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定编号。苏审花生200301
二、来源和类型。原名"徐86036-96M",系江苏省徐州市农科所1986年用"7920-79"为母本,"鲁花6号(RH32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于1998年育成。属中间型、早熟中粒品种,适宜夏播种植。
三、试验结果和产量水平。1999-2000年参加连云港市、徐州市夏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1999年6点平均亩产荚果275.12公斤,比对照鲁花14号增10.77%,增产显著。2000年6点平均亩产荚264.80公斤,比对照增产11.68%,增产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荚果269.96公斤,比对照鲁花14号增产11.21%,显著;二年区试平均亩产籽仁196.34公斤,比对照增产14.2%,极显著。试点中最高产量达358.06公斤,表现出具有350公斤以上的生产潜力。2001年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63.4公斤,比对照增产11.6%。适宜本省淮北地区作夏花生种植。
四、特征特性:出苗快而整齐,长势强,叶片椭圆形,深绿色。株型直立、疏枝、连续开花,在中上等肥力水平、每亩9000-1000穴的密度条件下,主茎高49厘米左右,侧枝长52厘米左右。总分枝6-9条,结果枝6条左右,叶片椭圆形,较大、深绿色。荚果普通形,中等大小,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无褐斑和裂纹。百果重191.5克,百仁重81.6克,0.5公斤果数364个,0.5公斤仁数778粒,出仁率72.7%。经南京农业大学理化测试中心测试,籽仁粗脂肪含量60.89%(超过了国家高油品种55.0%的标准),蛋白质含量21.07%;早熟品种,夏播生育期116天。抗倒性、抗旱性、抗病性强,耐湿性中等。
五、栽培技术要点
1、要选肥力中上等、排水良好的沙土、沙壤土种植,重粘土不宜种植。
2、力争早播。该品种适宜夏播,播期越早,产量越高,品质越好。麦收后要力争足墒早播,最晚不过6月20日,且要求力争一播全苗。
3、合理密植。一般中肥地夏播每亩9000-10000穴,每穴2-3粒为宜。
4、要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中等肥力地块,麦收后结合灭茬每亩施土杂肥3-5方,复合肥(氮、磷、钾总含量25%)或花生专用肥40-50公斤、尿素5-7公斤作底肥,旋耕掺合入土。有条件的可采用起垄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5、做好田间管理。播种前用药剂拌种预防茎腐病。苗期及时防治蚜虫、枯萎病。生育中后期如出现生长过旺,要及时用控旺剂进行调控。即将封行时,结合中耕培土,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整个生育期间要及时除草,雨季要做好排涝降渍工作。及时收获晒干,预防霉烂、发芽、变质。
(来源:《农家致富》200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