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鳗鱼可控生态养殖技术八问八答

时间 : 2023-05-23 17:43:14 投稿人 : 南烟 点击 : 加入收藏

常规集约化的鳗鱼养殖依靠大量换水和药物防治病害,严重制约鳗鱼业的生存和发展。鳗鱼可控生态养殖技术,不仅节水节能,还能减少用药或不用药,是可行的鳗鱼养殖新技术。

  □文/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袁重桂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关景象

  1、什么是鳗鱼可控生态养殖?
答:当人们谈到“生态养殖”时,大多会理解为一种简单、天然、粗放、低产、低效的养殖方式。然而,当增加“可控”二字时,以上理解则是完全错误的。可控生态养殖是一种集约化、高效率的精养殖模式,具有“健康安全、经济实用、节能减排、高效环保”等特点。
“鳗鱼可控生态养殖”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通俗地说,就是通过人为有意识地改变现有鳗鱼养殖设施,尽可能地调控和营造更加适合鳗鱼生长发育的良好生态环境:利用生物相互抑制的原理,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用药或不用药;通过控温和保温减少因气候变化对鳗鱼养殖造成的影响,大大缩短生长周期,提高饲料效率;通过减少换水甚至不换水,节约大量能源,降低生产成本;通过适度光照和增氧提高水体生态系统的活力;通过物理方法处理鳗鱼粪便控制生物消化平衡,保持微生态的自净能力。通过这些措施,使水体生态系统超越自然,按照我们的愿望高效地生产健康、安全、优质的鳗鱼。

2、为什么可控生态养殖要保温?
答:鳗鱼是变温动物,其生长、代谢效率均取决于养殖水体温度,当温度适宜时(欧鳗25℃左右,日本鳗27℃左右),其体内代谢旺盛,对食物消化和吸收效率最高,生长速度最快。温度过高或过低,鳗鱼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受影响,生长相对较慢。在鳗鱼养殖中建造温棚、安装加温和控温系统,保持鳗鱼最适生长温度,不但有利于鳗鱼生长,也有利于各种浮游生物和细菌等微生物的繁衍,保持水体中微生态平衡。同时,搭建温棚可以适当采光以满足水体中光合浮游植物的生长需要,有效消耗水中营养物质,净化水质;温棚还有利于减少热量的散失,使水体温度保持相对恒定,使鳗鱼养殖基本不受季节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3、为什么可控生态养殖要加装增氧系统?

答:可控生态养殖与传统工厂化养殖不同,养殖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分解性微生物。在阴天和夜间,特别是后半夜,养殖水体中的所有生物降低或停止光合作用,而相对呼吸作用耗氧量大大增加,有可能造成水体短时缺氧,对鳗鱼健康造成威胁,这是可控生态养殖的瓶颈问题。若此时不增加水中溶氧,最容易发生鳗鱼浮头缺氧死亡、水质急剧恶化等后果。因此,有必要在鳗鱼养殖池中加装增氧设施,及时给养殖水体增加溶氧,突破每一天可能发生短时缺氧的瓶颈。通过加强增氧还可有效保持水中微生物的高消化能力,可大大提高水体中鳗鱼养殖密度,从而获得单位面积的相对高产,提高生产效率。

4、为什么可控生态养殖要避免大量换水?
:“大量换水”几乎是我国工厂化水产精养模式的“专利”,由于养殖密度较高,水质容易恶化,不得不采取大量换水的方式,常常是日换水量达数倍,甚至十多倍。如此大换水养殖,造成水体中浮游生物和分解性微生物极少。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鱼长期生活在清水环境里,近似于人类生活在没有植被和湿地的沙漠里,生存环境是十分恶劣的。大换水造成的清水养鱼的害处很多,如:
A.养殖水体中鱼类排出的粪便,因缺乏浮游生物和分解性微生物,不能及时被分解而大量积累;
B.水体中溶解氧因养殖生物呼吸作用不断消耗,同时又缺少光合作用补充,容易导致水中溶解氧迅速减少;
C.水霉菌等有害病菌和鳗鱼常见寄生虫(如小瓜虫、拟指环虫、车轮虫等)最容易在这种单调的清水系统中先于藻类等光合浮游生物和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容易造成鱼类暴发性疾病;
D.养殖过程中频繁换水,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每次换进的新水对于鱼类来说都是一个新的环境,造成鱼类经常处于条件应激状态,严重影响其摄食和生长;
E.大量换水造成养殖水温不容易恒定,不但造成鱼类应激,还造成加温耗能加大,生产成本提高;
F.因频繁换水而经常通过水源带来病原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大大增加了鱼类发病的几率;
G.鱼类在清水中没有安全感,容易受环境影响应激,摄食效率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细数大换水这些弊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可控生态养殖模式不采用大量换水的道理。可控生态养殖讲究的就象人们常说的“养鱼先养水”,所谓“养水”,是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换水甚至不换水,在养殖水体中有意培养大量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分解性微生物等,让水体构成一个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让各种微生物高效地消化鱼类产生的粪便和水体中的其他有害物质,净化水质,为鱼类营造一个平衡、稳定的良好生态环境,能有效避免因清水养鱼造成的种种弊端。

5、为什么可控生态养殖不能使用水体消毒剂等药物?
答:
可控生态养殖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环节是在养殖水体中培养大量的浮游动、植物和分解性微生物,有时也要在养殖水体中加入“益生菌”,其目的是通过水体的生态系统实现水质自净,同时抑制有害病菌和寄生虫的暴发,保护鱼类安全。如果养殖过程中使用水体消毒剂、抗生素或杀虫药物,将导致各种微生物大量死亡,使精心建立的水体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甚至崩溃。而当水中生态系统失衡,水体中的有害病菌和寄生虫总是捷足先登大量繁殖,继而引发病虫害。滥用药物将陷入“用药-换水-疾病-用药”的恶性循环中,鱼类常发生药物诱发性多种疾病,并可能造成鱼类中药物残留超标的风险。可控生态养殖需要一个稳定的多样性生物系统,任何药物的使用都有可能使该系统受到破坏,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6、为什么饲料配方对可控生态养殖有影响?
答:
可控生态养殖系统中微生物的消化能力与鱼类粪便排放量是一个动态平衡,粪便排放过多,将造成微生态失衡,产生不良影响。饲料配方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和鱼类粪便中的营养物质含量。鳗鱼长期摄取营养配方不合理的饲料,会造成其本身健康状况不佳,进而影响饲料消化吸收率,增加生态系统负担,同时降低鱼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此外,鳗鱼饲料中若添加抗生素,将杀死鳗鱼肠道中的有益菌群,也会影响鳗鱼的消化吸收能力。选择良好的饲料配方有利于提高其消化吸收率,在饲料配方中添加发酵豆粕或其他活性发酵产物,对培养鳗鱼肠道有益菌群,帮助鳗鱼消化吸收十分有利。

7、为什么可控生态养殖需要合理密度?
答:
在可控生态养殖系统中,鱼类产生的粪便主要依靠水中微生物及时进行消化,而水体生态系统对鱼类粪便的消化能力是有极限的,养殖密度过高,所产生的粪便有可能会超出生态系统的消化能力,生态平衡将被打破,水质将恶化。为避免出现这种状况,控制适当的养殖密度非常关键,经初步试验表明,在不换水、不排污、保持温度相对恒定的条件下,幼鳗培育密度500-800尾/m2是可行的;成鳗养殖在不换水、不排污的条件下,放养密度可达6-8kg/m2。

8、可控生态养殖模式如何实现更高密度养殖?
答:
在可控生态养殖模式中,实现更高密度养殖的关键是如何突破水体生态系统对粪便的消化极限,这也是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我们知道,微生物消化的极限是不可以突破的,唯一的解决办法是采用物理方法将水体中部分鱼类粪便分离出来,减轻微生物的负担,实现人工控制下的平衡,这是可控生态养殖的一个关键环节。具体分离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如微粒过滤法、人工湿地过滤法、气旋发泡分离法等。人工分离鱼类粪便效率越高,则可放养的密度越高。

鳗鱼可控生态养殖技术八问八答 | 淡水养殖

相关文章

  • 刘家寿老师PPT分享:河蟹生态养殖模式的研究
    刘家寿老师PPT分享:河蟹生态养殖模式的研究

    本文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刘家寿老师11月14日在2016年中国河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的报告PPT,刘家寿老师详细和大家分享了、湖泊生态养殖模式、池塘生态养殖模式这两种模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刘家寿老师在报告会现场。以下是刘家寿老师PPT报告《河蟹生态养殖模式的研究》的全文截图。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需转载,...

    112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水鱼新秀——宝石鱼
    水鱼新秀——宝石鱼

    宝石鱼(JadePerch);又称宝石鲈、宝石斑鱼,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淡水水域,是目前惟一分布于澳洲的一种著名淡水鱼品种。它最早是由海水鱼演变而成的,所以它既保持了淡水鱼的细嫩,又有着海水鱼独有的鲜美。宝石鱼的外形极为诱人,其体色银亮,体侧有多少不等黑色发亮的椭圆形斑块,宛如镶嵌在鱼身体表的黑宝石,称之为“宝石鱼”真乃名...

    190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肖述,符政君,张跃环,喻子牛(中国科学院湛江海洋经济动物实验站广东湛江524001)摘要:对我国南方海域分布的熊本牡蛎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熊本牡蛎繁育周期较香港牡蛎长,每年4月到10月共6个月繁殖时长;幼虫培育以单一云微藻全程投喂,各阶段发育正常,并最终能完成正常变态;熊本牡蛎对苗种繁育密度具有较高敏感性,6日龄...

    720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黄喉拟水龟养殖常见病环境疾病防治技术
    黄喉拟水龟养殖常见病环境疾病防治技术

    1.病因:水质污染,水体氨、硫化氢、甲烷、二氧化碳等过多及外源性中毒。2.病症:病龟头伸出水面呼吸,身体直立水中挣扎,不久死亡。水表可以嗅到腥臭味或恶臭味。3.防治:定期换水,经常清除污染物和排泄物;用漂白粉1.0~1.2毫克/升全池遍洒...

    1638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提高规格早上市,华中养草鱼亩利润是别人两倍!
    提高规格早上市,华中养草鱼亩利润是别人两倍!

    大家都知道,近两年华中地区的养殖户养殖草鱼的积极性普遍降低,转行、减少养殖的情况比较常见,但总有一部分养殖户不受行情的影响,取得好的效益,这得益于好的养殖模式的选择,洪湖通威365示范户李辉先就是其中一员。李老板主养草鱼,塘口面积35亩,按照标准的365模式对塘口进行改造和养殖。李老板的示范塘全程饵料系数1.5,斤鱼成...

    2708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鳜鱼养殖常见病之剑水蚤病  防治技术
    鳜鱼养殖常见病之剑水蚤病 防治技术

    剑水蚤是鳜鱼卵的敌害。在其孵化用水中,出现剑水蚤会大量引起缺氧或咬伤鳜鱼卵及初出膜的幼小鱼苗,致使死亡,造成鳜鱼人工繁殖时孵化率低,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防治方法:孵化缸进水口用60目尼龙纱网过滤,减少剑水蚤成虫进入。...

    877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户选肥不当导致藻类爆发 好润调控有方法
    河蟹养殖户选肥不当导致藻类爆发 好润调控有方法

    高淳河蟹养殖,使用农家肥和菜饼肥水较为普遍(图1)。而农家肥和菜饼的大量使用所引发的“副作用”也层出不穷,如鞭毛藻类过度繁殖、青苔大量爆发、虫害泛滥等。笔者近日成功处理了一例因使用农家肥和菜饼肥水而导致空球藻大量爆发的水体,现将处理过程介绍如下:图1一、池塘基本情况小南湖王老板,池塘面积30亩,河蟹放养密度900只/亩...

    58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浙西地区茭白泥鳅共生养殖模式详解
    浙西地区茭白泥鳅共生养殖模式详解

    浙西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地处钱塘江上游,是国家生态示范区,境内的乌溪江水质常年保持I级地表水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72.9%,同时当地政府全力打造土壤、水质、空气等立体的产地环境保护系统为放心农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在衢江区1.8万hm2的农田中,茭白种植面积就高达300hm2。衢江区在茭白-鳖套养技术已成熟的...

    2326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当心不良天气引发池鱼泛塘
    当心不良天气引发池鱼泛塘

    养殖鱼类因池水缺氧而发生浮头或泛塘事故,在夏秋季屡见不鲜。引发的原因,除了因管理不善,池塘水质状况差等因素外,与不良的天气也有直接的关系。引发鱼类浮头泛塘的不良天气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降雨天气。白天日照强,但在傍晚前后突下雷阵雨,或是连日阴雨缺乏日照的天气。二是闷热天气。久打雷而不下雨,风力小,连日闷热气压低,以及久晴...

    141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季繁殖鲤鱼苗五技巧
    秋季繁殖鲤鱼苗五技巧

    秋季利用家庭凼仔流水养鱼池进行人工繁殖鲤鱼苗,能适应春季放养的需要,缩短鱼苗养殖周期,提高产量。秋季人工繁殖鲤鱼苗有五技巧: 一、种鱼选择要选择成熟,重500克以上的种鱼。雌鲤鱼要腹部膨大柔软,肛门和生殖孔周围红肿,充血;雄鲤鱼挤其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而且肛门附近无红肿。 二、雌雄搭配选择好雌雄种鱼后,以1:5~7的比...

    734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养殖户如何应对甲鱼冬眠及冬眠后死亡症
    养殖户如何应对甲鱼冬眠及冬眠后死亡症

    □厦门星鲨动物保健品厂刘光龙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安徽等地有不少的外塘越冬甲鱼,这些外塘甲鱼,大部分池塘在头年9月底开始盖保温大棚,第二年5月中下旬拆除,部分池塘在越冬期间有锅炉加温。但总结现状,这些保温效果都不甚理想,水温远远低于甲鱼生长要求的最佳温度(29℃~32℃);部分水温甚至在10℃以内,甲鱼进入冬眠状态。...

    360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常见病聚缩虫病防治方法
    河蟹养殖常见病聚缩虫病防治方法

    聚缩虫病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缘毛目、钟虫科。聚缩虫成树枝状,个体着生许多纤毛,固着于物体上形成很大的群体,其根部寄生于河蟹溞状幼体的头胸部、腹部处。抱卵蟹的卵粒也有聚缩虫寄生。当受到刺激,整个群体即会收缩。当海水盐度0.003,水温18~20℃,聚缩虫在溞状幼体上迅速繁殖。感染强度1~5个,超过幼体大小的2~3倍,...

    289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冬季放养鱼种须把好九关
    冬季放养鱼种须把好九关

    实践证明,冬至到立春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有利于鱼种及早适应环境,促进鱼种开春猛长,提高产量。越冬期间放养好鱼种,要把握好以下“九关”。鱼池五改小塘改成大塘、死水塘改成活水塘、浅水塘改成深水塘、漏水塘改成保水塘、抢险塘改成防洪塘。整修池塘先放水暴晒后,除去过多淤泥,只保留15厘米~20厘米厚的淤泥,铲除杂草,疏通渠道,...

    215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黄沙鳖养殖技术之成鳖的捕捞
    黄沙鳖养殖技术之成鳖的捕捞

    (1)成鳖的捕捞时间成鳖是指大小已达到上市最低标准(体重500~750克)的鳖。成鳖四季都可捕捞,根据市场需求而定。但为了集中上市,捕捞成鳖一般在秋后水温15℃左右时捕捞。(2)成鳖的捕捞方法①少量捕捞法:有以下几种。笼捕:笼的大小不论,笼的两端入口处有倒须,鳖能进不能出。在笼中放猪肝等动物内脏。捕鳖时,于头一天夜晚放...

    57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你的螃蟹蜕一壳了吗?蜕一壳,这些你应该要知道
    你的螃蟹蜕一壳了吗?蜕一壳,这些你应该要知道

    图片拍摄:饶小坤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关注《蟹讯速递》栏目,今天主要跟大家讲讲关于目前蟹塘蜕一壳的相关问题!无论大江南北,凡是养殖大闸蟹的区域,相信蟹苗在这个季节,基本全部下塘了,那么随着气温的缓升,在幼蟹养殖过程中,我们如何知道,蟹苗的一蜕时间呢?图片资料:决定幼蟹蜕壳的4点要素::1、是水温(也就是环境温度)。2、投...

    48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