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夏季草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思路

时间 : 2023-05-10 05:17:22 投稿人 : 小橘子 点击 : 加入收藏

作者:广州市诚一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草鱼事业部 周聪

夏季草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思路 | 淡水养殖

夏季是草鱼疾病的高发季节,多种疾病的爆发使养殖风险增加,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养殖的失败,因此需要我们格外地关注,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从夏季草鱼疾病多发的原因入手,针对草鱼常见疾病的防治重点,结合多年技术服务的实践经验,对夏季草鱼常见疾病防治的思路进行了初步整理,供大家参考。

1疾病多发原因

1.1底质

草鱼养殖大多采用土池养殖,池底大量的残饵、排泄物、动植物尸体富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机质氧化分解会消耗底层本来并不多的氧气,造成池底缺氧,多年未清淤的池塘,这种情况更为严重。缺氧条件下,厌氧细菌的大量繁殖,对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很多还原性的中间产物,如氨、硫化氢、甲烷、有机酸、低级胺类、硫醇等,这些物质的累积进一步消耗水体中的氧气,更造成鱼体的伤害,成为疾病爆发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

1.2溶氧

水温升高时,水体中的浮游动植物大量繁殖,优势种群交替加快,水体中的生物耗氧量大大增加,导致水体溶氧不足。夏季表层水和底层水温差较大,水体易出现正分层,表层和底层的溶氧交换减少,导致底层溶氧缺乏。

夏季频发的异常天气也会引起水体缺氧。闷热、低压的天气,造成空气中溶入水体中的氧气减少;炎热的天气突降暴雨,会造成表层水和底层水的对流,造成池塘溶氧水平大大降低;天气突变引发藻类大量死亡,水体溶氧急剧减少,还会增加水体的生物耗氧量。

1.3人为因素

养殖户为了片面追求草鱼的生长速度,在高温季节对日投喂量不加控制,增加鱼体肝脏负荷,使鱼体的抵抗力下降。还有一些养殖户防病意识薄弱,片面强调降低养殖成本,忽视养殖中的水质调节和疾病预防,成为草鱼疾病多发的人为因素。

1.4病原

草鱼细菌性疾病的病原多是条件致病菌,当池塘水质恶化的时候,它们就会大量繁殖,增加了草鱼感染疾病的机会。原虫类、蠕虫类、桡虫类的寄生虫在夏季的活力以及繁殖能力都会大大增强。

2草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思路

2.1细菌性并发症

从近几年的技术服务中发现,草鱼的细菌性疾病往往表现出多种细菌性疾病并发的症状,比如烂鳃、出血、肠炎的症状经常出现在一条鱼上,而且细菌性并发症的病程越来越急,流行越来越快,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给养殖和防病治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引起细菌性并发症的细菌包括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等,这些细菌多为条件致病菌。这些致病菌是常年存于水体中的,只是在池塘底泥较多、水质恶化的情况下就会大量繁殖,当它们达到一定数量就会致使鱼发病,因此只要定期消毒,控制细菌数量,就能有效地预防细菌性疾病。通过摄食活动感染鱼体的致病菌,只要定期内服一定的抗菌药物即可。抗菌药物可以是抗生素,如氟苯尼考、喹诺酮类药物或磺胺类药物,也可以是中草药。然而抗生素很容易引起细菌的耐药性,建议抗生素轮换使用,忌超量或低量使用。因此,细菌性疾病预防时用中草药为好,治疗时用抗生素或与中草药联用。目前,土法疫苗在预防细菌性疾病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不稳定,持续时间不长,以后随着专业化的疫苗的普及,疫苗会成为预防细菌性疾病的首选。

实践证明,细菌性疾病多发于养殖密度高的精养塘口:池塘底泥较多,池塘水质恶化,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偏高。因此做好日常的水质管理,对于预防细菌性疾病意义重大。此外,鱼体发病后,通过水质调节可以缓解鱼体的发病状况,为鱼体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水质条件。

总之,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思路就是,保证良好的水质条件,外用消毒药(禁用强氯精),内服抗菌药。

2.2病毒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主要以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草鱼出血病的危害最大,主要危害2.5~15cm大小的草鱼,其中以7~10cm的当年鱼种最为普遍,有的可持续于整个鱼种培育阶段。根据经验,在浅水塘、高密度草鱼养殖池发病常为急性型,发病急,来势凶猛、死亡严重,2~3周后池中草鱼大部分死亡;而在稀养的大规格鱼种池发病常为慢性型,病情发展缓和,每天死亡数尾至数十尾。

目前还没有研究出安全、有效的治疗病毒的内服药物,所以草鱼出血病的防治要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目前,有效的预防途径有两种:一是注射或者浸泡草鱼出血病病毒灭活疫苗,提高草鱼对出血病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力,这是至今为止最为有效的预防方法,可以使得鱼种的成活率高达80%以上;二是定期内服免疫刺激剂或者可以增强免疫力的中草药,提高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也叫基础免疫力)。免疫刺激剂的主要成分为葡聚糖、肽聚塘、酵母或脂多糖等;中草药型免疫增强剂主要成分有甘草、绿豆、五加皮、党参、栀子、杜仲、枸杞、当归、泽泻、陈皮等。

此外,池塘的养殖管理很重要,比如放苗前清除池塘淤泥,鱼种消毒,定期水体消毒,加强水质调控,这些措施对于预防草鱼的病毒性疾病起到很大的作用。

3肝胆综合症

该病发生原因比较复杂,与投料、池塘环境、养殖管理、滥用药物等有很大关系。夏季高温大量投料时,草鱼患此病的机率会大大增加,在水体环境变化时易引起死亡。由于此病不易发现,常常被养殖户忽视,待到发病后再来治疗时,所需疗程较长。

预防是此病的首选。多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调水,勤开增氧机,使水质保持清爽。高温季节,控制投喂量。采用少量多餐,同时搭配青饲料投喂。定期拌饲保肝护胆药物(如肝肠宝、保肝宁、盐酸甜菜碱等)和维生素C。

纠正不良的养殖习惯。不要频繁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等重金属杀虫;准确诊断,对症用药,抗生素轮换用药,要用足疗程,切勿随意加大剂量使用。

4寄生虫疾病

草鱼常见的体外寄生虫有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三代虫、中华鳋、锚头鳋等等。除中华鳋、锚头鳋肉眼可见外,上述其它寄生虫要用显微镜检查确诊。所以寄生虫病流行的季节,要定期用显微镜检查,发现有虫,即要及时用药。并且杀虫之后,要接着消毒,这是因为寄生虫往使得草鱼的鳃、体表受伤,伤口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如果杀虫之后不消毒,就会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达不到治疗效果。一些常见药物有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甲苯咪唑溶液、苦参提取液、溴氰菊酯溶液等。

草鱼体内的寄生虫主要以绦虫为主。大量绦虫堵塞肠道,影响草鱼摄食与消化吸收。防治绦虫,要根据绦虫的生活史不仅要拌饲驱虫药物如吡喹酮或百部贯众散,还需要外泼阿维菌素溶液或溴氰菊酯,杀灭水体中的剑水蚤等大型蚤类(绦虫的中间寄主)。

5结束语

草鱼疾病的预防是养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关乎养殖的成功与效益。我们一定要摒弃“预防无用论”观念,提高防病意识,在正确的防治思路的指引下,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药品(给合),这样才能降低养殖用药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相关文章

  • 龟鳖疾病的综合预防—认真操作预防(1)
    龟鳖疾病的综合预防—认真操作预防(1)

    第十二讲龟鳖疾病的综合预防—-认真操作预防(1)在养殖生产的各个操作环节中,由于工作人员操作的不当,都会引发各种疾病,如在分养时因不带水运送导致龟鳖幼种相互挤压抓伤引发腐皮病,再如在操作中因操作粗暴导致龟鳖应激引发爆发性流行病等,所以生产操作必须做到认真细致,轻拿轻放。一、出苗操作龟鳖从蛋壳刚出来时,会有两个环节易引发...

    1781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螃蟹无公害养殖关键技术介绍
    螃蟹无公害养殖关键技术介绍

    河蟹无公害生态养殖技术就是根据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应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河蟹养殖生产,种草放螺为河蟹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期间应用生物制剂改善水环境养殖期间应用生物制剂改善水环境,增加河蟹的抗病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病害的发生,使养成的商品蟹个体大、无污染、品质佳,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池塘的可持续...

    164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养鱼大水面发生寄生虫病咋办
    养鱼大水面发生寄生虫病咋办

    近年来,大水面鱼病暴发频繁,其中寄生虫病和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病率最高,而后者多由寄生虫咬伤鱼体所致。鱼寄生虫病7月~10月为流行高峰,50万~500万立方米的水库湖泊均有发病,发生水域广,流行时间长,危害严重。治疗鱼病,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水面大,费用高。因此,现谈谈几种危害严重的大水面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一、症状及流行...

    76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稻田养殖大闸蟹的日常管理技术介绍
    稻田养殖大闸蟹的日常管理技术介绍

    1.水质管理:管好水质,处理好蟹、稻与水的关系。河蟹为甲壳类水生生物,蜕壳时要求溶解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因而稻田养蟹首先要建好进、排水系统,做到能灌能排。其次,要根据农时节气变化和河蟹、水稻生长对水的不同需求,合理调控水位,坚持定期换水,一般每10~1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平时蟹沟保持水位1~1.2米,稻田...

    83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现阶段河蟹池塘蓝藻爆发诱因及对策分析
    现阶段河蟹池塘蓝藻爆发诱因及对策分析

    现阶段江苏各个河蟹养殖区或多或少都出现了蓝藻问题,以前期不重视培藻肥水和很少使用底质改良剂的区域最为严重。具体而言,出现蓝藻的池塘基本都有一个普遍现象,蓝藻出现前水瘦或者水体浑浊,水草挂脏,气温升高后,蓝藻问题相继出现。有些河蟹养殖区当蓝藻出现后就是一味的杀!杀!杀!不去深入了解现阶段蓝藻的成因,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解...

    98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五六月份河蟹塘水质白浊(石灰水)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五六月份河蟹塘水质白浊(石灰水)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一、5-6月份,蟹塘水质白浊(石灰水)的成因1、主要发生在伊乐藻大量旺盛生长的蟹塘。2、伊乐藻的光合作用,消耗水体二氧化碳,促使碳酸氢根离子向碳酸根离子转变,碳酸根离子与水体钙大量结合,导致水体生成大量的碳酸钙物质,以致蟹塘出现白色石灰水现象。3、伊乐藻旺盛生长,挣夺水体营养,抑制藻类生长,水体藻类含量极少。二、蟹塘石...

    276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投料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养出来的甲鱼怎么偏瘦?
    投料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养出来的甲鱼怎么偏瘦?

    广东汕头市潮阳区甲鱼养殖户吴老板:我的鱼吃料在慢慢恢复正常了,现在每口塘每天能吃40多斤料。想请教为什么浙江地区养殖的商品鱼都很肥很有重量,而我养殖的鱼都较瘦,是投料的原因还是管理及水质的原因呢?答复:浙江地区的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会在饲料中添加鱼油(也有用植物油)以及其它一些保健品(如电解多维、产酶益生素、复合酶、保肝...

    2127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中华鳖养殖的日常管理技术介绍
    中华鳖养殖的日常管理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除稚鳖外,幼鳖、商品用鳖和亲鳖均可采取鱼、鳖混养的方式,能与鲢鱼、鳙鱼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为主体的食用鱼同池混养。鳖从出壳到体重50克左右,是养殖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时期,要加强稚鳖越冬管理,达到提高成活率和加速鳖生长缩短养殖周期的目的。冬季提温养殖是加速鳖生长的有效方法。当10月中下旬水温下降时,将中华鳖从室...

    394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氮氧过饱和鲟鱼易患气泡病
    氮氧过饱和鲟鱼易患气泡病

    病因:发病原因是饲养水体中的微气泡过多,尤其是氮气和氧气过饱和(在10毫升/升以上),使鱼的肠道、鳃、肌肉等组织内形成微气泡,小气泡又汇集成大气泡,病鱼游动缓慢,无力,上浮水面,贴池边游动。严重者在口前两侧的两条沟裂内,肉眼可看到里面有呈线形排列的许多气泡。症状:在显微镜下检查时,鱼鳃发白,鳃丝间黏液增多,有许多小气泡...

    105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黄鳝养殖中蚂蟥的防治措施
    黄鳝养殖中蚂蟥的防治措施

    蚂蟥是环节动物门蛭纲的一些种类的俗称,也叫水蛭。许多地方在黄鳝养殖中出现大量蚂蟥寄生黄鳝体表引起黄鳝逐步死亡的现象,特别是在稻田等浅水中养黄鳝时更为严重。一般养殖密度越大,传染速度越快,死亡量也从少到多最后大量死亡。由于黄鳝是一种无鳞鱼,体表血管丰富,因而蚂蟥极易寄生。在调查中发现,从5~7厘米长的当年鳝苗种一直到成鳝...

    1249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草鱼“四大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上)
    草鱼“四大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上)

    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410153)丁德明草鱼易贪食,容易生病,养殖过程中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俗称草鱼“四大病”。特别是草鱼出血病,是一种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对草鱼鱼种的生产损失严重。一、草鱼出血病1.流行特点①危害对象:从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二龄以上...

    1018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史氏鲟鱼养殖常见病气泡病防治技术
    史氏鲟鱼养殖常见病气泡病防治技术

    1.病因:气泡病是一种由水质变化而引起的非寄生性病。病因是水中氧和氮的过饱和。当水体中各种气体含量处于正常值时,一旦水温迅速升高,会大大提高氧氮的饱和度,尤其以氮的饱和度增加最快,危害最为严重。2.流行:气泡病多在鱼苗期发生。3.症状:病鱼腹部膨大,表皮黏液增加,有黏滑感,部分鱼皮下伴有少量出血。经解剖观察,胃中有大量...

    1341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精细化管理成就螃蟹养殖优质高产高效
    精细化管理成就螃蟹养殖优质高产高效

    南京市高淳县淳溪镇荣复村承包户邢和头,1970年生,男,文化程度初中,2007年在团结圩承包63亩水面,系两口塘(其中33亩、30亩各一口),沟面积占塘口面积1/4,沟深0.9米,2006年11月底干塘清淤,2007年元旦左右全池泼洒生石灰200斤/亩,浅水区上水,清塘10天后放水,放水前搅拌一下,清除枯草,每隔2.5...

    94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台湾泥鳅日常养殖过程中的五个关键步骤
    台湾泥鳅日常养殖过程中的五个关键步骤

    一、池塘选择要领养殖场要找就近水源,便于加水。池塘养殖泥鳅,池塘深约80~150cm,水深50~120cm,池底最好有15~20cm的淤泥,进出水口方便。为了方便鱼塘管理,池塘规格以2~10亩为宜。二、池塘消毒及天然饵料培育放养前2周,池塘的消毒很重要。池塘消毒可以将池塘内杂鱼、青蛙、蛇虫鼠蚁清除干净,使泥鳅生长有安全...

    1890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影响鱼类生长的七种水体因素
    影响鱼类生长的七种水体因素

    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很多,但水体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水色养鱼用水根据水中所含水生生物种类的不同,一般要求水色呈茶褐色、淡褐色、豆绿色。如果水体呈灰色、蓝色或棕红色,水面出现一层油膜或绿色的浮膜、水质发生异味,这种水叫“老水”,对鱼的生长不利,遇此情况应抽出1/3老水补充同量新水。二、透明度...

    171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