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出现甲鱼互相撕咬的可能原因有四个

时间 : 2023-07-10 05:22:10 投稿人 : 燕燕 点击 : 加入收藏

浙江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甲鱼养殖户何老板(2012-10-23):最近出现比较多的伤甲鱼,请教公司是否有解决的好办法?

出现甲鱼互相撕咬的可能原因有四个 | 淡水养殖

回答:出现甲鱼互相撕咬的可能原因有:1、水温控制过高;2、水体透明度太大;3、养殖密度过高;4、水质恶化。因此,建议客户从根本上查找原因并加以消除,然后再配合着给甲鱼饲喂些清凉解毒的中草药、葡萄糖和维生素C。再者,养殖周期较长或养殖品种为日本鳖的,建议要吊网。

回访(2012-10-30):客户给水体泼洒“普力灭”5克/立方水、“菌毒灭”3克/立方水,连用两次,甲鱼互相咬伤的情况好转了很多。

相关文章

  • 池塘主养黄颡鱼的技术介绍
    池塘主养黄颡鱼的技术介绍

    黄颡鱼,俗称昂刺鱼(嘎鱼、黄腊丁),属鲶形目,鱼尝科,黄颡鱼属,该属5种中个体最大的种类是瓦氏黄颡鱼。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支流和大型通江湖泊中,是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小型经济鱼类。通常个体在0.25公斤。该鱼历来是人们喜爱的优质食用鱼,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而无鳞,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是近...

    2101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氮氧过饱和鲟鱼易患气泡病
    氮氧过饱和鲟鱼易患气泡病

    病因:发病原因是饲养水体中的微气泡过多,尤其是氮气和氧气过饱和(在10毫升/升以上),使鱼的肠道、鳃、肌肉等组织内形成微气泡,小气泡又汇集成大气泡,病鱼游动缓慢,无力,上浮水面,贴池边游动。严重者在口前两侧的两条沟裂内,肉眼可看到里面有呈线形排列的许多气泡。症状:在显微镜下检查时,鱼鳃发白,鳃丝间黏液增多,有许多小气泡...

    105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近期河蟹塘水体浑浊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近期河蟹塘水体浑浊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近几日大部分河蟹塘口发生水浑现象,除去虫浑、泥浑以及蓝藻引起的透明度低等,大比例的是因天气连日、昼夜变化幅度大,水体上下对流剧烈,底层水相对杂质多、藻类少,交流到上层,塘口呈白浑现象也就不奇怪了。这现象可视为季节性或气候性白浑。找到原因,我们就可以入手对策。用底改用益生菌来分解有机质;采取补肥补藻来培优水质等,当然这有...

    75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草鱼养殖技术常见病肠炎病防治方法
    草鱼养殖技术常见病肠炎病防治方法

    症状:腹部膨大呈红斑,肛门红肿突出,严重时,轻压腹部有淡黄色或血液状粘液从肛门流出,肠管发炎,充血并腐烂。流行及危害:主要危害一冬龄以上的草鱼。每年5~9月是发病高峰。治疗方法:采用内服和外用药物结合进行。外用: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40斤或漂白粉1.3斤全池遍洒。隔天一次,连用2次。内服:(1)大蒜头治疗。每100斤草...

    1926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稻田如何放养鲤鱼
    稻田如何放养鲤鱼

    在稻田里放养鲤鱼,让鲤鱼吃稻田里的各种水生动物和浮游生物,特别是吃稻田里的有害动物如蜗牛、福寿螺和危害水稻的各种害虫,不但能使鲤鱼速生快长,迅速增重,快速育肥,而且能使水稻正常生长,减少防治病虫的投入,使水稻获得高产,还能保护环境。据了解,在稻田里放养鲤鱼,每尾重100克左右的鲤鱼,养殖3-5个月,可以增重至400克左...

    49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中华鳖稚鳖培育的日常管理技术
    中华鳖稚鳖培育的日常管理技术

    日常管理要注意巡塘,在高温、高湿季节的7、8月份,要特别注意保持水质新鲜,以防池底有机物质分解而产生沼气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要到池边进行检查,了解水质是否正常和稚鳖的摄食情况等。特别注意稚鳖时有相互咬伤或发生水霉病的情况,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利用日光温室或普通温室养殖中华鳖,水温最好保持在28~30℃,池...

    1241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鱼苗出塘时育苗户必须掌握的三个小细节
    鱼苗出塘时育苗户必须掌握的三个小细节

    第2次拉网后,隔1天再拉第3次网,将鱼苗捕起,转入网箱,约半小时后,清除网箱底部污物,用鱼筛分出不同规格的鱼苗分装网箱,便可计数出池。如长途运输,应将鱼苗放入水质较清的池塘网箱中“吊养”1夜,第2天清晨即可装运。夏花鱼种计数一般采用碗量法和数个法。碗量法是先确定1碗的个数(抽样数碗内鱼苗的平均数),然后乘以碗数,即得总...

    2190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革胡子鲶的鱼病防治技术
    革胡子鲶的鱼病防治技术

    (一)黑体病该病鱼鱼体发黑,消瘦,停食,严重时鱼体常头部向上,垂悬于水表层,直至死亡。经检查,在胸鳍内侧有一圆形红色血斑,鳍条溃烂,在其头的背部出现霉斑点,此病鱼苗阶段易感染,饵料不足水质不好最易发病,发病快,传染迅速。防治方法:保持水质清洁,不使用未经发酵的肥料;五倍子2-4克/立方米全池泼洒,30克/升的生石灰水全...

    338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南方大口鲶鱼暴发性出血病和肠炎病防治技术
    南方大口鲶鱼暴发性出血病和肠炎病防治技术

    1、暴发性出血病(1)症状及危害该病发生在5~7厘米的鱼种阶段,症状与近几年流行的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相似。病鱼和病死不久的鱼种眼眶周围、头顶部和腹部两侧发红充血,腐烂出血,鳃丝发白腐烂,肛门红肿,病鱼开始大量死亡。(2)防治方法用0.3毫克/升浓度的鱼虾安全池泼洒,同时用鱼血康按1.2%含量拌配合饲料投喂1星期,有较...

    1459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黄颡鱼综合混养技术
    黄颡鱼综合混养技术

    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黄颡鱼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慢于鲤科鱼类,但对该品种本身而言生长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能达到商品规格,且群体产量较高。因目前人工繁殖技术尚不成熟,大规模人工养殖有一定困难,因此开展混养已势在必行。鱼池中混养黄颡鱼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

    158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乌鳢受精卵与未受精卵的区别
    乌鳢受精卵与未受精卵的区别

    由母体产出金黄色的卵子与雄鱼排出的精子在水中相遇结合形成受精卵,在合适的水温水质中胚胎开始发育,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心脏搏动期等直至胚体抽动出膜等一系列变化,形成鱼苗。由于胚体的发育,在卵中的比例不断增大,鱼卵的外观色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据观察,刚产下的鱼卵为金黄色(鲜黄色),随后向暗黄色、灰黄色、灰黑色逐渐转...

    1803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南方大口鲶养殖技术之营养性疾病防治方法
    南方大口鲶养殖技术之营养性疾病防治方法

    此病与传统病原生物性疾病不同,若不能正确诊治,仍按照生物性病因诊疗,很可能造成盲目滥用药物,产生药残、药害。此病发病范围广,投喂同种饲料的多数鱼均不同程度存在以下病症:外观病变不明显,解剖可见肝脏肿大,颜色变白或黄,胆囊肿大,胆汁变黑,胰脏颜色变浅,病鱼零星死亡,主要危害成鱼,整个养殖期均可发生。防治方法:更正饲料配方...

    275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河蟹塘伊乐藻之花式控草法,哪种才是最好的?
    河蟹塘伊乐藻之花式控草法,哪种才是最好的?

    作者:北京水世纪张泰昌“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足以可见水草在河蟹养殖中的地位。笔者因所在区域为苏北泗洪地区,该地区以高密度养蟹为主,水草种植都是伊乐藻为主,蟹塘多是平底塘。说到伊乐藻,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伊乐藻疯长、高温期漂草烂草,怎么预防处理呢?在塘口服务中,笔者发现一个不成文的习惯--------控草,...

    55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低温期鳜鱼游水死亡,检出杀鲑气单胞菌一例
    低温期鳜鱼游水死亡,检出杀鲑气单胞菌一例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一鳜鱼养殖池塘,面积8亩,水深2米,配备6台1.5kW增氧机(见图1),2万尾鳜鱼,标头(最大规格的鱼)1.5斤/尾。2016年2月25日,发现个别死亡(见图2),检测水质碱性较高,用30斤硫酸铜降碱。2月27日,解毒调水,追鱼很好,之后每隔四五天用“底加氧”改底。3月11日,池塘出现大量“水蛛”...

    1116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黄颡鱼阶段流行疾病及抗生素敏感性情况
    黄颡鱼阶段流行疾病及抗生素敏感性情况

    本阶段药敏实验室样本,黄颡鱼发现出现烂皮、花身情况出现。实地塘口查看水质指标异常,蓝藻情况泛滥。发病流行情况通过实地塘口拜访,养殖户发现出现该种情况的鱼塘不在少数。拜访鱼贩了解到拉鱼塘口发现也较多。发病塘口在5%左右。发病阶段通过打样发现,发病多处在初期,大规模死亡较少。发病主要出现在2-4两规格的大鱼,该规格鱼基本已...

    318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