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抓住大棚空闲期夏栽草菇创高效

时间 : 03-06 投稿人 : 访卉 点击 :

大棚蔬菜一般在6月份就开始拉秧。此时,棚膜基本完好,夏天棚上覆盖旧草帘后,棚内湿度稳定、光照弱,清理棚室后可在7~8月生产草菇等高温菇。这样既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减轻重茬危害,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抓住大棚空闲期夏栽草菇创高效 | 食用菌种植

草菇是在高温季节栽培的一种食用菌,是所有食用菌中收获最快的一种,从播种到采收仅需10~14天,技术容易掌握,成本低,收效快,十分适合夏季大棚栽培。那夏季栽培高温菇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前期准备工作要做足

首先,做好菇棚消毒。先清理棚内的枯枝落叶,用5%石灰水或者深白粉全棚喷浇消毒。对于密闭好的菇棚封严放风口,用甲醛或高锰酸钾消毒,密闭七天,放风排气。对于密闭不好的菇棚,用5%甲醛全棚地面墙壁喷洒消毒,一周后再进棚操作。

其次,准备好基料。适合草菇生长的培养料很多,主要有棉籽壳、废棉、麦秸和稻草等。其中以废棉最好,棉籽壳次之,麦秸和稻草稍差。近年来,废棉、棉籽壳价格暴涨,大大增加了食用菌生产成本,菜农可因地制宜选择麦秆等原料。这里就以麦秸为例介绍一下原料的处理方法:要选用当年收割、未经雨淋、未变质的麦秸。将整捆麦秸散开铺在地上,用石碾或车轮滚压,使之破碎,质地变软,也可直接选用联合收割机抛出的麦秸。将压碎的麦秸用浓度2%石灰水浸泡一夜,浸泡时用脚踩踏促使麦秸软化和吸水,然后捞出进行堆积发酵。将浸泡好的麦秸捞出堆成垛,垛高1.5米,宽1.5米,长度不限。堆好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以利发酵。当麦秸堆中心温度上升到60℃左右,保持24小时,然后翻堆,将外面的麦秸翻入堆心,使麦秸发酵均匀。翻堆后中心温度又上升到60℃时,再保持24小时,发酵即可终止。发酵时间一般为5天左右。发酵期间应控制好发酵的时间和温度,防止发酵过度,造成腐生菌大量繁殖,消耗养分。

发酵结束,检查发酵麦秸的质量。发酵麦秸的标准是:麦秸质地柔软,表面脱蜡,手握有弹性感,金黄色,有麦秸香味。有少量的白色菌丝,含水量70%左右,用手使劲握能挤出少量水滴,pH值9左右。

二、选择合适的栽培模式

草菇的栽培模式有很多种,常用拱棚立体栽培和沟式平面栽培。菜农可根据不同的场地选择不同的栽培方式。

1.大棚地上畦栽:(1)一般建畦床1.2~1.4米宽,翻深0.2米,整成龟背形畦床,两侧修建10厘米宽洇水沟,铺料播种;(2)播种后第3天,间隔0.3~0.4米插入竹拱,现蕾后将料面上的塑膜抽出搭于拱架上,露天棚应再覆2层草苫,荫棚下只覆一层即可。发菌期间,除掀膜通风外,应将水沟灌满水,一则降温,二则使床基土壤保持较高持水率。气温超过35℃时,每天应将草苫多次喷湿。(3)接种后第4天,最迟不超过7天,草菇即可现蕾,此后管理应以通风、降温、保湿为重点,阴或小雨天气及夜间可将塑膜揭去,只覆草苫,既利通风又有足够的散射光,并能有效地保湿,但应注意大雨天气不可掀膜,晴好天气时,阳光直射,棚温升高很快,注意加厚覆盖物并喷水,夜间可将棚周塑膜掀开约10厘米左右,将洇水沟灌满水,使之加强通风的同时保湿并降温。

2.沟式平面栽培:在大棚内整平土壤,挖深20厘米、宽120厘米沟槽,灌透水;铺料播种后使料面与地面持平,为了保证温湿度的控制,大棚上方要设好遮阳网或旧草帘。该种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地温较低、土壤湿度较大,可为基料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和水分条件,尤其水分管理方面,较之前述栽培方式,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应注意防雨排涝,否则,极易形成积水涝渍,影响或损害正常的草菇生产。

三、草菇增产的三个措施

1.覆土

草菇不覆土也能正常出菇,但覆土更有利于培养料保湿,供应草菇生长所需水分,能有效提高草菇质量和产量,使菇体肥大,减少死菇,增产幅度在20%~40%。覆土材料可用菜园土(地表8~10厘米以下挖取),覆土厚度一般以2厘米为宜。

2.再次接种

再次接种有利于草菇增产。草菇菌丝生长速度太快,极容易老化,导致生活力减弱,不能有效地利用培养料中的养分继续出菇。在第一潮菇采收后,撬松料面,用石灰水泼浇湿透,将培养料PH值调整在8~9,然后在料面撒播菌种,播后覆盖一薄层发酵过的培养料。也可在第一、二潮菇采收后,将料块翻过来,把底层培养料翻到表层,喷洒1%的石灰水,以补水、调整酸碱度,再在表面二次接种,接种量为2%~3%,一般可增产30%左右。

3.调好酸碱度

在第一潮菇采收后,补施一些营养液并调整培养料酸碱度,使之呈偏碱性,可促进菌丝恢复,延长采菇期,提高产菇量。方法很多,但可以采用以下两种:一是向培养料喷洒1%~3%的石灰水,不但可补水,还可使培养料呈偏碱性。二是向培养料喷洒0.1%的尿素和麸皮水(100公斤水加10公斤麸皮,煮后过滤,取滤液50公斤加清水50公斤)。尿素浓度为0.1%~0.2%,用量不可过多,否则容易产生杂菌。也可以喷洒食用菌专用的营养剂如菇耳高能源、菇多生、菇宝乐、菇大壮、菇力源等。

(来源:山东科技报作者:寿蔬)

相关文章

  • 平菇室外阳畦栽培五诀窍
    平菇室外阳畦栽培五诀窍

    一、菇床选择。应选择避风向阳,近水源、排水畅、家禽家畜危害少的空地或耕地,或果园的林间空地挖制菇床。菇床畦南北向,深10厘米左右,宽1米,长任意。床中央留一条10厘米左右宽的水泥埂或留一条小沟即成。挖好菇床后,再用1%石灰水或石灰粉消毒。二、培养料配制。平菇培养料资源丰富,棉籽壳、麦秆、稻草、木屑、甘蔗渣、玉米芯、油菜...

    163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杏鲍菇栽培技术(二)
    杏鲍菇栽培技术(二)

    三、菌种生产1.母种生产配方一:土豆200克,麦麸20克,蔗糖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2克,食母生4片,VB11片,琼脂15-25克,水1300毫升。常规制作即可。配方二:土豆300克,葡萄糖20克,酵母膏2克,蛋白胨2克,琼脂15-25克,水1100毫升。生产中可以上述二配方为主。配方三:小麦100克,阔叶木屑...

    166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双孢菇后期菌床咋管理
    双孢菇后期菌床咋管理

    咨询:食用菌种植户询问,双孢菇到出菇后期了,是否需要翻一下床,把菌床下部的营养也充分利用一下?解答:菇农所说的翻床是把正在出菇的菌床上下部的培养料兑换一下。在生产实际中,有一部分双孢菇种植户口都有这样的看法,他们认为在出菇一段时间后,上层的培养料营养利用的比较充分,而下层的培养料仍然含量比较高。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19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整秸育平菇 品味似野生
    整秸育平菇 品味似野生

    用整麦秸袋装培育平菇,其生物学效率达200%,且品质和口感优于棉子壳栽培的平菇,接近于野生菇的品质。其技术要点:1、原料处理。将麦秸捆成2.50千克的小捆,放于3%的石灰水中浸泡20分钟,捞起沥干多余水分,即可堆料。若是用联合收割机收的麦秸或打麦机打的麦秸,事先将麦秸用石磙碾一下。2、原料配比。一般100千克麦秸,添加...

    287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香菇夏季安全管理
    香菇夏季安全管理

    1、保持菇棚环境卫生和水源清洁保持棚内遮荫度达八阴二阳,调疏围帘下部来增加通风。无论是哪一种栽培方式。夏菇进入子实体生长期,其前期罩盖在畦床上的盖膜不宜密罩,都必须把四周薄膜卷离畦床30厘米以上,使畦床之间空气流畅。闷热干燥天气,白天不宜遮膜。夏季雷阵雨较多,注意加强通风排湿,可将菇棚四周屏敝遮荫物打开一个通风口,让棚...

    266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花菇增产五措施
    花菇增产五措施

    一、控温培育花菇的适宜温度为5~15℃,以8~12℃最好。隆冬气温在10℃左右时,十分适宜花菇生产。气温低时,白天可以揭开菇棚上部分遮盖物增温,夜间重新盖严保温。二、降湿在一般情况下,花菇的形成是香菇长到一定的时候遇上北风,气候干燥,菌盖迅速失水开裂而形成的。因此,当香菇长到7~8成熟菌盖刚卷成铜锣边时,便对菇木断水,...

    32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地栽香菇管理技术要点
    地栽香菇管理技术要点

    地栽香菇我们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的出现,填补了中国北方夏秋高温季节不出鲜品香菇的空白,有很强的推广价值。现将地栽香菇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建棚:根据栽种数量的多少,建发菌棚,一般每1万袋占地120平方米,棚里亮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菌丝的正常生长。2、备料:以1万袋计算,湿粗锯末11吨,细阔叶锯末3立方...

    240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种香菇需防萎蕾死菇
    冬种香菇需防萎蕾死菇

    幼蕾对外界适应性差,如果管理上失控,就会发生菇蕾萎死。防止幼蕾死亡的措施:1.控制温度,防止冻死秋栽香菇进入冬季,多遇寒流。当气温降至5℃以下,并持续几天时就会把幼蕾冻死,表现菇蕾发软。冬季幼蕾发生后,要注意天气预报,以防冻死幼蕾,遇5℃以下天气时,采取火道加温。2.控制温度,防止干死冬季气候干燥,一般空气相对湿度在4...

    271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香菇脱水干制
    香菇脱水干制

    第一、若采收或收购的香菇数量很大,来不及当天烘烤,必须将其摊放在低温通风处,堆积尽量薄一些,防止内部发热、影响烘烤产品质量。第二,烘烤初期,烘箱或烘房内的温度上升速度应缓慢递增,一般每小时不超过5℃。升温过快,菇体表面迅速收缩,导致毛细管堵塞,反而造成菇体内部水分排除困难,轻则造成菇体缩皱,表面形成波浪状;重则菇体表面...

    78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金针菇栽培难点及预防措施
    金针菇栽培难点及预防措施

    1、袋料面出现白色絮状气生菌丝原因①菌袋含水量偏低,保湿发菌阶段空气温度不足。②搔菌后,催蕾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偏高,通风不足,延长了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时间。措施①调整培养基含水量。②增加保湿发菌阶段空气相对湿度,防止气生菌丝生长过旺,形成菌膜。做好催蕾阶段室内保温与通风工作。2、搔菌3天后,不见料面恢复原因催蕾室小...

    75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香菇转色期管理学六招
    香菇转色期管理学六招

    香菇转色越夏期间正值高温季节,这个时期常常会因为环境条件变化或管理不当使菌棒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当菌棒瘤状物形成,进入转色越夏期间,要加强管理,一般不要移动或碰撞菌棒,管理上重点要抓好“控温、通风、喷水、变温、刺激、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一是温度调控转色期间要求温度18℃~22℃。生产过程中,棚内温...

    237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菇出菇期应降温保湿
    秋菇出菇期应降温保湿

    秋季气候比较干燥,降温保湿及防治病菌是秋菇出菇期管理的关键。拉大昼夜温差白天气温高,盖层薄膜,使菇畦内温度比膜外高出2℃~3℃,夜晚10时后打开薄膜,使温度迅速下降,连续几天,原基就会大量暴露出菌筒表面,发育成菇蕾。控制菇场湿度转色后,初期维持菇畦相对湿度在85%左右,随着大量姑蕾分化出菇盖、姑柄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

    287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四项措施减少菇农香菇烂棒损失
    四项措施减少菇农香菇烂棒损失

    近日,香菇菌棒由于制棒早,技术处理不当,出现不同程度的烂棒现象,损失较严重。据食用菌站技术人员到现场了解分析后,建议菇农采取如下措施,力争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一是对于烂棒严重的部分菌棒,不要随意丢弃,及时翻袋,以免延误季节。二是袋内有黄水出现的菌棒,在筒袋上打两个小洞,使黄水从洞中流净,再继续观察。三是袋口...

    76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腿菇无公害高产栽培新技术
    鸡腿菇无公害高产栽培新技术

    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是近几年在范县发展较快的一个新菇种。该菇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倍受广大群众青睐。经常食用有助于消化、增加食欲、降低血糖、治疗痔疮等作用。可利用大田作物秸杆与各种食用菌栽培后的废料做原料。具有栽培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易管理,出菇可人为控制(有不沾土不出菇之特点,菌丝长满后在一定范围内可较时...

    23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白灵菇的贮藏保鲜技术
    白灵菇的贮藏保鲜技术

    1、适宜条件:白灵菇贮藏的适宜温度为―0.5℃-0.5℃。温度过高会加快色变或衰老,甚至腐烂;温度过低又会造成冷害或冻害。贮藏环境的空气湿度以95%-100%为宜。2、采收要点:当白灵菇菌盖充分展开,孢子未大量释放时采收。要轻采、轻拿、轻装,减少机械碰撞与损伤,用利刀削平菇柄,用毛刷刷净菇体杂物,并剔除畸形、破损和带病...

    25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