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红肢病常发生在7-9月份的高温季节,是由弧菌严重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败血症。另外对虾红肢病的发生、流行也与放养密度过大,投饵量过多,饲养管理不当,气候变化无常等有密切关系。对虾患上此病最明显的症状为胸肢、腹肢呈鲜红色,严重时虾体呈暗红色,行动较缓慢,不能控制方向,在水面或池边无目的游动,以致倒在池边或水底。此病暴发,流行性强、死亡率高,应引起注意。
防治:
①放养密度要合理,且实行科学投饵,严格控制投饵量,防止水质败坏。
②可用土霉素及磺胺类药物拌饵料进行预防,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③发病初期对养殖池水用2-3ppm的漂白粉进行消毒杀菌,且以每公斤饲料加土霉素360毫克的比例制成药饵投喂病虾,可提高病虾成活率。
摘自《安徽科技报》第21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