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种与制种:选出菇温度15-35℃、朵大圆整、柄短肉厚的高温型高产良种平菇,如伏源1号、高平88等。母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克、棉籽壳50克、麸皮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琼脂22克、水1000毫升;原种栽培种配方:棉籽壳87.5%、麸皮10%、尿素0.5%、石膏1%、蔗糖1%,含水量60%。均按常规制作。
二、配料与灭菌。选壳大绒多的无霉变棉籽壳作主料,栽培前曝晒3-4天。配方有:⑴棉籽壳96%、过磷酸钙2%、生石灰2%;⑵棉籽壳87%、麸皮5%、豆饼粉2%、过磷酸钙3%、食盐1%、生石灰2%;料水比均为1:1.6。将主辅料、肥药水充分混合拌匀后装入22厘米×45厘米×0.02厘米的聚乙烯筒料内灭菌,待料堆中心温度达100℃时维持10-12小时。自然冷却后于接种箱或接种室内将菌种铺满两头料面。随后把菌袋单层排放在室内地面上发菌。当菌丝向料内伸长2厘米时,用缝衣针在两端各扎五六个小孔透气。如料温超过35℃,要向地面洒水降温。
三、筑畦与覆土。预先在室内或遮阳条件好的瓜豆棚下筑深20厘米、宽1米、长5-10米的畦床。菌丝发满后1-2天脱袋,从中间切成两段,断面朝下立放于畦底,间距3厘米。将曝晒3-4天的表层菜园土撒入菌棒间隙内,浇透1%生石灰水,直至菌棒表面土厚1厘米,随即覆膜。土层有平菇原基出现时揭膜支棚。
四、出菇期管理。原基期和桑椹期,一般不必补水,更不能向菇体直接喷水。珊瑚期和伸长期,用1%蔗糖、0.5%尿素、0.4%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恩肥的混合液向菇体喷雾至表面湿润,每天早晚各1次。在棚两侧每隔2米设一通风口。成熟期向菇体间隙轻轻浇水补湿,要避免菇体溅上泥土。当菇体七八成熟时采收,采后补土喷水。每潮菇采完后浇一次水。如此共可收5-6潮菇,生物转化率在120-150%,且朵大肉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