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浅议黄颡鱼池塘精养关键技术

时间 : 2023-03-21 21:10:10 投稿人 : 琼琼 点击 : 加入收藏

刘晋张璐1马学坤姚春凤刘康庞观宏

浅议黄颡鱼池塘精养关键技术 | 淡水养殖

(广东粤海饲料集团工程中心,广东湛江524017)

黄颡鱼又名黄姑鱼、黄腊丁、嘎鱼等,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黄颡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无肌间刺,且具有滋补、药理作用,成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广东、广西、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区均有较大规模的养殖。黄颡鱼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与网箱养殖两种,池塘养殖又分为池塘精养与池塘混养。黄颡鱼品种较多,有黄颡鱼、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是黄颡鱼和江黄颡鱼。本文以珠三角地区黄颡鱼养殖为例,简要介绍黄颡鱼池塘精养的几点关键技术。

1黄颡鱼生物学特性

1.1食性与摄食

黄颡鱼属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自然条件下,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水生昆虫、小鱼虾、螺蛳等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人工养殖条件下,黄颡鱼可全程摄食配合饲料(粉料与膨化饲料)。黄颡鱼的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一般白天栖息于水体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体上层觅食。因视觉不发达,黄颡鱼觅食主要依靠嗅觉、触觉。

1.2生长特性

黄颡鱼为小型鱼类,生长速度较慢。天然种群1龄鱼体重为3~5g,最大可达50g,2龄鱼多在50~100g。养殖黄颡鱼1龄鱼最大规格可达100~150g,2龄鱼最大规格达400~500g。黄颡鱼雌雄生长速度差异较大,雌鱼生长速度慢,且体重达到50~100g时生长明显减缓或接近停滞;雄鱼在400g规格前仍可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池塘精养条件下,黄颡鱼养殖单位产量为2000~3000kg/667m2,最高可达4000kg/667m2以上。

1.3生态特性

黄颡鱼属温水性鱼类,在1℃~38℃水温条件下可存活,最适生长水温为25℃~28℃。黄颡鱼营底栖生活,对水体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水体溶氧量大于2.0mg/L时能正常生存,低于2.0mg/L时出现浮头现象,1.0mg/L时出现窒息死亡。但黄颡鱼具有集群活动的特性,生性胆小、喜扎堆栖息,在密集分布的情况下对溶氧的要求较高,为保证黄颡鱼正常的摄食与生长,水体溶氧量应高于3.0mg/L。黄颡鱼较能适应酸性环境,但对碱性环境较敏感,在微偏碱的水体中(pH=8.2)可能表现出较强的毒性效应(皮肤腐烂,体色发白,甚至死亡);最适pH值范围为7.0~7.6。黄颡鱼对盐度具有一定耐受性,在盐度为0~7‰范围内其生长和成活率不存在差异。

2黄颡鱼池塘精养关键技术

2.1合理放养

2.1.1放苗时间与放苗密度

珠三角地区养殖黄颡鱼放苗时间主要为4月至8月,以5月至6月较集中。放养的黄颡鱼苗有刚孵化不久的仔稚鱼苗(俗称“鱼花”),亦有经过一段时间培育的幼鱼苗(如规格为0.5~1.0g/尾)。因黄颡鱼雌鱼成鱼规格显著小于黄颡鱼雄鱼,部分黄颡鱼苗生产企业在研究黄颡鱼全雄鱼苗繁殖技术(雄性率大于95%),但目前黄颡鱼全雄鱼苗尚未在养殖生产中推广使用。

黄颡鱼仔稚鱼苗的放养密度为4万~6万尾/667m2,幼鱼苗的放养密度多为2万~4万尾/667m2,视鱼苗的成活率与水源情况考虑分塘养殖或中途补苗。

2.1.2套养

黄颡鱼营底栖生活,为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生物资源,黄颡鱼养殖池塘可套养少量的鳙鱼或鲢鱼(活动于水体中上层,滤食性)。而鲫鱼(底栖鱼类,杂食性)、草鱼(居水体中下层,草食性,喜食人工配合饲料)等鱼类与黄颡鱼在活动空间、摄食活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不宜作为黄颡鱼池塘的套养品种。此外,鳙鱼、鲢鱼可通过滤食水体中过多的浮游生物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对改善黄颡鱼养殖池塘的水质条件具有重要的意义。鳙鱼、鲢鱼一般在黄颡鱼苗放养半个月后才开始放养,鳙、鲢鱼苗全长为10~375px,放养密度为200~400尾/667m2。

2.2投饵管理

2.2.1饵料的选择

黄颡鱼仔鱼在孵出后的第4天开始开口摄食外源性食物,随着仔鱼的生长,仔鱼饵料的种类依序更替为:“轮虫、小型枝角类、桡虫类幼体等”→“大型枝角类、桡足类等”→“摇蚊幼虫、寡毛类等”。在养殖生产中,黄颡鱼仔鱼开口摄食早期一般投喂枝角类浮游动物,5~7天后转为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粉料),如长吻鮠配合饲料;当黄颡鱼苗全长达到6~175px后又改为投喂黄颡鱼配合饲料(膨化饲料)。其中,在投喂粉料阶段,使用部分对虾配合饲料、冰鲜鱼浆与粉料三者混合投喂,亦可取得较好养殖效果。在投喂膨化饲料阶段,部分黄颡鱼养殖户为了减少饲料成本,在黄颡鱼规格为50g/尾前投喂价格较便宜、蛋白质水平较低的配合饲料,如塘鲺鱼料,然后才投喂价格、蛋白质水平较高的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但此养殖模式在养殖效果上与全程使用黄颡鱼配合饲料的养殖模式存在较大的差距。

2.2.2投饵时间与投饵量

黄颡鱼属昼伏夜出鱼类,摄食活动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白天摄食量少或不摄食,夜间摄食活动活跃。仔鱼在8:00至14:00摄食能力逐渐减弱直至停止摄食;16:00后摄食逐渐加强,在20:00至次日2:00摄食能力较强,并在22:00达到摄食高峰。因此,黄颡鱼养殖大多白天不投饵,晚上分批投饵,黄颡鱼仔稚鱼每晚可投饵三次,时间分别为20:00、22:00、0:00;黄颡鱼幼鱼或成鱼每晚投饵二次,时间分别为19:30、23:00。黄颡鱼仔稚鱼阶段,按照饱食投喂法确定投饵量,日投饵率约为10%;幼鱼或成鱼阶段,则视天气情况与鱼体健康情况,适当控制投饵量,日投饵率可为3%~5%。

此外,黄颡鱼摄食速度较慢,摄食时间长,黄颡鱼养殖池塘一般在投饵台旁的水面用密纱网设置一个圆形或方形的围网,以避免饲料漂至池塘边影响摄食。围网面积视池塘面积与鱼苗数量而定,一般约为20~30m2。

2.3水质调控

水质恶化是池塘养殖鱼类发生病害的主要诱因,高密度养殖黄颡鱼对池塘水质条件要求高,水质调控对黄颡鱼养殖成活率具有重要的影响。调控水质常见的方法是换水,一般春季或秋季每20天左右换水1次,夏季每10天左右换水1次,每次换水750px左右,保持池水的透明度在875px以上;冬季较少换水。池塘注入新水后,还应泼洒聚维酮碘或二氧化氯进行水体消毒。因为水体pH值偏高可能会对黄颡鱼产生毒性作用,黄颡鱼池塘水体消毒应慎用生石灰。

除了换水,要保持黄颡鱼养殖池塘水质稳定,还应对池塘定期添加微生态制剂,通过微生物学方法调控养殖池塘的水质。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EM菌等。光合细菌能迅速消除水体氨氮、硫化氢和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枯草芽孢杆菌能有效降解水体中残饵、粪便、浮游生物残体及有机碎屑等有机物,使之矿化为单细胞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盐类,减少有机废物在养殖池塘中的沉积;EM菌为复合微生物菌群,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多种有益菌种复合培养而成,可将水中有机物转化成各种营养元素,促进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并增加水中溶解氧,减少氨氮、硫化氢等的含量。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应注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厂家的产品,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属好氧性细菌,施入水体后可能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气,使用时应注意增氧。另外,在养殖过程中坚持每日开动增氧机,亦是调控池塘水质的重要措施。

若池塘水质出现恶化,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控水质,调控方案之一为:先使用化学类的底质改良药物和增氧剂,快速降低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再使用微生物制剂,如EM菌,提高水体中有益菌的含量,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并促进池塘水质条件的逐步改善。

2.4病害防治

在珠三角地区,每年5月至8月是黄颡鱼病害高发季节,其病害具有病情持续时间长、病鱼死亡率高等特点,给黄颡鱼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养殖生产中,危害较严重的疾病有红头病(俗称“一点红”)、细菌性溃疡病(俗称“烂身病”)、出血性水肿病等。

2.4.1红头病

①流行特点与主要症状

红头病,又称“爆头病”、“一点红病”,其致病菌为迟钝爱德华氏菌或鲇鱼爱德华氏菌。黄颡鱼红头病流行的水温为18℃~28℃,水温高于30℃或低于15℃,黄颡鱼较少发病。在江浙地区,每年的5-6月和9-10月为发病高峰期,在珠三角地区,4-10月均可能发病。黄颡鱼红头病主要危害25~200g的黄颡鱼鱼种或成鱼,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100%。

该病的主要症状为:病鱼头朝上尾朝下,悬垂于水中,有时呈螺旋状游动;鳍条基部、下颌、鳃盖、腹部可见细小的充血、出血斑;肝肿大,上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肾脾肿大充血,颜色灰黑;后期病鱼头顶部充血、出血、发红,在颅骨上方形成出血性溃疡带,严重时头顶穿孔,颅骨裂开,露出脑组织。

②防治措施

预防方法:定期换水,使用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EM菌等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并坚持开动增氧机提高水体溶氧量;在疾病流行季节,定期使用聚维酮碘进行水体消毒,每15天消毒一次,每次连续用药2天。使用水体消毒药后,还应适当添加微生态制剂,以保持水体中有益菌类的足够含量。

治疗措施: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同时,拌喂复方新诺明,第一天用药量加倍,连续用药5天。具体用药量参考商品药使用说明。

2.4.2细菌性溃疡病

①流行特点与主要症状

细菌性溃疡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均为条件致病菌。该病具有流行区域广、流行季节长、暴发性流行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珠三角地区,每年的6-8月为该病的高发季节,病鱼治愈后仍可重复感染发病。

该病的主要症状为:体表溃烂,身体中后部常有大面积的退色斑,胸鳍和背鳍基部发红、溃烂,有的尾鳍腐烂,下颌和腹部发红,口腔周围和鳃盖边缘溃烂;鳃瓣发白呈贫血症状,鳃丝和鳃小片肿胀、融合甚至溶解;肝脏肿大,并呈不同程度的糜烂状,空肠。

②防治措施

预防方法:与红头病的预防方法相同。

治疗措施: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消毒水体,第三天再使用光合细菌制剂提高水体光合细菌数量;同时拌喂庆大霉素与恩诺沙星,连续用药5天。

2.4.3出血性水肿病

①流行特点与主要症状

出血性水肿病属细菌性疾病,但其病原体尚未确定。该病在黄颡鱼苗种与成鱼阶段均可发生,对黄颡鱼苗种危害较大,水温在25℃~30℃时易暴发,死亡率可达80%以上。

该病的主要症状为:病鱼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肠内无食,充满黄色脓液,肝脏土黄色,脾坏死,肾脏上有霉点;病鱼在水体中不停旋转,不久即死亡。

②防治措施

预防方法:参考红头病的预防方法调控水质与消毒水体;在高温季节,定期拌喂大蒜素、维生素C与护肝类药物,每15天一次,每次连续用药3天。

治疗措施: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消毒水体;同时拌喂三黄粉、水产用护肝药与维生素C,连续用药5~7天;待病情稳定后再加拌诺氟沙星或恩诺沙星等药物。

2.4.4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黄颡鱼为无鳞鱼,对硫酸铜、高锰酸钾、敌百虫、溴氰菊酯等药物较敏感,防病时要慎用。

相关文章

  • 大闸蟹养殖之蟹种放养四注意
    大闸蟹养殖之蟹种放养四注意

    注意清塘消毒方法是先排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修补漏洞,加固堆圩,清除杂草,让池底经冰冻数日后灌水30厘米左右。然后,用药物消毒,以杀灭细菌、寄生虫和有害生物。常用药物有生厂石灰、茶籽饼、五氯酸钠等,每亩用量分别为75-100公斤、30-50公斤、2-3公斤。上述几种药物可单用,也可隔后复用,单用量选下限,复用量选上限...

    122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鮰与中华鳖混养技术
    斑点叉尾鮰与中华鳖混养技术

    1、池塘条件:该塘编号为七号,正常水位1.2m~1.5m,南北向,水面积1334c平方米,四周用50(cm(宽)×70cm(高)×5cm(厚)预制板作围栏设施,进排水分开,水源为直通长江的护场河水,池塘配1台2.2kw瓦增氧机,邻塘六号为同面积同密度,同规格主养鱼对照塘。2、试验材料:1.苗种:(1)斑点叉尾鱼种为该...

    906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水库冬放鱼种注意啥
    水库冬放鱼种注意啥

    每年冬季是向水库投放鲢鱼、鳙鱼、草鱼、青鱼等鱼种的黄金季节。但有不少养鱼户反映,在投放鱼种2天~7天的时间内,会在水库的水面上发现大批的死鱼和游动的病鱼,这些鱼的皮肤失去光泽,体表黏液增多。根据上述症状,可以推断鱼患上了典型的“水土不服症”。该病主要是由于水温剧变、鱼类皮肤神经末梢受到强烈刺激而引起内部器官功能失调造成...

    112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大闸蟹防逃防盗对策
    大闸蟹防逃防盗对策

    秋风起,蟹脚痒。9-11月是大闸蟹成熟的季节,也是蟹农们收获的季节。为防止成熟大闸蟹上岸活动逃跑或被盗,蟹农们要加强管理,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好防逃防盗工作,以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修建围网等防逃设备。蟹塘周围提前用塑料板、厚农膜等材料建造防逃围墙,选取的材料要光滑无褶皱,使大闸蟹没有攀爬的落脚点;围墙的高度不能低于6...

    76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匙吻鲟人工繁殖:鱼苗计数和孵化率
    匙吻鲟人工繁殖:鱼苗计数和孵化率

    (一)鱼苗计数刚孵化出来的匙吻鲟鱼苗,鱼体娇嫩,卵黄囊偌大,仔鱼一离水,即很快死亡。因而,必须采用带水逐一计数。鱼苗计数方法,是将鱼苗置于水槽中的小梱箱中计数。鱼苗数量多时,可采取分格法计数,即将全部鱼苗,均匀地分放在梱箱中各个格子中,格子的多少是随着鱼苗的多少而定,有10格、20格、30格等,先随意抽样2-3格,带水...

    1924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四大家鱼”亲鱼秋培技术
    “四大家鱼”亲鱼秋培技术

    一、草鱼、青鱼亲鱼秋培技术1、投饲:秋季水温适宜,是草鱼、青鱼摄食量较多的季节。整个秋季,应采用"以精料为主,精粗结合"的投饲原则。草鱼的亲鱼每天应投喂小麦、豆饼等精料。间隔2天,投喂青饲料1次,每次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20%左右。青鱼的亲鱼以投喂螺、蚬、蚌肉为主,辅以豆饼。2、调节水质:秋季草鱼、青鱼摄食量大,活动频繁...

    91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稻田养鱼好处多
    稻田养鱼好处多

    稻田养鱼是利用稻田浅水环境,在种植水稻同时,养殖鱼虾等水产品。稻田养鱼好处很多,主要有:投资少,收入多;除草灭虫,利于水稻生长;提高水田肥力,改良土壤;农田花工少等。近年来,在总结传统稻鱼共生经验基础上,我省探索总结出一套被群众称为“千斤稻百斤鱼”的沟坑式稻田养鱼模式,亩均增收千元以上,为我省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100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草鱼吃草不欢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介绍
    草鱼吃草不欢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介绍

    □武汉金联盛水产用品有限公司田彬一、流行时间:以3~4月最为常见,即吃黑麦草阶段。二、主要原因:1、水质不良。草鱼喜清新水质,老化、溶氧不足、过肥、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偏高时,均会影响草鱼摄食。(1)绝大多数池塘为上年遗留的水体,水质老化。(2)因冬春雨水不丰富,池塘水体过小,鱼类密度较大,引起水体浑浊,或溶氧不足...

    1479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优质种苗培育的水处理流程详解
    优质种苗培育的水处理流程详解

    2015年水产养殖业进行残酷大洗牌变革,其中种苗质量问题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传统的种苗培育模式(俗称:土八路)问题争议绵绵不断:由于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到位,滥用抗生素、高温培育种苗等问题屡见不鲜。所以,处理水系统培育模式将会打破传统培育模式成为新转折点,以“菌控藻、藻控水、水控苗”的生态培育模式,充分运用水中生物链达到...

    2560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实用技术:黄颡鱼养殖技术问答集锦
    实用技术:黄颡鱼养殖技术问答集锦

    1.黄颡鱼养殖有哪几种主要方式?黄颡鱼的养殖主要有池塘主养、池塘套养、网箱养殖及稻田养殖等方式。2.黄颡鱼池塘养殖有哪些技术要点?(1)池塘清整:池塘面积5~8亩,水深1.5~2米为宜。冬天鱼种并塘或成鱼出池后,排干池水,清理塘底淤泥,并曝晒塘底。开春后,清整塘基,每亩用150~225千克生石灰化成浆在全池均匀泼洒,进...

    541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秋季金钱龟四个饲养技巧介绍
    秋季金钱龟四个饲养技巧介绍

    龟类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因而其季节性活动特征很明显。根据龟类这个特点,应根据季节的变化对龟类进行不同护理。下面介绍金钱龟种龟秋季的管理方法:每年的秋季是金钱龟种龟交配的季节,同时又是金钱龟种龟过冬前的准备时期,因而秋季要特别注重金钱龟种龟的护理。秋季前期,金钱龟要进行交配,喂食过饱时会降低交配的积极性,因而此时喂食4...

    1471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鳜鱼养殖常见病病毒性肝病防治技术
    鳜鱼养殖常见病病毒性肝病防治技术

    ⒈症状及危害主要症状为病鱼不食饵料鱼,静卧或独游,外表症状不明显,体表及鳍条完好,鳃丝无缺损但发白,肛门不红肿,无黄色或红色物流出,剖腹可见肝脏苍白,胆囊肿大,胆汁浑浊变黄。该病由病毒引起。⒉防治方法⑴全池泼洒0.2~0.3毫克/升浓度的聚维酮碘。⑵饵料鱼投喂药饵,每千克饲料拌病毒灵15克、恩诺沙星8克和维生素C5克。...

    2778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秋季河蟹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介绍
    秋季河蟹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介绍

    作者:兴化市下圩镇农业服务中心水产站 翟华坤秋季是河蟹全年养殖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既是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河蟹极易发生死亡的一个时期。如果在这一阶段养殖户稍有松懈,不注意加强管理,往往会造成河蟹的大批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使全年养殖生产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因此,如何增强河蟹秋季养殖管...

    211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罗非鱼亲鱼大棚越冬保种技术
    罗非鱼亲鱼大棚越冬保种技术

    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它的抗寒能力比较差,一般水温降到12℃时,就会出现冻伤或冻死。在我国,除海南、台湾和云南、广东省的部分地区能自然越冬外,大多数地区罗非鱼都不能在自然环境下越冬,都要采取相应的越冬保种措施。广西水产研究所在那马淡水中试基地所建的罗非鱼越冬塘为温泉塘,平均水深1.8米~2.2米,出水水温常年保持在18℃...

    11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池塘大规格河蟹全程养殖技术
    池塘大规格河蟹全程养殖技术

    1水源与池塘条件水源水面宽广、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源、排灌方便、电力配套、交通便利。池塘面积以30×667㎡-50×667㎡为佳,池形呈长方形、东西向,长宽比为4:1,日照时间长、受风面积大,操作管理方便;坡度平缓,坡比为1:3,土质以为黏壤土为佳。池中设有“蟹岛”,占池塘面积的30%,环境安静,可供河蟹在上面栖...

    244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