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双孢菇菇房床架式高产栽培

时间 : 05-07 投稿人 : 依萱 点击 :

1、菇房、床架结构菇房东西长19.6m,南北宽9m,前后墙高2.5m,山墙高3.5m。墙用石灰泥垒砖。外面水泥抹缝;里面先用石灰泥抹一遍,再用石灰泥刷一遍。前后墙对着走道上下分别留4个25cm×20cm的通风窗,第1个通风窗距地面20cm。前墙两头留门,宽1.0m,高1.8m,地面铺砖,水泥灌缝。房顶用竹杆薄膜搭建。床架长7.8m,宽1.5m,高2.3m,共5层。第1层距地面10cm,以上各层层间距55cm。靠前墙1个东西走道宽0.7m;10个南北走道,每个宽0.65m,栽培面积共500平方米。

双孢菇菇房床架式高产栽培 | 食用菌种植

2、栽培时间安排双孢菇栽培一般在春秋两季。我市麦草栽培预湿时间为8月5~15日;播种期9月5~15日;而棉子壳预湿时间为9月10~15日;播种期为9月15~20日。

3、菌株选择选择高产、抗杂能力强、适应性广的As2796菌株。

4、培养料配方(按实际栽培面积100平方米计算)①麦草3000kg,鲜鸡粪3.5立方米(或干鸡粪900kg),尿素35kg,过磷酸钙35kg,石膏粉100kg,石灰粉50kg,碳酸钙50kg;②棉子壳1500kg,双孢菇专用肥100kg,石膏粉30kg,石灰粉15~20kg。

5、培养料制备

5.1、麦草料制备①前发酵:按照时间安排,预湿麦草。预湿越透、越匀越好,做到宁湿勿干。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在事先挖好的坑中用0.5%石灰水浸泡,吸足水分后捞出与预堆的鸡粪按比例拌匀建堆;二是在硬质地面上平铺麦草40~60cm后,喷水让其充分吸收;第2日堆成高1m的堆,在其周围喷5%石灰水;第3日继续喷水,最终使麦草湿透而匀,含水量达60%左右(抽出几根麦草,用手绞拧,能见水渗出)。但应注意不要在预湿中直接撒石灰粉。同样与预堆鸡粪按比例充分拌匀。建堆前1日,在堆底撒一层石灰粉或洒一遍10%的浓石灰水,第2日建堆时把尿素均匀加入拌好的麦草内,同时把局部没有湿透的麦草放在事先挖好的水坑内浸泡后放在堆顶,南北堆向,宽1.6~1.8m,高2m左右,长度不限,四周垂直,堆顶呈龟背形,覆盖草苫。第2日开始测温,每2~3h测1次,待温度升到65℃时,保持3~4d,第1次翻堆,翻堆前堆底留好通风道或垫好木棍,结合翻堆,调节好水分,使含水量达75%左右(用手紧握培养料,滴出10滴水左右),同时,把石膏粉也均匀加入;翻堆时料偏酸,可用2%~5%的石灰水调节pH8.0,堆高、宽不变,长度缩短。翻完堆后把堆周围的杂物清扫干净。第2日开始测温,待温度再升至65℃,保持3~4d。进行第2次翻堆。翻堆前,先把堆周围的培养料用喷雾器喷湿,也可先把堆外表的干料集中到一块喷水使其湿透,翻堆时放进堆的中上部,含水量调到72%左右,pH值7.8。翻堆后仍然按照65℃保持2.5~3.0d后第3次翻堆。翻堆前同样留好通风道或垫好木棍,通气发酵,保持2.5~3.0d。一般调水适当,堆温正常,前发酵翻3次堆即可,若调水不当,或料温偏低,还要进行第4次翻堆。每次翻堆后,料堆表面要喷洒0.5%的敌敌畏和80%的溴氰菊酯1000倍液。②二次发酵(后发酵):麦草料二次发酵又分菇房外二次发酵和菇房内二次发酵两种。对菇房外二次发酵场地首先进行一次彻底清理。然后喷洒80%的溴氰菊酯1000倍液;并撒一薄层生石灰粉(以不露地表为准)。用砖垒好通风道(砖与砖间隔5~8cm)、拔气筒(最好用砖垒成砖笼,四面通风)后,按南北方向堆料,堆高1.5m,宽1.2m,长20m左右,顶部呈龟背形,四面垂直。料堆建好后,堵住拔气筒,第2日上午9∶00前用塑料薄膜罩住堆料,薄膜与培养料间距20~30cm,为便于操作,间距可大些。待间距内气温升到45℃左右时,用适量高锰酸钾加甲醛熏蒸。熏蒸后温度升到57℃时,密闭8~10h。培养料经严格消毒后,有计划地控制拔气筒与通风道,使培养料在50~55℃内发酵5~7d,然后拔开所有通风道与拔气筒,待培养料温度迅速降至28℃以下时,进房铺料、播种。对菇房内二次发酵,可将前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铺在床架上,密封菇房门窗后,向菇房内通入热蒸汽,温度达到60℃左右,保持8~10h,然后缓慢降温到45~55℃,保持4~5d,快速降温至28℃进房铺料、播种。

5.2、棉子壳料制备选择水泥地做发酵场地,若不是水泥地,应铺一层塑料膜。首先将发酵场地打扫干净,然后喷洒一遍80%的溴氰菊酯1000倍液,再撒一层生石灰粉。按时间安排,将棉子壳及其辅料混合均匀,使料水比达1∶1.7~1.8。建堆前,用砖垒好“非”字形通风道,以通风道为中心建堆。堆高1.2m,宽1.2~1.5m,长度酌情而定,顶部呈龟背形,边缘坡度越小越好。然后,表面喷一遍0.5%的敌敌畏,覆盖草苫。待温度升到60℃时,保持18~24h,进行第1次翻堆、整平;待温度再升到60℃时,同样保持18~24h,进行第2次翻堆,如此翻3次。每次翻堆后,料堆表面喷洒0.5%的敌敌畏加80%的溴氰菊酯,第4次翻堆时,每隔1m,在通风道上垒拔气筒。料堆整理好后,用塑料薄膜罩住,薄膜离料面20~30cm,待间距内温度升到45℃左右时,按5000kg料用高锰酸钾0.5kg+甲醛1kg熏蒸、发酵。其间,控温在45~55℃,用拔气筒开与闭,调节温度高低。4~5d后,拔开所有通风道与拔气筒,待料温降到28℃以下时,铺料、播种。

6、菇房消毒、铺料、播种进料前1日,菇房再进行消毒灭菌1次。按1立方米空间用甲醛10mL,高锰酸钾5g进行熏蒸。第2日将温度降至28℃以下的培养料平铺在菇床上,厚20cm左右。播种前,若培养料偏干可进行调水,使培养料含水量达65%~68%。将选好的菌种掰成颗粒状,接触菌种的一切工具及手用1%高锰酸钾水消毒。先将50%菌种均匀混播在料的上半部,再将50%菌种撒播在料表面;棉子壳培养料则把30%的菌种均匀混播在料的上半部,再把70%的优质菌种撒播在料表面。一般用菌种1.5瓶/平方米(750mL/瓶)。播好后整平、轻轻压实、盖膜。

7、发菌管理盖膜后3~5d内关闭门窗,控温在25~26℃,相对湿度控制在75%左右。料温超过28℃,夜间通风降温;料温低于20℃时,用蒸汽加温。7d左右菌丝基本封面时,揭去薄膜,经常通风换气。当菌丝吃料已达1/2深度时,撬动料层1次。发菌期间,预防各种杂菌、虫害发生。可于盖膜后当天在菇房墙壁、走道及膜上喷0.5%的敌敌畏,第2日喷1000倍的溴氰菊酯,以后5~7d喷1次。一般20d左右,当菌丝生长到培养料的2/3,撒在表面的大部分菌种已吐黄水,菌丝变粗发白,手一拍料面有整体振动感时,表明菌已发好,可进行覆土。

8、覆土因地制宜,我市采用的双孢菇覆土材料有壤土和仿制草炭土。仿制草炭土配方:①壤土4立方米(100平方米培养料用量),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15kg,石膏17.5kg,干发酵麦秸粗糠(在培养料发酵时,多制些,晒干用粉碎机粉碎后制成)75kg,石灰15kg;②壤土4立方米,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17.5kg,石膏17.5kg,麦糠50kg,石灰15kg,麦糠取干净无霉变,放入pH10的石灰水中浸泡1d,捞出晒干。而壤土在覆土前15d取耕作层30cm以下土壤,打碎,晒于粉碎后过9目筛。覆土前3日,按配方把各种覆土材料堆放在水泥地上,充分拌匀,用5%敌敌畏边喷洒边堆放,建成高宽各0.8m的长堆,用塑料薄膜覆盖24h后,用5%的石灰水预湿,调节pH7.5~8.0。含水量达手握成团,落地即散。预湿后堆成长拱形,第2日使用。覆土时,颗粒大的覆下面,小的覆上面,壤土覆土厚3.3~3.5cm,仿制草炭土覆土厚3.0~4.0cm,覆土厚度要均匀一致。

9、出菇管理覆土后当天喷500倍的敌敌畏,第2d喷1000倍的溴氰菊酯,3d后根据菌丝生长情况调水。菌丝爬土快,生长旺盛,喷水量要多,反之则少。覆土材料为壤土,喷水要少而勤,严防覆土层板结,喷水总量要少些;覆土材料为仿制草炭土,喷水次数减少,而喷水总量多。一般调水开始2~3d内,床面每日喷水2次,每次喷水量0.5~0.8kg/平方米,以后逐渐增加喷水量,用3~4d把覆土层含水量调足,但不得让水渗入料中。每次喷水后通风,收掉土层表面水分。当手捏土粒,扁而不散,并稍有裂口,不粘手,土粒内无干心时水即调好。调水结束后,关闭门窗,吊菌2~3d,控温在22~25℃,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当气温高于30℃,湿度小于60%时,培养料要多喷水,反之少喷水。待菌丝爬土3/4时,开始松土。松土前1日,喷一遍1000倍的溴氰菊酯。松土时,使土层厚薄均匀一致,适当把土中多而好的地方与菌丝小而差的掺和一下,同时加强通风,抑制菌丝生长,促使绒毛状菌丝扭结为线状菌丝,进而形成原基。此时出菇场内控温在14~18℃,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此后,喷水掌握菇多多喷,菇少少喷;前期多喷,后期少喷。前期土层1潮菇喷2次重水。当每潮菇长到黄豆大小时,喷1次出菇重水,每潮菇清床前,再喷1次重水。喷水量为1.3~1.8kg/平方米。后期喷水量要相对减少,采取轻而勤喷的方法。双孢菇出土后直到采收,控湿在90%~95%。当每潮菇采收高峰过后,可降湿到85%~90%,地面不再喷,加大菇房通风。一般前期应加强通风换气。当菇房内超过18℃时,菇房通风应在夜间和雨天进行。无风天气,南北窗全部打开;有风时只开背风窗。后期应逐渐减少菇房通风。当气温降至14℃以下时,白天通风。若出现长柄小盖菇、稀菇、红菇、锈斑菇需及时通风;出现小菇、薄菇、开伞、空根白心,单菇轻时,应控风。

10、采收鲜销上市时,在菌幕不破裂、不开伞的情况下,大小均可采收;制罐及盐水菇,则在菌盖直径1.5~4.0cm,菇形圆正,色泽洁白,无空根白心,无虫蛀、破损时采收。采收前,床面不喷水。子实体生长快时,要求1d采收2~3次。采收方法有两种:旋转法和拔菇法。菇密时,采用旋菇法,即把菇轻轻旋转采下;菇稀时,采用拔菇法,即将菇直接拔起;当许多菇丛生成球菇时,用小刀小心切下达标子实体,采大留小。采菇时,小心轻放,以免损伤菇体。

相关文章

  • 金针菇供氧 补控相结合
    金针菇供氧 补控相结合

    金针菇为好气性真菌,在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新鲜空气。金针菇在催蕾期和子实体生长前期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特别是在大量栽培时,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6%,子实体和菌盖的发育就会受到抑制。但在子实体长到4厘米高时,则需要控制菇棚内的氧气含量,此后若菇棚内氧气含量较高,金针菇菇柄短,菇帽容易开伞。金针菇催蕾期和子实体生...

    185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香菇木霉的危害与防治
    香菇木霉的危害与防治

    在危害香菇生长的所有杂菌中,木霉威胁最大。木霉又称为绿霉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残体、土壤和空气中。木霉靠孢子传播,常借助气流、水滴、昆虫、原料、工具及操作人员的手、衣服等为媒介,侵入培养基内,一旦条件适宜就萌发繁殖为害。木霉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它本身能分泌毒素,抑制香菇菌丝生长;木霉还能生长在生长势减弱的香菇菌丝体上...

    21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木耳巧贮藏
    木耳巧贮藏

    1、杜绝虫源危害木耳的害虫有白蚁、谷蛾、长角谷盗,这些害虫常常在仓库缝隙、堆放的杂物处越冬。因此,在贮藏木耳前,应清除室内杂物和室外杂草,并用80%敌敌畏乳油进行空仓消毒,用量为0.2~0.3g/平方米,用纱布条浸药液挂于室内,密闭2~3天后,再通风1天,即可将木耳入仓。最后在仓库周围撒石灰粉,防止室外害虫进入室内。2...

    203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蘑菇白腐病防治方法
    蘑菇白腐病防治方法

    蘑菇受害初期在菌盖及菌柄表面发生褐色肿瘤,后逐渐增多,并在病菇表面形成一层白霉。受害严重的蘑菇开始长出就呈畸形,成为一个不定形的白色团块。有些病菇的菌柄极粗,菌盖畸形,最后病菇皱缩、软化,病部常有褐色的黏液流出,具恶臭味。浸染来源由半知菌亚门疣孢霉属有害疣孢霉(蘑菇腐病菌)浸染所致。病菌初浸染源主要来自覆盖的土壤。防治...

    268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畸形菇的发生原因及防控
    平菇畸形菇的发生原因及防控

    畸形菇是平菇生产中较为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平菇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完全丧失商品价值。这种病害主要是管理不当造成的,少数是由菌种退化、变异、病毒感染所致。畸形菇主要类型有:1.高脚菇。菌盖小,分化较差,菇柄较长。发生的原因是原基形成及分化期菇房缺氧、光照不足、温度偏高,影响了菌盖的正常分化和发育。防控方法:加强通风,...

    283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草菇:调整管理防幼菇死亡
    草菇:调整管理防幼菇死亡

    草菇属高温型食用菌,是本地夏季栽培面积最大的食用菌品种。在草菇生产过程中,常见到成片幼菇萎焉死亡。经分析,造成幼菇死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培养料偏酸。(2)料温偏低或温度骤变。草菇对温度非常敏感,一般料温低于28℃生长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死亡。温度变化过大,如遇寒潮或台风袭击,气温急剧下降,会导致幼菇死亡...

    37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无公害珍珠菇袋式栽培技术
    无公害珍珠菇袋式栽培技术

    珍珠菇又称滑菇、滑子菇,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市场需要量大,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食用菌品种。无公害栽培珍珠菇宜选择背风向阳、有水浇条件、通风良好的地块建棚。要求棚内地面干燥、整洁,架牢固,棚内彻底消毒。1.培养料配方:①玉米心(粉碎)80%,新鲜米糠(或麦麸)19%,石膏粉1%。②杂木屑86%,新鲜米糠(或麦麸)12%,...

    193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培育花菇有新招
    培育花菇有新招

    根据香菇的生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花菇形成所需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我们这儿的菇农进行了反复试验,找到了多出花菇的新方法。其基本技巧是:在选好优质袋料和菌种的基础上,改传统的生料袋灭菌为发酵料装袋灭菌,提高菌袋的成品率。此外,还要采取脱袋覆土的方法,使其开放出菇,拉大干湿差,实行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刺激花菇的形成。具体...

    74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母种能不能多次转管移植?
    平菇母种能不能多次转管移植?

    不能。因为母种转管次数多了一方面会削弱菌丝的活力,降低出菇率,甚至造成菌丝不孕而不能形成子实体;另一方面会增加污染的机会,从而影响母种培育的成功率。因此,可以一次多培育几管母种,不要反复多次分离转管,以确保菌丝旺盛的活力和抗病能力。(来源:神农网)...

    81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育平菇防畸形
    冬育平菇防畸形

    粗柄菇菇原基发生后,菌盖分化和发育速度不正常,表现为菌盖小,菌柄长,且柄粗质硬,商品价值较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闷闭式保温防寒措施,导致供氧不足,菇体内养分运输失去平衡。防止措施:遇连续低温天气,产菇的菇棚采取闷闭式保温防寒时要注意在中午进行短时间通风换气,但切忌大风直吹料面,防止造成幼菇死亡。蓝色菇菇体生长时,菌...

    213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香菇保健食品的制作----香菇蜜饯
    香菇保健食品的制作----香菇蜜饯

    香菇蜜饯甜中带咸,非常适宜老人和儿童食用。1、原料。香菇柄、食糖、食盐。2、制作。选取干净无杂质的干菇柄或鲜菇柄,去掉发霉变质、虫蛀的部分。将干菇柄用清水浸泡8小时左右(鲜菇柄不必浸泡),捞起冲洗干净,沥干。将已整理、沥干的菇柄,按一层菇柄一层盐的方法放入缸内,盐渍12-24小时。取出用水冲去表面的盐粒。按蜜饯制作常规...

    224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食用菌新品种---大球盖菇
    食用菌新品种---大球盖菇

    大球盖菇,又叫酒红色球盖菇。大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栽培的一种食用菌,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栽培食用菌之一。我国开展大球盖菇栽培较晚,经近几年的试验和示范推广,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展了栽培,但栽培数量较少,其产品上市量也极少。大球盖菇栽培原料丰富,用农作物秸秆加水调湿即可栽培;而且适应范围广,在温...

    254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栽香菇高产措施
    冬栽香菇高产措施

    香菇属于低温型菇类,适宜冬季栽培。在栽培过程中,应抓好三项措施。科学接种接种穴深则装菌多,有利于增强香菇菌丝抗旱能力。香菇种块内菌丝体在温、湿度较恒定的条件下会快速萌发,提高成活率。热水催蕾用热水浸块的方法进行催蕾,可使菇块的产量增加一倍,具体方法是:1.选将发好菌的块或筒,充分转色干燥,选择无污染、完整的块或筒作处理...

    127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蘑菇须防白腐病
    蘑菇须防白腐病

    蘑菇白腐病又叫褐腐病、水泡病,是蘑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秋季栽培的蘑菇发病重于春菇。被害的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病部形成一层白色霉。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治:及时清除病菇。发现病菇时,应立即将病菇连同菌丝体以及10厘米深处的培养料一起挖出烧毁或深埋,病穴用消毒土填...

    69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末注意防治平菇黄褐斑病
    春末注意防治平菇黄褐斑病

    平菇细菌性黄褐斑病在生产中被俗称为黄菇病。该病发病快,蔓延迅速,从幼菇期到成熟期都可发病。据调查,严重发生时损失可达50%以上。症状:平菇黄褐斑病是由假单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症状表现为菇体发病时表面局部出现淡黄色斑点,湿度大时发病部位有黏湿感,并向组织内部渗透,致菇体腐烂,伴有黏稠分泌物,散发出恶臭气味,影响平菇外...

    66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