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黃鱔養殖方法選定?

时间 : 05-24 投稿人 : 鬼鬼 点击 :

黃鱔養殖方法選定?

XX同志:

黃鱔養殖方法選定? | 养殖问题解答

您好!

黄鳝生态养殖技术:

1

建池选用鱼池面积334平方米,池深1.5米,坡度75°,用水泥浆抹光,鱼池四周高1米左右,池内浮泥深度30厘米、池底为黄色硬质池底,将浮泥每隔1米堆成高为25厘米,宽为30厘米的成“川”字形小田塍,池塘内周围留1.5米左右的空地种草,供后期幼蛙生长的场所,用鱼网或薄膜圈围空地四周,因围栏较结实,幼蛙很少外逃。

2

鳝种投放前的准备鳝种放养前一个月,分两步准备工作,前期为:在农历2月初,334平方米水面投放生石灰60公斤全池泼晒,并放水70厘米,然后施肥,其中过磷酸钙40公斤、碳酸氢铵40公斤、猪粪500公斤、池水pH值在7以上,培肥和调节水质的目的,有利于培育水质、摇蚊幼虫等浮游动物。后期的准备工作为,在鳝种放前10天左右,到野外采集抱卵青蛙20公斤,土蛙20公斤,投入鳝池孵化,并采集具有悬浮性的杂草投放鳝池,做好青蛙的接产工作,当70%的青蛙产卵并孵化后,浮游动物成堆成团悬浮水体时,即可放入鳝种。

3

鳝种的投放农历3月初10,在市场上挑选70公斤无病、无伤,规格在40尾/公斤左右的种苗投放池内,泥鳅120尾/公斤规格的种苗10公斤,此规格的鳝种在野外生长达2年左右,生长期进入高速状态,鳝种入池后两天钻入泥垛里穴居。

4

鳝种入池后的管理鳝种入池后,池内生长着高密度的浮游动物和青蛙孵化的小蝌蚪,生物饵料丰富,整个管理工作以调节水质为主,水质控制在pH值7以上的微碱性状态下,以利浮游动物的繁殖和小蝌蚪的生长,因小蝌蚪摄食水体中如蓝藻类浮游植物,所以每隔10天投放猪粪200公斤,结合生石灰10公斤,在鳝种入池后20天左右,土蛙开始孵化,接产方法同青蛙一样。

5

鳝鱼中期管理端午节后,土蛙繁殖完毕,青蛙蝌蚪在池内存有大量基数,没有被鳝鱼吃完,转为幼蛙,爬上池岸草丛中生长,由于幼蛙生长的空间有限,傍晚时在鳝池草丛中安装白炽灯两盏,灯光诱蛾诱蚊,使其群居草丛中供幼蛙取食,此时鳝鱼继续摄食土蛙蝌蚪和浮游生物,培管工作仍以调节水质和培肥水质为主要工作。

6

后期管理农历进入6月中旬,大量未食完的土蛙蝌蚪转入幼蛙,上岸生长,此时鳝鱼只剩下浮游动物取食,及时靠人工补充,每天用小抄网在草丛中抄起鳝鱼体重3%左右的幼蛙,与傍晚时用70度的温水闷死投入鳝池,并增高水位90厘米处,调节水质继续培育浮游动物喂养鳝鱼,直到八月幼蛙被食完。鳝病的防止,主要防止梅花病,在前期,中期和后期,将10只蟾蜍用树枝打伤表皮,蟾酥白浆鼓出后投入鳝池,效果良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