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平菇高墙式覆土超高产栽培

时间 : 12-04 投稿人 : Drake 点击 :

平菇高墙式覆土超高产栽培就是将出过1~2潮菇的菌袋脱袋后堆成高墙,并用无菌营养土连接菌块,使其再连续多次出菇的栽培方式。用此法栽培平菇,具有设施简单、保温性好、污染率低、出菇快而集中、菇质优良、生物转化率高、管理方便等特点,能较好地解决平菇出菇阶段温湿度不易控制、管理不便,尤其是采收3潮菇以后营养和水分亏缺导致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可以使平菇出菇期延长2个月,连续采收6~8茬菇,生物转化率达250%~300%,比常规栽培方式增收明显。

平菇高墙式覆土超高产栽培 | 食用菌种植

配制培养料按100公斤棉籽壳与石灰2%、石膏1%、麦麸5%、多菌灵0.2%、水130~140公斤的比例混合拌匀,堆制覆盖发酵6~7天,期间翻堆2次,使料温稳定在60~70℃。培养料发酵好后散堆摊晾。

配制营养土取肥沃的菜园土与3~5份草木灰、0.5%尿素混合,边拌边加入1%多菌灵,可以再加入0.5%~1%的过磷酸钙,堆闷1周备用。

配制营养液每50公斤水中加入硫酸镁0.5~1公斤、磷酸二氢钾0.2~0.3公斤;或者在50公斤水中加入尿素0.5%、味精少许配成溶液。采收完二潮菇后,菌袋内水分和养分亏缺,可以通过菌袋堆顶部的凹形槽补充营养液和水分。

制作菌袋每100公斤培养料用4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粉剂50克消毒杀菌,堆闷24小时后装袋。菌袋规格为17厘米×45厘米或22厘米×50厘米。将装好料的菌袋两头用回形针夹紧,高压灭菌3~4小时或常压灭菌8~10小时,然后恒温接种,接种量为干料重量的8%~10%。将接好种的菌袋整齐排放在阴暗处,保持菌袋温度在28℃左右,经20~25天菌丝即可发好。采收1~2潮菇后进行高墙式覆土栽培。

高墙式覆土在大棚内将脱袋的菌块相互横叠堆放5~6层,层高90~110厘米,形成菌块墙。将菌块墙的顶部做成蓄水池,池内径16~18厘米、高6~8厘米。池内放水,让其慢慢渗透菌块墙,使菌块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5%~80%。墙与墙间留宽50~60厘米的操作道。菌块墙堆好后,用预先配好的营养液均匀喷洒,并用营养土将菌块墙四周封严,盖膜管理,1周后菌块墙即可大量现蕾出菇。

适宜温湿度出菇温度以16~25℃为宜,加大昼夜温差有利于子实体形成。菇形好坏与空气流通与否有很大关系,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出现长腿菇等畸形菇。棚内湿度保持在80%以上,现蕾时向空间和地面喷水保湿,不能向菇蕾直接喷水。菇盖2分硬币大小时可以直接喷水。每天喷1~3次,喷水量不宜过大,以免发生烂菇和死菇。冬季可发少喷水,春秋季适当加大喷水量,夏季可多喷。

相关文章

  • 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

    一、培养料配方每亩大棚用麦(稻)草5000千克,干牛粪2500千克,饼肥400千克,尿素75千克、碳铵75千克,磷肥75千克,石膏100千克,石灰125千克,甲醛6千克,敌敌畏1.5千克。二、建堆翻堆方法堆料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离菇房和水源较近的地方。料堆南北走向,可使日照均匀,有利发酵;为减轻劳动强度,粪肥、饼肥放在...

    69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黄褐斑病的诊治
    平菇黄褐斑病的诊治

    平菇黄褐斑病俗称黄斑病或黄菇病,为平菇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平菇染病后不仅出现黄色病斑影响外观,而且有苦味致不能食用。该病从幼菇期到成熟期都可发生,发病高峰季节,一旦发生,则蔓延迅速,严重发生时损失可达50%以上。一、病情当前,平菇生产已进入生长中后期,菌丝长势渐弱、抗病性下降,随着气温升高,如遇持续寡照或雾...

    71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用液体菌种栽培有机茶树菇技术
    用液体菌种栽培有机茶树菇技术

    1、季节安排有机茶树菇菌丝生产最适温度为22-26℃,子实体生长以18-25℃为宜。传统的栽培方法由于周期较长,一年至多能搞两季,即春季2-3月接种,4-6月出菇,或秋季在8-9月接种,10月中下旬及翌年的3月份出菇。用液体菌种大大缩短了栽培周期,由于液体菌种萌发快、吃料快,菌丝生长时间短,同时又省去了中间制种的多个环...

    20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保湿有技巧
    平菇保湿有技巧

    目前,种植平菇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平菇采收后,其培养料含水量过低。但此时平菇菌丝体已布满整个培养料,很难补充水分。如何使培养料保湿,多产菇,就成为平菇能否高产的重要因素。其技巧有三:一、菌棒墙式覆土保湿在棚内按菌袋的长度铺设一条15~20厘米厚的土埂,把发好菌即将出菇的菌袋脱去塑料袋(称其为菌棒)。将菌棒整齐排放...

    215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季用注水法给香菇补水
    春季用注水法给香菇补水

    菇畦中的菌棒就地不动,用直径2厘米的塑料管沿着畦向安装,菇畦中间设总水管,总水管上分支出小水管,小水管长度在50厘米左右,上面安装12号针头控制水流。由总水管提供水源,另一端密封。装水容器高于菌棒2米左右,使水流有一落差的压力,在注水时菌棒中心用直径6毫米的铁棒插孔1个,孔深约菌棒高度的3/4,不能插到底以免注水流失,...

    183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荫棚层架袋栽黑木耳技术(上)
    荫棚层架袋栽黑木耳技术(上)

    虽然袋栽黑木耳技术在国内早已成功,但受气候条件的限制,相关的技术在我省一直未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我们根据我省的气候特点,研发出了适于我省推广的荫棚层架袋栽黑木耳技术。栽培季节根据黑木耳的生长温度和我省的气候特点,以每年11月底至翌年1月底制作菌袋为宜,3月上旬进棚出耳。培养料配方阔叶树木屑49%、玉米心(棉子壳)29...

    196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蘑菇栽培中八大防病措施与技术
    蘑菇栽培中八大防病措施与技术

    蘑菇栽培中要想高产、稳产,必须牢牢掌握以下八项防病措施。一、树立综合防治观念。食用菌病害的发生甚至流行或发展,都有其发展规律,表面上看,病害仅在某一生产环节出现,但是病害的发生是需要相当多的条件的。因此,防病应从源头抓起,至生产完全结束为止,中间环节亦不能稍有放松以彻底杜绝病害发生的渠道。二、选用优良脱毒菌种,是保证菌...

    293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袋栽平菇补水法
    袋栽平菇补水法

    平菇袋栽时,培养料的含水量一般以调为65%左右为宜,此种标准的含水量可满足菌丝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但进入出菇期后,因菌丝生长阶段已消耗掉一定水分,同时空气蒸发也消耗掉部分水分,使得出菇时料内水分已降低不少,只可勉强供给头潮菇生长之所需。但头潮菇采收后,培养料内的水分已被子实体生长时大量消耗,加上是塑料袋袋栽,平时的水分管...

    64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退菌咋处理
    平菇退菌咋处理

    症状菌种块萌发正常,吃料较正常偏慢,种块处呈放射线状生长,当菌丝长度在4~5厘米时,从种块开始菌丝逐渐稀疏,尖端菌丝较为浓密、浓白并继续发展,后边的随之淡化、稀疏,最后整个菌袋表面呈略灰白甚至无菌丝状。播种后40天,菌袋呈灰白色,没有正常的洁白,看不到浓密的菌丝,50多天后多不出菇,勉强现蕾,很是稀少。处理办法打开发菌...

    223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草菇栽培中菌丝萎缩预防
    草菇栽培中菌丝萎缩预防

    草菇的生长周期短,发现菌丝萎缩,应及时找出起因,采取有效办法,并补种新种,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具体办法有:1、避免高温露地阳畦栽培,最好搭简易的遮阳棚,避免中午高温时烧坏菌丝。培养料堆制时,料温要达到75℃左右,翻堆2次。进床时铺料厚度视季节而定,早春及晚秋温室栽培时铺料厚度宜厚一些。2、不用农药防病虫要在解决原料时就...

    244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大棚番茄、平菇间作技术
    大棚番茄、平菇间作技术

    一、种植前准备在30米×6米的大棚内整地作畦,一般畦宽150厘米,包括沟宽50厘米,长15米,菇床两边各留25厘米。平菇培养料为纯棉籽壳,另加石膏2%、磷酸二氢钾0.2%、多菌灵0.2%、生石灰1%,水料比1∶1.7,在拌料过程中,边加水、边加料,把拌料堆成圆锥形,用塑料农膜密闭,外层加盖草帘,让其温度升高发热24小时...

    92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双孢菇越冬期如何管理
    双孢菇越冬期如何管理

    大棚双孢菇越冬期一般指当年冬至以后到翌年惊蛰这段时期。这段时期时间长、气温低,菌丝处于极缓慢或停止生长阶段,有时虽有少量子实体产生,但生产上无多大意义。可视菌层干湿程度采用干越冬和湿越冬两种方法管理。干越冬是指大棚双孢菇在整个越冬期停水,使菇床通风干燥,等待翌年春季管理。湿越冬是指秋菇生产结束后,床面停止用水,菇棚通风...

    27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防治蘑菇水滴病
    怎样防治蘑菇水滴病

    水滴病由杆状细菌侵染引起。其症状是在菇体上产生大小不一的无色或黄灰色水滴。在菌盖上产生褐色或黄色、有时是绿色的小污点。此病在法国首先发现,美国和日本很少有,我国尚无报道。防治措施:保持菇房内外清洁卫生,加强通风换气,不要使菇房太湿。(来源:江苏农业信息网)...

    119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防平菇黄褐斑病
    防平菇黄褐斑病

    平菇细菌性黄褐斑病在生产中被俗称为黄菇病,该病近年来在北京地区平菇生产中普遍发生,且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发病快,蔓延迅速,从幼菇期到成熟期都可发病。据调查,严重发生时损失可达50%以上。症状平菇黄褐斑病是由假单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症状表现为菇体发病时表面局部出现淡黄色斑点,湿度大时发病部位有黏湿感,并向组织内部...

    246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双孢菇发菌技术要点
    双孢菇发菌技术要点

    播种。根据播种季节的早晚和料的厚薄灵活掌握播种用量,一般每平方米1.5–2.5瓶。播种前一定要用高锰酸钾溶液把所有的工具彻底消毒,同时把培养料抖松整平,厚度一般20-25㎝,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实时播种,山东省的菏泽、济宁、聊城等市一般播种时间在八月份,山西省的太原、吕梁等地一般在八月底九月初。在现实操作中一般采用直播法...

    182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