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提高黄沙鳖稚鳖成活率的技术要点

时间 : 2023-07-02 00:50:12 投稿人 : 小葡萄 点击 : 加入收藏

黄沙鳖稚鳖由于个体小,体质嫩弱,应变能力差,是多种鳖病的易发阶段,是养殖中的难点。以下谈谈提高稚鳖成活率之几点技术要点,供广大黄沙鳖养殖户参考。

提高黄沙鳖稚鳖成活率的技术要点 | 淡水养殖

一、严把消毒关

l、工具消毒:对养殖使用的工具、蓄水池、养殖池等,使用前用200ppm的漂白粉溶液浸泡,清洗后再投入使用。在日常操作后,用完的工具用5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清洗。各养殖池的工具不能混用,特别是发病的池子更加专池专用,防止病害的交叉感染和蔓延。

2、水体消毒:蓄水池pH值应用生石灰调节保持在8.0~8.5,然后用3ppm的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消毒,经曝气,沉淀后抽人养殖池。若无蓄水池则可用生石灰100kg/亩泼洒于养殖池。

3、苗体消毒:鳖苗放养前,用10ppm高锰酸钾溶液或用2%~4%的食盐溶液浸洗,水深3cm,浸泡时间为10min。

4、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养殖区域操作须对手、足消毒,可用20ppm高锰酸钾对所述部位进行处理。无关人员尽可能不对养殖池进行接触。

二、严把放苗关

放养鳖苗要经过上述消毒措施,同时对苗体也有一定要求,不符合要求的鳖苗不放养。

1、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色正常,裙边略向上翘,规格大于3.5g。

2、暂养鳖苗带有脐带和其它附着物,让其自行进入深约3cm的清水池中约18~24h清洗污物,然后投入预先准备好的开口饵料盆中,10min后即可移人养殖池。

3、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可放稚鳖30只,条件好的可多放一些,可在池内布一些水生植物。

三、科学投喂

稚鳖的饵料要符合精、细、软、营养价值高和易于消化等特点。可根据黄沙鳖的食性特点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或人工配合饲料。稚鳖经过3~4d的适应后,绝大部分都能上食台摄食。

1、食台设置  

每10m2养殖面积设置一个面积约0.25~0.3m2长方形食台一个。食台高度可随意调节,槽口沉入水下约3cm,便于稚鳖上台摄食和晒背。

2、科学投饵

一般早晨8:00、下午2:30各投喂一次,投喂操作要轻、快,以免惊扰稚鳖摄食;投饵量为稚鳖体重7%~10%,大食情况酌情增减。

稚鳖饵料要现制现喂,新鲜可口,粒径与稚鳖口径大小一致,便于一口吞下。吃不完的剩饵要及时消除,以免污染水体和发生食用变质残饵中毒。

饵料要均匀撒在食台上,贴近水面,不成堆,不留空白。

四、合理用药

定期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及抗菌药物,提高摄食量和增强体质。定期用板兰根、三黄粉等中草药拌饵投喂,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腐皮病、白点病、烂甲病等。

五、及时换水

稚鳖池水体小、密度高、温度高,摄食和排泄多,水质不易控制。早期3~5d换水一次,每次约1/2。以后5~7d换水一次,每次约1/2~1/3。如果有下列情况则应全换。

1、水面浮上一层泡沫,水色发黑,水质腐臭,水下腐殖质过多,沙子发黑发臭。

2、稚鳖大量爬上食台,对异常动静反应迟钝,不肯下水,显得有气无力,表明水中氨氮超标,引起稚鳖轻微中毒。

对于池底腐殖质过多,沙子发黑发臭的池子可用30~50ppm的石灰进行调节,并连续换水,直至水质较稳定为止。

六、及时分池

一般可在放养60d即可考虑分池。通过及时分池可调整养殖密度,减少弱肉强食,提高养殖群体的成活率和增长率,使出池规格整齐、均匀,以取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相关文章

  • 四川地区一种主养草鱼的养殖模式介绍
    四川地区一种主养草鱼的养殖模式介绍

    在同用户的交流中,很多用户常说行情不好、饲料价格又高了,赚不到钱。其实有些人是行情好也不一定赚钱,有些人是行情不好也不一定不赚钱。其实,能不能取得好的效益,科学的放养模式、用料模式、饲养管理、鱼病防控、成鱼出售时机尤其重要,根据四川地区本部区域主要养殖习惯、池塘条件、市场需求、结合通威饲料产品特点,下面我为广大用户推荐...

    429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大话黄颡鱼之“烂身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大话黄颡鱼之“烂身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近些年,黄颡鱼类的溃疡、烂身病在我国养殖集约化水平比较高的区域(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不断发生,在其中个别区域呈爆发流行态势,给养殖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死亡率较高。烂身病实质就是流行性溃疡综合症,该病是一种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主要危害1龄以下的鱼类。其危害往往是灾难性的,该病最危险的特点是潜伏期长,...

    1017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罗非鱼亲种培育及繁殖
    罗非鱼亲种培育及繁殖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大陆,属于热带鱼类,具有生长快、耐低氧、广盐性、食性杂、病害少、肉质好、产量高等优点,为传播最快的世界性鱼类之一。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鲤鱼。罗非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鲈亚目、丽鱼科、罗非鱼属,该属包括亚种在内超过百种以上。罗非鱼的繁殖,不需要进行人工催情和流水刺激,只要水温稳定在20℃以上,将...

    934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几种常见甲鱼病害的病因及防治(中)
    几种常见甲鱼病害的病因及防治(中)

    三、萎瘪病1、发生与危害:该病是一种营养不良病。如果所喂的饲料中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比例不恰当,从而导致某些营养成分缺乏,造成甲鱼营养失调。甲鱼患了慢性病,食欲减退,长期如此即渐渐导致萎瘪。有人认为水质恶化是引起萎瘪病的另一原因。如果甲鱼池投饵的量比较大,残饵与甲鱼的排泄物多,若不及时清理就使得水质恶化,导致甲鱼中毒...

    43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天龙八步法”培育黄颡鱼水花(25天培育)
    “天龙八步法”培育黄颡鱼水花(25天培育)

    第一步:放苗前三天肥水(培藻膏+高浓生物饵肥),放苗前一天上午用盛典消毒,下午用泱盛解毒宁解毒。第二步:放苗第二天开始投高浓生物饵肥或饲料,密度10-20万水花/亩,15万左右最佳。第三步:第二天后追高浓生物饵肥,可天天沿塘边沷。三天为周期,改底,控制虫菌。第四步:第七天杀车轮虫。第八天消毒。第五步:第十天可以开始驯食...

    475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肝病是乌龟饲养过程中的隐形杀手
    肝病是乌龟饲养过程中的隐形杀手

    去年一年从台湾过来的台缘很多,很多新手购买后,会出现大面积死亡,解剖的话肝脏发黑,坏死,网上很多专家意见不一,有的说是打冰过来的,有的说是台湾那边喂的毒素,其实很难定义,我觉得台缘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很多都是应激性反应引起的综合性病变,我的经验就是用好土,尽量少喂食物,只有方法正确才能降低损耗,创造效益。一般龟类常见的肝脏...

    1313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到底怎么样才能养好大闸蟹?
    到底怎么样才能养好大闸蟹?

    平时和养殖朋友闲聊时很多朋友都爱问到我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养好大闸蟹”?其实我自己也在想到底我们该怎么去做我们才能把养殖干好?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才能把我们的年效益最大化?今天我就我个人的工作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看法,若有不对,请大家见谅。就个人观点而言养殖应该顺从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大方向。“天...

    214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广东养殖户学学,浙江湖州菱湖黄颡鱼养殖户是这样拉网抓鱼的
    广东养殖户学学,浙江湖州菱湖黄颡鱼养殖户是这样拉网抓鱼的

    广东人学菱湖人拉网刮黄骨鱼?你搞错了吧?应该叫菱湖人来学学广东人怎么刮黄骨鱼的!大家先来看看下图,菱湖人是这样拉网刮黄骨鱼的。太阳出来了,几乎不抽低水,怎么也能拉到黄骨鱼?广东人说,你以为黄骨鱼那么好拉?我们广东都是抽低水(夏天1米,冬天0.5米),赶网拉黄骨鱼的。赶网,可赶得干净,几乎所有的黄骨鱼都能一网打尽!这种拉...

    1657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脱壳期钙能的使用情况
    河蟹养殖脱壳期钙能的使用情况

    江苏兴化市安丰镇大闸蟹养殖户陈老板今年是第一年养螃蟹,养殖面积80亩在我们的指导下在螃蟹第一次脱壳时使用了钙能+维能,结果第一壳脱的很好、很顺利,等到河蟹第二次脱壳时,听别的养殖户说可以用磷酸二氢钙也可以补钙,而且价格便宜,他为了节省一点成本就决定在河蟹第二次脱壳时使用磷酸二氢钙,结果用完后,当螃蟹脱壳高峰期时他就发现...

    21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养蟹先养水”,水质管理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养蟹先养水”,水质管理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学会水质管理包括,弄明白,这些概念,很有必要:肥水、调水、改底、解毒、抗应激等。肥水:就是为蟹塘培养所种有益的成份,这个名词贯穿于我们养蟹整个养殖周期。塘口水体肥度的合理控制是养殖大闸蟹高产的一个关键因子。适当的肥水有如下的养殖回报好处:1.能够丰富水体藻相,增加溶氧;2.肥度合适的水体含有丰富的藻类,这些藻类能为养殖...

    194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黄颡鱼出血病治疗方案与预防措施
    黄颡鱼出血病治疗方案与预防措施

    出血病在黄颡鱼养殖中非常常见,特别是每年的5-9月为该病的高发期,无论是鱼苗还是成鱼都容易感染。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50%左右,病鱼往往成急性发病来不及治疗,对鱼塘危害大,因此要以预防为主。一、黄颡鱼出血病的发生条件1、发病时间:黄颡鱼出血病主要发生在每年4-5月的梅雨期和8-10月的高温期,其中5-6月和8-9月...

    279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乌鳢人工繁殖中最容易发生的六个问题
    乌鳢人工繁殖中最容易发生的六个问题

    1.亲鱼难产死亡。难产也称滞产。它是指雌鱼催产后外观腹围增加很大,腹部膨胀甚至发硬。泄殖孔突出红肿,挤压腹部,只有少量卵被压出,而在生殖孔中压出混浊的液体或血水。解剖卵巢可见部分卵子吸水膨胀。由于亲鱼经催产虽未产卵但卵已吸水,或者已经排卵,但卵粒闷在卵巢腔中,生殖孔被卵巢阻塞而不能正常产出。其原因是在人工繁殖时,挑选的...

    2601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鲢鱼养殖常见病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鲢鱼养殖常见病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1.病原体:多子小瓜虫。2.症状:肉眼可见病鱼体表和鳃瓣上布满白色点状囊泡,故又名白点病。病情严重时,鱼游泳迟钝,呼吸困难,漂浮水面,不久即成批死亡。3.流行情况:此病流行广泛,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均可危害各种鱼类,流行季节为春、秋季。流行水温为15~25℃。4.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可杀灭水体中的胞囊.。②每...

    378 淡水养殖 花鲢白鲢 花鲢白鲢养殖 花鲢白鲢养殖技术 花鲢白鲢养殖方法
  • 泥鳅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
    泥鳅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

    泥鳅是温水性底层鱼类,具有食用、药用双重价值,是我国主要淡水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出口创汇,市场的需求量增大,泥鳅人工集约化养殖迅速发展,随之产生各种细菌性疾病。现将其症状、病因及防治方法综述如下,供广大饲养者参考。一、赤鳍病1.症状 此病多在水质恶化、蓄养不当时,由短杆菌感染引起,均在夏季流行。病鱼体表或鳍部表皮...

    1381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池塘养鱼水质管理是关键
    池塘养鱼水质管理是关键

    水、种、饵是水产养殖的三大物质基础。池塘水质良好,不仅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而且可以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所以养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养水,只要水质管理工作做好了,养殖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水质管理的目的就是使养殖用水水质清新,含有适量光合作用旺盛且有利于鱼类消化的浮游植物,使池水呈黄褐、油绿、草绿带黄等色,透明度20...

    15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