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树由于含单宁较多,易使切面形成黑色的隔离层,阻碍树液流畅,影响嫁接成活率。1998--2000年,我们对柿树嫁接技术进行了实验,摸索出一套提高成活率的方法,简介如下。
1、嫁接时间:柿树嫁接最适时间为4月到5月初和9月到10月初。此时砧木分泌单宁少,气温比较适宜,形成层细胞较活跃,因而嫁接成活率高。
2、嫁接方法:采用带木质部嵌芽接、T形芽接、劈接三种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带木质部嵌芽接嫁接成活率较高,达95%以上。T形芽接和劈接嫁接成活率分别为43.6%、65.4%,嵌芽接的具体方法:从接穗芽下方1--1.2cm处45°角斜切入木质部,再于芽上方1.2cm处向下斜切1刀至第一刀切口,取下芽片,砧木的削法与接穗相同,注意切口要稍大于芽片,将芽片迅速嵌入切口内,对齐形成层,绑紧。
3、注意事项:
⑴嫁接技术要熟练,动作迅速,以减少切面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
⑵削面要光滑平直,绑缚要紧严,避免或减薄因单宁氧化产生的隔离层。
⑶嫁接前10天,从优良母株树冠外围采集健壮枝条作接穗,然后在地势高燥处挖贮存沟,把接穗用湿润细沙掩埋贮藏,平衡芽体内水份和营养水平。
⑷嫁接前3天,大田灌水,增加空气湿度,可提高成活率。(5)9月到10月初嫁接成活后不剪砧、不解绑,翌年3月中旬树液未流动前剪砧、解绑,可提高接芽的越冬能力,而且苗木长势好。当年10月上旬前剪砧的,有部分萌发的新梢于越冬时被冻死,大部分的萌枝顶芽被冻伤。翌年苗木出圃时,植株最高为1.3m;而翌年3月剪砧的,出圃时苗木平均高度为1.7m,最高2.2m。
摘自《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