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春季放养鱼种的规格和密度

时间 : 2023-01-23 20:44:20 投稿人 : 飞莲 点击 : 加入收藏

春季放养鱼种季节即将到来,如何做到合理放养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保证。只有根据池塘的大小、深浅、水质肥瘦、水源排灌充分与否来决定放养鱼种的规格和密度,才能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

春季放养鱼种的规格和密度 | 淡水养殖

合理放养鱼种规格鲢、鳙鱼是轮捕轮放的主要品种,不论那一类型放养模式都需要放它,特别是肥水塘,水体容易富营养化,鲢鱼滤食浮游植物,能有效地控制因藻类过量繁殖而形成有害的水华。如果是轮捕轮放的养殖模式,150克~200克/尾的大规格鱼种是作为早期轮捕的基础,其放养量约占15%。其在水温18℃以上时,强化喂养60天~70天可达到500克~600克/尾,即6月底7月初可捕捞上市。在常规养殖条件下,达到上市规格的时间约90天。投放20%的中等规格的白鲢,在水质肥沃的情况下,80天左右后即可达到上市规格,50克/尾的鱼种是春放后到7月底、8月初轮捕上市的主体,投放量占65%。

鳙鱼以浮游动物为主食,生长速度极快,但争食能力较弱,放养规格以100克/尾为宜,投放量约占10%。

青鱼放养500克~700克/尾的二龄鱼种,能吃掉池中的大型螺蚌和水生昆虫,既能控制这些底栖动物大量繁殖消耗肥料和氧气,又可减少它们作为宿主传播疾病,投放量占5%。

草鱼放养规格分别为:400克~500克/尾的二龄鱼种占20%;300克/尾的占40%;另外放养20%尾重30克~50克的小草鱼,经过一年的饲养,一部分可达到上市规格,未达到上市规格的可用作第二年的越冬鱼种。

鲤鱼抢食能力极强,还有很强的挖掘底泥生物的能力,使池水变浑浊,影响其它鱼类生长,它还会损坏池埂,放养规格不宜过大,一般30克~50克/尾即可,投放量占5%,亦可入冬前上市。

团头鲂的放养规格为50克~75克/尾,当年可养成较大个体的商品鱼,投放量10%。

鲫鱼放养规格在30克/尾左右,既可节约鱼种开支,又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投放量占10%。

鲮鱼的放养规格为30克/尾,当年可养成上市规格的商品鱼,放养量20%~25%。

以上是根据鱼类的生物学特征所确定的鱼种合理投放规格,供养殖户参考。

合理放养鱼种密度实践证明,鱼种放养密度过少、过疏,单产低、效益差,而密度过大,超出水体承受能力,会造成缺氧死亡或个体瘦小达不到上市规格。下面介绍几种技术可行又经济合理的放养模式。

高产高效型:亩平均投放种苗100公斤~120公斤,鱼种增重6倍~7倍,增重率提高30%,生产成本降低10%~15%,还减少了发病和泛塘现象的发生,降低了风险。这类塘都是基地型规模集约化养殖,水源排灌充分、方便,养殖产量可达600公斤~700公斤/亩。

中产效益型:这种放养模式适宜于新开挖的精养渔池和资金不足的地方,其特点是养殖产量适中,亩产400公斤~500公斤,效益较佳。亩放鱼种60公斤~70公斤,鱼种投放少,生长快,投资小,饲料和肥料利用率高,瞄准市场行情,就可获得高效益。

以套养为主的分批放养型:对于大中型水面和鱼种来源困难的地方,这种模式较为适用。冬春季按计划养殖产量的要求放养30%~40%的鱼种,秋季全部达到商品鱼的上市规格。夏季(6月中旬)计划补放余下的60%~70%的鱼种(一年当中夏季新苗,价格最便宜)。这样既解决了鱼种不足,外购鱼种开支大,成活率低的矛盾,又可将节约下来的资金转用于饲料、肥料及药物投入,实行强化喂养,鱼种大部分达到商品鱼规格,达不到上市规格者则转入过冬,到翌年清明前后全部上市。

80∶20养殖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主养热带、亚热带鱼类,如罗非鱼类(奥尼、福寿、罗非王)、淡水白鲳等为主,服务性鱼类(鲢、鳙)为辅的技术。春季放种,冬前上市,收获时近80%的产量为主养鱼,而20%的产量为服务性的鱼,它有利于净化水质。80∶20养鱼与传统养鱼相比,前者追求高利润,鱼的市场价值高(可成批供应出口或加工);后者追求高产量,鱼的市场价值低。两者在放养体系、鱼病防治、劳动力的投入上也有一定差别。前者是一种主养鱼(80%)+滤食鱼(20%),鱼病少,投入劳力少;后者是6至7种鱼的混养,鱼病多,投入也多。80∶20池塘养鱼,主养鱼类的罗非鱼或淡水白鲳等产量也很高,平均都在700公斤~800公斤以上,加上滤食性的服务性鱼类产量,亩产可在1吨以上。亩放主养鱼1500尾~1800尾(50克/尾),鲢鱼种300尾(60克/尾),鳙鱼种100尾(60克/尾)。

放养比例:鱼种放养搭配尚无严格规定,从大多数经济效益好的养殖模式看,以亩产成鱼400公斤为例,其放养搭配为:白鲢450尾,35.5公斤;鳙40尾,4公斤;草鱼60尾~80尾,15公斤~20公斤;鲤鱼20尾,1公斤;团头鲂50尾,2.5公斤;鲫鱼100尾,3公斤;青鱼6尾~8尾,4公斤。这种放养搭配虽然优质鱼比例不高,但鱼种成本低,投资风险小,养成优质鱼个体大,增重倍数较高,效益较好。也可将这一模式改为投入高,效益高的以优质鱼为主的投放比例,草鱼数量增加到100尾以上,团头鲂增加到150尾以上,白鲢降至350尾~400尾。

(来源:中国渔业报作者:张金宗)

相关文章

  • 中华绒螯蟹的蜕壳和生长
    中华绒螯蟹的蜕壳和生长

    河蟹一生要经过很多次蜕皮或蜕壳,每蜕皮、蜕壳1次,个体和重量均有增加。河蟹蜕壳(皮)与变态、自切再生、个体生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河蟹一生可分为溞状幼体、大眼幼体、仔蟹、蟹种(幼蟹)和成蟹五个阶段。溞状幼体在海水中生长发育,经过5次蜕皮,变为大眼幼体。大眼幼体开始进入淡水生活,经过5~7天蜕皮1次,就成为第一期仔蟹。以...

    291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池塘主养鳜鱼每亩纯利润四千八月模式分享
    池塘主养鳜鱼每亩纯利润四千八月模式分享

    江苏兴化市中堡镇沙湾村水产养殖户王志坚,鳜鱼养殖塘口养殖面积18亩,位于中堡镇沙湾村中心公路东侧,养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饵料鱼培养:4月一次性投放鲫鱼乌子2000万尾,在鳜鱼苗种放养前培殖适口性饵料鱼。苗种放养:5月中旬每亩放养4-5公分鳜鱼苗种1000尾。养殖管理:6月下旬,根据鳜鱼池中的饵料鱼密度,生长速度和活动...

    1248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九月份甲鱼养殖管理
    九月份甲鱼养殖管理

    转眼9月已到,甲鱼养殖进入了尾期。甲鱼养殖户都懂得该阶段甲鱼摄食最旺盛,生长速度最快。但纵观八月的养殖情况,由于雨水多,天气阴晴不定,水质变化较大,管理难以跟上,甲鱼出现了摄食减少,甚至完全不摄食的情况,以及有病害发生。8月份,由于台风雨的关系(已立秋),甲鱼的总体摄食量减少,生长速度放缓。水体水质较差,普遍存在水体氨...

    194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起捕成鱼后 清塘再冬放
    起捕成鱼后 清塘再冬放

    11月、12月,天气逐渐转凉,水温下降,养殖对象已长成商品规格,符合上市要求,渔业生产应围绕养殖对象的起捕上市和来年生产展开。围绕养殖对象起捕上市这一中心,对已达到商品规格的鱼、虾、蟹鳖要合理起捕和安排上市,一部分供应当前市场,一部分留着元旦、春节和明年春缺上市。留着节日和春缺上市的鱼、虾、蟹、鳖,应在11月起捕后,将...

    24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广东阳春传来喜讯:罗非鱼养殖户用成功案例说话
    广东阳春传来喜讯:罗非鱼养殖户用成功案例说话

    【大品牌,值得信赖】近日,在广东省阳春市岗美轮水村,一位正大罗非鱼养殖户又喜获丰收。蒙老板接触罗非鱼养殖没多久,今年刚好是与正大合作第二个年头,但蒙老板经常钻研新方法,为的是如何把罗非鱼效益养的更好。硬件配备:增氧机2台(平时开一台,另外一台备用)。养殖环境好、水质好、鱼病自然也就少了。蒙老板认为:“养鱼等于养水,把水...

    1756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乌鳢的自然产卵季节、产卵时间与产卵场
    乌鳢的自然产卵季节、产卵时间与产卵场

    1.产卵季节乌鳢繁殖产卵的季节一般在5~7月,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台湾和香港地区乌鳢4~7月产卵,5~6月最甚。决定产卵季节的主要因素为水温,另外也受所在水域的生态环境及气候、降雨量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产卵鱼群中,高龄的、较大的亲体首先成熟产卵,低龄的、较小的个体较晚产卵。广东、广西斑鳢产卵期为4~7月,4月...

    350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甲鱼养殖技术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方法
    甲鱼养殖技术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方法

    鳖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温气单胞菌(包括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及迟缓爱德华氏菌野生型、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引起鳖全身充血、出血,各器官组织都发生严重病变的败血症。由于主要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故又称鳖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自稚鳖至亲鳖均受害,因此很多...

    286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鱼类水霉病的防治
    鱼类水霉病的防治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水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症状,当看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有时因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溃烂,霉菌的动孢子便从鱼体溃烂处侵入,吸取皮肤里的营养成分,在受伤病灶处迅速繁殖、蔓延、扩展,逐步长出棉毛状的菌丝。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结黏附,使皮肤溃烂、组...

    45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罗非鱼健康高产养殖的准备工作与鱼种放养
    罗非鱼健康高产养殖的准备工作与鱼种放养

    1、池塘的基本条件选择具有良好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交通方便的地方建池,最好不养猪和水鸟,每口池塘5~20亩,水深2~3米,塘基坚固,保水性能好,池底平坦,四周无高大挡阳物。2、放养前的准备(1)整池清塘池塘在放养前应排干塘水,曝晒7天以上,并在晒池期间修补池边,加固堤埂。干池清塘生石灰用量60~75公斤/亩,带水清...

    1132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怀卵鲫鱼“代森铵”中毒死亡解决方案
    怀卵鲫鱼“代森铵”中毒死亡解决方案

    辽宁省辽中县刘北村一主养鲤成鱼池塘,面积13亩,水深1.7米。6月初存塘鲤鱼1.3万公斤(规格约0.5公斤)、鲫鱼1000公斤(规格约100克)左右,还有一些花白鲢。  6月8日,吃食不好,池水中浮游动物很多。用5瓶“福地安”改底。 6月9日,清晨4点用6瓶“代森铵”(500ml/瓶,含量45%)杀浮游动物,沿着池边集...

    2104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奥尼罗非鱼稻田养殖的鱼种放养
    奥尼罗非鱼稻田养殖的鱼种放养

    稻田套养奥尼鱼时,应注意科学放养,主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放养准备稻田田间工程结束后,放养前2周,每亩用75~100公斤生石灰化水泼洒于鱼凼、鱼沟及田块中,进行消毒,次日用耙子等工具将凼、沟及田底耙动一下,使石灰浆与淤泥充分混合。放苗前一周施入发酵的畜禽粪肥进行肥水,用量每亩200公斤,以培育水中天然饵料。2、放养时...

    2109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过程中不蜕壳症的特征介绍
    河蟹养殖过程中不蜕壳症的特征介绍

    河蟹一生要经过多次蜕壳。如果蜕壳不顺利,不仅影响个体的生长,严重时能引起死亡。近几年来,各地养殖的河蟹因蜕壳不遂而引起死亡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不能蜕壳的原因较多,也比较复杂,以下介绍几种不蜕壳症的特征:1.黑壳蟹不蜕壳:病蟹壳呈灰黑色,坚硬钙化,不吃食,爬上岸边无水处十足撑起,腹部悬空,口不吐泡沫,蜕不下壳。可用小刀轻...

    165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又名美国鲶鱼。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均较高的淡水优良养殖品种,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近年来,随着加工出口的突破,斑点叉尾鮰在我国的养殖发展迅猛。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本文简单介绍了斑点叉尾鮰的两种健康养殖技术。1、池塘养殖技术1.1池塘条件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池塘应选...

    1969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三种梅花常见害虫防治
    三种梅花常见害虫防治

    危害梅花植株的害虫有十多种,最常见的有梅毛虫、蚜虫、介壳虫。下面介绍一下这三种害虫的特征及防治方法。梅毛虫梅毛虫头部蓝灰色,有两个黑斑,背上有黄白色背线,身体两侧各有2条黄色纹,身上有许多黄白色长毛,一般有5厘米长。幼虫常在小枝上吐丝,食害梅花新芽、嫩叶,长大后分散在全株,蚕食叶片,严重时树叶会被全部吃光。防治梅毛虫可...

    152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贝类魁蚶的人工育苗
    贝类魁蚶的人工育苗

    1.亲贝的选择:常温育苗7-8月份进行。当水温18-24℃时,选壳长7-8厘米、外形完整的魁蚶作亲贝。2.亲贝的蓄养:采用浮动网箱、网笼或直接放在池底的方式进行蓄养,蓄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60个。管理中要加大换水和加大投喂。3.采卵和孵化:采用精卵自然排放法。为防止精子过多,发现雄蚶排精时,立即将其挑出。卵受精后,洗...

    1585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