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8月,东莞厚街养鸡户李某处发生一起肉鸡球虫病并发霉形体病的典型病例。现将经过介绍如下。
1、饲养情况
7月3日李某购进黄羽肉鸡430只,按常规免疫。7月29日换喂中鸡料后第2天死亡24只,当时因怀疑是中鸡料质量问题而改用小鸡料,其后每天仍死亡40-60只。为此,特请笔者急诊。
2、临床检查
鸡群饲养在密闭的保温舍中,进入舍内就明显感至湿闷难受,有刺鼻的氨味。鸡群生长明显滞后,羽毛松乱,呆头缩颈,鸡冠苍白,不时听见呼吸有罗音。约有5%的鸡眼脸肿胀、眼球突出,无法正常饮水、采食。病鸡肛门羽毛被沾污,地面上有很多紫褐色血便。
解剖后,见鼻腔、气管内有大量粘液性渗出物;胸部气囊浑浊、增厚,眶下窦里有大量干酪样物;两侧盲肠中间呈红白相间干酪样肠芯。
受条件所限,未做病原分离鉴定。但由于临床症状十分典型、明显,结合鸡只发病日龄、饲养条件等流行病学分析判断,论断为肉鸡球虫并发霉形体病。
3、治疗措施
病情严重者肌注青、链霉素(青霉素5万U、链霉素3万U),每天2次,连用3d。可爱丹0.01%拌料饲喂,连用5d。用百毒杀按1:600比例对鸡舍进行喷雾消毒,每日1次,连用5d。补充添加维生素K、维生素A,改善鸡舍通风条件,降低舍内温度、湿度。
经以上措施治疗,病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
4、体会
此次发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失误造成。天气炎热,肉鸡脱温期应当提前,而该场近30日龄的鸡仍密闭饲养于狭小的舍内,密度大,温、湿度高。如此不良环境很容易诱发球虫病、霉形体病等。加之此次换料突然,没有适应期过渡,造成应激,从而引发此次疾病。
摘自《畜牧与兽医》200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