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与症状:病原为水霉菌,均属藻菌类,菌体细长分枝。鱼体受伤后水霉菌侵入伤口,深入肌肉并迅速繁殖,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长毛状菌丝。外观呈白棉絮状的白毛。由于伤口组织受水霉菌破坏,同时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消瘦死亡。此病一般发生在鱼苗入箱后半个月左右或秋末鱼种出池前。往往因拉网、搬运等操作不慎造成鱼体表面机械损伤,水霉菌乘机侵入引起。
2.防治方法:种苗放养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药浴5~10分钟。发病时,可按池水0.1~0.3毫克/升浓度全池泼洒硫酸铜连续4天。
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1.病原与症状:病原为水霉菌,均属藻菌类,菌体细长分枝。鱼体受伤后水霉菌侵入伤口,深入肌肉并迅速繁殖,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长毛状菌丝。外观呈白棉絮状的白毛。由于伤口组织受水霉菌破坏,同时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消瘦死亡。此病一般发生在鱼苗入箱后半个月左右或秋末鱼种出池前。往往因拉网、搬运等操作不慎造成鱼体表面机械损伤,水霉菌乘机侵入引起。
2.防治方法:种苗放养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药浴5~10分钟。发病时,可按池水0.1~0.3毫克/升浓度全池泼洒硫酸铜连续4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