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鸡走路“踩高跷”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时间 : 08-27 投稿人 : 绿兰 点击 : 加入收藏

鸡走路像“踩高跷”似的,这可能是维生素、矿物质不足引起的软骨病。新开产的母鸡,一边生长一边产蛋,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各种矿物质(如钙、磷等),这些矿物质是形成骨骼和蛋壳的主要成分。随着产蛋率的迅速提高,钙、磷和其他微量元素的消耗也越来越大。然而在养鸡生产中,最易忽视的是母鸡开产前至产蛋率达5%这段时间的矿物质补充,这就成为产蛋期缺矿物质的前因。另外,即使现时矿物质供应已很充足,但往往用缺乏维生素D3而不能被充分吸收。因此母鸡一进入产蛋盛期就很容易表现出两脚发软无力、颤抖,走路似“踩高跷”,翅膀和尾部极力参与平衡,喜蹲伏或飞节着地,产薄皮蛋、软皮蛋,最后停产。

鸡走路“踩高跷”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 家禽养殖

病鸡喙和爪都比较软,用手可使其弯曲,易发生骨折,剖检病鸡可见肋软骨结合部有链珠状肿大,似算盘珠。腿部各关节肿大,质松易折。

防治方法:

一、增加日粮中贝壳粉含量,使其占日粮的7%左右。

二、采取紧急措施,将浓鱼肝油口腔滴服或拌入饲料中,连续喂1周。注射维生素D3或维生素AD粉。

三、让鸡晒太阳,加强垫草管理,保持松软干燥。

(来源:神农网作者:郑延平)

相关文章

  • 雏鸡开食方法
    雏鸡开食方法

    刚出壳的雏鸡体内有足够的卵黄,3―5天内可供给雏鸡部分营养物质,适时开食有助于雏鸡腹内蛋黄吸收,有利于胎粪排出,促进其生长发育,是育雏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开食不宜过早,开食过早会因消化器官脆弱而受到损害,过晚开食则会消耗体力和营养物质,不利于雏鸡生长发育。雏鸡开食多在孵出后12小时~24小时,这段时间开食的死亡率最低。雏...

    205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乌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乌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病原体特性。乌鸡球虫和禽类球虫均属同种,统称艾美耳球虫。气温在22℃开始生长繁育,虫卵直径为10-17微米,常为卵圆形或椭圆形。按侵害禽类体内部位,可分为肝球虫、小肠球虫、盲肠球虫。按其虫体变化、大小特点,可分为柔嫩、毒害、布氏、堆型、巨型、缓和、早熟艾美耳7个球虫种,是夏季养殖业的大敌。不仅感染肉鸡、蛋鸡、乌鸡,有时...

    261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科学养殖肉鸡的13个细节
    科学养殖肉鸡的13个细节

    肉鸡养殖在我国是很普遍且养殖技术相对成熟的,尽管如此,很多养殖户有时会忽视一些细节,给养殖带来损失,所以养殖户要注重细节。一起来看看肉鸡的科学养殖,肉鸡养殖的13个细节吧!肉鸡的科学养殖,肉鸡养殖的13个细节:1.上一批鸡出栏后,尽快安排鸡舍清理和消毒,保证足够的空舍时间。2.垫料要干净和干燥,整理平整。同时要进行消毒...

    33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鸭传染性脑脊髓炎的诊治
    鸭传染性脑脊髓炎的诊治

    鸭传染性脑脊髓炎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鸭神经系统的病毒性传染病,以运动失调和头颈部震颤为主要特征,病原为禽脑脊髓炎病毒,主要侵害1周龄-3周龄雏鸭,7日龄-14日龄最易感。发病率为50%-60%,死亡率为20%-30%。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种鸭感染后可经蛋垂直传播。诊断症状常出现在1周龄-3周龄的雏鸭,开始精神不振,随之发...

    75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开放式笼养鸡舍怎样防暑
    开放式笼养鸡舍怎样防暑

    高温环境易造成蛋鸡体热散发受阻、食欲减退、产蛋量下降,严重的会导致中暑甚至死亡。因此,夏季饲养蛋鸡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尤其是在开放式鸡舍里笼养的蛋鸡,因为被“困”在笼内,不能选择环境,更应注意防止高温的影响。1、绿化鸡舍周围。在鸡舍四周,特别是西、南两侧,应搭设凉棚;鸡舍周围地面种植草皮、蔬菜等,尽量不使地面裸露。另外...

    256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什么是新母鸡病,它是如何引起的?
    什么是新母鸡病,它是如何引起的?

    新母鸡病又称产蛋前期应激综合征,是指刚开产的鸡产蛋时所发生的一种病。由于其发病死亡比较突然,所以有人又称其为产蛋鸡猝死症。本病为条件病,条件具备时发作。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新母鸡病成为我国蛋鸡生产中较为突出的条件病。该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冬夏尤为严重。发病原因肉毒梭菌毒素的影响:肉毒梭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畜禽粪便和霉变...

    135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鸡前期饲养管理的建议
    肉鸡前期饲养管理的建议

    随着遗传育种和饲料营养配方技术的不断改进,肉鸡饲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关于肉鸡前期饲养管理提出新的观点:1、做好雏鸡早期饲喂工作,使雏鸡第一周就获得均匀良好的发育。雏鸡1日龄起,在保证成活率的基础上还要抓整齐度的工作,雏鸡第一周体重和均匀度非常重要,必须达标,否则会影响出栏体重,所以入舍后仔细挑出采食不...

    40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鹅易发生两种病
    鹅易发生两种病

    一、流行性感冒各种日龄的鹅均感染,而雏鹅更易感染。常发生于初冬季节。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潜伏期短,出现症状早。主要症状为病鹅呼吸困难,鼻腔流出大量分泌物,体温升高,沉郁食减,毛乱流泪。后期常常强力摇头并向后弯,用力甩出鼻腔内分泌物,使体毛潮湿而粘有黏液。出现头脚发抖,站立不稳,严重的两脚麻痹,不能站立,死前下痢。防治...

    35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治鸭食物中毒
    治鸭食物中毒

    将鸭子赶入清水沟塘里喝水,冲淡毒汁。重病可用水稻或玉米等农作物加拌一些大蒜头和少许食盐饲喂。同时也要多喂些青饲料。(来源:农业科技报作者:马吉辉)...

    24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林地规模养鸡综合配套技术
    林地规模养鸡综合配套技术

    一、林地选择:应选择远离畜禽交易场、屠宰场、加工场以及化工厂、垃圾处理场的地方,避免空气、尘埃、水源、病菌、噪声等污染。最好在滩涂及河堤上的林场或果园饲养,树林荫蔽度在70%以上,防止夏季阳光直射引起鸡群中暑。二、鸡舍建造。鸡舍应建在林地内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排污条件好、雨季不涝且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可建造塑...

    122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池养鸭须得法
    鱼池养鸭须得法

    鱼池养鸭,是利用成鱼池和二龄鱼种池进行鱼鸭混养的。一般在不增加饲料、肥料的条件下,每亩水面可多产鱼100~250公斤,还可多产鸭蛋和鸭肉。选择合适水面水面一般选用面积1亩以上、水深1.5~2米的成鱼池和二龄鱼种池,选适合的河沟、小型湖泊、水库也可。对沙土埂、土质较松的池埂及新开挖鱼池上的鸭圈提埂应修筑护坡。此外,一龄鱼...

    228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季用植物给畜禽驱虫的方法
    秋季用植物给畜禽驱虫的方法

    秋季是畜禽集中驱虫的好时机,采用下列植物驱虫,无公害,疗效好,且这些植物来源广泛,经济实惠,可就地取材。南瓜子驱虫用新鲜南瓜子研成细末,拌少量饲料,在早上喂食前先行喂服,可驱除畜禽肠道绦虫,也能驱除猪蛔虫。成年家畜1000~2000克。15~25公斤重的小猪用300克南瓜子,连喂2次,可驱蛔虫。成鹅喂50克,可驱除剑带...

    102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低温季节提高肉鸭品质有讲究
    低温季节提高肉鸭品质有讲究

    做好各方面调整,预防鸭子啄羽现象冬天天气干燥,在网上养殖的时候出现啄羽现象比较明显,因为无法挡风,北风直接吹到鸭子,使其应激过大引起严重啄羽。垫料的问题也有较大影响,实践中证明,木糠做垫料的叨毛现象明显比用刨花的多。解决啄羽现象的有效办法:全部改为地面饲养以后,鸭舍白天打开通风,晚上放下挡风,用好挡风设备减少应激,可有...

    68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防治鸭减蛋综合症
    如何防治鸭减蛋综合症

    症状:病鸭一般无特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产蛋明显下降,比发病前正常产蛋量下降50%左右。病鸭产软壳蛋、畸形蛋、小个蛋,有的蛋蛋清稀薄如水样。很少死亡,多数鸭吃食正常。防治:本病应与禽流感、蛋子瘟等传染病或其他原因如饲养管理、饲料等引起的产蛋下降相区别。预防可用疫苗接种,蛋鸭120日龄用鸭减蛋综合症油乳剂灭活疫苗(或...

    90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天蛋鸡换羽怎么做
    秋天蛋鸡换羽怎么做

    蛋鸡在秋天有一个换羽修产阶段。自然换羽的鸡群,时间按前后参差不齐,换羽早的修产较早;换羽迟的蛋鸡后期蛋壳较薄,蛋重减少,受精率和孵化率也降低。由于鸡群在此期间耗费饲料,增加饲养成本,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换羽。具体方法是:在鸡日粮中增加2%的锌,喂3天后,蛋鸡产胆量下降50%,其羽1/3脱落。饲喂9天左右,基本全部停止产蛋...

    156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