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乌鳢人工繁殖中最容易发生的六个问题

时间 : 2023-05-09 13:08:48 投稿人 : Aidan 点击 : 加入收藏

1.亲鱼难产死亡。难产也称滞产。它是指雌鱼催产后外观腹围增加很大,腹部膨胀甚至发硬。泄殖孔突出红肿,挤压腹部,只有少量卵被压出,而在生殖孔中压出混浊的液体或血水。解剖卵巢可见部分卵子吸水膨胀。由于亲鱼经催产虽未产卵但卵已吸水,或者已经排卵,但卵粒闷在卵巢腔中,生殖孔被卵巢阻塞而不能正常产出。其原因是在人工繁殖时,挑选的雌亲鱼腹部虽大但不松软,生殖孔过分突出,这类雌亲鱼容易发生难产。也可能是催产剂注射不当,如剂量过大;也可能是选择催产剂的种类不当;也可能是季节过迟,卵子过熟,性腺已趋退化,水温过高等。应设法从亲鱼肚内取出卵子,加强护理。

乌鳢人工繁殖中最容易发生的六个问题 | 淡水养殖

2.卵子受水霉菌感染。在静水条件下,若受精率不是太高,又不及时清除未受精卵和死卵,往往易引起水霉菌大量孳生,从而影响受精卵的正常发育。特别在规模较大,放卵密度高时,因坏卵除去不便,水霉病发生严重,出苗率较低。水霉一般在水质恶化温度低的情况下易感染,因此,催产孵化宜选天气晴朗时进行。保持水质清洁,注意换水;孵化用水以含适量浮游植物的浅绿色水为好,静水孵化要及时换水,以防缺氧和水质恶化发臭。

3.雌亲鱼不产卵。这是由于亲鱼培育中积温不够等原因,使成熟度较差或已退化,对催产剂不敏感所致。可将亲鱼放回强化培育池中,待成熟后再行催产。若已退化则要留待下一轮再行催产。如果不是以上亲鱼的原因,有可能是催产剂失效,或是注射时未将药液全部注入鱼体内,可重新换用催产剂。在注射时防止药液渗漏。

4.乌鳢在自然条件下成熟率一般只有40%~50%,所以,在暂养期间应增加投喂鱼虾作饲料,保证喂足,加速其性腺发育,提高亲鱼成活率,增加怀卵量。投饵量视池塘天然饵料的丰缺而定。

5.亲鱼进入产卵池后要严格遮光,因亲鱼见光不安静,常会由于上跳碰伤头部。

6.乌鳢的卵是一次成熟分批产出的,若经二次注射仍有部分亲鱼不产或未产空者,可再注射一次(剂量同第二次),再经12~24小时可基本产完。根据一些繁殖场经验,第三次注射后所产的卵受精率仅40%~66%,较二次注射的80%~90%为低,而孵化率正常。这是雄鱼精液不足所致,如能在第二次注射的同时,用未经催情的雄鱼代替(如无新的雄鱼,可将原雄鱼再注射一次),可提高受精率。

1.孵化率低。受精卵的孵化率受多种环境的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有水温、溶解氧、水质、敌害生物等。温度是胚胎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其他因素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和胚胎发育的关系尤为密切。胚胎发育要求有一定的温度范围,过高、过低的温度都会引起不良后果。一般不宜低于18℃或超过30℃,否则会引起胚胎发育停滞或不健全,会使畸形胚胎数量增多,致使多半胚胎在发育半途夭折。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胚胎发育随水温升高而加快。通常在接近水温上限时,水温略有变化,胚胎孵化时间相差不大。而当水温接近下限时,水温略有变化,其孵化时间则相差很大。孵化过程温度波动过剧也不利孵化。

水中溶氧对孵化率影响很大。当水中溶解氧不足时,会引起胚胎发育迟缓、停滞甚至窒息死亡。幸存者也会因氧气不足,产生各种畸形。胚胎发育后期,耗氧量会骤然增加,有的达早期耗氧量2倍多。另外,孵化过程中一些死亡卵和胚胎从腐烂到卵膜消失其耗氧量要比胚胎发育所耗的氧量(后期较高时)大9~11倍。所以孵化水体很容易造成缺氧而影响孵化。一方面,必须注意孵化时放卵的密度,另一方面,应保持孵化用水中的溶氧,采用流水式孵化设施等。

水质情况和敌害生物对孵化率影响作用很大。污染水质和偏酸、偏碱的水体都对孵化有影响,必须先经处理方可使用,自来水也要先经曝气除氯后才能使用。敌害生物对鱼卵、鱼苗均会造成危害。有试验证明,在14厘米培养皿中放入5尾体长1.5厘米虾苗,在10小时内能把20个胚胎全部弄伤致死。10尾蝌蚪在6小时内能把200个胚胎全部吃光。体长3厘米的麦穗鱼35尾在容积4升水中能将200个胚胎在5小时内吃光。所以,孵化用水先经有效过滤十分必要。另外,孵化过程遭阳光直射,阵雨打击,温差过大都会产生畸形、死亡、发育受阻。

2.卵子不受精或受精率低。主要原因是亲鱼成熟度不够,卵子和精子质量差;雌、雄鱼个体大小悬殊,使发情产卵时,雌、雄鱼不能很好配合,不能正常受精;在发情产卵时,受到外界干扰。

3.乌鳢天然繁殖产卵于水草繁密的荫凉处,所以,人工孵化时孵化池上应搭遮荫棚避免阳光直射。产卵前24小时用0.07~0.13毫克/升亚甲基兰进行池水消毒(放药后池水不呈明显蓝色),产卵后至出膜前再投放两次亚甲基兰,浓度应较第一次略淡,预防水霉病。鱼卵不宜直接用网捞取,而用瓢或盘带水捞取,以免引起鱼卵破裂。

相关文章

  • 无公害黄颡鱼养殖常见病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无公害黄颡鱼养殖常见病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1、病原:水霉菌。2、症状:水霉菌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异状,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侵入伤口,向内、外生长,蔓延扩散,似灰白色的棉毛。病鱼游泳失常、焦躁不安,直到肌肉腐烂、失去食欲、瘦弱而死;受精在孵化期间易发此病,症状表现为鱼卵上布满菌丝,变成白色绒球状,霉卵也就成了死鱼卵。此病在早春、冬季最易发生。3、防治方法①用生...

    2745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乌鳢养殖管理的两大关键技术!
    乌鳢养殖管理的两大关键技术!

    作者:水世纪华中战区张小康鳢类总称乌鱼,俗称黑鱼,才鱼,生鱼等。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是一种高级保健水产品。在医药上也有很大的成就,其肉食之有生肌补血,收敛的功效,是我国的重要出口水产品之一,目前国内主要养殖品种有乌鳢,月鳢,斑鳢,国内养殖最多,养殖规模最大的就是乌鳢。乌鳢因其适应能力强,疾病少,苗种易解决,便于活体运...

    1389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大闸蟹养殖户如何预防河蟹性早熟
    大闸蟹养殖户如何预防河蟹性早熟

    目前在河蟹养殖生产中,普遍存在着有20%~30%的河蟹性早熟现象,性成熟河蟹不再生长,规格一般在每只50~80克,商品价值极低;一旦遇到天气突变,可提前进行生殖洄游,洄捕率低;如继续饲养,死亡率极高,一般可达到80%左右。严重影响了河蟹养殖效益。1、性成熟河蟹的特征是(1)性成熟河蟹的雌蟹腹部已成团脐,雄蟹交接器变成坚...

    30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田凼养泥鳅,本小利润高
    田凼养泥鳅,本小利润高

    田凼养泥鳅,本小利大,效益显著。一般一个20平方米的水凼,不仅有利于稻谷增产,而且可年产商品泥鳅20公斤。其技术要点如下:(一)建好水凼 在稻田的一角或适当位置挖一个20平方米的水凼,凼深1米,凼底填入30~33厘米厚、无污染的肥泥,肥泥中掺入20~30公斤经发酵腐熟的鸡鸭粪,或50~100公斤腐熟猪牛粪。埂四周夯实防...

    1502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科学养殖鲈鱼
    科学养殖鲈鱼

    一、池塘改造池塘面积5~8亩,长方形,南北走向较好。要求池底平坦,沙泥底质,池岸牢固,池深2米。池底埋设进排水管,配备增氧机。放养前对池塘清淤消毒。施肥培养基础饵料,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二、苗种培育从海区捕捞的鲈苗(体长1.5~2厘米),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投入暂养池(盐度1‰)。暂养池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1~...

    282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类鳃病的诊断与防治
    鱼类鳃病的诊断与防治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和精养模式的不断推广,由各种病源引起的鱼类病害问题日益突出,而同一种疾病也可能源自于不同的病原,鱼类鳃病在养殖中较为常见的病原有细菌、真菌、寄生虫、甲壳动物、营养和水环境等因素。细菌性鳃病诊断:池鱼游动缓慢,显暗浮头,体色变黑、鳃丝肿胀,取少量鳃丝镜检,鳃丝缺损严重。预防:坚...

    84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养殖的几点技术措施
    河蟹养殖的几点技术措施

    一、建设好池塘,搞好防逃设施,做好清塘消毒。养蟹池塘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的地方,精养池塘以1—10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底质为沙壤土为好,有利于螺蚌、水草等底栖动植物生长。底层淤泥不能过厚。池塘坡比1∶1.5—2。池塘最好远离生活区。搞好养蟹池防逃设施建设,是池塘养蟹的关键。防逃设施有...

    74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清明前后,草鱼如何渡过“鬼门关”
    清明前后,草鱼如何渡过“鬼门关”

    文|图广州海维高廷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清明》,把清明节的气候情况描写的很传神。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时期。雨纷纷,就是指阴雨绵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的天气状况。对于草鱼来讲,这样的天气条件下最容易引发疾病,寄生虫、老三病、倒藻缺氧、泛底死鱼等情况频发。清...

    977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河蟹冬季增温暂养技术
    河蟹冬季增温暂养技术

    一、大棚温室的建造:拥有充足、新鲜、清洁的水源,是搞好河蟹增温暂养的前提。大棚温室一般应建在河边、湖边或大的池塘边上,也可以使用井水但必须有增氧设备。暂养池建成长方形,东西走向,长10~100m,宽4~10m,深1.0~1.2m。较大的池塘应布设充气管道,饲养时用气泵从室外充气。为了便于起捕和管理,池底可以铺上聚氯乙烯...

    4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养殖户选苗的这些细节,你知道吗?
    河蟹养殖户选苗的这些细节,你知道吗?

    新年伊始,河蟹的养殖也来到了新的起点,各位养殖朋友也在积极的做前期准备工作,每年的这个时候,有不少养殖朋友为苗种发愁,总是会担心被卖家欺骗买到成活率不高,体质差的苗种,劣质苗种在体质上存在很大问题,尤其是在退壳期间会大批量死亡,严重影响最后的产量,那么今天就来说一说怎样去辨别劣质苗种。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劣质蟹苗种类:1....

    222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稻田养蟹的蟹种放养与饵料投喂技术
    稻田养蟹的蟹种放养与饵料投喂技术

    1.蟹种放养:经长途运输的蟹种,为了防止直接下田吸水过多,影响成活率,放养前应先在水中浸泡1~2分钟,然后取出再搁置10~15分钟。如此反复2~3次,而后将蟹倒入盆中,放进稻田,让其自行爬行,将伤蟹、死蟹随时捞出,以免下池后影响水质。蟹种放养时间应根据稻田插秧前进行农药封闭灭草时间而定,如不用农药封闭灭草,可以在早春放...

    83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冬季鱼种池管理要点
    冬季鱼种池管理要点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11月中旬进入冬季,至次年二月中旬止。冬季既是渔业收获的季节,但同时也意味着下一个养殖周期的开始。冬季鱼种塘管理工作开展得好与坏,将为当年渔业增收和来年渔业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冬季鱼种塘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抓好鱼种的并塘越冬和销售上市为便于鱼塘清淤修整和鱼种上市销售,需要对养殖的鱼种和...

    25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影响河蟹吃食量的因素及合理投饵量
    影响河蟹吃食量的因素及合理投饵量

    投饵过量不仅浪费饲料,还会造成水质底质污染,投饵不足会影响河蟹生长,因此确定合理的投饵量非常重要。影响吃食量的因素及合理投饵量:①蜕壳:河蟹在蜕壳的前后,约有3天不进食物,所以在河蟹群体蜕壳期,应减少饲料的投喂。②水温:水温在15-28℃,随着水温的升高,河蟹的摄食量也会逐步上升。高温季节投饲率可下调1-2%。③野杂鱼...

    248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扬州鲫鱼养殖户徐德立分享“鳃出血”的防控经验
    扬州鲫鱼养殖户徐德立分享“鳃出血”的防控经验

    通心社记者何明晏彭玲发自江苏扬州探访时间:7月27日9:00探访地点:扬州高邮市甘垛镇探访对象:扬州养殖户徐德立在热浪滚滚的七月,扬州的天气显得尤为宜人。昨晚下过小雨,温度不高。深呼吸一口气,胸腔中满是绿意。我们一行人前往扬州高邮甘垛镇徐德立老板家,刚下车,就看到徐老板夫妻乐呵呵地站在鱼塘边招呼我们到来,“雨过天晴,你...

    1099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甲鱼养殖之腐皮病症状及防治技术介绍
    甲鱼养殖之腐皮病症状及防治技术介绍

    [病名]腐皮病[病因]又称鳖溃烂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流行情况]全年发生,水温25℃以上为发病高峰期。危害幼鳖及亲鳖。常引起稚、幼鳖大批死亡;成鳖、亲鳖经治疗后,溃烂处常结痂而获痊愈,但病程较长。[症状]病鳖皮肤组织发白或发黄,脖子、四肢、裙边表皮腐烂,表皮脱落、头部溃烂,腹甲、颈出血,四肢溃烂,严...

    523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