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辽中县邢板窑村一镜鲤鱼种养殖池塘,面积23亩,水深2.3米,2011年6月放养镜鲤鱼苗约3.4万尾,9月份开始发生疱疹病毒病,当时规格约250克左右,因疱疹病毒病死亡2300多尾,之后因水温度下降死亡停止。
越冬期间一直吹风泵(用风机向冰下水中充空气),冬季很少降雪。越冬前期未见越冬镜鲤死亡,2012年4月5号池塘封冰全部融化,比往年冰融晚10天左右,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冰融化前后发现越冬鲤鱼上浮、死亡,总计死亡约1000尾左右,同池越冬的鲢、鳙等其它种类没有死亡。检查病鱼头部皮肤和眼睛严重内陷(渔民俗称“骷髅头”、“扣扣眼”)(图1~2),鳃丝基本正常。体表有大量粘液,呈“白膜”状,尤其头部严重,“白膜”可用手拂去,有的眼睛巩膜出血、突眼(图3)。解剖见肾脏、脾脏肿大(图4~5)。
分析:1、鲤鱼的疱疹病毒病在水温18~30℃流行并造成严重死亡,在辽宁一年有两个发病时期,6月初~7月末和8月下旬~9月末。秋季发病池塘在水温下降后停止死亡,但水温低,恢复吃料时间短,体质不能完全康复就进入越冬期。
2、去年秋季患疱疹病毒的鲤鱼越冬后,今年春季多个池塘发生死亡。特别是越冬期间长期吹风泵使水温大幅下降、患气泡病(越冬池鲢鱼少,后期水肥的更严重)、缺氧浮头、化冰时用刺激性大的消毒剂等都会造成大量死亡。
3、体表出现“白膜”是越冬期死亡鲤鱼普遍发生的症状,可能是病鱼上浮到冰面下水温低应激产生更多粘液所致。本池塘部分病鱼巩膜出血、突眼是因为化冰时病鱼发生轻微气泡病,从解剖的部分病鱼腹膜上有大量气泡也证明了这一点。(利洋水产药店辽中店王志远赵文博提供2012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