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控温池塘100天培育扣蟹 一口池一年生产两批扣蟹

时间 : 2023-07-17 07:38:32 投稿人 : Mateo 点击 : 加入收藏

目前国内扣蟹生产一般采用常温培育的方式,培育时间为5月下旬前后至年底,一口池塘一年仅能生产一批扣蟹,池塘利用率相对较低。为了提高池塘的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我们设想通过安装温控设施使一口池塘一年能够生产出两批扣蟹。该设想顺利实现的关键在于能否在5月下旬前生产出第一批扣蟹。本试验拟利用2月上旬早繁的大眼幼体在控温池塘内采用三级强化培育技术,用100天左右即5月中旬生产出大规格扣蟹,使一口池塘一年生产出两批扣蟹成为可能。

控温池塘100天培育扣蟹 一口池一年生产两批扣蟹 | 淡水养殖

一、材料与方法

1.培育条件控制

(1)温棚保温及增氧设施

在苗种基地选择统一规格(54米×9.5米×1.8米)的长方形河蟹苗种培育池50口,培育池均有温控设施并配有空气压缩机及微孔增氧盘等增氧系统。

(2)培育池的生态环境

棚内池水深保持40厘米,在使用前进行常规消毒处理。苗种投放前在池中移植占水面面积3/5的水花生,并沿池周边种植一圈伊乐藻,在放苗前一星期亩用发酵好的菜籽饼150千克作底肥,放苗前一天每口池用应激灵一瓶全池泼洒。

(3)水温与水位的调控

水温控制在20~25℃,后期(4月25日以后)温度过高时敞开温棚以保证池内水温不高于28℃;水位在培育期间保持在40~60厘米。

(4)水质调控

在苗种培育期间,每周泼洒生石灰和施用微生态制剂一次,并保持水池的微流水状态。

2.苗种投放与投喂

(1)一级强化培育

以肥水方式培养浮游生物作为幼体入塘后的开口饵料,然后在2月10日投放早繁的大眼幼体于生态育苗池内。大眼幼体投放密度为10~12千克/亩,规格约为12万只/千克。大眼幼体入池后,每天早、晚分别投喂蛋白质含量为42%的河蟹饲料150克和250克。

(2)二级强化培育

至3月5日前后豆蟹培育至规格为1.4万~1.6万只/千克时,每天早、晚分别投喂蛋白含量为40%的河蟹饲料200克和500克。

(3)三级强化培育

至4月10日前后豆蟹培育至规格为1200~1600只/千克左右时,每天早、晚分别投喂蛋白质含量为40%的河蟹饲料500克和800克。

3.苗种分段捕捞

在3月5日开始捕捞规格为1.4万~1.6万只/千克的豆蟹进行销售,亩销售豆蟹苗45千克左右。捕捞后剩下的豆蟹留在池中继续培育,此时的苗种(3至4期豆蟹苗)饲养密度为8万~12万只/亩,经过30~35天的培育后至4月10日左右培育出规格为1200~1600只/千克的豆蟹6万~8万只/亩;此后进行分池,使池内的大规格豆蟹苗的放养密度在3万~4万只/亩,分池后至5月中旬培育出规格为100~160只/千克的扣蟹捕捞出售。

二、试验结果

一级强化培育结束后,共捕捞规格为1.4万~1.6万只/千克的豆蟹1475千克,平均亩产豆蟹45.3千克;三级强化培育结束后,共捕捞规格为100~160只/千克的扣蟹5058千克,平均亩产扣蟹144.5千克。

三、分析与讨论

1.控温池塘100天培育扣蟹及河蟹苗种一年两季培育在生产上的可行性

我国扣蟹生产主产区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南方省份,其常规扣蟹培育模式一般在5月中下旬开始,生长期为180天左右,湖北省在积温方面和上述三省比较接近,生产实践证明河蟹苗种生长期方面也相差无几。本试验以早繁大眼幼体为培育对象,利用温控设施结合三级强化培育技术,不仅大大缩短了扣蟹的培育时间,用100天左右实现了大规格扣蟹的批量生产,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在5月中旬结束了河蟹苗种(扣蟹)的第一季培育,和第二季河蟹苗种培育(常规扣蟹培育5月下旬前后开始)实现了时间的对接,从而证明了河蟹苗种一年两季培育在生产上是完全可行的。

2.前期水温控制的重要性

本试验参考之前温棚培育幼蟹的水温数据,将试验水温设置在20~25℃,为河蟹苗种培育提供了良好的水温条件,使河蟹的生长始终处于较高生长率的阶段,从而为河蟹养殖规格达到预期目标提供了必要的外环境。如果试验水温偏低,河蟹摄食较弱,生长速率低,难以达到100天培育出大规格扣蟹的目标,进而无法和第二季河蟹苗种培育实现时间对接,最终导致河蟹苗种一年两季培育在生产上无法实现。关于20~25℃的水温对河蟹苗种生长的影响,以及最佳培育水温的确定,我们将会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作进一步探讨。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易翀汤亚斌)

相关文章

  • 体表红点症泥鳅分离出迟缓爱德华氏菌一例
    体表红点症泥鳅分离出迟缓爱德华氏菌一例

    广东省江门市睦州镇一泥鳅养殖池塘,面积7亩,水深90cm,3台增氧机(见图1)。2016年2月17日放苗,共放规格1000尾/斤的泥鳅苗45万尾。2月18日,用五黄解毒液解毒;2月20日,用敌百虫杀虫;2月23日,用车轮神杀杀虫,开始连续内服氟苯尼考4天;2月28日,用4瓶“碧水安”解毒调水;3月6日发现有少量泥鳅涨肚...

    348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长吻鮠网箱养殖的水域选择与网箱设置方法
    长吻鮠网箱养殖的水域选择与网箱设置方法

    1、网箱养殖区选择网箱养殖可选择在河沟、水库、湖泊等天然水域开展,要求养殖水域水质清新,无污染,透明度在80厘米以上,常年水位在2.5米以上,pH在7.0~8.5。2、网箱制作网箱的形状为长方体,可大可小,一般规格为5米×2米×2米。箱架用三角铁焊成,用直径0.6米、长1米的塑料泡沫圆柱体固定在网箱的两端作浮子,通过浮...

    2171 淡水养殖 长吻鮠 长吻鮠养殖 长吻鮠养殖技术 长吻鮠养殖方法
  • 泥鳅养殖之越冬和管理技术介绍
    泥鳅养殖之越冬和管理技术介绍

    (一)越冬前的肥育泥鳅在秋季水温不再升高的时候,摄食量增多,这是准备冬眠增强体质的自然现象。这时要让泥鳅好吃好饱,做好越冬前的育肥工作。育肥的饵料配合比例应是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各半。投饵量可随着水温的降低而减少,在水温15℃左右时,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水温13℃以下时,则停止投饵。(二)越冬环境越冬的泥鳅,除了要...

    258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鱼种运输防死亡需把五关
    鱼种运输防死亡需把五关

    到外地鱼种场购买鱼种,在运输过程中,因种种原因会出现鱼种死亡,既造成了经济损失,又耽误了放养时间。为避免或减少鱼种死亡,必须把好五关:一是鱼种质量关。要挑选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鱼种,不要贪图便宜,购买污染的、生病的鱼种,也不要把染病的鱼种和健康的鱼种一起运输,以免鱼病蔓延,在运输时和放养后大批死亡。二是运鱼河水关。要用...

    153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草鱼鱼种常见病细菌性败血症治疗方法
    草鱼鱼种常见病细菌性败血症治疗方法

    用漂粉精0.5毫克/升全池泼洒,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复方新诺明2~3克或氟哌酸1克制成药饵投喂,连喂5~7天。...

    678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夏季高温河蟹养殖技术管理措施
    夏季高温河蟹养殖技术管理措施

    夏季水温偏高,水生动物体质下降;有机质分解腐败加快,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超平时;病菌大量繁殖,鱼病蟹病集中高发;天气多变,环境因素复杂,是水产养殖非常时期,也是养殖管理的关键阶段,决定着全年养殖的成败。河蟹养殖近期的具体管理建议如下:1、根据池塘条件,调整饲料投喂:水草生长正常,且有较多河蟹喜食的地方性水草,覆盖率接近6...

    146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冬季淡水白鲳病害防治技术
    冬季淡水白鲳病害防治技术

    冬季,当水温在15℃—20℃之间时,淡水白鲳幼鱼易患小瓜虫病、白皮病、指环虫病。越冬期间淡水白鲳易患腐皮病、水霉病、车轮虫病等。现将这几种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小瓜虫病。病鱼体表出现大量粘液,严重感染时,在水中呈白云状。防治:鱼种进池前,镜检鱼的体表及鳃,发现有小瓜虫时,每立方米水体用0·1克硝酸亚汞加水全池...

    828 淡水养殖 淡水白鲳 淡水白鲳养殖 淡水白鲳养殖技术 淡水白鲳养殖方法
  • 河蟹“颤抖病”防控浅谈
    河蟹“颤抖病”防控浅谈

    河蟹“颤抖病”也叫“抖抖病”、“抓脚病”、“环脚病”或“蜷脚病”,其病原为螺原体,属螺原体科、螺原体属的一种细菌。该病发病频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当前河蟹养殖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蟹病之一。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及利洋公司研究所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把该病的症状、流行及防控建议介绍如下。一、发病症状发病初期,病蟹摄食减少甚至停食,蜕...

    256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
    河蟹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

    目前饲养养殖方法主要有粗养、单养、鱼蟹混养3种方式。其中尤以粗养、鱼蟹混养较为实用。1.粗养把蟹苗直接投放入天然水体,不投饵或稍投饵,让其自然生长。到秋冬季,成熟的河蟹开始生殖回游时,捕捉上市,这种方法又叫人工放流。它更适用于大型湖泊。人工放流的密度不宜过大,每667公顷水面放养的蟹苗,一般不超过50千克。大型水库不宜...

    194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鮰病毒病症状和防治方法
    斑点叉尾鮰病毒病症状和防治方法

    ■江苏银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冯刚/文图│病原│斑点叉尾鮰病毒病是流行较广的主要危害鱼种的一种爆发性传染性疾病,病原为斑点叉尾鮰病毒,是一种有囊膜病毒,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双链DNA,可生长温度10~35℃,最适温度为25~30℃。│临床症状│患病鱼头朝上,尾部朝下垂直悬浮于水中(见图1),偶尔出现旋转游动,最后沉入水底死...

    1889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黄鳝的价值
    黄鳝的价值

    黄鳝的营养价值和极高的保健作用早被人们所认识,更被现代科学所证实。据医学史料记载,黄鳝药性甘、温,无毒;入脾、肾,补脾益气,除积理血。对腹中冷气、肠鸣及湿痹气、湿热身痒、内外痔漏、妇人产后淋沥、血气不调等均具显著疗效和辅助疗效。特别在补充营养、平衡营养、健体强筋、增强抗病力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根据美国医药界研究,...

    864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长江“四大名鱼”之首---鲥鱼
    长江“四大名鱼”之首---鲥鱼

    科属:鲱科地方名:时鱼、三来、三黎鱼、迟鱼、鲥刺形态特征:体呈长椭圆形,较侧扁,一般体长25~40厘米。口大,端位。吻尖,下颌稍长于上颌。上颌骨正中有一显著凹陷,上下两颌均无齿。脂眼睑发达,几乎遮盖眼的一半。腮孔大。鳞片大而圆薄,上有细纹。无侧线。腹部有大型锐利的棱鳞,排列成锯齿状。有胸鳍、腹鳍各一对,腹鳍极小;背鳍、...

    189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病原是水霉菌,全年都可以发生,以早春,晚冬最为流行。病鱼鳞片脱落,皮肤损伤,伤处灰白色,有棉絮菌丝。鱼体发黑,焦躁不安。防治方法:⑴用以万分之八食盐和小苏打合剂(1:1)全池泼洒。⑵每亩用乌敛霉0.6公斤,辣蓼3公斤,枫杨树叶2.4公斤混合煎汁全塘泼洒。...

    1096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北方地区罗非鱼的越冬技术
    北方地区罗非鱼的越冬技术

    罗非鱼原产非洲,因其适应性强、食性广、鱼病少、生长快、产量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优点,引起各国养殖者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世界性养殖品种,在我国北方地区也有很多养殖户养殖罗非鱼。但罗非鱼作为热带性鱼类,其最低临界温度为12℃,在北方地区自然水域不能越冬,由于没有合适的越冬条件和越冬技术,广大养殖户一般都选择在10月底前将...

    221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提高螃蟹最后一次蜕壳“翻壳比”
    如何提高螃蟹最后一次蜕壳“翻壳比”

    螃蟹最后一次蜕壳大概从阳历8月下旬开始,持续20天左右到9月上旬,最后一次蜕壳是对螃蟹最终上市规格影响最大的一次蜕壳,蜕壳好的体重翻倍不止,如二两的螃蟹蜕完壳可以翻到四两以上,蜕壳不好的也就翻到三两左右。那么,影响最后一次蜕壳翻大的因素有哪些呢?或者如何促进螃蟹最后一次蜕壳翻大呢?影响螃蟹最后一次蜕壳“翻壳比”的关键因...

    137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