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池养鳅技术?
XX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水泥池内藕、鳅高效种养技术推广:
一、水泥池的建造
水泥池应尽可能选在便于进水和排水的地方。建池前,首先把地面压实整平,水平相差不超过两厘米。整平后,上面铺1层白色防渗膜,防渗膜上再铺1层黑色保温膜。防渗膜的作用是防止水分渗漏,保温膜的作用则是减少池内热量的散失。实践证明,采用铺双膜的做法,可使池内夜间温度比不铺膜的池内温度高出2-3度,其优点是促进莲藕的生长,延长莲藕的生长期,提高莲藕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对泥鳅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双膜铺好后,在膜上浇筑1层高3-5厘米的混凝土。池墙用空心砖砌成(不用红砖),墙高60厘米左右,墙体抹1层水泥浆,堵住漏洞,以防漏水和泥鳅逃走。水泥池上设排水口,其作用是预防溃堤,平常也好换水。排水口用不锈钢密眼网封住,目的也是防止排水时泥鳅外逃。
二、莲藕的栽植和泥鳅的投放
藕池建好后,开始填土施肥。土质以有机质丰富的壤土为好,肥料则以腐熟的鸡粪、人粪、牛粪为主,每亩用量为1500-2000千克,不能用猪粪、狗粪或化肥。填土前要将粪土混合均匀后填入池内,土层高度在16厘米左右。土层填好后开始向池内放水,时间保持在1个星期左右,目的是进行浸池脱碱。清明节前后,当气温保持在15℃以上时,开始植藕,每亩用种藕200千克左右。常见的莲藕品种有:南斯拉夫白雪藕、鄂莲5号、湖北179等。莲藕的栽植深度为15厘米左右。栽藕后即可投放泥鳅。要选体壮、无病、无伤、大小均匀、大小规格为0.5克/尾的泥鳅,每亩投放6000-10000尾为宜。
三、日常管理工作
藕、鳅同池后的日常管理比较简单,主要抓好3点:
1.控制好水位。日常水位一般保持在15-20厘米之间,结藕期水位保持在40厘米左右。七八月份高温季节,注意加注新水和换水,防止池内温度过高烫死泥鳅。汛期则应及时排水,防止水淹荷叶和泥鳅外逃。
2.投放饵料。泥鳅放养后,可适当投喂麸皮、饼类、蚯蚓、动物内脏等,每次一般按泥鳅体重的5%~8%进行投放。定期向藕塘中泼洒发酵的粪水,培育浮游生物做饵料,每次每亩泼洒粪水50-100千克,为泥鳅提供优质浮游生物饵料。
3.泥鳅防病。藕、鳅同池,改善了水体环境,生态防病效果好,但也要做好人工防病工作。要在苗种放养前,用3%-5%食盐溶液浸洗5分钟,杀灭寄生虫并对泥鳅的腐皮病、肤霉病、烂尾病等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鸡粪颗粒饲料可养鱼。鸡粪营养丰富,干物质中粗蛋白占15%—40%,所含各种必需氨基酸均超过玉米、小麦、高粱等谷物饲料。用其制作颗粒饲料养鱼,效益较高,生产每公斤商品鱼只需2公斤颗粒饲料和1.6公斤草料,且对水质环境污染小,鱼类成活率较高。
鸡粪颗粒饲料操作方法是:将鲜鸡粪掺入一定比例的猪粪,经充分发酵腐熟后,晒干,搓碎,加入适量的玉米粉,然后粉碎拌匀,用颗粒饲料机加工制成颗粒饲料即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