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草病害主要有尖枯病和纹枯病,发病田块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的减产30%以上,给席草产量和品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一、发病症状
1、尖枯病。发生在席草茎秆顶端,初期顶端出现黄褐色斑点,后逐渐扩大向下蔓延,变为赤褐色。植株根部黑褐色,无新根,发病植株停止生长,并逐渐萎缩枯死。
2、纹枯病。发生在席草茎秆的基部,初期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为云纹状病斑,潮湿时病斑变为灰绿色,条件适宜时病斑逐渐扩大并向茎内蔓延,使茎秆基部严重受伤而枯死。
二、发病原因及规律
1、尖枯病。席草尖枯病发病原因很多,通常有缺素型、根部中毒型、病菌侵染型3种类型。缺素型主要是缺磷、缺钾。缺磷是由于土壤还原性强或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低,造成磷素供应不足。缺钾是由于土壤缺钾或施用氮肥过多,破坏营养平衡。根部中毒型常见于排水不良的低畦田或烂泥田。由于此类田块透气性能差,有毒物质积累在根部,毒害根部,影响了根系活力,造成发病。病菌侵染型,病菌侵染席草茎秆后,田间可见发病中心,当5、6月份温湿度适宜,氮肥施用过多,造成席草徒长软弱,发病中心蔓延加快,茎秆变硬,组织遭破坏而枯死。尖枯病一般自4月上旬开始发生,因为此时气温升高,席草处于旺盛生长期,所需各种养分较多,而此时养分供应不足或养分失调即开始表现症状。
2、纹枯病。席草纹枯病主要是由于病菌侵染而引起的。该病自4月上旬至6月下旬均可发生。温度适宜,湿度过大,光照不足,氮肥施用过多,病害加重。
三、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氮、磷、钾配方施肥,一般每亩施土杂肥3000千克或腐熟人畜粪1000千克,耙田时亩用30千克碳酸氢铵加40千克过磷酸钙混合作耖口肥施下。增施磷、钾肥、看苗施氮肥,合理分期追肥。分期追肥总量一般每亩施尿素40-50千克,氯化钾25-30千克。第1次春分前后每亩追施尿素8-10千克,氯化钾5千克;第2次谷雨边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氯化钾8-10千克;第3次小满至芒种期间,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氯化钾10-15千克。适度晒田、烤田,做到脚不带泥、泥不陷脚,干干湿湿为主,施肥、打药时灌浅水。
2、药剂防治。尖枯闰发病田块每亩可用36%菌霸15克加磷酸二氢钾15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间隔5-7天,每亩用40%的禾枯宁粉剂80-100克加2%复硝酚钾水剂20-30克对水50千克喷雾;纹枯病发病田块可用20%井冈霉素50克对水60千克喷雾。
(来源:《安徽农业》200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