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白乌鱼养殖技术

时间 : 10-13 投稿人 : 岑岑 点击 :

白甲乌鳢(OpniocepnalusargusvarKimnra)又叫白乌鱼,俗称白乌棒,隶属鲈形目,鳢科鳢属。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白乌鱼药膳可催乳,生肌活血,是产妇及老幼的滋补珍品。营养丰富,可制作多种名菜,如生炒鱼片,白菊鱼丝,白乌棒炖蛇等。

白乌鱼养殖技术 | 动物养殖百科

白乌鱼的肌肉组成:水分,77.90。粗灰分1.10,粗蛋白20.69,粗脂肪0.76,与另外一些淡水名贵鱼比较:粗蛋白含量高于大口鲇(14.85),粗脂肪低于大口鲇(3.22),说明白乌鱼是一种低脂高蛋白的中高档名贵经济鱼类。

白乌鱼肌肉营养的氨基酸含量如下:门冬氨酸2.08,苏氨酸0.95,丝氨酸0.86,谷氨酸3.92,甘氨酸1.09。丙氨酸1.32,胱氨酸0.13,缬氨酸1.00,蛋氨酸0.43,异亮氨酸0.92,亮氨酸1.81,酪氨酸1.66。苯丙氨酸0.88,赖氨酸1.80,组氨酸0.52,精氨酸1.10,脯氨酸0.54。

白乌鱼体色白,体态秀美,耐低氧,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我国有悠久的养殖乌棒的历史,却没有对白乌棒进行系统的养殖技术研究,导致自然资源减少,我们从1992年开始研究白乌鱼及其养殖技术,得到了水产界极大关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课题1997年获得省水电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1 白甲乌鳢的生物学

1.1 形态特征

白甲乌鳢体色白,身体呈棒形,头部扁平,头部鳞片较大,尾部鳞片细,背鳍条47,臀鳍条38,侧线鳞63,鳃耙数13,脊椎骨55,体长为体高的7.8~8.2倍。

1.2 生长

白乌鱼生存适温0~39℃。最佳生长水温25~28℃,12℃基本不摄食。具鳃上辅助呼吸器官,适宜pH值为6.0~9.0,喜集群,善跳跃,易钻泥,夏季增重最快,日增重率为3%。

1.3 习性

口端位,齿分布上颚两侧,下颚前部,主肉食性,鱼苗阶段要互相残杀,可驯食配合饲料。池塘养殖白乌鱼两年可达性成熟,其性腺发育周期2~3月份多数鱼卵为Ⅳ期,3~4月份进入Ⅲ期,5~7月份为Ⅴ期,即产卵期,8月份又逐渐回到Ⅲ期,体长为30~35cm的亲鱼怀卵量为1.5万粒左右,每克鱼卵为8粒,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logW=3.032 logL-1.9433,个体繁殖力Y(千粒鱼卵)与体长关系式为Y=2.68532-79.08513。

2 人工繁殖技术

2.1 亲鱼培育

选择水源好的池塘条件,池塘大小以60~100平方米为宜,池高1.5米,水位1米,应有防逃设施,池中应有水草或水葫芦,起遮荫,调温作用。

白乌鱼具鳃上呼吸器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放养密度可高于一般的鱼,每平方米可放1~2尾2~2.5千克的亲鱼,雌雄比例为1∶1。

白乌鱼为肉食性鱼类,亲鱼的饵料一般利用池中小杂鱼,以及一些低质鱼苗进行投喂,还可以投喂陆生蚯蚓、水蚯蚓、泥鳅等,投饵率一般在体重的3~5%。

产卵前,产卵期经常冲换池水,保证池水清新,使之亲鱼正常发育。

2.2 催产和孵化

在生殖季节,雌鱼腹部膨大,有弹性,生殖孔微红稍突,雄鱼生殖孔内陷。一般选用体色较白,体质健壮,成熟度较好的亲鱼即可。

催产剂有鲤、鲫脑垂体(PG)和绒毛膜激素(HCG),按每公斤体重PG 1克,HCG1800~2000国际单位。分一次性或两次注射,雄鱼剂量减半,雌雄比例1∶1或2∶1。效应时间与水温的高低有关,水温在22~23℃时为26~36小时;24~25℃时效应时间为25~30小时;26~30℃时为18~22小时。一般尽可能控制在黎明前产卵。乌鱼产卵需要环境安静,产卵时一受惊吓,会终止产卵。把受精卵置于孵化箱内,孵化设施控制水体交换量,每小时循环水量在50立方米,控制水温22~27℃,溶解氧控制在4mg/L以上,pH7.0~8.0。室内孵化避免了室外孵化的不利因素:如光照,由于卵浮于水面,强幅射使胚胎死亡,敌害,其它野杂鱼食鱼卵,只要保证孵化的有利条件,孵化率可达90%。也可用静水孵化。

3 苗种培育技术

刚孵出的仔鱼,体色黑,漂浮于水面或侧卧于水草或悬浮物边上,集群于池边、池角,静而不易动。卵黄囊占体长的一半左右。待卵黄囊逐渐消失,鱼苗能平游时,将其转入室外鱼苗池培育。

3.1 鱼苗培育

放养量一般按200~400尾/平方米放养。此时池中水应鲜活,有充足的适口水蚤,否则鱼苗会因缺食而互相残杀。在这个阶段,鱼苗的鳃上呼吸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其呼吸完全靠水中溶氧,所以这时水质要保持良好,鱼苗成活率高、生长快,关键在于水中充足的溶氧和丰富的适口饵料。在鱼苗培育阶段要清除敌害,如青蛙、水蜈蚣,这样经过12~25天的培育,鱼苗长度可达5~8厘米,体色由黑色从头顶部开始逐步变为白色。此阶段鱼苗辅助呼吸器官发育完善,活动力很强,摄食量也不断地增加。随着鱼苗生长发育、个体增大,池中密度增加,这时应过筛,分级转入鱼种池进行培育。

3.2 鱼种培育

培育池25~60平方米,水深0.5~0.8米,按50~80尾/平方米放入5厘米长的鱼苗,投喂水蚯蚓和陆生蚯蚓、沙蚯蚓以及低质鱼的水花,如草鱼等。喂白乌鱼要少吃多餐,由于该鱼有摄食贪婪,暴食的不良习惯,如一次投喂过多,会引起暴食死亡。池水要勤换,一般一个星期从底部放水三分之一,再从进水口注入新水,这样使之有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方能正常生长发育。经过25~30天培育,鱼种规格可达8~13厘米。

我们采用下列技术关键提高苗种成活率:

①改良水质,保持池水鲜活;

②合理放养密度,选择适口饵料;

③定期筛选鱼苗,保持规格相对一致。

4 成鱼养殖

白乌鱼适应能力强,既可单养,也可套养。

4.1 套养:白乌鱼能够追食池内小野杂鱼,能减少池内饵料浪费,减少池中的溶解氧消耗,提高鱼产量。由于口径比大口鲇小,对养殖的商品鱼不形成威胁,所以各地的养殖户都能接受选用这条鱼作为套养的好品种。

4.2 池塘条件

①养殖条件:土池、石砌池均可养殖,水深1.5~2.0米,池深2.0~2.5米,适当生产销售管理面积在1~1.5亩为宜,池子进排水要方便,进排水口及四周要设置防逃设施。放养前必须做好池塘清整工作,一般用生石灰,按每亩泼洒100~150kg生石灰浆水,做到泼洒不留死角,消毒后1星期进水,进水10天左右可以放养。

②养殖技术:放养规格10厘米以上(3~5寸)放养时尽可能控制规格一致,放养时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2分钟后再下池。

放养密度按每平方米2~3尾投放,即每亩1500~2000尾左右。

饵料的投喂种类:一是鲜动物饵料,如小杂鱼、小鲫鱼、麦穗鱼、餐条、鱼旁鱼皮、白乌鱼最爱吃鱼鱼旁鱼皮鱼,可在池中适当投放一些河蚌,让其自然繁殖鱼旁鱼皮鱼,以供其需要;二是鲜鱼肉糜与粉状配合饵料,拌鳗鱼饲料投喂。

投喂方法采用四定“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10%,随鱼体重增加逐渐下降到6%左右,投喂时可见到集群抢食,有的会跳出水面的热闹场面。

在整个饲养阶段,要坚持巡塘,一是看防逃措施是否得当,二是观察鱼的活动是否正常,三是看水质的变化情况。尤其是高温季节,水质的变化频繁,易发黑发臭,这时应勤交换池水,做到三天一小换,换去三分之一的池水,10~15天一大换,换去三分之二的池水,保持水质清新,冬季和高温季节水位相对升高,使之保持水温相对稳定。

在保证了白乌鱼的一定养殖条件下,放养16~20厘米的鱼种,经过5个月生长,成活率80%以上,亩产可达500kg以上。

白乌鱼在7~10月份是主要生长期,尤其是9月份为最佳,7~9月份平均水温在21.4~30.8℃的范围,在这个阶段应抓住时机,加强培育,使之发挥出最佳生长效果。

5饲料

白乌鱼是凶猛肉食性鱼类,必须经过食性转化这一驯养环节才能达到利用配合饵料养殖成鱼的目的,我国目前在用超微粒饲料进行转食比较困难,即开口饵料尚未解决。我们在苗种规格达13厘米左右开始用粉状、小颗粒饲料转食,在18~20天内转食配合饵料,94~96年分别进行配方筛选试验,在面积25平方米,放养密度为30尾/平方米的试养池内,经过22天饲养,有70%的鱼种能较好摄食配合饵料,投饵后一小时开始检查,受试鱼的充塞度为3~4级。由于自然条件下,白乌鱼有偏食野杂鱼的习性,根据这些,只有在选择诱食剂的颜色、气味、口味上下功夫,改良饵料配方,使在15~20天后受试鱼91.8%能摄食配合饲料。

成鱼养殖的基础饲料由鱼粉、豆饼、小麦、玉米构成,加矿物质、特需添加剂。饲料系数2.5~2.8,营养成分;粗蛋白42.3~44.3;粗脂肪5.65~6.51。粗纤维1.23~2.83;灰分11.3~12.4,水分8.01~9.91。

6 白乌鱼的疾病防治

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及早治病的原则。

增强鱼体抗病能力,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鱼种,合理密养,适时分养,加强管理,做到四定。调节饲料营养成分。捕捞、运输、操作要谨慎,防止鱼体受伤,投喂药饵加以预防。

消除病原,彻底清塘,苗种池提前消毒,苗种入池前消毒,水体进行定期消毒,投喂活饵,如蚯蚓、杂鱼时用食盐水消毒处理后进行投喂。

改善环境、定期换水、种青、增氧。

白乌鱼常见病:

6.1 小瓜虫病

病原是多子小瓜虫,寄生后鱼苗活动缓慢,危害很大,用2ppm亚甲基蓝全池泼洒,浸泡,进行预防。治疗用0.1~0.2ppm硝酸亚汞浸泡,或全池泼洒;用孔雀石绿按0.2ppm全池泼洒,连续三天,有良好效果。

6.2 车轮虫病

病原体:有多种车轮虫都会致病,寄生在鱼的体表,鳃丝,破坏肌能,组织,影响呼吸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清塘,保持水质清新,按0.7ppm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进行全池泼洒。

6.3 水霉病

病原体是一种水霉菌。

发病时体表生绒毛团处肌肉僵硬,鱼活动缓慢,靠池边水面漂浮不下沉,逐渐死亡。

防治方法:操作时尽量避免弄伤鱼体,尤其是低温时节。用福尔马林20~30ppm或高锰酸钾30~50ppm全池泼洒,还可用3~5%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

6.4 出血性败血病

在成鱼阶段常见,病鱼

相关文章

  • 獭兔毛的鉴别方法
    獭兔毛的鉴别方法

    抖皮:先将毛皮放在检验台上,先用左手握住皮的后臀部,再用右手握住皮的吻 鼻部,上下轻轻抖动,同时观察毛绒品质。看:毛绒的丰厚、灵活程度及其颜色和光泽,毛峰是否平齐,背、腹毛色是否一 致,有无伤残或缺损及尾巴的形状和大小等。摸:用手触摸,了解皮板瘦弱程度和毛绒的疏密柔软程度。吹:检查毛绒的分散或复原程度和绒毛生长情况及其...

    1461 养殖动物技术 动物养殖管理技术 动物科普知识
  • 养殖黑鱼要解决好四个技术问题
    养殖黑鱼要解决好四个技术问题

    黑鱼体呈圆筒形,体长可达60厘米,头长、前端扁平,体黑色,腹部灰白,体侧有不规则的斑点。背鳍和臀鳍很长、无硬刺,腹鳍很小,尾鳍圆形。黑鱼经常栖息在河湖水草区里,尤其喜居在洪水泛滥的淤泥地带。近些年来,黑鱼市场走俏,池塘养殖黑鱼逐渐兴起。在鲤鱼养殖不景气的情况下,养殖黑鱼给养鱼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农民朋友要养殖黑鱼必...

    2074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百科 水产养殖知识 水产养殖资料
  • 春季小蚕的饲养技术及管理要点
    春季小蚕的饲养技术及管理要点

    我国一直以来就是丝绸的生产大国,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养蚕技术。目前春季蚕茧的产量占全年产量的40%以上,现在正是春季小蚕饲养的重要时期,也是保证蚕茧丰收的基础。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春季小蚕的饲养技术及管理要点。 一、消毒工作务必到位 消毒应在小蚕饲养前1周进行,对蚕室、蚕具以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彻底消毒。步骤是:扫、洗、刮...

    529 养殖动物技术 动物养殖科普 动物养殖学习
  • 牛犊要如何进行断奶?断奶后怎么饲养
    牛犊要如何进行断奶?断奶后怎么饲养

    在养牛的过程中,让牛犊进行断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过多消耗母牛的营养。但通常养牛户认为断奶是一个自然过过程,经常忽略其重要性,因此经常可见几百斤的牛犊还在吃奶,而这就大大影响了牛犊的消化系统的发育,可见其断奶的重要性。那么牛犊要如何进行断奶?断奶后要如何饲养呢?一起来了解下吧。牛犊要如何断奶?1、断...

    2630 养殖养护宝典 动物养殖常识 动物养殖知识
  • 新闻新疆一养殖园现多只四角绵羊 吸引众人围观最新消息
    新闻新疆一养殖园现多只四角绵羊 吸引众人围观最新消息

    今日头条新闻新疆一养殖园现多只四角绵羊 吸引众人围观最新消息新疆焉耆县一养殖园现多只四角绵羊吸引围观柯立峰饲养的这只四角公绵羊生性好斗,十分威武。史玉江苟发军)在人们的记忆中,公绵羊头上都长着两只角。而新疆焉耆县不仅有一只6岁的4角公绵羊,还繁衍了后代,吸引当地不少好奇者前去观看。6月1日下午,记者在焉耆县北大渠乡立峰...

    2079 动物养殖管理技术 动物养殖资料 动物养殖教学
  • 鳊鱼高效繁殖技术
    鳊鱼高效繁殖技术

    鳊鱼有多种称呼,有些地方又叫三角鲂,长身鳊,主要生长在长江地区。适应性强,比较容易养殖,味道鲜美,是主要养殖淡水鱼。养殖鳊鱼繁殖在野外都是自然繁殖,但是养殖可以人工繁殖。所以要介绍一下人工繁殖的具体方法。1、成熟产卵鳊鱼2龄以上性成熟,长江地区4月下旬进入产卵期,具体在水温到20度以上的时候会产卵。产卵期表现为身体有珠...

    365 养殖动物技术 动物养殖科普 动物养殖常识
  • 水产养殖品种推荐-生鱼
    水产养殖品种推荐-生鱼

    生鱼学名∶ChannaStriatus马来文名∶Haruan、Aruan、Ruan、TamanPaya。英文名∶StripedSnakebead。俗名∶班鱼、鳢鱼。别名:黑鱼、财鱼、乌棒、斑鱼、蛇头鱼、孝鱼、默头鱼等。生鱼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产量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淡水经济鱼类。一、生鱼的经济价值生鱼是鳢科鱼类...

    2767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百科 水产养殖知识 水产养殖资料
  • 养鹅技术:如何科学选择青绿饲料品种?
    养鹅技术:如何科学选择青绿饲料品种?

    有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单一的饲料对于养殖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所以一定要在饲料里加一些青绿饲料,这样更有利于养殖。而青绿饲料是鹅的主要饲料,做好青绿饲料生产与供应,是降低养鹅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因此,规模化养鹅的青绿饲料要合理安排种植和加工计划,保证全年均衡供应。而青绿饲料种植的主体是以种牧草,有条件的还可利用当地...

    1341 动物养殖技术 特种养殖技术 动物养殖教程
  • 详解鱼虾混养生态养殖模式技术要点
    详解鱼虾混养生态养殖模式技术要点

    详解鱼虾混养生态养殖模式技术要点作者:广西粤海曾得华...

    300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百科 水产养殖知识 水产养殖资料
  • 獭兔皮市场或将面临新一轮低谷
    獭兔皮市场或将面临新一轮低谷

    市农业局副局长、高级畜牧师朱红霞说,这两年国内外獭兔皮一直保持在高价位,原因是国外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越来越重视,裘皮市场上的獭兔皮逐渐取代狐狸皮;而且獭兔皮价格比狐狸皮便宜得多,国内裘皮加工的工艺水平也越来越高,服装市场的獭兔皮需求量因此越来越大。按市场规律,獭兔皮的市场价格一般是一到两年一个周期,高价位后就转入低谷,此...

    2365 养殖动物技术 动物养殖前景 养殖养护宝典
  • 澳大利亚黑山羊落户澄迈
    澳大利亚黑山羊落户澄迈

    9月8日,一些澳大利亚努比亚黑山羊种羊在澄迈县福羊牧业有限公司圈舍内吃草。据介绍,该批引进的30只澳大利亚努比亚黑山羊种羊雌雄各半,年均产羔2胎。计划近期安排与海南黑山羊联姻杂交,改良后的子代可以提高本地黑山羊生产性能,肉质更加鲜美。公司计划随着新品种黑山羊扩群后,逐步向周边农户推广,在三年内将澄迈县打造成海南黑山羊良...

    1668 动物养殖常识 农业养殖技术 动物科普知识
  • 獭兔皮的防腐和保管
    獭兔皮的防腐和保管

    1、防腐刚从兔体剥下的生皮叫鲜皮或血皮。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且含大量水分,是各种微生物繁殖的优良培养基,如不及时加以防腐,就可能发生腐败。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细菌与酶的作用:在20-37℃、酸度适宜的条件下,附在兔皮上的细菌能分解蛋白质使鲜皮腐烂;鲜皮取下的初几小时内,在酶的作用下,促进皮组织的分解,出现自溶作用(发酵作...

    1074 动物饲养方法 动物养殖学习 动物养殖方法
  • 夏季高温时节水产养殖户谨防水华危害鱼类
    夏季高温时节水产养殖户谨防水华危害鱼类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是决定渔业收成的黄金阶段。但此时也是水中藻类和各种浮游生物生长的高峰期,往往会出现蓝绿藻类的大量繁殖,在水面形成一层绿色、云斑状、带状的物体,俗称“水华”。水华的危害:1、水华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既阻碍空气中氧气的溶入,降低水中溶氧,又与养殖水生动物“争氧”,尤其在夜晚和连续的阴雨天气,将加剧水体...

    2653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百科 水产养殖知识 水产养殖资料
  • 兔子身上最长的毛创吉尼斯纪录
    兔子身上最长的毛创吉尼斯纪录

    2014年8月17日,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两岁的安哥拉兔Franchesca,经测量,其身上的毛发长度为36.5厘米,成功刷新纪录。他的主人是来自美国的Dr. Betty Chu,是一名研究英国安哥拉兔的专家。这种兔子经常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哈巴狗,并且特别需要精心的照料。Franchesca赢得过“Best...

    597 养殖养护宝典 动物饲养方法 动物养殖常识
  • 梭子蟹的高效混养方法 怎么养好梭子蟹
    梭子蟹的高效混养方法 怎么养好梭子蟹

    梭子蟹养殖是非常有市场前景的,养殖梭子蟹可以在池中投放小鱼小虾当做梭子蟹的天然食物。但是我们也可以在池塘中养殖脊尾白虾与梭子蟹进行混养,这种混养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经济利益,还能降低单独养殖梭子蟹的养殖成本,是一种高效的混养方式。那么梭子蟹的高效混养方法是什么?怎么养好梭子蟹?1、清塘消毒首先将池塘的水全部排干,对池塘进行...

    884 动物养殖技术 动物养殖项目 动物养殖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