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秋冬食用菌害虫的防与治

时间 : 01-26 投稿人 : Konner 点击 :

近来有关秋栽食用菌虫害问题的咨询较多,经实地调研发现,今秋食用菌虫害相对发生严重,有的菇棚几乎成了“虫棚”,并由虫害而引发了大量杂菌污染和严重的病害,令菇农损失惨重,今请专家根据调研结果,向菇农朋友介绍一下有关秋冬季节害虫的“防”与“治”,以减少菇农的损失。

秋冬食用菌害虫的防与治 | 养殖知识

虫害发生的种类与鉴别

1、菇蚊菇蝇类:秋季栽培一般采用发酵料,如平菇、鸡腿菇以及双孢菇等,体形较小的菇蚊、平菇眼菌蚊、蘑菇眼菌蚊、多刺眼菌蚊、异型眼菌蚊、粪蝇、蚤蝇、果蝇等成虫近料产卵,成虫及卵并不能直接产生危害;当温度在16℃~30℃时,约4天左右卵即孵化为幼虫,幼虫以取食菌丝或子实体为生,危害约7天~18天即化蛹,一般蛹期约为2天~8天,之后羽化为成虫,成虫羽化后当日或次日即可再度交尾,交尾当日即可产卵,一般每只菇蚊产卵10粒以上,最多的达270粒,菇蚊成虫体形较大,一般品种体长可在3.5毫米以上,最大可超过6毫米,幼虫体长一般在5毫米左右,最大可超过16毫米。菇蝇类体形偏小,最大型的蚤蝇其成虫体长仅在1.5毫米左右,幼虫则在2毫米~3毫米之间,但果蝇成虫及其幼虫体长可达5毫米左右,与菇蚊相差无几。

上述害虫的成虫极具趋光性和趋味(菇香味、料香味、腐味)性,菇棚闭光处理时,发生概率较低,虫口密度大为下降。其幼虫初期均在表层料内活动,咬食菌丝,出菇后则可钻至菌柄基部,直至菌盖,待菇体“中空”后又回到料内,继续深入危害,直到将基料内菌丝全部蚕食干净。

2、螨类:螨类虫源渠道较多,或寄居于棚内边角的缝中,亦可存活于立柱缝隙、架杆竹木裂纹中,也可通过各种工具进入菇棚,个别的还可通过菌种(主要是三级种)传播,总之,进入渠道多多。螨类主要以咬食菌丝为主要危害,但当虫口密度较大时,同样能咬啮菇蕾及老熟子实体。螨虫主要品种有粉螨、蒲螨、穗螨等。螨虫个体极其微小,但该害虫有群居习性,成堆成团地活动于料表及菇棚边角、地面,虫口密度很大时,料表呈白色(乌白色)或肉红色甚至红褐色。

螨虫繁殖速度极快,20℃~30℃温度条件下,完成一代的生育需8天左右,个别品种则仅需3天即可完成一代。因品种的不同,部分螨虫亦需经卵、幼螨、若螨、成螨等生育阶段,但有的品种则只有卵、螨之分,因为它们的卵可直接在母体内发育为成螨,然后破体而出。当生存条件不适,或无菌、菇可食时,则可吸附于工具、人体甚至其它虫类活体上,借机转移至适宜场所,继续其生存和繁殖扩大。

3、跳虫:该虫多于夏秋季节发生危害,15℃以上条件即可存活,气温达22℃时渐趋活跃,并随之繁殖扩大,跳虫以菌丝体和子实体为危害对象,且潜伏在菌褶及细小缝隙中,使产品价值大打折扣甚至报废。跳虫品种较多,常见的主要有角跳虫、黑角跳虫、黑扁跳虫等。跳虫的寿命很长,多数品种能存活半年左右,长者达到一年。跳虫的主要形体特征是体形微小,一般约在1.5毫米左右,最大者亦在5毫米以下。菇棚内潮湿的环境、阴暗的光线、丰富的菌丝及蘑菇营养,为跳虫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最佳的条件,因此,危害性较大。

4、线虫:线虫主要危害食用菌菌丝,亦有多个品种,主要有具口针的菌丝线虫、无口针的小杆线虫等,前者以口针插入菌丝体吸取菌丝液汁,使菌丝生长受阻、继之萎缩死亡,产生“退菌”现象;后者则用其头部快速搅动菌丝,使之成为极微细的菌丝碎片,然后吞食或吸吮,结果同样是使菌丝消失。线虫体形微小,一般在1毫米左右,但其繁殖速度很快,一般在20℃~30℃条件下,交配后约30小时即可产卵,一条雌虫可产卵几十粒,高者可达140粒;卵发育到成虫只需十几天,25℃以上条件时仅需8天左右。线虫类害虫体表光滑,喜水渍环境或水分较大的生存条件,活动时似有一团水在移动,这是鉴别线虫的重要方法。

秋季生产还有其它害虫或小动物可形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如蜗牛、鼠妇、蝼蛄等。预防虫类危害,是食用菌生产中防治害虫的积极态度,而且效果极佳。主要措施有:基料堆酵阶段:首先,使用防虫网来预防虫类近料产卵,是经济有效、方法简便的上佳措施,同时又有效解决了药物残留问题。选用一般蔬菜育种上用的防虫网即可,即使微小的菇蝇也无法钻进。其次,经常喷洒高效、低残药物于料表驱避虫类,但使用浓度应低,喷洒量要少,以免产生药残。再次,有条件时尽量采用熟料栽培方法,防虫的同时又兼灭杂菌、病菌,一举多得。最后,在双孢菇、姬松茸菇类栽培时,推广应用二次发酵技术,高达60℃以上的温度,持续2天左右,将使虫类活体包括卵、幼虫以及成虫全部被杀灭,尽管生产成本稍有提高,但却换来了既杀虫、又杀(抑)菌、而且基料腐熟均匀、祛除异味等诸多效应,可谓一举多得。

播种发菌阶段:相当数量的虫害就是在该阶段侵入的,一般持续约3周~5周的发菌阶段,平菇、鸡腿菇等菌袋均扎有微孔,可完全满足菇蚊类、螨类虫的进出而基本不受限制。首先,高密度窗纱(如防虫网)封装发菌室门窗及通风口等,并坚持闭光培养,以免成虫趋光进入。其次,经常检查室内有否成虫,一经发现,立即喷洒菊酯类低浓度药物予以杀灭,即使单纯喷洒清水,使菇蚊类翅膀上沾有水珠,成虫即可坠地并不能再度飞起,亦可致死。最后,培养室周围环境较差时,例如靠近垃圾、厩厕、粪堆等,除尽可能的予以清理防范外,室内需经常喷洒杀虫药物于空间、墙壁上,也是非常有力的防范措施。出菇管理阶段:第一,菇棚门窗及通风口封装高密度窗纱(防虫网即可),防成虫进入。第二,尽量降低棚内光线。第三,管理用水坚持用井水或自来水,不用沟、湾、塘中的“死水”。第四,进出口地面撒1米~2米宽的石灰带,以防螨类、鼠妇等害虫及小动物进入。最后,在出菇间歇,适量喷洒菊酯类药物,并配合施用甲醛、漂白粉类药物,具有虫、菌兼防的双重作用,但在子实体生长其内,应禁用任何药物,以防药残影响质量。

害虫来源:食用菌栽培生产中,大部分害虫是以卵的形式进入基料的,其中小部分是产卵于基料内,然后播种,而大多则是播种后产卵的。通过菌种带幼虫活体(或活虫)进入播种阶段的概率较小。卵的孵化与基料发菌同步进行,一般情况下肉眼根本无法发现或鉴别;起初幼虫个体群体均较小,取食菌丝量很小,不容易引起注意,待幼虫不断发育长大,并随着群体的扩大,对菌丝危害较重时,已至第1潮出菇或进入出菇盛期,该阶段尚难察觉,直至第二潮菇发生困难,甚至不再出菇,基料表面菌丝消失殆尽、变为褐色时,才发现原来是害虫作祟,可以说,相当一部分生产者是该阶段发现害虫的。秋冬季节害虫的另一特点,就是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虫类亦在寻找温暖的庇护所,基料内比较适合,培养室、栽培棚内温度也较合适,在找到适当的“住处”之后,迅速繁殖,使害虫群体急速扩大。

危害症状:食用菌上发生的害虫,前期发菌阶段均以咬食菌丝体为生,后期出菇阶段则连子实体一并“通吃”,发生严重时,基料表面由白变黄、变褐,甚至成为黑色,表层甚至内部密布害虫排泄物,子实体基部直至整个菌柄被咬食为海绵状,甚至菌盖上也有虫孔。另一方面,虫害可导致某些病害或杂菌的肆虐。如基料表层菌丝消失、虫类排泄物遍布。引起腐烂后,诸如木霉、根霉等杂菌趁机而入,易产生病害;虫类咬食子实体导致幼菇(菇蕾)死亡、腐烂,还易吸引外界成虫进入,虫体上带有若干细菌或真菌,在增加害虫(虫口)密度的同时,又带入了大量的病菌,给本来已经受损的食用菌生产“雪上加霜”。

杀灭害虫的方法:及时发现虫害并采取措施予以杀灭,应严格选择药物品种,既注意药残问题,又防止发生药害。初发虫害密度极小时,使用高效低残的菊酯类药物,空中或料表覆土喷雾即可予以杀灭。

中等发生时,将有部分产卵于料内,可将子实体一次性采光,对菇蚊及跳虫类采用800倍DDV对料表、覆土层喷施,并覆膜3小时~5小时;对螨类虫害可喷洒1000倍杀螨类药物,如扫螨特、杀螨醇等,亦经覆膜数小时;对线虫类采用0.5%甲醛溶液予以重喷,亦须覆膜2小时~4小时。

当料表出现褐色斑块、菌柄有虫蛀现象时,已属重度发生。此时,幼虫多在料内,喷洒药物一般无效,可采用磷化铝“通杀”的措施予以一次性全部杀灭。方法是:将子实体全部采光,菌墙栽培时,使用塑膜覆盖菌墙,两边间隔1米放置一片磷化铝,快速将塑膜四周用土压实,约8小时~10小时即可。菌畦栽培方式的杀虫,参考上述。注意要点:操作要快;覆膜要压实;撤膜时,应先打开菇棚门、窗及通风口。然后将塑膜掀开,待1小时~2小时后,再将塑膜移了棚外,将磷化铝废料小心捡出,予以深埋处理,不可乱弃。

(来源:淮海农资网)

相关文章

  • 11月柑桔巧管理
    11月柑桔巧管理

    一、加强柑桔果实后期品质提升管理①着重在降低采果前土壤持水量,采果前土壤的适度干燥,有利降低氮肥效用,可使果汁浓缩,糖度提高和维持较高酸度,使果实风味浓厚。在秋季常发秋雨的地区,降低采前果园土壤持水量的方法除高厢深沟排湿外,有条件的果农还可从事地膜地表覆盖隔雨降湿。②适时采收:也是保证柑桔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在无霜冻的...

    165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九洲蜜雪梨及其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九洲蜜雪梨及其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九洲蜜雪梨是将台湾横山梨与日本新世纪梨杂交育成的早熟梨新品种,福建省清流县1997年从台湾引进试种,表现出优质早熟的特性,已建成万亩生产基地;上杭县临城镇2002年开始从清流县引进试种,表现对冬季低温要求不严格、早熟、优质、丰产、稳产、结果较快(定植1年后可结果),目前全镇栽培面积已达5300亩。一、品种特征特性九洲蜜...

    111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巧听声音辨故障
    巧听声音辨故障

    撞击声发动机启动后,有一种较重的金属撞击的响声,可能是发动机固定架因长时间严重磨损所致,也可能是轴瓦损坏引起的。重敲声像沉闷的敲门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柴油机老化所致,轴承或发动机阀门损害造成。轻敲声声音类似重敲声,但声音较小,这种声音出现时,很可能是农机手贪图便宜使用了劣质柴油;如果使用了劣质柴油,还会出现爆鸣声。...

    24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季养牛须防三种病
    春季养牛须防三种病

    春季天气仍然寒冷,常有寒潮出现。牛的代谢功能减弱,抵抗能力较差,容易感染多种疾病,笔者根据实践经验,现将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牛肺疫1、症状在临床上有三种类型(1)急性败血型:体温突然升高到40℃以上,脉搏加快,食欲减退,被毛粗乱,鼻镜干燥、呼吸困难,反刍停止,有时还流鼻液和眼泪,腹泻,粪中可能混有纤维...

    26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柴胡套种荆芥技术
    柴胡套种荆芥技术

    一、特点:习性相似,需肥期相差,不争肥。柴胡生长初期怕干旱,怕晒。而荆芥,喜阳充足切前日期生长快,可给胡柴遮阴。同期播种,荆芥当年收获,柴胡次年收获,两种两收,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率。二、习性:喜温暖、湿润环境,适应性较强;能耐干旱、怕水涝、耐寒性强,在土壤肥沃、疏松的灰沙土地上生长最为良好。盐咸地以及粘重排水不畅的...

    205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秋甜(辣)椒育苗技术
    夏秋甜(辣)椒育苗技术

    一、品种选择。中椒6号、中椒13号、中椒16号、中椒12号等甜(辣)椒品种。二、苗床准备。⑴营养土配置:营养土要求养分齐全、酸碱适度、疏松通透,保水能力强,无病菌、虫卵和草籽,配制比例为大田土5份、腐熟有机肥5份,可每方营养土加复合肥1-1.5千克。⑵土壤消毒:药液消毒用代森锌或多菌灵200-400倍液消毒,床面每平方...

    167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食用菌冬季管理要点
    食用菌冬季管理要点

    冬季气温较低,不利于平菇、双孢菇、香菇等食用菌生长发育,生产上应注意加强管理。提高棚温,促进出菇冬季气温低,要注意保温。平菇大棚上的遮盖物要摊稀,适当增加光照,提高棚内温度;双孢菇菇棚外要加盖一层薄膜,并且在夜间加盖草帘,使棚温升高至5~10℃,保证在低温季节仍能正常出菇。补水控湿,保暖防寒香菇、平菇经发菌及秋季生长后...

    145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硫酸钾与硫酸钾型复合肥有什么区别?
    硫酸钾与硫酸钾型复合肥有什么区别?

    硫酸钾复合肥是将氯化钾和浓硫酸放在管氏反应器反应制得的。硫酸钾型复合肥是在造粒过程中将硫酸钾直接加入到造粒机中制得的。(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2010.10.30)...

    104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科学合理施用菌肥
    科学合理施用菌肥

    “菌肥”是从自然界中采集到的固氮活性菌种,经科学配方、组合加工研制而成的一种无公害新型复合生物肥。在施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含硫高的土壤和锈水田,不宜施用生物菌肥,因为硫肥杀死生物菌。对于翻浆的水田,一般不宜撒施,用喷雾的方法效果更明显。施用菌肥的最佳温度是25~37℃,低于5℃,高于45℃,施用效果较差。对高...

    243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无花蜜蜂群需补饲
    冬季无花蜜蜂群需补饲

    进入冬季,气温渐低,外界花源越来越少,蜜蜂采集越冬食料越来越难。此时人工补充越冬饲料必不可少,主要是补充糖水及少量粉料,其中糖水的补充必须科学,否则是难以如愿。首先,要把握投喂时机,要在严寒到来之前投喂完毕。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最迟应在11月底前结束投喂,一般在该月中上旬喂完为好。过早,容易误导蜜蜂大量出勤,徒劳空飞...

    75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黄粉虫幼虫生长蜕皮原因
    黄粉虫幼虫生长蜕皮原因

    黄粉虫与其他昆虫一样,属于外骨骼动物,由于其表皮坚韧(即外骨骼),属于非细胞性组织,伸展性很小,当幼虫营养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须蜕去旧表皮,形成面积更大的新表皮,才能使虫体进一步增大。蜕皮现象一般只发生在幼虫时期,其他虫态不蜕皮。在蜕皮时间上,黄粉虫幼虫约1周左右蜕1次皮。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情况下,幼虫蜕皮顺利,否则将...

    96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育珠蚌常见病
    育珠蚌常见病

    育珠蚌常见病有水膨胀病、烂鳃病、肠胃炎、斧足病等。引起育珠蚌发病的原因主要有病原体的存在、蚌体质弱、养殖水体水质恶化、养殖密度过大、死蚌的传染等。育珠蚌发病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在养殖前或取珠季节,做好池塘清整消毒。首先要挖除池底过多淤泥,然后用生石灰清塘。干塘方法,每亩施生石灰60千克...

    230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A级绿色食品谷子生产技术
    A级绿色食品谷子生产技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和谷子生物学特性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操作规程,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后,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1、茬口调配:忌重茬,避迎茬。选择3年内未种植谷子的地块,...

    25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天花卉入室应择时
    秋天花卉入室应择时

    秋天,日照渐弱,气温较低,为了使花卉适应天气的变化,应该及时请花入室,以防花卉遭受霜冻危害。一般地,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左右时,把花盆移入室内比较合适。根据花卉的品种不同,搬入室内的有先后之别,如茉莉、米兰、扶桑、含笑、柑橘、文竹和仙人掌等热带花卉要早些入室;桂花、石榴、月季、葡萄、麦冬、松柏等花卉应在霜降前移入室内...

    252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葱蒜叶尖发黄原因多
    葱蒜叶尖发黄原因多

    蒜和葱在生长过程中发生叶尖发黄等情况,大多是生长期间的正常现象。一般来说,在蒜、葱“烂母”以后,植株生长加快,所需要的养分急增,而种蒜、种葱内的营养已耗尽,这时蒜、葱生长需要依靠根系吸收养分,由叶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分,容易出现葱蒜苗体内营养青黄不接,供需失衡的情况,这时便会出现黄叶,叶尖颜色由浅至深,直至干尖产生。这...

    163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