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如何防治蜜蜂常见病

时间 : 04-19 投稿人 : Dalton 点击 :

A、蜜蜂白垩病

如何防治蜜蜂常见病 | 养殖知识

蜜蜂白垩病又名石灰蜂子,是蜜蜂幼虫的一种传染性病害,多发生于春季或初夏,特别是在阴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

症状与诊断患白垩病的蜜蜂幼虫是在巢房封盖之后死亡的。4日龄幼虫对白垩病的易感性最高,幼虫染病后,虫体即开始肿胀并长出白色的绒毛,充满巢房,体形可呈巢房的六边形状,然后皱缩、变硬,房盖常常被工蜂咬开。病虫变为白色的块状是此病的主要特征。雄蜂的幼虫常常比工蜂幼虫更容易感染白垩病,这是由于气候寒冷时蜂群结团,蜂巢外缘幼虫常常是雄蜂幼虫,护脾的蜜蜂数量不足以维持足够的巢温,而使其容易受染。

白垩病严重时,在巢门前能找到块状的干虫尸。

发生与传播白垩病是通过被污染的幼虫饲料传染的。当蜜蜂幼虫吞进混在饲料中的蜜蜂子囊球菌的孢子后,孢子在肠腔中发芽,并且在肠腔,特别是在后肠末端长出菌丝,菌丝穿过肠壁,破坏后肠末端常常留下前端不受影响。等到幼虫出现病征时,蜜蜂子囊球菌的气生菌丝便出现在病虫体表。蜜蜂子囊球菌不在成年蜂体内繁殖。

防治方法

(1)换箱换脾:首先将病群内所有的患病幼虫脾和发霉的蜜粉脾全部撤出,另换入清洁的空脾供蜂王产卵。换下来的巢脾经硫磺熏蒸消毒后使用。

(2)药物治疗:病蜂群经换箱换脾后,及时地按NY5138-2002的规定,使用制霉菌素饲喂,每升50%糖水加本品200mg.隔3天1次,连用5次。采蜜期停止使用。

常用的中药处方:

(1)土茯苓60g、苦参40g,加水1000ml煎液,得药液500ml;枯矾50g、冰片10g,研成极细末,对入药液中,待其溶解后,加入新洁尔灭液20ml,隔日喷脾1次,连喷4-5次为一个疗程。症状控制后,为防止复发,可间隔一周后再治疗2-3次。

(2)春繁时在巢门口内侧或箱底撒一把食盐,使出入蜂巢的蜜蜂均从盐粉上通过,这样就以蜜蜂为媒介,使食盐遍布全巢,从而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一年内撒盐3次,基本上可控制病菌引起的各种蜂病的发生,对白垩病有特效。

(3)用老的生大蒜,一群约0.5kg,去皮,每瓣捶碎,均匀放于蜂箱内底板上,让蜜蜂自由舔食,4天换1次,连放4次。

(4)用10个左右的蒜瓣捣烂,对入适量水,喷蜂和脾,箱内四壁和巢门都要喷到,此法不伤蜂和幼虫。

(5)金银花60g,连翘60g,蒲公英40g,川芎20g,甘草12g,野菊花60g,车前草60g,加水2kg,煎至1kg药水备用。用于喷蜂或加糖喂蜂,3天一次,3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

(6)黄连、大黄、黄柏各20g,苦参、红花、银花、大青叶各15g,甘草10g,加水1000ml,用微火煎到约300ml时倒出药汁,再加水200ml煎5分钟后倒出药汁与第一次药汁混合备用。对患病蜂群每天喷脾1次,连续3天。

(7)将小苏打撒于蜂路中。

B、美洲幼虫病

美洲幼虫病是蜜蜂的一种严重传染病,患病蜂群的幼虫(包括工蜂和雄蜂的幼虫)在化蛹期大量死亡,造成蜂群衰弱以至覆没。

症状与诊断幼虫芽孢杆菌的芽孢感染蜜蜂幼虫后,大部分受染幼虫死于预蛹期,有的也死于蛹期。死亡幼虫的头部朝向房盖,虫体顺着背部下塌,开始变成棕色,病死幼虫的皮肤变得很薄,容易撕破。幼虫组织腐烂,变成粘稠、深褐色能拉丝的物质。患病幼虫的房盖很快变潮湿、下陷、颜色发暗并显油光。此时工蜂开始咬房盖,先咬开一个小洞,最后把房盖全部咬开。

发生与传播美洲幼虫病的爆发没有季节性,只要蜂群中有幼虫存在,都有可能发病。蜂群之间的传播是由盗蜂或迷巢蜂引起的。蜡螟和大、小蜂螨等对美洲幼虫腐烂病的传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防治方法美洲幼虫病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传播迅速,为害严重,一旦发现患美洲幼虫病的蜂群,最好立即烧掉,以杜绝其传染。采取换箱换脾、彻底消毒蜂箱蜂具并结合饲喂药物的措施,对病情较轻的蜂群也可治愈。

1.换箱换脾:把患病蜂群从原来的位置搬开。在原地放置一个经过严格消毒的蜂箱,箱内放适当数量消毒过的空脾或巢础框,巢门前平铺一张干净纸,再把病蜂逐脾提出抖在纸上蜂爬进箱内。换出的病群蜂箱和巢脾另作消毒处理。

2.药物治疗:使用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或医用土霉素片饲喂,每群200mg(按有效成分计),与1:1糖浆适量混匀,隔4-5天一次,连用3次,采蜜前6周停止给药。

常用的中药处方:

(1)金银花20g,板蓝根12g,大青叶15g,枯芩15g,滑石20g,栀子12g,茯苓10g,连翘12g,蒲公英15g,甘草6g(3-5)群。

(2)栀麦片3片,牛黄解毒片3片,维生素C6片,复合维生素B2片(严重时栀麦片、牛黄解毒片分别增加2-3片)。

(3)金银花20g,海金沙15g,半枝莲15g,当归10g,甘草20g.

(4)每Kg糖液中加醋酸溶液30-50g,每晚蝈蜂200-300g.

C、孢子虫病

孢子虫病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蜜蜂成虫病,在我国发病率也较高。患病蜜蜂寿命缩短,采集力下降,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

症状与诊断孢子虫病的某些症状常常与成年蜂的其他蜂病,如蜜蜂慢性麻痹病以及饥饿、农药中毒等的表现相混淆,一般都有两翅散开不相连,腹部膨胀、下痢,不能蜇刺等症状。

蜜蜂孢子虫主要感染成年蜂(包括蜂王)。幼虫和蛹不发病。感染初期的病蜂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到后期则出现个体缩小、头尾发黑、下痢等症状。而患孢子虫病的病蜂中肠变成苍白色,没有光泽。环纹和弹性都已消失。在蜂场可以依据这一病症诊断孢子虫病。

发生与传播冬末春初,蜂群开始活动,新陈代谢逐渐增强,蜜蜂后肠中的粪便迅速增加,而此时外界气温尚低,蜜蜂还不能大量外出活动,有时会在蜂巢内排泄,因此,这个季节孢子虫传播的机会最多。春夏季节若遇阴冷多雨的天气,蜜蜂长期不能外出排泄,孢子虫病的发病率也会相应提高。

蜂群失王,病情会更加严重。

盗蜂可引起蜂群间孢子虫病的传播,采水工蜂也可能是孢子虫的传播者。

蜜蜂孢子虫病常和病毒病,幼虫腐烂病并发,因此要特别重视对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

防治方法:

对孢子虫病的防治需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使蜂群贮有充足的优质越冬饲料和良好的越冬环境,绝对不能用甘露蜜越冬。越冬室温度要保持在2-4℃,并且干燥,通气良好。

(2)早春时节,选择气温在10℃以上的晴朗天气,让蜂群作排泄飞行。

(3)及时更换老、劣蜂王。

(4)对病群的蜂箱、蜂具和巢脾要及时进行清洗与消毒,还可采用80%醋酸液熏蒸的方法。冰醋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5)酸饲料:酸饲料对控制此病效果较好,1kg糖浆或蜜水中加1ml柠檬酸或4MI醋酸,每群每次喂0.5kg,隔5天喂1次,连喂5次。

(6)药物治疗:按NY5138-2002规定,使用甲哨唑片饲喂,每升按50%糖水加本品500mg,隔3天1次,连用7次,采蜜期禁用。

D、蜜蜂麻痹

病蜜蜂麻痹病又称“黑蜂病”,是一种成年蜂病,一般发生在春、秋两季。

症状与诊断蜜蜂麻痹病的症状有两种:一种(I型)症状是病蜂翅膀和体躯不正常抖动,飞不起来,常跌落在地:有时在箱内乱挤成一团;腹部膨胀,翅膀张开并脱落。腹部膨胀是由于蜜囊充水而引起的。病蜂在几天内死亡。另一种(II型)症状,是病蜂腹部不膨大,而是周身的绒毛脱光,身体油光发黑,病蜂的腹部有时反而缩小,它们在巢内常常遭到老龄工蜂的追咬。病蜂飞出箱外后,守卫蜂不许它们飞回蜂巢。使它们看起来像盗蜂一样。几天后,它们就开始在同一蜂群中出现,但一般都是其中一种占优势。早春和晚秋,气温较低,蜂群活动较少,以“I型”症状为主;夏秋季节,蜂群活动积极,常以“II型”症状为主。

蜜蜂麻痹病的诊断,目前仍以典型症状为主。当怀疑蜂群患麻痹病时,可仔细观察病蜂的行为,若病蜂后足麻痹,失去平衡,翅膀不停地颤抖,被健康蜂追咬,即可初步诊断为麻痹病。

发生与传播在自然条件下病毒粒子可以通过被损伤了绒毛的甲壳层上的气孔进入蜜蜂体内:很多蜜蜂相互拥挤、摩擦也可以使蜜蜂麻痹病毒通过体外伤口进入蜂体。

蜜蜂麻痹病的发生与季节变化有一定关系。另外,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造成蜜蜂过分拥挤、绒毛脱落都会促成麻痹病暴发。蜂群失王时更容易发生麻痹病。

在麻痹病流行的季节,若蜂场中有个别蜂群患病时,只要经过一次盗蜂之后,就会迅速传遍全场,普遍发病。

防治方法换王是治疗蜜蜂麻痹病的良好措施。异地引种,避免蜂群长期近亲繁殖是预防蜜蜂麻痹病的有效方法。药物治疗按NYS138-2002,使用酞丁胺粉(4%)饲喂,每升50%糖水加本品12g,每群250ml,隔1次,连用5次,采蜜期停止使用。

常用的中药处方:

(1)在糖液中加入3%的蒜汁,每晚每群喂300/v600g,直至病情得到控制。每喂1周,停2天再喂1周。

(2)贯众9g,山楂20g,大黄15g,花粉9g,茯苓6g,黄苓8g,蒲公英20g,甘草12g,每剂药治5群蜂。上药加水4kg,煎至3kg,将药液过滤后,加白糖1kg,每晚用小嘴壶顺蜂路浇药液,每群浇125g,连续4次可治愈。

(3)山楂25g,厚朴25g,云林25g,贡术25g,泽泻25g,莱菔子25g,生军25g,丁香25g,丑牛25g,甘草59g,加水3000ml煎熬半小时滤渣,取药液加入1:1糖浆5kg,可交叉喷喂100脾蜂,3天1次,病情好转后停止使用。

(来源:河北科技新闻网)

相关文章

  • 花卉苗木抗雪防冻技术措施
    花卉苗木抗雪防冻技术措施

    为减少暴雪和强冷空气对我市花卉苗木生产的影响,将雪害和冻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各生产单位和花农应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温室大棚管理要做好大棚加固与积雪清除工作。清除棚顶积雪,增加透光,有效防止积雪压坏大棚,同时减少雪融化后产生冰冻低温。清除积雪时应轻扒轻推,避免刺破棚膜,并将扒下的雪运出圃地。对被压塌、有塌陷变形...

    74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红嘴相思鸟及其挑选与饲养
    红嘴相思鸟及其挑选与饲养

    一、特征特性:红嘴相思鸟民间也俗称为红嘴鸟、红嘴玉、五彩相思等。在鸟类学分类中属雀形目鹟科画眉亚科,同类中还有一种叫银嘴相思鸟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方法相仿。相思鸟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印度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丘陵山地。该鸟羽色华丽,体态优美,雌雄鸟之间形影不离。叫声洪亮,尤其是雄鸟,叫声婉转悠扬,十分动听。身长约15厘米,平...

    23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君子兰不长新叶是怎么回事?
    君子兰不长新叶是怎么回事?

    正常生长的君子兰一段时间不长新叶,这时可以断定此兰肯定出了问题。那么,什么原因造成君子兰不长新叶呢,一是严重烂根导致不长新叶,烂根使君子兰养份供给不足,是不长新叶的一个原因。二是新换土土质呈碱性抑制了根的生长和养份的吸收也可会不长新叶。三是虫害吃掉兰芯生长点或烂芯导致不长新叶。处理的方法是:烂根的兰要更换新土,并掺一定...

    4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麦田有野燕麦等杂草如何防除
    麦田有野燕麦等杂草如何防除

    麦田有野燕麦、看麦娘、猪殃殃、牛繁缕、小蓟等杂草,我想用15%麦极20毫升、国产使它隆30毫升、10%苯磺隆20克,三种药混喷,是否可以?使它隆不能与唑草酮混用,是真是假?使它隆能不能与苯磺隆混喷呢?年前亩用量是多少?短信中所说的“麦极”,为炔草酯制剂;“使它隆”为氯氟吡氧乙酸制剂。炔草酯对野燕麦、看麦娘有良好防效。氯...

    31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辣椒吊枝不宜一次完成
    辣椒吊枝不宜一次完成

    种植小果型辣椒,一般留4~6根主枝,菜农大都在初花期一次性将4~6根主枝吊起来。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弊大于利。菜农大多采用两行两钢丝吊枝。在辣椒初花期时,将主枝一次性吊起,植株主枝都向钢丝靠拢,枝叶之间相互影响,势必会过早地约束植株的展开度,枝叶不能自然展开扩散,展开幅度小,枝叶之间相互遮阳,受光面积小,光合产物少,影响蔬...

    235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花生应增施磷肥的管理要点
    春花生应增施磷肥的管理要点

    基肥用量应占施肥总量的80%~90%。一些花生田只施基肥,后期不进行追肥也能获得高产。基肥可每亩施优质圈肥1000~3000公斤。花生所需磷肥比一般作物多,对磷肥的吸收利用率也高。试验证明,每亩施过磷酸钙10公斤,增产效果显著,而且后效很明显。在瘠薄地施用磷肥时,每亩加入2.5~5公斤的尿素作为种肥,更能发挥磷肥的增产...

    16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桑树优良品种的选择
    桑树优良品种的选择

    目前,正值桑树优良品种选择时期。适宜的桑树品种对桑园产量和叶质有密切关系,优良的桑树品种的外观特征:叶型大,叶肉厚,光泽鲜艳,颜色深绿,稍有皱褶,手感柔软。适宜我县栽植的桑树品种有:农桑8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其特征特性:特征:属鲁桑种,树型直立,树冠紧凑,发条数多,枝条粗并且直而长,无侧枝;农桑12号皮色黄褐,...

    238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温室大棚渗灌节水技术
    温室大棚渗灌节水技术

    渗灌节水技术是将高分子微孔管埋入地下或地表,使用低压水,向外渗透湿润土壤,再借助于土壤的毛细孔作用,将水分、养分扩散到周围土壤中供作物根部吸收利用。高分子微孔管按作物种植行安置,每行一根或二行铺设一根,按实际种植情况而定。渗透管靠近根部,铺设于土壤表面或埋在地下,其表面可以覆盖地膜,渗透管长度为30~50米,水源压力为...

    258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棉铃虫防治小招数
    棉铃虫防治小招数

    1、整枝:据调查,在二代棉铃虫发生期适时整枝一次,可使百株卵量下降40-60%。在二代棉铃虫发生期去叶枝的棉田,田间卵、虫存量减少3.8-54.5%,平均为27.7%。在四代棉铃虫高峰期,及时摘除边心、赘芽,可使卵和幼虫的存量分别减少52.5%及58%。2、抹卵:二代棉铃虫卵80%产在嫩尖上和叶片的正面,在卵盛期按行逐...

    294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改进喷药方式能提高药效
    改进喷药方式能提高药效

    近年来,棚室蔬菜病虫害越来越严重,菜农喷药也越来越重,但很多菜农反映农药使用效果越来越不理想了。最近,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特意留意了一下菜农喷药的方式,发现菜农在喷药时非常不规范,影响了药效的发挥。1.大雾滴喷雾。记者在不少棚内观察到,喷雾器中出来的药剂是大雾滴,这种喷洒方法会使喷雾不均匀,特别是影响触杀性药剂的防治效果...

    10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龙虾片
    龙虾片

    龙虾片是用鲜鱼肉掺淀粉及调味料经蒸熟后冷却切片,干燥所得到的制品。其制品供不应求。适合乡镇企业及个体户投资生产。一、原料选新鲜鱼,去头尾、内脏,用清水洗净,取其净肉50%左右。配方:淀粉45公斤,鱼肉5公斤,味精1公斤,砂糖1.65公斤,精盐1.15公斤,香料水(桂皮250克,甘草250克,八角250克)熬汁至1公斤。...

    145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西洋杜鹃催花法
    西洋杜鹃催花法

    西洋杜鹃,是指从德国、汉堡、比利时等地引进原种,经我国丹东、无锡等地杂交培育出来的杜鹃新品种,是杜鹃家族中花色最丰富、花形最美丽的一个新成员。西鹃的自然花期,多在4月的中下旬,温室栽培可提前到12月,家庭莳养经采取催花措施,使开花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简便易行的催花措施,是套袋增温法,能使西鹃在春节期间开放,为我国的传统节...

    42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蟾蜍脱衣中皮肤病的防治
    蟾蜍脱衣中皮肤病的防治

    蟾蜍皮肤病主要是红斑病、白霉病。发病时表皮溃疡甚至出血,并不断扩散,溃烂处发红斑,有时长有白霉斑点。如不及时防治,2-3天传遍全群,所以危害极大。在自然界中,蟾蜍在觅食活动中会接触到真菌、红菌、病毒的侵袭而感病,自然界中由于各个体间的接触少,互相感染传播病情机会也少,只有少数个体因抵抗力弱而死亡,抵抗力强者不易死亡。但...

    174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悬挂黏虫板须注意方法
    悬挂黏虫板须注意方法

    随着气温升高,棚室虫害也日趋严重,使用黏虫板是个环保经济的好方法,值得推介。但记者在下乡采访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菜农悬挂黄板的方法不对,导致黄色黏虫板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寿光市古城街道北冯村的郭师傅在自家棚内挂满了黄色黏虫板。看起来本来是好事,但记者却发现郭师傅在使用黏虫板黏杀烟粉虱的方法上存在着不足之处,费力不讨好。...

    226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农家储粮良法
    农家储粮良法

    一、利用苦楝、丹皮、花椒防虫。苦楝、丹皮、花椒都含有一种能够麻痹、驱逐和杀虫的挥发物质。用它们防治储粮害虫、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原料易找,且不会污染粮食和环境。其方法是:将苦楝、丹皮、花椒捣碎拌粮,每50公斤粮食对80克。也可将药末用纱布包起放在粮食表层;每30公斤粮食放50克,放好后加盖密封。将花椒或茴香用纱布包好,...

    233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