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健康蜕壳,对虾才能长得快

时间 : 11-14 投稿人 : 谷芹 点击 :

5月,春夏交际,经过料峭春寒,气候逐渐温暖适宜,对虾的生长速度会明显飙升。要想对虾长得快,首先得让对虾正常蜕壳硬壳,那么甲壳健康调理就成了这个时期最主要关注的问题。

健康蜕壳,对虾才能长得快 | 养殖技术大全

有人曾问笔者,对虾养殖什么最重要?这个问题答案很多,算来算去,非蜕壳莫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蜕壳过程决定了对虾的生死:蜕壳时间偏短说明对虾蜕壳非常紧急匆忙,说明缺乏安全、安静蜕壳的区域(一般密度过大所致),不能很好的把褪下来的甲壳充分利用掉(池底能捞出大量较为完整的虾壳);蜕壳时间偏长(蜕壳障碍或蜕壳不遂)对虾体质会大幅下滑,最终诱发纤毛虫、褐斑、肝萎缩以及慢大等问题,严重的还会直接耗尽体能出现偷死;蜕壳周期偏短对虾会软壳、肌肉白浊、抽筋(弯弓);蜕壳周期偏长对虾则会出现老壳、毛壳(纤毛虫)、黄壳、黑壳;蜕壳后硬壳过快(总硬度偏高、重金属离子偏高),对虾常会出现甲壳偏硬、黑壳、甲壳表面粗糙症状;蜕壳之后硬壳过慢不仅会引发纤毛虫、褐斑、分节、黄身、红身等症状,严重的还会有畸形和自残出现;无法硬壳的自然就没有存活的可能了,软壳一久很容易被其他虾吃掉,关键是这种软壳虾死亡很难发现,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偷死”,而养虾最终的产量低,这就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这些还仅仅是蜕壳过程常出现的问题,若是环境其他因子还有问题,那出现的甲壳异常就更多了。

研究认为,对虾一生需要蜕壳40余次,而人们养殖对应的只是对虾生命中间的一个阶段而已,所以不需要那么多次。对虾苗期蜕壳周期较短,相对频繁(短则半天一天一次,长则三四天一次),越到后期蜕壳周期越长(短则一周,长则半个月甚至20多天),所以满打满算下来,养殖期间对虾大致会蜕壳25次~30次左右。

既然对虾养殖期间会蜕壳如此多次,而每一次蜕壳事关对虾生死,那么养殖者就必须详细了解对虾蜕壳的整个过程以及蜕壳过程中须要掌握的注意事项。

蜕壳前期:当对虾机体营养积累到一个程度,现有甲壳的大小已经不能满足机体生长需要,这时就会有一部分营养开始逐渐转化为蜕皮激素。而这个积累蜕皮激素的时间里,对虾会在池底到处游窜,以寻找合适的蜕壳场所,所以有经验的养殖者常会通过池水某些区域(一般不是对虾主要的摄食区域)突然的浑浊来判断对虾集中蜕壳的大致日子。

当蜕皮激素积累足够时,甲壳之下的表皮细胞就开始分泌能软化几丁质的组织液,逐渐软化甲壳。这个时候开始,对虾机体变得脆弱,一旦受到攻击,就很容易导致蜕壳出现异常甚至蜕壳失败。所以养殖密度较高时,蜕壳期就难免看到零零星星的被摄食一空的虾壳。而这个时期对虾的胃口还没受太大的影响,反而有时会出现吃得略快的短暂现象,养殖者必须根据水质、底质、甲壳以及对虾活动情况来判断是否是蜕壳前的爆料,这个时期要适当加半餐(增加一餐,但料量只喂平常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蜕壳中期:当甲壳软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对虾会通过机体调节渗透压,大量吸水(此时出问题就会出现鳃盖水肿),促使机体膨胀变大,以撑破软化甲壳(若是撑不破甲壳就会出现双层壳)。这个过程中,对虾会配合机体膨胀,身体弯曲到一个平常难以做到的程度(接近180度),从而让背部的甲壳破裂开来,再从背部开始,自中间的腹甲、虾腿到两端的尾扇、头壳,最终整个虾体脱壳而出(若是这个阶段时间过长或环境不佳,就会出现甲壳吊在头上或尾柄上,当然这些虾绝大多数都是已经死亡的了)。

这个过程困难异常,笔者经常跟养殖户说这个过程就相当于你在冬季里里外外穿了三四件衣服,而这个时候让你将外套包括内衣一次性的脱下来,估计大多数人会在衣服脱到头上时就气闷得不行了。而对虾这可不是衣服,是真正连着皮肉的贴身甲壳,自然也会“气闷”,蜕壳过程中的需氧量是平时的6倍以上。所以,此期间若稍有环境不好(底质、水质问题,天气不好,溶氧不足等)或药物刺激就会导致对虾直接死亡,这个时期才是真正的生死一线。

蜕壳中期,对虾为了能从甲壳内挣扎出来,会有较剧烈的弹动,这种挣扎自然就会搅动底部,所以有时就会出现明显的底部浑浊分层。这个时候切记不能用絮凝净水的药物,否则会造成沉淀耗氧,引发底氧不足,导致蜕壳失败。由于对虾具有很强的种群内自残习性,所以一般对虾蜕壳区域会选择在平常很少去的偏僻的区域,说明白点就是池塘的一些污染盲区。这些区域大多远离饲喂区域,正常对虾基本不去,自然蜕壳会相对安全一些,但由于是污染盲区,环境比不上饲喂区域和主要的改底调理区域,所以到了蜕壳之前,养殖者应该对一些平时用药、尤其是改底的盲区适当多用些药物,确保这些对虾蜕壳的主要区域卫生安全。

既然对虾在蜕壳中期需要大量的溶氧和能量,那么在蜕壳期间,可以连续几天晚上适当地撒点粒粒氧、粗盐(增加溶氧吸收率)、提供能量活力的产品(如多维、虾青素、多糖等)。

另外,一进入蜕壳中期,直到蜕壳后期结束这期间对虾都是不会摄食的,所以经常会有突然慢料甚至不吃料的情况出现,养殖者不用太过大惊小怪,每餐直接减些料量即可,当然也要注意不能完全减餐。

蜕壳后期:对虾脱壳而出之后,身体表皮细胞就会大量分泌几丁质,和水中的矿物质结合,很快就能结合形成新的甲壳,这个过程就是蜕壳后期。

这个阶段对水质、底质的要求相对较高,毕竟此时硬壳所需营养大多数来自水体环境。若环境里有机污染偏高,甲壳就会颜色异常,常会出现黄壳、黑壳、分节症状;若藻毒素偏高,甲壳就会发蓝、发绿、发黑;若溶解有机物偏高,就会直接影响矿物质吸收,导致甲壳偏软,甚至出现畸形;若环境里致病菌较多,就会出现皮下溃烂,若环境里有病毒(如白斑、红体、IHHNV等),对虾就会感染病毒,甲壳上就会慢慢形成白斑或斑块。所以蜕壳后期关系着对虾蜕壳之后是否能健康的生长,不仅需要大量补矿补维生素促进营养吸收、硬壳速度,还得在蜕壳之前就要提前处理好水质底质,尽量把致病微生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这个阶段水体中的矿物质越丰富越均衡对虾硬壳就越快越安全,所以这时就是补矿的最佳最频繁的时期,而且越是到了养殖后期越不要吝啬每次蜕壳集中期的水体补矿,宁愿补多浪费也不能因为不足而出现甲壳病变,不然损失的都是实打实的钱。正常的补矿方法是白天水体补矿(石粉类配合EM菌或芽孢菌或乳酸菌),晚上机体补矿(多矿产品配多维、虾青素等)。要注意的是,对虾蜕壳大多数在半夜(23点~2点)进行,所以机体补矿一般在夜晚,这也就是很多养殖者一直很疑惑,明明白天没见别人用什么药,为何别人养的虾就不缺钙呢。实际上是很多养虾的常用药物都得在晚上使用,尤其是一些营养类药物。

对虾想要蜕壳就必须两次蜕壳期间积累足够多的营养,而营养的积累并非那么简单,不是给它营养就一定能吃得到,所以对虾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在不停地摄食,什么都吃,因此常会因摄食过多、过杂,消化负荷过大而出现肠胃问题或中毒情况。这里单说对虾蜕壳所需的营养,也就是这几年常说的多矿多维。

对虾所需的大多数矿物质元素都能够从水体中直接摄取,这样就要求养殖水体要有充足的矿物质元素,这就是这几年很多专家质疑的。看到一个接一个的养殖者在不停不断地往水里扔补矿产品。他们疑惑,明明饲料里已经添加了足够的矿物质了,为何养殖者还要拼命的往水里扔钱。其实,这不仅仅是土壤里缺矿、水源里缺矿,还涉及到专家们经常提出的“连作障碍”,对虾这种动物对环境中的矿物质的消耗非常大,以前认为新塘能旺3年,但对虾养殖最多也就只能旺两年,前提还是养殖密度不能太大。另外,还有一点是这几年才慢慢现出端倪的,就是农、林、工业带来的水质土质隐性污染会令一些地区水源的总碱度严重超标(如苏北区域的总碱度连续3年逐年飙升,2017年普遍达到800ppm以上),会严重影响对虾矿物质吸收。

综上所述,水体补矿就成了养殖对虾一个最基本的操作,这不仅需要清塘消毒时大剂量使用含钙药物(如生石灰、漂白粉等),而且必须在平时也经常补充。不仅需要在蜕壳集中期大剂量补充水体矿物质以确保蜕壳硬壳正常,还得在平时的养殖管理中也不时地追加水体矿物质。

研究表明,即使是在能够补充矿物质的池塘养殖水体中,饲料中若没有添加矿物质也会不利于对虾的生长,也就是说对虾饲料中多矿的添加非常重要。

市面上几大一线主流对虾饲料厂在营养补充添加、促进消化吸收方面都做得很到位了。所以一般养殖者完全不用额外去拌喂内服补矿产品,尤其是单纯补钙的产品。因为,现在饲料缺钙的情况基本不可能发生,饲料中钙添加量在2%左右就能满足虾类的生长需求,而钙的添加量高于2%时反而会出现抑制磷等其他矿物质吸收利用效率。

所以随着饲料中钙的增加,对虾对磷的需求也会相应的增加,而笔者基本没见过几个养殖者拌喂磷元素的,所以大剂量拌喂补钙产品反而会导致对虾甲壳异常发育。微量元素的添加对于对虾甲壳健康很重要,但国内的对虾养殖在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所以很难有理论数据支持具体的添加量,现在市面上的一些公司大都是按鱼类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在设计产品,虽然有点粗糙,但也勉强能维持对虾的健康养殖了。

多维的添加,在对虾养殖中很常用,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多维都不能很好吸收,因为对虾的消化系统可以说是非常低级的,不能很好地吸收脂溶性维生素,而对于能促进矿物质吸收的维D族却基本都是脂溶性的,所以也就导致很多时候补钙补得很多,对虾依然出现缺钙症状,这就是矿物质吸收功能方面出现的障碍,所以养殖者在购买多维时一定要细问厂家是否真的是水溶性多维(维D)。

对虾从蜕壳到最后硬壳完毕,所需时间一般为0.5小时~4小时。水体机体营养越缺乏,时间越长;水体环境越差,蜕壳硬壳时间越长。养殖者要做的就是尽量缩短这个硬壳的时间,尽量让对虾正常蜕壳硬壳。只有很好的硬壳完毕,对虾才会慢慢恢复活力,开始摄食。所以若是蜕壳之后发现料量怎么都吃不起来,就说明上一次蜕壳时你的工作没做好,总是缺了一些环节,就得赶紧调整,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来源:中国渔业报)

相关文章

  • 栽植油桐三步走
    栽植油桐三步走

    采集种子霜降前后,果实开端呈黄铜色或褐色时采收种子,此期种子含油量最高;采回的桐果,应堆在阴湿处,上盖稻草,待果皮软化腐熟后,及时剥开挖出种子,稍加解决即可冬播;若春播,须将种子阴干后混沙贮藏;在贮藏期间要常检查,适时加水,避免发霉变质。造林技巧油桐种粒大,发芽率高,生长快,多直播造林,也可植苗造林;直播造林,冬播在1...

    74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彩色甜椒育苗注意事项
    彩色甜椒育苗注意事项

    壮苗标准彩色甜椒的壮苗标准是:苗龄25-30天,植株4-5片叶,株高8-10厘米,开展度6-8厘米,子叶完好。一、育苗适期彩椒生育期150天,转色期15-30天。二、浸种催芽国外品种一般经高温处理过,因此不用另行消毒处理;国内品种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消灭种子带毒,再将种子用清水冲洗3-4次,用60℃温水...

    17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番茄育苗四个重要环节
    春番茄育苗四个重要环节

    1、苗床准备。选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中上肥力土壤作苗床。每100平方米苗床浇施腐熟人粪尿3~5担,2~3天后翻耕,整细耙平,开沟作畦。2、催芽播种。播前将种子用30度温水浸泡2小时,用布包裹,放在温暖的地方催芽,或者装入贴身衣袋用体温催芽。经3天左右,种子露白即可播种。将种子均匀撒在已经做好的苗床上,为了播种均匀,可将种...

    2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蒜薹贮藏关键技术
    冬季蒜薹贮藏关键技术

    一)贮藏库的温度管理蒜薹要保鲜好,管理好库温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而库温管理是围绕控温指标来进行的。大蒜属抗寒性较强的植物,作为大蒜花茎的蒜薹仍具有较强的生理抗寒特性。当贮藏环境温度达到其冰点温度时,保鲜效果最佳,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近冰点贮藏。蒜薹的冰点温度为-0.8~-l℃(因固形物含量而异),蒜薹贮藏环境温度高于-...

    9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选择合适菌种掌握六个原则
    选择合适菌种掌握六个原则

    对于大规模种植户来说,如何引进高产抗病菌株是增收的关键,为此,笔者从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六个原则,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一,作为大规模种植户,要有主动做出菇试验的勇气。有些朋友种植量很大,但是喜欢走捷径,没有做出茹对照试验的习惯,总是喜欢到处考察别人种的哪个品种好,这样道听途说的效果可想而知,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应...

    21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常用杀螨剂知识介绍
    常用杀螨剂知识介绍

    苹果叶螨是苹果生产中常发性重要害虫,个体少,高温干旱时繁殖快,严重影响苹果叶片的正常生理功能,削弱树势目前在果园主要有三种。即山楂叶螨,二斑叶螨和苹果果苔螨。这三种螨类完成一个世代均经历4个虫态,即卵、幼螨、若螨和成螨,其中卵分越冬卵和夏卵两种。目前对它的防控主要采用化学的防治方法。为了更好的应用杀螨剂,提高防治效果,...

    233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嫁接是园艺栽培上常用的一种技术。嫁接能否成活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除了砧木和接穗的亲和能力外,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接穗接穗最好使用健壮母株外围阳面的、生长良好的、节间短而充实的一年生枝条。应剪除先端不充实和基部分化不良的芽,只利用中间部分充实而饱满的芽。用2至3年生枝作接穗,嫁接成活率较低。越是充实的幼嫩组织,愈伤组织的形...

    158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二苯基脲磺酸钙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二苯基脲磺酸钙

    是由山西大学研制的一种新型低毒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剂为6.5%二苯基脲磺酸钙水剂。它可影响植物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调控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叶绿素含量、根茎叶和芽的发育,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棉花、小麦、蔬菜等作物有增产效果。(271400山东省宁阳县农业局植保站刘刚)(来源:《农村百事通》2006.8期)...

    117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大棚骨架简易生产技术
    大棚骨架简易生产技术

    特色农业靠大棚。大棚的主要材料--骨架,却一直制约着大棚的发展。传统大棚骨架所用的竹、钢筋、水泥等,每667平方米地生产成本需6000-10000元,大棚中的支柱严重影响棚内操作、采光,期使用寿命也只在2-10年;加上传统大棚由于自身的限制,热能效率低,采光保温效果较差。应用本技术生产的骨架,集竹木的韧性、钢筋的强度、...

    94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除治大葱紫斑病
    除治大葱紫斑病

    问题:近日,邯郸市大名县王村乡后申桥村申姓菜农朋友来电说:每年的这个时候,大葱紫斑病都发生特别严重,想了解一下该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和除治办法。大葱紫斑病是大葱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除危害葱外,还危害韭菜、大蒜等。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花梗。开始发病时,先在发病部位生出水浸状白色小点,后逐渐变大成椭圆形或梭形淡黄色至紫色凹...

    61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驴品种---广灵驴
    肉驴品种---广灵驴

    体格高大、骨骼粗壮、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耐寒性强。驴头较大、鼻梁直、眼大、耳立,颈粗壮,背部宽广平直,前胸宽广,尻宽而短,尾巴粗长,四肢粗壮,肌腱明显,关节发育良好,管骨较长,蹄较小而圆,质地坚硬。被毛粗密,黑色,但眼圈,嘴头、前胸口和两耳内侧为粉白色,当地群众叫“五白一黑”,又称黑化眉。还有全身黑白毛混生,并有五白特...

    133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日光温室的生产季节和茬口安排
    日光温室的生产季节和茬口安排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生产季节,主要应安排在露地栽培和其他保护地栽培方式不能发挥其生产作用的冬春季节,生产的各种品种,正好弥补北方冬春市场的空缺。做到人无我有,堵缺补淡的目的,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根据这一供应目标,我们的生产安排就必须选择好茬口,在市场空缺到来之前完成生产过程。根据我县栽培的经验,茬口安排的好坏是节...

    6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防治桂花枯斑病
    怎样防治桂花枯斑病

    桂花枯斑病,又称叶斑病,是我国桂花栽种地区严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北方地区盆栽桂花也不例外。枯斑病的症状表现为:病原菌从叶缘或叶尖侵入,初为淡黄绿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灰褐色至灰色,形状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与健康组织分界明显。后期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叶片大面积干枯,树冠下部受害比顶部严重...

    48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核桃育苗技术要点
    核桃育苗技术要点

    1.种子选择及处理核桃育苗时应挑选生长饱满的核桃作种用。选好的核桃种子在播种前7~10天要进行浸种处理。处理时将选好的核桃种子用冷水浸泡,每天换水,浸泡2~3天后捞出,在阳光下曝晒1~2小时,然后再浸泡。经7~10天种子基本可全部裂口,此时即可播种。2.土壤处理核桃为深根性树种,播种前应对土壤进行深耕,以创造疏松的土壤...

    47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食用菌发绿霉怎么办?
    食用菌发绿霉怎么办?

    在消毒不严格和潮湿闷热的菇房里,食用菌常发生绿霉病害。绿霉是平菇生产中危害性最大的一种传染性病害,一旦感染很容易导致长不出菇来,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这种病无法根治,只能预防和及时缓解。一、降低菇房温度和湿度,加大通风量,并用草木灰覆压霉菌处,防止霉菌孢子飞扬传播。二、用3%的来苏尔溶液或3%的甲醛溶液室内喷熏,而后...

    208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