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高温天气河蟹养殖关键技术问答

时间 : 2023-07-18 21:00:23 投稿人 : 宛凝 点击 : 加入收藏

宋迁红编辑整理

高温天气河蟹养殖关键技术问答 | 淡水养殖

问:现在这个高温天气,蟹塘里的水深点好吗?水盖过伊乐草15厘米行吗?

答:应该深些,盖过20厘米没事。浅水区控制在70~75厘米。

问:晚上9点过后,看不到河蟹在岸边,这个情况好吗?有人说晚上看不到河蟹上岸边,说明折头不好,这个说法,符合逻辑吗?池塘水质还不错,有增氧管道。

答:这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水质条件好,水草布局合理,缺氧上岸相对会少,蜕壳损伤也少;相反,水质差、底质败坏的塘,如缺氧,上岸爬草头的不多,可以说是折头不好。如果池塘水质还不错,那要好得多,特别是持续高温天安装有增氧管道的池塘明显占优势;折头多少,不能仅凭上岸多少来判断,要根据投饵量、蟹塘环境、天气影响等综合判断。

问:河蟹指尖发红,这是什么情况,是不是病症引起的?

答:河蟹指尖发红可能是底质不好,如粘性土、有机质附着等,建议通过改底来改善症状。

问:河蟹塘没有培水,早上池水怎么是黑颜色的?

答:估计是高温倒藻、烂草或底质败坏导致池水发黑发红,要注意防缺氧翻塘。高温忌肥水,但一定要护草。水草状态差,水质容易出现变化,夜里要关注河蟹反应,出于安全考虑最好夜里换水增氧。

问:出现有蟹池泛塘的怎么办?

答:高温天倒藻、烂草、冰鱼腐败导致池塘底质败坏需关注。高温不要轻易随便打水,适宜凌晨三四点加,或者不加。

河蟹死亡不可怕,把准脉还是可以控制的,可怕的是没弄清死亡原因,乱用药。可以分享一个河蟹出现死亡后治好的案例供参考。2011年(干旱年)凤山一只35亩蟹塘,6月初每天死六七只,消毒、解毒、葡萄糖、生石灰、杀虫,全都试过,跑了至少10家药店,到8月初每天有350只河蟹死亡。通过从3月放苗到8月死亡逐步了解,基本认为原因是水体表面张力太大,空气中的氧气下不去,底部土壤原生动物泛滥。认定上述基本判定后,即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8天后死亡每天只有两三只,年底还有微利。

问:高温天河蟹发生应激反应如何处理?

答:生态养殖讲究池塘内循环。内循环好,外源水差一点缓慢增加水位也没事。高温水草状态差,内循环有问题,河蟹有应激反应的,如外源水尚可的地方,凌晨至上午换水最有效,这是最快捷的应急解救办法,增氧次之。外源水好当然是最好的,换水还能刺激蜕壳,如水中有蓝藻,最好不换。因洪水刚退,光合作用使水质变得清澈,水质暂且还好。一些圩内河沟水质也属二类,蓝藻暴发的地方不多,因此换水没有问题。

问:高温天气怎样正确认识缺氧?

答:池塘内的溶氧50%以上都是底部土壤有机物耗掉的,减少底部的有机物(残饵、粪便等)能很好地增加溶氧的含量,有利于蟹的生长。减少底部有机物要先提高分解底部有机物的有益微生物含量(例如芽孢杆菌、EM净水菌),不是仅仅靠投放过碳酸钠或开动增氧机提高溶氧。

很多养殖户都知道芽孢杆菌为耗氧菌,如本身这几天就缺氧,可以建议在池塘下风口或四周为主施用,不要全池用,就不会造成缺氧。芽孢杆菌的耗氧和有机物的耗氧(高温有机物腐败得快)以及有机物被芽孢杆菌分解的平衡来看,这点耗氧不算什么。如果泛塘了,最好用点正规的光合细菌。

建议高温来临前须土壤微生物有益菌丰富,就不容易产生蓝藻。活菌的生长是需要时间的,也需要不间断使用,不是仅仅一次解决所有问题

问:河蟹现在身上脏怎么办?塘里易拉草很多。

答:高温天气不要处理,一般河蟹身上脏,水质都偏肥,水草状态都不会太好,看是否有烂草在塘里、水中是否有悬浮物、插底检查是否发臭,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问:蟹池中的水草已经被青苔缀得下沉了,草上青苔非常多,隔一天就改底一次,现在不知咋办了?

答:现在不要纠结青苔。如果处理,水草、水质都会有较大影响,产生不良后果。甚至会导致河蟹死亡。只要饵料能投喂下去,保守一点安全。

问:这个天气,蟹塘里能不能用一点生石灰?

答:气温高,生石灰在溶解时会释放热量,泼洒后会增加水温。高温天慎用。

河蟹生长有最适水温,温度越高,河蟹消化食物的酶作用越小,河蟹进食也会减少,生长就会受到影响。重点是护草、增氧、解毒、改底。

问:后几天如有雨,会不会对一直处于高温无雨的蟹塘有不良反应?是否要预防高温的蟹塘表面水因下雨造成对河蟹的伤害?

答:如果气温不高,上午下雨影响不大。如果是傍晚或前半夜,气温高,要注意防缺氧。河蟹养殖经历较长时间的高温考验,根据气象预报,从明天起,气温将下降到33℃以内,河蟹生长离最后生殖性蜕壳还有20多天的生长期。气温下降,河蟹摄食量增加,友情提醒,根据天气观察河蟹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抓住河蟹生长关键阶段,满足河蟹营养需要,争取河蟹蜕壳达到翻倍以上的增长。

(内容来自高淳区阳江镇水产养殖交流群)

相关文章

  • 河蟹育肥做好“三合理”
    河蟹育肥做好“三合理”

    河蟹在完成最后一次脱壳以后,再经过l5~30天的培育就可以起捕上市了。这段时间一股称为河蟹育肥期,河蟹育肥期生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河蟹品质和上市规格,对养殖效益的影响很大。怎样才能使上市的河蟹肥满度达到最佳?笔者通过自己的养殖经验和对大量养殖户的了解、分析,总结出必须要合理做好以下三方向的工作。一、合理换水,保持水质...

    91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为什么说草鱼和鳙鱼是“亲家”
    为什么说草鱼和鳙鱼是“亲家”

    广东有一句谚语:“一鲩管三鳙”,即放养了一条草鱼后,再放三条鳙鱼,其食料就不必放了,鳙鱼照样能长得很好。这是因为草鱼排泄出来的粪便,是半消化的食料,作为“肥料”,能肥沃水质,繁殖水中的浮游生物(严格地说,繁殖水中的浮游动物——因鳙鱼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就足够鳙鱼的食料了,故有“一鲩管三鳙”之说。再深层次讲,草鱼吃草,鳙...

    308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河蟹对饲料的脂肪与碳水化合物需求
    河蟹对饲料的脂肪与碳水化合物需求

    1.脂肪脂肪是高能物质,氧化脂肪所产生的生理热量大约为等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2倍多。水生动物对脂肪有特别高的利用能力,其总利用率可达到90%,用以作为水生动物增加体重的消耗能量。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脂肪,既可以提高饲料的可消化能量,又能够节约蛋白质。脂肪除可为河蟹提供能量和必需的脂肪酸外,还是脂溶性...

    66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泥鳅、黄鳝的养殖
    泥鳅、黄鳝的养殖

    泥鳅养殖 泥鳅是一种分布极广的淡水鱼类。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可食部分蛋白质含量为18.4%,可谓为水中人参,是国内外畅销水产品。它适应环境能力强,饲料来源广,易于养殖,深受养殖户的喜爱。一、泥鳅的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泥鳅体呈圆柱形,尾侧扁,体色深灰,腹部稍浅,体部着生细小圆鳅鳞,深埋皮下。头较尖、眼小,覆盖皮...

    1605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螃蟹池养草鱼控制水草疯长
    螃蟹池养草鱼控制水草疯长

    俗话说:蟹多少,看水草。这说明水草的种植与保护对于养蟹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蟹池中水草也不能过多,近日部分养蟹户来电反映去年养蟹中后期蟹池中水草过多,导致水质恶化,人工割除时又极易造成躲藏在水草中的软壳蟹、顶壳蟹死亡,且费工费时,河蟹捕捞也极不方便。他们问有没有好的措施可以控制河蟹养殖中后期水草过多的情况。造成河蟹养殖...

    242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季加州鲈鱼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控
    秋季加州鲈鱼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控

    今年5月~9月初,市场上普遍反映,加州鲈鱼病害较往年少了很多,大部分养殖户的加州鲈鱼塘基本没什么病害发生,有人将其归结为天气比较稳定的原因,也有人将其归结为使用膨化饲料替代部分冰鲜饵料的原因。但不管怎样,这一阶段,加州鲈养殖比较顺利。然而,到了9月中下旬,天气稍凉,昼夜温差加大,冰鲜投喂量增大,水质变差,加州鲈寄生虫病...

    115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用肉眼诊断鱼病
    怎样用肉眼诊断鱼病

    答:肉眼检查(简称目检)是诊断鱼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目检的部位是体表和鳃。①头部:发黑,肠炎或烂鳃;白头白嘴,车轮虫或细菌性疾病。嘴:口腔是否充血,是否有锚头鳋。鳃盖:鳃是否充血。鳞片:掉落,可能是赤皮;竖起,可能是竖鳞病或寄生虫。鳍条:是否腐烂,鳍条基部是否充血,是否有孢囊,看是否有大型病原微生物及患病部位的特征症状,...

    251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丰产鲫的人工繁殖技术
    丰产鲫的人工繁殖技术

    1、母本的培育与选种母本彭泽鲫于每年12月上旬集中下塘培育,挑选体型较高、体表光滑无伤、健康活泼、体重在0.5kg以上的个体,每平方米放养亲鱼3~5尾,搭配0.3尾左右的鲢鱼;亲鱼培育塘面积2000~4000平方米,水深保持在2m左右,投喂饲料以花生麸和豆粕为主,每日投喂两次,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7%~8%。整个培育过程...

    2808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黑鱼池塘精养模式
    黑鱼池塘精养模式

    如皋市袁桥镇朱传重来电话反映,他有1亩多的池塘,想进行黑鱼养殖,但没有养殖经验。以下是响水县七套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张琳总结的黑鱼池塘精养模式,供参考。池塘建造选择泥质池底,水深1-1.5米,水源充足,池水中性或偏碱性的池塘。鱼种池面积以500-1000平方米为宜。四周用砖、竹篱笆或塑料网加高0.5米左右防逃。成鱼养殖池...

    133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甲鱼肠道有问题导致粪便很细很臭怎么处理
    甲鱼肠道有问题导致粪便很细很臭怎么处理

    江苏吴江市八都镇甲鱼养殖户汤老板(2013-1-25):我养了一批小甲鱼,现在4个月多了,可是饲料越吃越少,由原来的1克6变成1克3,甲鱼拉出来的都是一条细线类,很臭,据他分析这是肠胃吃坏的结果,正常的拉出来的是粒状,不会臭。我建议公司在配方上加一些促进消化类的东西,这样甲鱼吃食会好多。回复(2013-1-26):近几...

    242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鱼苗科学放养很重要
    鱼苗科学放养很重要

    鱼苗放养是养鱼的第一步,也是丰产增效最关键的一环,鱼苗好比小宝宝,科学放养很重要;密度太大难长肥,水温不适易死掉。因此需注意以下四点:合理确定放养数量鱼苗放养量不能一概而论。养殖技术高的,水质好而又十分稳定的,浮游生物十分丰富的,饵料充足肥料多的,水活溶氧高的池塘可以密一点养。相反,水质差的,肥料不足的,饵料少的,水质...

    107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泥鳅养殖常见病小瓜虫病的防治技术
    泥鳅养殖常见病小瓜虫病的防治技术

    作者:赣榆县海洋渔业技术指导站 于家华泥鳅养殖过程中平时经常见到的主要以指环虫、三袋虫和车轮虫为主,杯体虫也较常见,其他各种寄生虫就很少见到了。但从6月份开始进,赣榆区墩尚镇养殖户放养的泥鳅苗种却经常会见到小瓜虫,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引起大量死亡。小瓜虫适宜的生长繁殖水温为15-25℃,当水温低于10℃、高于28℃时,小...

    2926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高温季节河蟹养殖管理的四大技术要点
    高温季节河蟹养殖管理的四大技术要点

    “梅天”刚刚过去,将迎来“三伏”高温天气,也是螃蟹养殖的关键时期。面对夏季出现的高温、少雨等情况,高温季节螃蟹养殖管理主要做好几点工作:1、饵料投喂:要调整好动、植物饵料的投喂比例,植物性饵料比例适当增加。要勤观察,根据天气情况及螃蟹摄食情况灵活掌握,过多的投喂将导致饵料浪费和残饵败坏水质。要根据蟹塘内螺蛳实际情况,补...

    270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小心乌龟养殖中的几种误导宣传
    小心乌龟养殖中的几种误导宣传

    1.说七彩龟乔绿毛龟一些单位和养殖场为了推销他们的七彩龟,极力推荐用七彩龟培养绿毛龟。其实由于七彩龟生长快,其背甲的盾片随着龟体长大在不断地脱旧更新,盾片一掉落,其接种上去的"绿毛"也随之掉下。绿毛龟变成了落毛龟、秃毛龟,毫无观赏价值。2.说鹰嘴龟各地可养又可培毛鹰嘴龟原是生长于我国山区中的半旱龟,又叫平胸龟,喜在凉爽...

    2015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自制活鱼供氧剂技术
    自制活鱼供氧剂技术

    为缓解鱼池缺氧,活鱼临时贮存缺氧和远距离运输活鱼途中缺氧,除了使用增氧泵外,也可向水中添加供氧剂,这种供氧剂,自制的方法是:1、配方:过氧化钙50克,富马酸41克,枸椽酸纳25克,活性白土10克。2、混合。按以上配比,将各种原料充分混合均匀,装入用维尼龙纤维布缝制成的筒状袋中,并装实压紧。3、使用。将装有供氧剂的筒状袋...

    271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