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介绍:该项目根据广西木豆生产的不同用途、不同生态区、不同种植方式,以耐旱高产、优质、用途广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引进最新的木豆品种和收集优良的木豆种质资源作亲本,对大量的引进木豆品种资源进行试种鉴定筛选、系统选育种、杂交育种、试种示范,配置大量杂交,选育和筛选出适合广西乃至我国南方地区木豆生产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实际需要的木豆新品种。
项目5年来先后引进及收集到木豆新品种218份;从引进的200多份木豆资源材料中经过鉴定、筛选、系统选育,培育出了5个籽粒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植株粗蛋白质19%以上,具有粮食、饲料、蔬菜、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功能的木豆新品种;共配组和筛选出杂交材料100多份,获得中间育种材料300多份;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出了产量潜力在300千克以上,抗病虫性强的木豆6号;经多点试验和示范,研究出了不同木豆新品种、不同种植模式(间套种、单种)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研究适合广西环境生态条件的木豆新品种筛选、选育、良种的田间鉴定等技术方法,鉴定出一批木豆育种材料,为今后木豆新品种选育和良种推广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
本项目的特点是引进、筛选、选育出的木豆新品种数量多,类型多、用途广。这些品种适应范围比较广,适合我区或我国南方不同地区种植,既可单种,又可与其他作物如黄豆、花生、生姜、红薯、玉米、高粱等作物间套种,适于不同的耕作模式需要,特别是适合于目前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的需要。
二、经济效益:到2002年止,累计推广面积0.353万多hm2,新增效益2000多万元;并向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广东、海南、福建、浙江、陕西等省区推广了0.35万多hm2,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是十分显著的。
三、适用区域:适合广西或我国南方不同地区种植。
四、联系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系人:邓国富电话:0771-3244490
(来源:《星火实用技术汇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