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番鸭及其饲养管理

时间 : 08-08 投稿人 : 元元 点击 : 加入收藏

番鸭又称红面鸭、瘤头鸭、洋鸭、麝香鸭,属于鸭科栖鸭属。起源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的热带地区,是驯养鸭中唯一保留就巢性的鸭种。在欧洲及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很大的发展。

番鸭及其饲养管理 | 家禽养殖

番鸭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饲养历史,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分省区,如福建、广东、江西、湖南、浙江等地饲养数量较多。在赣南主要分布在于都、兴国、瑞金、大余等地。

番鸭属特种经济动物,具有有别于一般家鸭的特殊经济价值,在国内外十分受重视,饲养量日益增加。据调查,近几年来,番鸭在赣南地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价格要比家鸭每500克贵3元。

形态特征

与一般家鸭不同,番鸭体躯长而宽,前后窄小呈纺锤形。头中等大小,啄基部和眼睛周围有红色或黑色皮瘤,头顶有一排纵向长羽。颈中等长,胸宽而平,后腹不发达,尾狭长,胸腿肌肉发达,腿短而粗壮,步态平稳,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羽毛分为黑白两种基本颜色,赣南本地番鸭以黑色羽为主,黑中带有墨绿色光泽,喙红色有黑斑,皮瘤黑红色,虹彩浅黄色,胫多黑色。白羽番鸭喙为粉红色,皮瘤鲜红色,虹彩浅灰色,胫橙色。

生活习性

喜暖怕寒

炎热夏季其生产性能不受影响,冬季生长性能和产蛋性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这一生活习性使得番鸭非常适合我国南方地区饲养。

适于陆地饲养

番鸭喜欢在水中浮游嬉水,但不善于在水中作长时间游泳。适合于陆地饲养,有“旱鸭”之称。

动作迟缓,喜安静

番鸭安静驯良,行动笨拙,不爱活动,吃饱后常静止不行。呈卧伏状,有时单脚着地,把头伸到翼下,呈“金鸡独立”状。

喜群居

番鸭喜欢过群体生活,适宜大群集约化饲养。

具有飞翔能力

尤其是母番鸭,能短距离飞翔。另外,母鸭性情温驯,合群性强;公鸭性情粗暴,性成熟后与异群公鸭间打斗凶猛。

生产、繁殖性能

配种年龄、公母比例及使用年限

我国番鸭配种年龄在170日龄~190日龄,较法国番鸭早一个多月。18个月后公母比例1∶4~5。种公鸭利用年限为1年~1年半,母鸭为2年。

生产性能

番鸭年产蛋80枚~120枚,蛋重70克~80克,孵化期35天。成年公番鸭体重约3千克~5千克,母番鸭1.8千克~2.25千克,番鸭生长快,黑羽番鸭70日龄公母平均体重2千克。

饲养管理

雏鸭饲养管理

雏鸭是指4周龄~5周龄内番鸭,这是决定番鸭饲养成败的关键阶段。

温度群养育雏保温多采用红外线灯。室温控制标准为:接雏后到3日龄温度为27℃~30℃;4日龄~21日龄为24℃~27℃;21日龄~28日龄为22℃~24℃;28日龄后20℃。

湿度1周内在70%左右,保证饮水量和相对湿度,但要相应地保持垫料的干燥,避免病菌和寄生虫的繁殖。

光照1周龄保持24小时连续光照。2周龄每天18小时光照,2周龄后每天12小时光照。

密度1周龄雏鸭每平方米25只,3周龄时每平方米15只~20只,此后一般每平方米8只,每群200只~250只。

青年番鸭的饲养管理

5周龄~24周龄为育成期,是饲养种番鸭的关键时期,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鸭的产蛋性能及种蛋的受精率。育成期的番鸭生长迅速,发育旺盛,各类器官发育完成,脂肪沉积增多,易引起过肥,气候对产蛋量有很大影响。在育成期的中后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至性成熟,要正确处理好“促”和“抑”的关系。

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10只~20只,每栏饲养200只左右,公母分开饲养。

温度室内温度15℃以上。

光照总要求是:时间只能变少不能增加,强度只能降低不能增强。6周龄~10周龄光照时间为12小时~13小时;11周龄~20周龄为9个半小时~12小时;21周龄~25周龄为9个半小时~11小时。

称重从4周龄开始,每周每栏随机抽取5%~10%的番鸭称重,确定下周投料量,避免过肥。

种番鸭的饲养管理

开产前的管理适时转群。开产前2周龄~4周龄(24周龄左右)转入产蛋舍,以利于番鸭有足够的时间熟悉新环境。转群应在傍晚或夜间进行,注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选留组群选留体重2千克~3千克母番鸭,同龄公鸭4千克~5.5千克,公母比例1∶6~8组群。

预防免疫产蛋前按防疫程序进行一系列疫苗注射。

更换产蛋日粮日粮应逐步更换,将限饲调整为每天饲喂,根据产蛋率的变化正确把握喂料量。

产蛋期饲养管理合理分群,按品种一致、日龄一致、体重一致原则分群,种番鸭以200只~300只为宜,密度为每平方米5只~7只。

不同产蛋期的管理初期和前期重点是提高饲料质量,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尽快把产蛋率推向高峰;中期保障高产稳定,日常操作固定;后期根据体重和产蛋率情况确定饲料供给量,多放少关,促进运动,保持环境温度。

四季管理春季天气渐暖,是母番鸭盛产期,各种微生物也易滋生繁殖,因此,要对圈舍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减少疾病发生。同时喂以含高蛋白和能量日粮,保障母番鸭以最快速度进入高产期。夏季主要是防暑降温,早晚多喂料,供给清洁的饮水。秋季产蛋率开始下降,可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冬季主要是防寒保温。

上一篇:鸡虱如何防治? 下一篇:夏季饲养散养鸡

相关文章

  • 农村散养鸡病害防治与饲养管理
    农村散养鸡病害防治与饲养管理

    一直以来,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养鸡的习俗,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成活率不高,甚至有时全军覆灭。笔者根据十多年来的养鸡经验,总结出养鸡防治病害办法,供养殖户及同行们参考。一、把好鸡苗质量关1.鸡苗的来源:鸡苗应优先选择当地有名的种鸡场孵化出的健康小鸡,这样的鸡苗母源抗体好,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2.鸡苗的要求:健康的鸡苗,要求...

    88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种鸡育雏环节的把握
    种鸡育雏环节的把握

    育雏温度对雏鸡的生产性能影响也很大。下列的实验结果是育雏温度过低对鸡群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育雏温度30-32摄氏度育雏温度24-26摄氏度雏鸡出生重g37.3±0.4637.2±0.4912日龄体重g248.3±2.32240.8±2.64料肉比1.36:11.40:1饲料摄入量g335.9±2.86336.4±2.1...

    265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种鸡产蛋后期的公鸡淘汰与补充
    肉种鸡产蛋后期的公鸡淘汰与补充

    1.淘汰不良公鸡如果种公鸡数量较多,可及时淘汰,笼养种鸡时可通过显微镜下检测,将无精子或精子活力较低的公鸡挑出去。平养种鸡时可将公鸡分成A、B、C三个群体,A群体中的公鸡羽毛光亮,体重偏大,好争斗,在鸡群中处于优势地位;B群体中的公鸡体重适中,鸡冠红润而直立,两眼明亮有神,羽毛光亮,行动敏捷,腿长有力,腹部无多余脂肪,...

    53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常见农户冬鹅育成率低的原因与校正办法
    常见农户冬鹅育成率低的原因与校正办法

    一、育雏条件1、温度。农户一般是用一空大的房子,甚至顶部与别的房间相通,温度很难达到10℃。校正的办法是,用农膜把四周缝隙和2米高的顶部漏缝张钉起来,只留房门可以供人进出,门上若有缝隙也要钉农膜。每70只鹅用2平方米的芦席围子圈起来,自温供暖,随着鹅的生长逐渐放席增大面积。2、湿度。农户一般用带着极易吸湿的表皮的稻草作...

    140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苗为什么会缺氧
    鸡苗为什么会缺氧

    春季很多农户开始养育雏鸡,但因为没能处理好鸡舍防寒保暖和通风换气的关系,常导致鸡舍内缺氧,严重影响雏鸡的正常生长,从而降低养鸡的经济效益。一、缺氧症状缺氧的雏鸡精神沉郁,尖叫、张口呼吸,喘气、伸颈甩头,拒食少饮,咀喙发绀变蓝,严重时全身皮肤发绀,脚变蓝,最后倒地死亡。二、缺氧原因1、在育雏阶段,很多农户因为担心温度较低...

    38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舍垫灰有害无益
    鸡舍垫灰有害无益

    有的养鸡户认为,用草木灰垫鸡舍能预防鸡病,这是不对的,鸡舍里垫草木灰不但不防病,反而易生病。主要原因如下:一、因为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如果与鸡粪搅和在一起容易起化学反应,产生氨气,不仅气味难闻,而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直接危害鸡的呼吸道。轻者可使鸡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生长发育受阻,产蛋量降低;重者可引起棘喉头水肿,出...

    28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散养模式下的鸡群管理技术
    散养模式下的鸡群管理技术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健康生态散养模式普遍受到了消费者和养殖者的青睐。然而,散养模式相比传统的笼养模式而言,鸡群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品种、圈舍、养殖技术等与传统笼养模式也有着更多的不同。1.品种的选择由于散养模式下,鸡只在室外活动时间较多,要求能适应外界各种条件的变...

    93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科学利用豆饼喂畜禽
    科学利用豆饼喂畜禽

    豆饼中赖氨酸含量高,是玉米的10倍左右。尽管豆饼营养价值高,但养殖户如不能合理使用,会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造成蛋白质饲料资源的浪费。因此,在用豆饼饲喂畜禽时,必须掌握科学的饲喂方法。生豆饼中含有抗胰蛋白酶、脲酶、血球凝集素、皂角苷等,养殖户如用生豆饼饲喂畜禽,不但容易造成畜禽出现腹泻等病症,还会导致豆饼中的营养物质无法...

    211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季雏鸡养殖的“十大关”
    春季雏鸡养殖的“十大关”

    消毒先将鸡舍彻底清扫冲洗干净,然后用福尔马林(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关严门窗12小时~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所有用具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做完这些工作后,方可接雏入室。饮水雏鸡开食前,首先要给予饮水,最初几天,可在饮水内加入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起消毒饮水和清洗胃肠,促进小鸡胎粪排出的作用。经...

    289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鸡“慢呼” 一喷见效
    肉鸡“慢呼” 一喷见效

    喷雾给药不但方法简便,省时省力,而且可使药物瞬间直接到达病灶部位起到治疗作用,明显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同时还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减轻对肝、肾的损害。对严重混合感染、濒临死亡、不吃不喝、患严重气囊炎的肉鸡群,喷雾给药会快速控制死亡,迅速缓解呼吸道症状,减少肉鸡群应激,有利于疾病恢复。经研究表明,喷雾给药的效果...

    42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7周龄~15周龄鸡均可被感染,主要发生于3周龄~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临诊特征病鸡常表现发病突然,传播迅速,鸡翅下垂,呆立,羽毛松乱,病鸡自行啄肛,排白色或淡绿色稀便,污染肛门...

    26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用黄芪多糖治疗鸡弧菌性肝炎
    用黄芪多糖治疗鸡弧菌性肝炎

    养鸡防病很重要,特别是开产后的蛋鸡,疫苗可防病毒病,中草药可防细菌病,操作简单来源广。由于细菌传染病,抗药性强,易造成药物残留,稍微不注意用药就会造成产蛋率下降或停产。如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和弯曲菌(弧菌)。弧菌(Vibrio)原称弯杆菌(Campylobacter),属于新属即称弯杆菌属。弯杆菌原有5个种和5个亚种,革...

    231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家禽使用抗生素十注意
    家禽使用抗生素十注意

    1、鸡患慢性呼吸道病,也称霉形体病,不可用青霉素治疗。因为青霉素的杀菌原理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霉形体没有细胞壁,因此青霉素对霉形体病无效。2、家禽患呼吸道疾病时,应在使用抗菌素的同时结合使用病毒灵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因为家禽呼吸道病往往是细菌和病毒同时感染,抗菌素只对细菌有效,对病毒无效。3、要对症下药。不按剂量、疗程...

    2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雏鸡和青年鸡的啄肛、啄翅、啄趾和啄羽
    雏鸡和青年鸡的啄肛、啄翅、啄趾和啄羽

    雏鸡和青年鸡群中发生啄肛、啄翅、啄趾和啄羽的现象,在饲养管理不当。的情况下是较为普遍的。-般来说,雏鸡养到4周龄左右时,这些现象就会陆续发生。如不及时采耽有效措施,很快就会扩散、蔓延,发展成啄食痹,严重时会造成大量死亡,就很难制止了。所以-旦发现啄肛、啄翅、啄趾或啄羽现象时,就应全面检查门养管理情况,分析主要原因,以便...

    40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火鸡的品种选择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火鸡的品种选择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火鸡的品种选择1、青铜火鸡:原产美洲,这种火鸡因羽毛具有青铜的光泽而得名,年产蛋60个左右,母火鸡体重8公斤,公火鸡体重16公斤。该品种引入我国时间太长,目前品种退化严重。2、尼古拉火鸡:由美国尼古拉火鸡育种公司选育而成,成年公火鸡最大体重25公斤,母火鸡12公斤,年产蛋60-80个,羽毛纯白色。这种火鸡公母体重悬...

    25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