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多年来主要以养殖“四大家鱼”及鲤鲫鱼等杂食偏植物性饲料鱼类为主。在养殖生产中自繁的野杂鱼作为副产品,每年需要花费20元/亩左右的饲料损失及清理费用,给渔民群众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经我们查阅大量资料,考察当地水质及饵料资源,决定在池塘套养肉食性凶猛鱼类加洲鲈鱼,既能杜绝饲料损失,又能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我们从2005年5月引进加洲鲈鱼进行养殖,经过一年半的试养,养殖成活率达85%以上,亩均纯收入增加近200元。在西北地区池塘套养肉食性凶猛鱼类可谓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增收途径。
一、池塘条件:
试养池塘位于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镇峡门渔场,试验面积为4亩、水深1.5米,池塘底质为沙土,淤泥15—30cm,养殖用水通过自流取自永川河。
二、投放前的准备工作:
1.池塘消毒
在放养前两周排出池水,保持水深30cm左右,每平方米水体用生石灰0.3kg,化水后全池泼洒,4天后,注入河水50cm左右,注水时不加过滤网。
2.培肥水质
投放鱼种前7天左右,施发酵牛粪等有机肥,培育天然饵料,施肥量为300kg/亩。
三、鱼种投放:(见表)
鲢鱼、鲤鱼、鲫鱼、草鱼投放在5月1日前完成,鲈鱼投放在5月20日完成。
亩均放养量
鲤鱼鲫鱼草鱼鲢鱼团头鲂鲈鱼合计
尾数重量(kg)
1寸50100100100200506001
1-2两1806010034034.5
2-3两2508033052.5
合计23016045018020050129088
四、饲料及投喂技术
饲料主要是麸皮、玉米面、油渣、苜蓿草,投喂时以青饲料为主,麸皮、玉米面、油渣为辅,每日投喂两次,上午8:00—9:00、下午4:00—5:00,日投青饲料100—150kg,精料5kg。
五、水质调控
每7—10天加水一次,每次15—20cm左右,直至加到池塘满水位。8—9月份,根据水位透明度灵活加水。总体是少加、勤加,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cm左右。
六、鱼病防治
禁止使用鲈鱼敏感的药物——敌百虫。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每月使用15kg/亩石灰水泼洒,或用五倍子2.5kg/亩煎汁后全池泼洒,试验期间未发生鱼病。
七、试验结果
2006年10月15日,经我们测产统计,收获鱼产量见下表:
面积(亩)放养数量(尾)收获情况(kg)成活率(%)
主养鱼(鲤、鲫、草、鲂、鲢)套养鱼
(鲈鱼)主养鱼套养鱼主养鱼套养鱼
重量规格重量规格
451802001406.80.2-1.773.20.48986
八、分析与讨论
1.成鱼养殖池塘套养鲈鱼是可行的。
成鱼养殖池塘在加水过程中,往往会混入大量的野杂鱼,加之自繁的鲤、鲫鱼鱼苗数量很大,达到20-30kg/亩,与主养鱼类争饵、争氧,影响养殖鱼类的生长。鲈鱼以野杂鱼及池塘自繁鱼苗为食,在控制其群体数量的同时获得鱼产品。
2.适当投放一定数量具有繁殖能力的鲤鱼、鲫鱼。利用鲤、鲫鱼的自繁,为套养鲈鱼提供一定数量的饵料鱼苗。
3.在自然条件较好、水中野杂鱼较丰富的池塘适当提高鲈鱼投放密度,提高养殖效益。
甘肃省天水市渔业工作站副站长:王剑周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建设路180号
邮编:741000
联系电话:0938-36939240938-8214260
邮箱:ywshwangjianzho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