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雏鹅,关系到今后仔鹅的生长发育、成活率以及收益多少问题。应选绒毛黄、松、洁净,体大、头大、活泼有神、脚粗、腹部大小适中的雏鹅。坚决剔除瞎眼、歪头、跛腿、大肚皮、血脐等发育不良的雏鹅。待雏鹅能够站稳自由行走,有啄食垫草觅食时,可进行开水与开食。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种鹅的养殖方法 养殖肉鹅的关键技术。
1、选好雏鹅
部分地区利用鹅的赖抱性,进行自然孵化。这些地方的养殖户一般采用自孵自养。但大部分地区的养殖户都依赖于当地炕坊供用雏鹅,因此购买时,就必须选好雏鹅,因为这关系到今后仔鹅的生长发育、成活率以及收益多少问题。要选好雏鹅,首先要了解出雏日期是否正常。一般在30-30.5天出壳的雏鹅较好。所以提早或延缓出壳都不理想。一般健壮的雏鹅呈现绒毛黄、松、洁净,体大、头大、活泼有神、脚粗、腹部大小适中。应坚决剔除瞎眼、歪头、跛腿、大肚皮、血脐等。在运回目的地的途中要十分小心仔细,避免受冷、受热、“打堆”、压死等伤亡事故。
2、做好开水与开食工作
雏鹅运到目的地后,需休息片刻,待雏鹅能够站稳自由行走,有啄食垫草觅食时,可用手指试探,如雏鹅伸颈张口,啄食手指和发出尖叫时,表示雏鹅已想饮食。当时如室外气温不冷,即可将雏鹅带着篮子放到清洁的河水中。让其自由活动与饮水约3-5min,不能时间过长。如气温较低,则可在室内用木盆盛水进行。这就是俗称的“潮口”。另外,不论在河中还是在木盆中,水都不能过深,否则雏鹅会弄潮绒毛,容易受寒感冒。但由于雏鹅出壳时间早晚不同,部分晚出壳的雏鹅还不会饮水,此时可用人工帮助,教会雏鹅饮水。雏鹅饮水后,即将其搬进室内开食。开食时可先用芦席围成的低鹅栏将其围好,地上铺塑料布,在塑料布上撒上一层用清水浸过的碎米、小米等,然后将雏鹅放入,让其任意饮食,以后再喂切细的饲料,经过半小时吃饱后,捉入鸭篮内。如发现未吃饱的,再用人工辅助喂饱,单独分篮饲养[1]。
5、仔鹅及时放牧
仔鹅又叫中雏或称青年鹅。仔鹅的放牧不仅能充分利用自然饲料,减低成本,而且成活率也高于舍饲,是我国目前 最经济的养仔鹅的方法。因20日龄以后的仔鹅已进入中雏阶段,这时期鹅的消化器官已发达,采食量增加,消化力、抗病力和对外境的环境的适应性都增强,这时进行放牧也最适 合其生活方式。放牧仔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5.1 准备好鹅棚和围栏
40日龄以前的仔鹅在放牧期间还需要一个防雨御寒和防止兽害的栖息地方。但可以因陋就简的搭建在放牧区的适中位置,便于早出晚归。当然也可用活动形式,以便根据放牧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移动。
5.2鹅群的大小要适中
放牧鹅群的大小要根据放牧地开阔情况以及草源、水源是否充足等情况来决定。一般以250-300只仔鹅作一群为宜,这样便于管理。鹅群过大,容易导致大小不一,强弱不匀,生长发育不一致。
5.3 选择好放牧路线和场地
根据不同的场地采取不同的放法。一般放牧鹅群应呈方形,循序前进地吃食。对草源丰盛的牧地可以轮流放牧,不走回头路,一片片地放。若牧地较大,但饲草长的不茂盛 或质量差的地方,可分散自由采食。牧地小而饲草较多的地方,鹅群要赶得集中些,使鹅群慢慢吃过去,充分利用放牧地。并注意白天尽量赶鹅群吃些嫩草或嫩草籽,将老草籽留 下,让鹅在傍晚时饱食一顿,因老草籽耐饥,使其晚上不致出 现饥饿。
5.4放牧时间
一般每天放牧9h左右。清晨5时出牧,10时回棚休息。下午3时出牧到天黑前回棚。“早上踏露水,晚上顶星星”。晚上回棚要清点头数以防丢失。回棚时,赶鹅要慢,尽量选择平坦的道路.减少损伤。
5.5饮水清洁
每当吃饱后,即将鹅赶到河边或池边进行放水,使鹅饮足水。放水的水源最好能经常更换使用。农谚所谓“养鹅无巧,清水青草”,就是要放清洁的水。每次放水时间约30min左右,上岸休息30-60min后继续放牧。天热时要增加放水次数,否则影响采食量。在火热天气,鹅群在棚内叫噪不安,应及时放水,甚至夜间可在河中过夜。
6、因地制宜育肥仔鹅
一般饲养仔鹅不进行专门育肥。放完稻麦荐田即算育肥,就可出售。这种方法称做放牧育肥法。除此之外,有些地方饲养仔鹅的时间和收割稻麦茬田不能吻合,或者虽放过茬田的仔鹅毛齐,架子也较大,但膘度不足,就需要经过短期的快速育肥后出售。有的食品加工部门从各地收购来的仔鹅,因较远等因素掉了膘,在进行屠宰加工前,为提高仔鹅的等级标准,也要进行短期育肥。育肥的基本原理,多采用限制仔鹅的活动,减少体力的消耗,同时喂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让鹅在安静而较暗的环境中使它长肉和多沉积脂肪。方法可分为小栏育肥法和填饲育肥法。
6.1小栏育肥法
广大农村可就地取材,搭置简易的育肥鹅舍四周设有围栏,舍内光线暗淡,使鹅有安静的环境。鹅舍可用树枝、秸杆类作材料,有条件的可用木竹片隔成小栏,栏高60cm左右,各片间的距离可让鹅头伸出采食。栏外设置食槽和饮水器,让其自由采食和饮水。也可以每日喂3-4次,每次要让鹅吃饱饮足,注意勿使其受惊。育肥期的饲料可利用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谷粒、糠麸和薯类,加工调制成浓糊状,到末期可稀些,前期精料占50%左右,末期可提高到90%左右,饲料应多样化,凡谷类饲料都应加以浸泡,使质软味美,增加适口性。经2周左右,鹅群已达到膘肥毛足。如太湖鹅体重就可达2.5-3Kg左右,这时就会出售、宰杀,否则会掉膘。
6.2填饲育肥法
填鹅与填鸭一样,把饲料混合制成手指头大小,用强制方法塞入鹅的食道,不仅使鹅增重快、膘肥足,而且鹅肝也会特别肥大。鹅肥肝在欧洲一些国家被视为珍贵食品,价格高昂。作填肥鹅肝用的鹅,最好用6月龄鹅,填肥效果好。有些品种经过填肥后,体重可达6-10kg左右,平均肝重可达300-600g。广东狮头鹅的育肥采用填饲法,用山芋头、碎米、米糠和饼类等混合成填料。开始每天填3次,以后增加到5次,填好后把鹅安置到安静的舍内休息,一般经过15-20天育肥期,体重显著增加。体脂增加,肉嫩味美,较受欢迎。
种鹅的养殖方法:
1.种鹅公母配比要合理
不同的鹅品种,其公母比例也有不同,大型品种1∶4~5,小型品种1∶6~7,中型1∶5~6。天气寒冷的冬天或早春、老龄的公鹅,饲养水平不高,以及公鹅的性活动减弱时,公母比例要相应缩小。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公母比例可以提高到1∶15~20,这样的公母比受精率可达90%以上。在生产实践中,公母配比的具体大小要根据种蛋受精率的高低进行调整,如果公鹅过多,因争抢爬跨影响交配,受精率反而下降。在配种季节,如发现受精率偏低,主要检查公鹅,个体不合格、性欲差的应立即更换。
2.增加营养,提高产蛋率和受精率
为提高种鹅产蛋和受精率,要充分考虑母鹅产蛋所需的营养,需配制粗蛋白质为15%~16%的种鹅混合精料为口粮,在繁殖期,每天每只按体重大小喂给250克~300克混合精料,为保证种鹅对维生素的营养需要,除放牧外,还要多喂含维生素高的青绿多汁饲料(如卷心白、胡萝卜、黑麦草等)。产蛋季节,早上、下午将种鹅赶进池塘或水沟中嬉水配种,以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3.加强管理工作
①鹅舍必须保持干燥、清洁。最好在鹅舍内设置网架,让种鹅在网上过夜,减少疾病发生。
②设置产蛋箱。规格为深10厘米,宽30厘米,长1米~2米。每30只~40只设置一个产蛋箱,产蛋箱内的垫草用干净的稻草铡成3节。产蛋箱不能被雨淋湿和阳光曝晒。种蛋不能在外过夜,以保证种蛋质量。
③注意舍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搞好冬季防寒和夏季防暑降温,保持鹅安静。
④注意合理密度,以2只~3只/平方米为宜。密度过大,影响种鹅的生长发育。
注意事项:
1.进育雏室后要及时潮口(第一次饮水),水温应控制在20℃左右,并抓住几只雏鹅将其喙浸入饮水器内,刺激其学会饮水,之后其他雏鹅就会模仿饮水。
2.不可避免地会在雏鹅群内出现一些弱小的个体,所以要做好弱雏复壮工作。
3.及时的进行隔离。
4.在一定时期适当保温。
5.补充营养。
6.合理使用药物预防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最后一个是减少鹅苗意外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