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虫情情况
稻飞虱:据庐江、居巢、无为、桐城、寿县、霍邱、五河、怀远、南谯、广德等地8月中旬初期调查,一季稻田稻飞虱平均百丛虫量为37.1-640头,其中成虫占6.5-14.2%,百丛卵量460-2514粒,低于偏重发生年份。但天长、金安、裕安、颍上等地田间虫量较高,有10-30%的一季稻田百丛虫量超标,达1000-3980头。广德、桐城、舒城、长丰、庐江、含山、和县、居巢、无为等地田间出现了褐飞虱短翅型成虫,单晚稻田百丛虫量达4.3-30头。
稻纵卷叶螟:目前田间五(3)代稻纵卷叶螟残虫量大。沿淮颍上、五河、凤阳、阜南、怀远、霍邱等县市一季稻区8月上中旬一般田块平均百丛残虫65-400头,位居历年之首;江淮之间的六安、肥东、肥西、长丰、天长等地双晚平均百丛残虫分别为52头、87头,是历年同期的3-5倍。
二、趋势分析
稻飞虱:8月下旬,我省一季稻大部分处于抽穗至乳熟期,双晚处于分裂末期至孕穗期,有利于稻飞虱取食为害。截止8月7~12日,含山、霍山、裕安、和县、桐城、居巢等地,灯下五(3)代累计灯诱虫量分别为6149头、2747头、1456头、1075头、323头,与中等偏重发生年份同期诱虫量相近,大部分地区以白背飞虱为主,占总诱虫量的71-88.5%。各地灯下诱虫虫峰,分别出现在7月28日~8月4日、8月6日~11日。预计五(3)代稻飞虱全省大部分稻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2~3龄若虫高峰期为8月20-25日。预计发生面积700万亩,需防面积700万亩。
稻纵卷叶螟:五(3)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较常年早,8月11-14日全省五(3)稻纵卷叶螟残虫以五龄幼虫为主,占50%以上,依据历期推测六(4)代发蛾高峰期在8月20日左右,同时六(4)代由北向南回迁期也较常年提前,外迁与本地虫源混合发生,可能加重其为害。另外六(4)代低龄幼虫盛发期迟熟一季稻处于孕穗始穗期,双晚处于分裂末期至孕穗期,有利其取食为害。预计六(4)代稻纵卷叶螟在迟熟一季稻及双晚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六(4)代低龄幼虫高峰期在8月28日-9月5日。预计发生面积600万亩,需防面积600万亩。
三、防治意见
1、防治适期:五(3)代稻飞虱在8月20日-25日。六(4)代稻纵卷叶螟在8月28日-9月5日。
2、防治对象田:迟熟中稻、单晚、双晚。
3、主要技术措施:
(1)分类指导,适时防治。各地要根据当地虫情和水稻生育期,确定防治对象田和防治适期,分类指导农民开展防治。
(2)防治指标:稻飞虱百丛虫量1000头,稻纵卷叶螟百丛幼虫40头。
(3)防治药剂:稻飞虱选用大功臣、蚜虱净;稻纵卷叶螟选用乐斯本+杀虫单。
(4)喷施农药时要对足水量,亩用水量需50公斤以上。
(来源:安徽省植保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