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提高西伯利亚鲟发眼卵人工孵化率的措施

时间 : 2023-03-27 11:47:02 投稿人 : 元蝶 点击 : 加入收藏

近年笔者在铜仁市某冷水鱼养殖场进行了西伯利亚鲟发眼卵人工孵化试验,西伯利亚鲟苗种成活率达到86.3%以上,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提高西伯利亚鲟发眼卵人工孵化率的措施总结如下。

提高西伯利亚鲟发眼卵人工孵化率的措施 | 淡水养殖

水环境管理措施

孵化水源为地下涌泉水,距离养殖场268米,流量的年度变化为0.1~0.3米3/秒,溶氧在7.2毫克/升以上,水温常年保持在15~19℃,pH7.9,水质好,无污染,溶氧充足,符合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和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用沟渠对水源水曝气后,引进养殖场过滤池沉淀、过滤、除敌害后,再用PVC管引入各流水孵化池内。根据实际操作重点注意以下关键控制点。

1.水中铁离子危害排除

孵化用水为地下涌泉水,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较高,本来在不接触空气时铁是以二价铁离子形式存在于水中,但是与地下水中的氧气极易发生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进而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沉淀会附着在鱼卵上形成一层棕色薄膜,妨碍鱼卵呼吸,引起缺氧甚至窒息死亡,在某次孵化过程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孵化率只有31%。我们处理时是将引水沟渠盖板打开,增加地下水曝气,使含铁地下水与空气充分接触,让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去除了铁离子对孵化的影响。

2.孵化水温的控制

水源水的水温保持在15~19℃,适合于西伯利亚鲟孵化,但是由于沟渠引水和孵化池水温随气温变化而变化,所以要特别注意水温的变化,因为水温增高太快会加快西伯利亚鲟卵出膜,鱼苗体质比较脆弱,培育成活率低。在孵化时间选择时注意收听3~7天的天气预报,避免遇到当天温差超过10℃的天气来孵化鱼卵。

3.调控孵化用水pH

在孵化操作时经常观测水体的pH,孵化水pH基本保持在7.2左右,保障了水体鱼卵孵化条件达标。

4.减少外来生物危害

水中的孵化鲟鱼卵营养丰富,很多小鱼、虾、大型水蚤、水生昆虫都会危害鱼卵,在进水时要严格过滤,尤其是其他鱼卵或者蛙卵进入水体,虽然不能吞食西伯利亚鲟鱼卵,但是会与孵化鱼卵争夺水体中的溶氧,最好采取双层过滤网设计,减少外来生物因素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5.防止水体浑浊

水体变浑浊是由固体悬浊颗粒造成的,包括泥沙、有机碎屑等。我们在孵化过程中引起池水浑浊的主要原因是水源附近的高山上大量的降水冲刷地表带入浑浊水,由于有的浑浊因子颗粒度小,可以通过过滤网,浑浊水同时也带入了部分寄生虫虫卵和病毒,对鱼卵孵化造成不良影响。浑浊水黏附在鱼卵上造成缺氧使孵化率下降,部分孵化鱼卵缺氧死亡,没有死亡的鱼卵畸形发生率较高。我们采取的措施为水源水经过滤池中添加石膏沉淀,再用过滤网过滤引入孵化池中,水体浑浊现象得到了很好控制。

西伯利亚鲟发眼卵的运输

尽量选择速度最快的运输工具运输,减少发眼卵在运输过程中应激反应的发生。我们采用聚乙烯塑料氧气袋(40厘米×60厘米),每袋装2万粒发眼卵,泡沫箱包装,启运时箱内加冰控温。发眼卵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14~16℃,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孵化效果,如运输时间超过20小时要重新包装。

理论上讲西伯利亚鲟受精卵从脱黏到破膜前都可运输,但必须在破膜前运到目的地,以防止因运输途中发眼卵破膜引起水质变坏而致刚破膜的仔鱼死亡。用于运输的受精卵的受精率应在80%以上,因为低受精率的受精卵在运输中死卵容易破裂,从而污染水质,引起运输成活率下降,因此,低受精率的受精卵不宜进行长途运输。关于受精卵的选择方法我们参考的标准是DB13/T1621-2012《西伯利亚鲟鱼发眼卵人工孵化技术规范》。受精卵装袋后慢慢将水温调整到14~16℃,即可启运。

通过笔者从4个不同时段引进西伯利亚鲟发眼卵途中死亡率看,1月引进的西伯利亚鲟发眼卵途中死亡率最低,为3.28%;7月引进西伯利亚鲟发眼卵途中死亡率最高,为8.57%。其原因可能是气温较高的季节引种,箱内用于降温的冰块数量难以把握,箱内适宜温度较难控制,发眼卵感染水霉的概率增加,活胚胎容易被水霉菌丝缠绕,从而使发眼卵的死亡率升高。但总体来说,由于不同批次西伯利亚鲟发眼卵都是通过冰块控温,成活率变化不大。

西伯利亚鲟发眼卵孵化

西伯利亚鲟发眼卵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将运输袋放入盛有孵化用水的玻璃钢盆中约40分钟后,测得氧气袋内水温为20℃。将氧气袋放入孵化水中平衡水温,待氧气袋内温度和孵化水温接近时(温差不超过0.5℃)打开氧气袋,用虹吸管缓缓向袋内注水至氧气袋容积的2/3时舀出约2/3再注水。上法重复两次后将发眼卵置入塑料盆中,孵化水温调节过程控制在2小时内。然后将发眼卵放入已配制好的聚维酮碘溶液中浸泡30分钟进行消毒灭菌,再捞出发眼卵慢慢倒入孵化器中进行孵化。整个孵化过程要用遮阳网遮住孵化器,防止阳光直接照射鱼卵,影响孵化效果。根据实际操作总结以下几个关键控制点。

1.孵化水量的控制

水量控制原则是保证孵化用水中足够的氧气,及时排出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废物。孵化器孵化进水量控制在4升/分,孵化器的自动翻转速度控制在每5分钟自动翻转一次。水量不能太少,防止鱼卵露出水面被晒死。在整个出苗期应有较充足的水量,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节水流,水温必须稳定,不宜忽高忽低。

2.水霉的控制

孵化过程如果遇到连绵阴雨天,气温下降延缓了孵化期,最易滋生水霉菌,所以一定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避免气温影响水温。孵化时出现死卵在所难免,但必须及时清理,随时保证孵化器内没有死卵。每隔8小时用聚维酮碘溶液60毫升/米3消毒20分钟。

鱼卵较长时间停止不动,死卵着生的水霉菌会蔓延到好卵上。只要保证鱼卵正常翻动,水霉即无法危害好卵。因此,调整好水流量,使孵化器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正常的翻转,也是控制水霉滋生的手段之一。

3.人为活动的控制

由于孵化过程中有两个孵化器靠近公路,经常有车经过,两个孵化器的孵化率比内侧孵化器的孵化率低12%,可见人为活动对孵化率的影响也很大,孵化过程要保持一个安静环境,要细心操作,避免剧烈震荡。捡死卵时使用吸管或鸭毛等工具操作,避免伤及周围好卵。

4.出苗

发眼卵到达孵化场后,经过72小时左右的孵化,开始发现有卵破膜(出苗),出苗量开始时较少,24小时后出苗达到高峰(从开始有卵破膜到最后的一粒卵破膜大概需要72小时)。高峰期过后,绝大部分卵已破膜,仅有少量发育晚的卵或畸形的鱼苗沉入水底,体质较好的破膜仔鱼会在水层浮游。注意清除卵膜,以免影响其他鱼卵孵化。仔鱼的收集工作是随时进行的,孵化器上浮出的仔鱼人工从每个盛卵槽中捞出。在整个出苗期应有较充足的水量,而且较平时要大些,因为此时的卵、仔鱼的呼吸量都增大,要有较大量的氧气补充。出苗期水温必须稳定,不宜忽高忽低。

作者:王鲁刘欣

相关文章

  • 黄鳝活饵料蚯蚓的培育技术
    黄鳝活饵料蚯蚓的培育技术

    蚯蚓也叫地龙,属环节动物门,寡毛纲。据分析,其干物质中含粗蛋白60%左右,粗脂肪8%左右,碳水化合物14%左右。蚯蚓是大规格黄鳝的优质饵料。目前可供培育的蚯蚓,主要有2种,即环毛蚓和赤子爱胜蚓。前者个体大,适应性强,常栖息于菜地、苗圃、桑园等沃土中,蚓种来源方便,但这种蚯蚓的繁殖率很低。后者适应性强,繁殖快,太平2号即...

    1145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螃蟹养殖之入秋管理
    螃蟹养殖之入秋管理

    1、加强防逃设施俗话说“秋风响,蟹脚痒”。入秋以后,仔细检查防逃设施,加强防逃。并注意蟹池边不能有高杆作物,防逃墙转角处做成圆弧形。2、栽种好水草“蟹大小,看水草”,水草是影响河蟹捕获规格及产量的重要因素,在夏秋高温期,水草除可为河蟹提供栖息、隐蔽、脱壳场所及植物性饵料外,还可起到遮荫、降低水温、改良水质等作用。种植的...

    49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黑鱼实用养殖技术之出血性败血症防治技术
    黑鱼实用养殖技术之出血性败血症防治技术

    [症状]病鱼的鳍条基部、下颌至肛门的腹部发红,特别是胸鳍基部和靠近鳃盖后缘的体壁两侧有垂直鱼体侧线的出血条纹。个别病例尚有眼眶充血和肌肉充血现象,严重时腹部肿胀,肝脏有淤血,肠道中空充血,体腔内具有五色腹水。病鱼鳞片松散,容易脱落。此病亦有急性变化,从发现充血症状之后,经过3~4天出现大批暴死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放养密度...

    1303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甲鱼腐皮病洞穴病的防治
    甲鱼腐皮病洞穴病的防治

    发病原因及其诊状该并发是由于环境的突变,鳖相互撕咬以及与地面摩擦受伤后,由多种细菌诱发感染所致。临床症状:鳖爬上晒台后对惊忧反应迟钝,有甲鱼浮于水面死亡。病甲鱼体表糜烂,主要是背壳,硬部两侧的裙边。有的脚爪经手一抹就脱落。在头的两侧有成片的白斑(米黄色),呈疮痂状。经解剖:肝呈灰褐色、肺成深褐色,脾肿大变紫。治疗方法治...

    2474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户使用“好水好蟹”的效果介绍
    河蟹养殖户使用“好水好蟹”的效果介绍

    一:蟹塘面积10亩,前期水深0.5—0.6米,中后期在1.5米左右。以毛蟹和套养少量花、白鲢养殖为主。使用“好水好蟹”从2013年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反应效果非常明显。二:使用情况1:某老板是在每年的6、7、8月份每月使用3次左右,每次用4小袋(5公斤每袋),9月份少量的使用,兑水全池泼洒,一年10亩面积共计200公斤...

    84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常见常规鱼池塘套养黄颡鱼技术要点
    常见常规鱼池塘套养黄颡鱼技术要点

    黄颡鱼做为主推品种在常规鱼池中套养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在不增加投饵的情况下,每亩可增加黄颡鱼产量35公斤以上,亩增利润500元以上,非常受当地养殖户欢迎,现将常见黄颡鱼池塘套样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鱼池条件。套养黄颡鱼的池塘应选择水源条件好,无污染的水体。鱼池形状呈长方形,水深以1.5-2.0m较为理想。池塘应有防逃设...

    1814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8月份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8月份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8月份是河蟹养殖最为关键时期,这时气温高,天气变化频繁,水体各种微生物大量滋生,严重破坏了养殖水环境,易造成河蟹致病。8月河蟹养殖技术指导要点如下:1.水位调控8月份应调深水位,保持最高水位,保持到1.2米深,保持水草覆盖率在50%-60%左右,每隔1天-2天向池塘补水1次,稳定池塘水位。2.水质调节应加强水质调节,经...

    107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池塘套养黄颡鱼技术
    池塘套养黄颡鱼技术

    池塘套养黄颡鱼也称池塘配养或池塘混养黄颡鱼,可以是黄颡鱼,也可以是瓦氏黄颡鱼。由于黄颡鱼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因此,套养黄颡鱼的养殖技术较为简单。(一)池塘条件要求按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环境要求,养殖环境中的水源应是无污染,底质和水质中的各类化学成分不超标外,池塘面积等方面没有严格要求。然而,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还是要求水源充足,...

    1108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黄鳝养殖之春季管理四个重点
    黄鳝养殖之春季管理四个重点

    春天养殖黄鳝的朋友注意,春季黄鳝的发病率较高,必须对黄鳝精心饲养。现将春季黄鳝养殖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建好养殖场养殖场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水泥池、土池、稻田养殖都行。养殖黄鳝的池子面积根据养殖规模大小而定,一般20~100平方米为宜,池深70厘米,池壁高出水面约30厘米,以防黄鳝逃跑。池底放30厘米的肥泥,...

    861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丰鲤成鱼的几种养殖模式
    丰鲤成鱼的几种养殖模式

    1.在鱼种池中套养在培育草鱼、青鱼、鲢、鳙等鱼种的池塘内,套养丰鲤,是经济合理的养殖措施,既能充分地利用鱼种池内的剩饵余渣及池底腐殖质、杂草等,又可发挥鱼种池的生产潜力。这种养殖方法,目前已为许多地区广泛采用。在鱼种池内套养丰鲤时,要掌握合理放养密度,这关系到鱼种池的产量及成鱼的大小。在主要养殖鱼类放养密度不变的情况下...

    1892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水质变化大导致鳊鱼体质差出血病发生的处理方法
    水质变化大导致鳊鱼体质差出血病发生的处理方法

    6月份是鳊鱼出血病高发的季节,今年天气极不稳定,对池塘的水质变化影响非常大,对养殖动物也容易造成应激反应,使鱼体质较差,在细菌的感染下,容易暴发出血病。基础信息技术员:任义地点:湖南省沅江市泗湖山镇幸福渔场填表时间:2015年6月29日检测项及检测结果(一)基本情况面积:8亩水深:2米主养品种:草鱼(隔年鱼)水色:绿色...

    2301 淡水养殖 鳊鱼 鳊鱼养殖 鳊鱼养殖技术 鳊鱼养殖方法
  • 池塘杀蓝藻后加州鲈不吃料处理一例
    池塘杀蓝藻后加州鲈不吃料处理一例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上西村一加州鲈池塘,面积10亩,平均水深2米,6台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见图1)。3月初开的水花,现存塘约4万尾加州鲈鱼种。9月20日,天气晴。全塘泼洒“苔藻双杀”杀蓝藻(见图2)。9月24日,用果酸类解毒,当天吃料减少。杀蓝藻前吃5-6包料/天,24日吃料减少到3包多。9月27日再用果酸类解...

    1166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罗非鱼链球菌病治疗实例
    罗非鱼链球菌病治疗实例

    2010年7月7日,滨海县三种港水产养殖场的10亩罗非鱼养殖池塘,平均体重400克左右的罗非鱼每天死亡300条左右。临床症状及诊断水体颜色呈淡绿色,下风向无泡沫、无蓝藻,检测水体PH值、氨氮、亚硝酸盐含量都正常,鱼发病前没有施过猪粪肥水,有2台增氧机。全塘有50条左右的鱼在离岸2米内的水体表层游动,易于捕获。罗非鱼刚捞...

    41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螃蟹雌雄分池精养新技术
    螃蟹雌雄分池精养新技术

    笔者近年在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陈庄村作了分池养殖河蟹的探索,取得雌蟹规格100-175克,雄蟹规格150-250克,平均每亩产量82.75千克,回捕率98%的理想效果,较未分养的池塘,规格、产量均有明显提高。1、池塘条件。试验池共计8口,每口6670平方米共5.3公顷。池塘可蓄水1.5米深,池塘坡比1:2.5,水源充...

    215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你永远不懂“黑腮”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你永远不懂“黑腮”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图片拍摄:饶小坤大家晚上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老潘,欢迎大家关注《蟹讯速递》栏目,今天主要跟大家分析讲解关于螃蟹出现黑腮的相关问题!气温升高,各地塘口水质,苗蟹体质情况各异,通过对养殖朋友们提供的照片、视频判断,已经发现了早期幼蟹一壳期黑鳃病的典型症状,今天整理了一些常识及控制黑鳃病的办法,希望能给大家参考和帮助。图...

    163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