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以来,持续低温寡照,大棚温室内的蔬菜长势弱,低温型病害如根腐病、猝倒病、灰霉病、菌核病、叶枯病等发生较为普遍,尤其是番茄灰霉病和莴苣菌核病等发生较重。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后一段时间仍以低温天气为主,对大棚温室蔬菜要加强病害防治。
1、增温降湿。清沟理墒,降低棚内土壤湿度。适时增温保温降湿。每个棚内均应设置温度计,有条件的增设电灯泡加温,争取棚内最低温度控制在16℃以上。晴天及时揭帘增温,当棚温达到33℃时再开始放顶风,降温散湿。棚温降至20℃时关闭通风口,棚内温度不再上升时立即盖帘保温,以保持夜间温度。阴天光照不足或温度偏低时,开灯增加光照,提高棚温。
2、施药保护。在发病前或病害发生初期施药保护。番茄和茄子灰霉病,用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喷雾防治。莴苣菌核病,用40%菌核净500倍液喷雾防治。对上述病害也可以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施药一次。棚内湿度较大时,选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每次用250克药,隔7--8天防治一次。无论喷药还是熏药,均连续防治3-4次。
防治莴苣病毒病,发现蚜虫及时防除,减少传毒;发病初期喷洒3.95%病毒毖克粉剂500-7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或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隔7-10天防治一次,连续防治3-4次。对因低温造成的生理性病害,适当喷施动力2003或活力素等叶面肥,增强植株的抗逆性。
——摘自《江苏农业科技报》第14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