会降低血氧浓度,进而影响胚胎的发育,尤其是初产母猪、老母猪以及体质偏差的母猪在生产时,由于产程较长,导致后面未出来的仔猪因长时间缺氧而死亡。

引发疾病

猪舍内的氨气通过呼吸道吸入后,经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素变为正铁血红素,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血液碱储和血红素的氧化性能,从而出现贫血和组织缺氧,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通过对规模猪场和小型猪场舍内有害气体的研究发现,规模化猪场舍内的有害气体浓度显著小于小型猪场舍内的浓度,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低于有害气体浓度高的猪舍。

据研究报道,当舍内氨气浓度为10~15mg/m³时,会导致家畜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下降,特别是大肠杆菌、肺炎球菌易感染发病,进而使其生产性能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当舍内氨气浓度为15mg/m³,家畜对疾病的抵抗力显著下降。

2对饲养工人的影响

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氨的溶解度极高,溶解于动物或人体呼吸道和眼结膜上,会产生碱性刺激,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1%NH₃溶液的pH值为11.7,使黏膜发炎充血,严重可使人失明。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被吸收至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会破坏其输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当机体长时间处于氨气浓度高时,除了有腐蚀黏膜的危害外,还会因为机体解毒效率有限从而引起氨气中毒,使得中枢神经麻痹、中毒性肝病、心脏损伤。严重时,甚至会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在冬季或早春寒冷的季节,猪舍门窗紧闭通风差,粪尿产生的氨气排放不出,猪舍内的氨气浓度普遍较高。饲养员在猪舍中工作时,如果氨气浓度达到3.04mg/L,就能感觉到氨气的存在。每天在氨气环境中工作8小时的极限浓度是19mg/L,环境中的氨气浓度到达19mg/L,会刺激人的眼睛、皮肤等软组织。若环境中的氨气浓度达到26.6mg/L,那么人在其中工作时长不得超过15分钟。猪舍内的氨气浓度过高,还会影响在其中工作的饲养员和兽医的情绪,从而影响工作,对猪场生产不利。

在炎热的夏季,高温会促进猪舍内堆放的粪尿产生更多的氨气,虽然风机抽走了猪舍中的氨气,但是这些氨气并没有直接消失,而是分散在猪舍200-500米半径范围内,猪场员工生活和办公的地方一般也在这范围之内。有人做过研究,监测了在接触3-13mg/L浓度的氨气的室内环境中工作的工人们,历时8小时,每组10人,与不接触氨的健康人比较,发现接触3-13mg/L的人,尿中尿素和氨含量均增加,血液中尿素明显增加——增加的尿素和氨就是人吸入氨气后,再通过肝肾解毒而来的。饲养员长期待在有氨气的环境里,会出现咳嗽、痰多、哮喘、咽喉痛、声音嘶哑、鼻炎、胸闷、眼睛发干发痒、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机体免疫能力下降,甚至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饲养员长期待在有氨气的环境里,会出现咳嗽、痰多、咽喉痛、声音嘶哑、鼻炎、眼睛发干发痒、头晕、乏力等症状,机体免疫能力下降,还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

3对环境的影响

受市场和国家政策的影响,规模化猪场越来越多,在给人们供应充足肉产品的同时也产生了粪尿污染。粪尿中的氨就是造成畜牧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源于饲料中未被消化吸收的粗蛋白的降解物。氨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影响周边空气气味;排放到大气中与空气中的酸性物质形成铵盐,进入土壤,经硝化细菌作用导致土壤板结;氨气渗入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中,促使水体“富营养化”并产生臭气,同时也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更影响周边居民的饮水健康。

此外,氨气能够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铵、硫酸铵等二次颗粒物,而这些二次颗粒物正是PM2.5形成的重要来源。氨在PM2.5中以铵盐形式存在,它一方面增加PM2.5的质量浓度、加剧雾霾,降低可见度,另一方面PM2.5入肺后很难排出,而且铵盐对包括呼吸道在内的局部黏膜产生的刺激与腐蚀是长久且不可逆的。PM2.5中的氨以粒子形态在空气中传输,其传输距离能有数百甚至上千千米,对区域污染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环保的重要性

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被公众和政府所关注,《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GBT17824.3—2008)规定,种公猪舍、母猪(空怀、妊娠)舍、肥猪舍氨气浓度上限为25mg/L,哺乳母猪舍、保育猪舍氨气浓度上限为20mg/L。

2014年以来,政府相继出台的环保政策,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巨大压力。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2017年底前,各地区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

2018年1月1日起,我国将实行《环保保护法》,将以前的排污费取消,改为“环保税”。

再加上周边居民的种种投诉,养户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猪场气体净化是未来趋势,走在趋势前端才能更有竞争力。

(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相关文章

  • 种羊配种期饲喂技巧
    种羊配种期饲喂技巧

    在配种期内,种公羊要保持相对较高的饲养水平,日粮中的粗蛋白含量应达到16%~18%。配种期每天饲料定额大致为混合精料1.2~1.4公斤,苜蓿干草2公斤,胡萝卜0.5~1.5公斤,食盐15~20克,骨粉5~10克,分2~3次供给草料,供应充足饮水。在配种期内,有一段时间母羊的发情比较集中,可称为配种盛期。这时,对配种任务...

    8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猪血在水产养殖中的妙用
    猪血在水产养殖中的妙用

    猪血富含蛋白质,并含有动物生长所需的10种必需氨基酸且比例合理,还具有来源广、价格低,吸收利用率高等优点。现将猪血在水产中的妙用介绍如下:一、喂虾。可用于饲喂罗氏沼虾和青虾。饲喂时,将猪血煮熟捣烂,与豆饼、麦麸一起投喂。苗种阶段,猪血用量占饲料量的10%~40%,养成阶段占40%~80%。二、喂胡子鲶。从苗种到成鱼整个...

    100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绵羊传染性脓疱病防治
    绵羊传染性脓疱病防治

    1.病因分析1.1接触性传染a.健康绵羊与病羊接触,比如:破损皮肤及黏膜,接触感染。b.与其他传染源接触,比如:被病羊食用的饲料、饮水等等,经间接接触感染都有传播感染给易感绵羊的可能。1.2检疫不严a.日常此病检疫工作疏忽,导致病羊流向非疫区,无形中增加此病的传播感染几率。b.养殖绵羊圈舍消毒不严,未经消毒即入市销售,...

    68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季猪场如何快速诊断疾病?
    夏季猪场如何快速诊断疾病?

    猪场可以借助哪些临床病症技巧迅速地诊断疾病,以减少损失?对于病料采取,有四种选取方向,一是选择典型病例,死亡猪或濒死前的发病猪;二是采样选择病死猪病变明显(如肿大、出血、坏死)的组织器官;三是对可疑健康群体采口腔(咽)拭子(唾液棉绳)或肛拭子;四是用作细菌分离,选取没有使用过任何抗生素或抗菌药的患病猪。高温天气猪食欲不...

    138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母羊缺奶用啥法来解决
    母羊缺奶用啥法来解决

    优良高产母羊,有时会遇到一胎产羔数超过母羊奶头数的情况,若饲养不当,管理不善,就会造成一部分弱小的羔羊因吃不到奶而饿死,严重者甚至造成整窝羔羊死亡。为了提高母羊一胎多产羔羊的成活率,养羊户可采取如下几种喂养法。一、羔羊寄养母羊一胎多产羔羊(或母羊产后意外死亡),可将一窝产羔数多的羔羊分一部分给产羔数少的母羊代养。为确保...

    268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家兔冬季管理十要点
    家兔冬季管理十要点

    冬季气温较低,光照不足,青饲料匮乏,给家兔饲养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保证家兔能够顺利地越冬,我们必须做好以防寒保暖为重点的饲养管理工作,其要点如下:1、检修笼舍,防寒保暖。兔舍建筑应坐北朝南,入冬后要对兔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窗户要装上玻璃或钉上薄膜,门上要挂好草、棉帘,防止冷风侵袭兔舍。控制兔舍内的气流,使兔舍内的温度保...

    210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山羊橡树叶中毒咋办
    山羊橡树叶中毒咋办

    答:①病羊灌服反刍兴奋药和植物油,病情较重者注射高糖和维生素C,补充蛋白质。②如果以橡树叶作为饲料,可以通过在饲粮中添加能与单宁结合的化学物质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和聚乙二醇(PEG)等高分子聚合物,以结合其中的单宁,从而使单宁失去结合蛋白质的能力。另外,用石灰水溶液浸泡处理,可使单宁与钙、铁等离子结合,降低单宁...

    66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羊群啃食麦田咋办
    冬季羊群啃食麦田咋办

    进入冬季后,部分麦田受羊群啃食严重,地上绿色叶片全部啃光,只剩下黄色地上茎的部分。羊群啃食麦苗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小麦越冬期间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小麦恢复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冬季受到羊啃食后容易加重小麦冻害,甚至会造成麦苗死亡,减产严重,如何防止羊群啃食呢?一、选择抗寒性强,根系发达的小麦品种,适量...

    5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末夏初仔猪防病莫忽视
    春末夏初仔猪防病莫忽视

    春末夏初,气温上升,有时出现反常天气,忽冷忽热,细菌、病毒容易滋生繁殖,仔猪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又低,很容易发病和死亡,所以必须重视仔猪疾病的防治。猪瘟老病新面孔,非典型化占据主流猪瘟,仍然是危害养猪业的罪魁祸首。不要总认为,猪打了疫苗就万事大吉了。疫苗质量不佳,免疫程序不合理,注射剂量不足或操作不规范,即便是打了猪瘟...

    239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猪饲喂三要点
    肉猪饲喂三要点

    猪分次饲喂应定时、定量、定质。定时就每天喂猪的时间和次数要固定,这样可提高猪的食欲,促进消化腺定时活动,提高饲料消化率。如果饲喂次数忽多忽少,饲喂时间忽早忽晚,就会拓乱猪的生活规律、降低食欲和消化机能,并易引胃肠病。定时。生产上一般采用日喂两三次,饲喂的时间间隔应均衡。一天的早、中、晚3次喂猪,以傍晚食欲最旺盛,午间最...

    260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造成僵兔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造成僵兔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它们主要表现在:被毛粗乱,有腹泻的症状,体格瘦小,圆肚子,尖屁股,弓背缩腹,精神不振,眼色无光,只吃不长,或者长的慢!那么僵兔它怎么样来划分呢?一般是从造成的原因可以分成1.胎僵-近亲繁殖,种兔的年龄大或者配种过早造成的2.奶僵-孕期营养水平低下,哺乳期护理不当或者秘乳能力差3.食僵-断奶曰粮品质差,料盒引水器不合理,...

    245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益气健脾法治疗仔猪白痢
    益气健脾法治疗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一般来说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所引发的传染性疾病,一般感染10日龄-30日龄的仔猪,此病在广大农村散养户中发病率较高,治疗成本也较高。临床上对仔猪白痢的医治通常选择抗生素或清热除湿的中成药。仔猪长期服用这些药物,易导致菌株逐渐产生抗药性而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我国传统兽医学中早已提出“精气存内,邪不可干;脾旺不受...

    252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家畜预产期巧推算
    家畜预产期巧推算

    农户在养家畜时,有时由于不知道家畜的预产期,到家畜临产时因事先没有准备而手忙脚乱,有的甚至造成仔畜死亡。为此,现将几种家畜预产期推算方法简单介绍如下:猪:母猪的怀孕期平均114天(110-118天)。其预产期的推算是"3、3、3"法,即从母猪配种之日算起,向后推3个月加3个星期加3天,即为预产日期。羊:母羊的怀孕期平均...

    192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母猪产奶量的影响因素
    母猪产奶量的影响因素

    母猪的产奶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母猪产奶量的因素很多,如品种、年龄、胎次、饲养条件、产仔数等,但总的衡量还是饲养条件最重要。营养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泌乳量,也直接影响到奶的品质。猪在泌乳期内需要的大量的营养,要保证母猪能分泌充足的乳汁,就得根据母猪的泌乳量来其营养需要。此外,营养的供给除了考虑母猪本身的营养需要外,还要注...

    166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彩钢猪圈可以养鸡吗
    彩钢猪圈可以养鸡吗

    可以,必须做好消毒,清理圈舍内的杂物,用水冲洗刷洗干净,关闭门窗,甲醛熏蒸消毒,圈舍开窗通风换气,圈舍外的地面和用具也要进行严格消毒。做好消毒即可养鸡。(来源:吉林农村报)...

    150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