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菇类催蕾管理

时间 : 01-12 投稿人 : 小志志 点击 :

白灵菇

菇类催蕾管理 | 食用菌种植

一、菇蕾形成的条件温度为6℃~1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并有一定散射光和良好的通气条件。在这些环境条件下,温度及温差是关键因素。一般中低温型的菌株,菇蕾形成的最低温度为12℃,而最高温度为20℃,昼夜温差为8℃。

二、催蕾方法将发育成熟的菌袋,移入出菇棚,菇棚内先喷水,使空气湿度保持在85%~90%。然后解开袋口,使菌袋堆叠或单排于床架或地面上,袋口上的覆盖薄膜保湿。将菇棚顶上的覆盖物揭开,以便增加光照。每天揭开袋口上的薄膜通气1~2次,若菇棚温度低于10℃,要采取措施提高棚温,当菇棚温度达到20℃时,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将温度控制在10℃~20℃。在适宜条件下,10~15天菇蕾即可形成。

香菇

当香菇菌筒完成转色和生理成熟时,便可进行催蕾。

一、菇蕾形成的条件温度为15℃~22℃,昼夜温差为8℃~1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并有一定的散射光和良好的通气条件。

二、催蕾方法香菇催蕾有3种方法,即低温催蕾、浸水催蕾和增温催蕾。(一)低温催蕾。将生理成熟的菌筒置于菇棚内,先喷水将空气湿度增大为80%~90%,白天盖严薄膜,使菌筒温度在15℃以上,晚上揭去薄膜降低温度,使昼夜温差为8℃~10℃。如此连续管理3~5天,然后每天揭膜通风1~2次,经5~10天菇蕾便可形成。(二)浸水催蕾。用粗铁丝或铁锥在菌筒两端刺十多个孔,孔深约4厘米,然后将菌筒按失水多少叠放于浸水池内,失水多的放在下面,失水少的放在上面,上压木板及其他重物;加水淹没菌筒。浸水时间的长短依季节、气温高低和菌筒含水量而定。通常情况下,春、秋季节浸水18~24小时,冬季浸水24~48小时。未出菇或出菇少的菌筒,浸水时间要短,而失水多的菌筒浸水时间应适当延长。但出菇后期,菌筒也应短时间浸水,以防浸水时间过长导致菌筒松散。浸水后使菌筒的含水量保持在55%~60%。浸过水的菌筒,立放在床架上,稍干后盖上薄膜,拉大昼夜温差进行低温刺激,同时定期揭薄膜通气和增加光照。经3~5天菇蕾便可形成。(三)增温催蕾。这种方法主要在寒冷季节使用。由于自然温度太低,不能满足菇蕾形成所需的温度条件,必须人工增温进行催蕾。先在地面铺上预先浸湿的麦草或稻草,将菌筒以“井”字形堆叠在草上,盖严薄膜,并适当增温,使菇棚温度在10℃以上。白天定期揭薄膜、通气和增加光照,每2~3天翻1次堆,经4~12天菇蕾便可形成。

茶树菇

一、菇蕾形成的条件温度为20℃~22℃,温差为8℃~10℃。空气相对温度保持在80%~85%,要有一定散射光和良好的通气条件。

二、催蕾方法将发育成熟的菌筒转入菇棚,菇棚要先消毒,并喷水将空气湿度增大为80%~85%,增加光照强度。靠自然条件栽培茶树菇,催蕾时可人工拉大昼夜温差,刺激菇蕾形成。其具体方法是白天盖严薄膜,以提高菇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晚上降温,使昼夜温差保持在8℃~10℃连续进行3~5天,菇蕾即可形成。除用温差刺激催蕾外,也可同时采取机械震动促使菇蕾形成。手拍打或用木棒轻击菌袋,由于菌丝受到震动刺激,会很快扭结形成菇蕾。菌袋解开口后,袋口上要覆盖薄膜,但每天要揭开薄膜通风,通风量不可太大,以防菌筒失水干裂。每天通气1~2次,每次20~30分钟。

金针菇

一、搔菌搔菌宜在菌丝长满袋并开始分泌黄色水珠时进行。菌袋转入菇棚前要消毒,喷水,使菇棚内的湿度为85%~90%。打开袋口,用接种铲或钩将老菌种扒去,并把表面菌膜均匀划破,但不可划得太深。搔菌后将菌袋薄膜卷下1/2,摆放在床架上,袋口上覆盖薄膜或报纸,保温、保湿,防菌筒表面干裂。

二、菇蕾形成的条件温度应保持在10℃~13℃,空气湿度为85%,并有一定散射光和通气条件。每天揭薄膜1~2次,每次通气20分钟,经7~10天菇蕾即可形成。当菇蓄形成时,每天通气不少于2次,每次约30分钟。每次揭膜通风时,要将薄膜上的水珠抖掉,以防水珠流入菌筒,引起菇蕾腐烂。

三、抑菌抑菌也叫蹲蕾,它的作用是抑制金针菇过多分枝,并使已形成的菇蕾发育整齐,生长健壮。抑菌是培育优质金针菇的重要措施,宜在菇蕾长为1~3厘米时进行。将菇棚内的温度降为8℃~10℃,停止喷水,加大通风量,每天通风2次,每次约1/小时。在这种低温干燥条件下,菇蕾缓慢生长3~5天,菇蕾发育健壮一致,菇丛整齐。

杏鲍菇、平菇、姬菇

一、菇蕾形成的条件温度为8℃~20℃,昼夜温差为5℃~10℃,但由于品种或菌株不同,温度范围有一定差异。湿度保持在85%~90%,低于80%时菇蕾形成困难,即使是已形成的菇蕾,也会因干燥而枯萎。另外还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和适宜的通气条件。

二、催蕾方法将已长满菌的菌袋,在适温下培养10~15天,使菌丝发育成熟,然后将其移入菇棚,并将菌袋摆放在床架或地面上。菇棚事先喷水使湿度保持在85%~90%。晚上降低棚内温度,白天提高棚内温度,使昼夜温差保持在5℃~10℃,连续进行3~5天。菇蕾形成后,及时将袋口打开,袋膜翻卷至与料面相平,袋口覆盖薄膜,每天向地面和空间喷1~3次水。在喷水的同时,要揭开薄膜进行通风和增加光照。当菇蕾形成后,切忌将水喷在菇蕾上,以免引起菇蕾死亡。(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相关文章

  • 平菇生长期受哪些因素的调控
    平菇生长期受哪些因素的调控

    1、通风平菇是好气性菌类,子实体成长发育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氧气,如果棚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时,菌柄发育快,菌盖发育慢,因而会构成柄粗长,菌盖小的长柄菇。但通风和保湿.保温相结合,实践中常呈现通风影响温度和湿度的现象。因而在春夏秋季要坚持每天人日夜24小时空气对流,气温高于20摄氏度,要把大棚两端薄膜悉数支起,以加大...

    19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菇脯制作新工艺
    菇脯制作新工艺

    利用香菇、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制成系列菇脯食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能获取很高的加工增值效益。其工艺流程:选料→预处理→(硬化、烫漂、整修、护色)→糖渍→糖煮→烘烤→包装。一、原料选择。选择菇盖中等大小、色泽自然、菇形完整、无病虫斑点的鲜菇作为加工原料。二、预处理。⑴盐水浸泡。将采收后的鲜菇除掉沾附的污物,投入1%-2...

    294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蘑菇蛞蝓的防治
    蘑菇蛞蝓的防治

    形体特征:野蛞蝓体柔软无外壳,为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分泌的黏液无色,伸展时体长30-40毫米,宽4-6毫米。双线嗜黏液蛞蝓柔软无外壳,为灰白色或淡黄褐色,分泌的黏液为乳白色,伸展时体长35-37毫米,宽6-7毫米。黄蛞蝓柔软无外壳,为深橙色或黄褐色,分泌的黏液为淡黄色,伸展时体长120毫米,宽12毫米。发生规律与生...

    194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金针菇品种及病害防治
    金针菇品种及病害防治

    三明1号菌株该菌具有以下优良性状:菌丝生长快,7天可满管,25-30天菌丝可长满瓶或袋。出菇快,30多天即可出菇;栽培周期短,70-80天便可完成整个栽培周期。产量高,生物效率可达70%-100%。质量好,菌柄粗细均匀,色泽淡,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4.5%,高于一般菇类。适温宽,3-21℃下均可出菇...

    208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杏鲍菇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杏鲍菇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杏鲍菇,以食用菌柄为主,是食用菌重点发展品种之一。杏鲍菇品种分为两类:一为保龄球状,其子实体形态为菌柄基部膨大,向上渐细,顶部菌盖较小,仅较菌柄连接处直径稍张开,一般为0.3-0.8厘米;二为柱状菇,即其菌柄上下粗细基本相同,菌盖亦较小。前者形状好、色泽白、价值高,但生物学效率偏低,一般商品生产的生物学效率约为40-6...

    35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防治食用菌出现空心菇
    防治食用菌出现空心菇

    此种情况常伴随菇体瘦小,菌盖薄,出菇稀少,多发生在出菇后期,培养料内水分不足,营养不足,湿度偏小,空气相对湿度长期低于80%,菌柄内细胞伸长失调所致。防止方法:采过头潮菇后,及时往培养袋内注水和营养液,或者再进行覆土栽培,菇棚要遮阳降温,喷水时要小喷勤喷,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到90%左右即可防止。(来源:《食用菌栽培异常现...

    54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珍稀食用菌--巴西蘑菇
    珍稀食用菌--巴西蘑菇

    属中温型的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7℃,最适为25℃左右;子实体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6~27℃,最适为18~25℃。根据这个温型,南方各省可春、秋季栽培。福建春季在4月清明前后播种,5~6月出菇;秋季于立秋之后播种,10~11月出菇。其它地方,可根据巴西蘑菇的出菇温度和当地的气温来安排。巴西蘑菇属于草粪生菌...

    124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双孢菇优质高产栽培巧用“四水”
    双孢菇优质高产栽培巧用“四水”

    双孢菇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双孢菇的菌肉肥嫩,并含有较多的甘露糖、海藻糖及各种氨基酸类物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一、压菌水压菌水要适时床面有菌丝冒出,说明菌丝已发至培养料底并在土层内已充分发好,已具备了结菇能力,此时应适时喷压菌水。方法:加大通风,使大风吹进菇棚,使土面菌丝倒伏;根据土层发菌情况掌握喷...

    43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腿菇棚栽高产要点
    鸡腿菇棚栽高产要点

    在食用菌类产品中,鸡腿菇味道鲜美,鲜嫩可口,风味独特,且营养丰富,又具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发展潜力很大。鸡腿菇生产作为产业化中的新兴项目,很适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推广。利用蔬菜种植基地的塑料大棚,进行轮作鸡腿菇生产,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1大棚遮阳利用蔬菜大棚栽培鸡腿菇,首先必须对大棚进行遮阳处理,早秋栽培在...

    45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嫩菇栽培技术
    平菇嫩菇栽培技术

    一、菌种选择1.春季、秋季出菇。应选8359、2020等中广温型菌株,如果菇棚基础较好或具有控温设备等条件的,可以选择2006、83优等中低温型菌株。2.夏季出菇。可选鲁夏一号等中高温型菌株,或选用8359、2020等中广温型菌株,最好是安装使用控温设备。如不具备控温条件,可选择鲁夏二号等高温型菌株。3.冬季出菇。可选...

    98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菌块不萌发及早预防
    平菇菌块不萌发及早预防

    平菇接种后菌块出现不长杂菌也不萌发、菌丝变黄枯萎等现象,应及早采取措施预防。主要原因一是菌种老化,生活力弱;二是接种时菌块被酒精灯火焰或接种工具烫伤;三是遇高温天气菌种受高温伤害出现烧菌;四是原料处理不当,没有平晒,由各种微生物产生的有害化学毒素存在于培养基中;五是装瓶或装袋后没有及时灭菌,培养料发酸或发臭,产生大量的...

    219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季平菇防病虫莫疏忽
    夏季平菇防病虫莫疏忽

    夏季栽培平菇,因高温高湿,虫害和杂菌严重发生,易使平菇失去商品价值。如何预防夏季栽培平菇的虫菌为害,现介绍如下:一、场地消毒。把整个栽培场地用敌敌畏喷雾消毒,地面上撒一层生石灰,把窗户和通气孔装钉窗纱防止害虫进入。二、培养料消毒。配方:棉籽皮99%,尿素1%,把水用石灰调到pH值12,加多菌灵0.2%(含量25%),敌...

    87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谨防香菇幼蕾受冻
    冬季谨防香菇幼蕾受冻

    刚出菇的香菇幼蕾,对外部恶劣环境适应能力最差,温度过高过低、空气过于干燥、寒风袭击、废气污染等,都会导致菇蕾死亡。近期寒潮来袭,气温猝降,尤其要注意代料栽培香菇幼蕾受冻。其主要措施:1.抓好菇棚增温保温。割口后刚从菌袋中放出的香菇幼蕾最怕受冻,如果气温降至5℃以下,持续几天就会导致菇蕾发软死亡;如果温度低于0℃,菇蕾更...

    99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高温期平菇栽培要点
    高温期平菇栽培要点

    夏季栽平菇,由于气温高,杂菌和害虫比较活跃,生产上应加强栽培管理。1.选好品种选用中高温型平菇品种等。2.菌袋宜小采用长40厘米、宽22厘米、厚0.015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因菌袋小,培养料的温度容易散发,不易烧菌。3.高温灭菌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曝晒2~3天,装袋后利用高温(100℃)灭菌。4.排袋发菌发菌时菌袋最...

    46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分不足易导致金针菇菌丝细弱
    养分不足易导致金针菇菌丝细弱

    金针菇生产上常出现菌丝生长细弱、缓慢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培养料营养不足。金针菇菌丝分泌的酶能分解木材中的纤维素,但不能直接分解木质素。因此,人工栽培时必须合理搭配培养料,以满足金针菇生长发育的需要。特别是用木屑或其他代用栽培料大面积栽培时,应添加10-20%的细米糠或麦麸及氮素营养。要求培养料湿度适宜,湿度过大,菌丝发不...

    258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