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来源。"金象一号"是甘肃金象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己培育的玉米自交系"金象4C"和"金象55"杂交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于2003年2月24日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二、特征特性
1、"金象一号"生育期春播150天,夏播105-110天,从播种到成熟需≥10℃的有效积温2890℃,属中晚熟品种。幼苗顶土力强,出苗整齐,生长势强,株型半紧凑型,植株清秀,叶片中宽,深绿,株高305厘米,穗位高142.90厘米,茎粗3.98厘米,穗长22.40-24.50厘米,穗粗5.60厘米,穗行数17.40行,行粒数43.10粒,穗圆筒形,籽粒马齿型,粒色桔黄,轴白色,透明度"++",商品性好,单株生产力414克,双穗率58.30%,千粒重435克,出籽率86.20%,活杆成熟。
2、在品种比较和区域试验中,经专家测定,"金象一号"平均13177.50千克/公顷较中单二号增产2428.50千克/公顷,增产22.50%。最高单产17805千克/公顷,2000-2001年共在安徽、山东、河南,山西、四川、湖北、宁夏7省区进行多点试验,在20个点中,以农大108、豫玉22号、掖单13号、农大3138、张玉1号为对照,其中17个点表现增产,增产幅度8.20%-16.20%;有三个点表现减产,减产幅度4.87%-6.60%。2000年山东省郯城县参加夏播示范,示范面积达1.67公顷,平均产量达8790千克/公顷,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90%。2001年继续参加山东郯城县夏播示范,示范点为6个,面积达10.20公顷,平均产量达8589千克/公顷,较对照农大108增产11.30%。2000年在河南商丘参加夏播试验,平均产量为9150千克/公顷,比对照豫玉22号增产10%以上。
3、"金象一号"经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丝黑穗、大小斑病、红叶病、青枯病,轻感锈病。在室内人工接毒条件下矮花叶病苗期病株率8.26%。
4、"金象一号"经甘肃省农科院分析测定属高产优质多抗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
三、栽培要点
1、施足底肥,浇透底墒水,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0-45000千克/公顷,磷二铵300-370千克/公顷,尿素150千克/公顷,硫酸锌15-30千克/公顷,一次性施入土壤,当土壤表层5-10厘米温度稳定在10-12℃左右,为播种适期。
2、合理密植,该杂交种属高产大穗型、双穗率高的品种,不适合密植,保苗45000-60000株/公顷,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能充分发挥增产潜力,该品种适合春播、夏播和间作套种,株距0.33-0.30米,行距0.50-0.55米,抗旱性好,苗期蹲苗时间比中单二号推迟7-10天。
3、及早进行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中耕松土、除净杂草、防虫保苗,用0.30%的锌硫磷拌种,防治金针虫,头水不要过早,应以拔节中期(12-14叶)为适期,氮肥结合浇水分2次追施,拔节期追尿素525千克/公顷,吐丝期追纯氮75千克/公顷左右,要灵活掌握,追肥时应距根部6.60厘米处撮施覆土,以提高肥效。头水前后均要中耕除草,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注意防治红蜘蛛危害。
四、适应范围。适宜在山东、河南,安徽、宁夏及甘肃的陇南、天水、临夏和河西走廊春播或夏播种植,也可以与小麦等其他作物套种。
(来源:《农业科技与信息》2003.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