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草鱼肠炎病。病原: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主要危害对象:草鱼、青鱼。主要症状:病鱼肛门红肿、外突、流血水或黄色粘液。
防治方法:
1、注射免疫苗1-2次,有明显预防效果。
2、泼洒含氯制剂或强氯精或漂白粉或敌菌灵等连泼两天。病名:
草鱼赤皮病(擦皮瘟)。病原:荧光极毛杆菌。主要危害对象:草鱼、青鱼、鲤、鲫、鲂也有发生。主要症状:病鱼体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病灶处鳞片松动、脱落,鳍条腐烂。
防治方法:
1、注射免疫苗。
2、拉网、运输或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损伤。
3、发病鱼池泼洒含氯消毒剂或抗生素。
4、拌饵喂氟哌酸1-2克/公斤料或复方新诺明2-4克/公斤料。第一天加倍。连喂5-7天。病名:烂鳃病。
病原:柱状嗜纤维菌(鱼害粘球菌)。主要危害对象:草鱼、青鱼、鳙、鲤均有发生。草鱼危害较重。主要症状:鳃丝肿胀、腐烂发白,末端软骨外露,常附粘液、污泥,严重者鳃盖上腐蚀成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
防治方法:
1、外泼含氯制剂或5克/立方米水大黄加3-5克/立方米水五倍子煮沸泼洒或5-7克/立方米水土霉素等。
2、喂服复方新诺明2-4克/公斤料。(第一天加倍)。
病名:草鱼烂尾病。
病原:温和气单胞菌。主要危害对象:草鱼种常见。主要症状:草鱼尾部鳞片脱落、发炎,尾鳍蛀蚀甚至烂掉。
防治方法:同草鱼赤皮病。
病名:细菌性败血病。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等多种产气单胞菌和河弧菌、鲁氏耶尔森氏菌假单等。主要危害对象:鲢、鳙、团头鲂、鲫、鲤。主要症状:病鱼体表、肌肉和内脏器官充血,肝、脾、肾肿胀,体腔积水或肠道充满血水,严重者鳃丝发白。
防治方法:
1、泼25克/立方米水生石灰或0.3克/立方米水强氯精或0.2-0.3克/立方米水二氧化氯等2天。
2、拌喂氟哌酸1-2克/公斤料或其它抗菌素生素,连喂5-7天。
摘自《农村养殖技术》200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