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防治措施

时间 : 2023-01-22 23:23:27 投稿人 : 诗筠 点击 : 加入收藏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奶牛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底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并且在产后发生瘫痪的同时往往继发其他疾病,而其中常见的就是风湿病。如果继发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治疗产后瘫痪的效果也就难得巩固。笔者从营养缺乏、产道损伤、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产后瘫痪综合征的致病原因,并阐述了其临床症状,提出了详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防治效果。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防治措施 | 淡水养殖

临床症状

初期病牛表现兴奋不安,对刺激敏感。表现后肢无力,时常交替负重,行走拘谨,有时后腰摇摆,步态不稳,四肢僵硬。中期病牛以胸骨着地而卧,意识常消失,头偏于一侧,颈弯曲,肌肉松弛,鼻镜干燥,体温降低,肛门松弛,反射消失,食欲减少,瘤胃积滞,便秘,瞳孔对光反射机能不全或消失。末期病牛常侧卧,几乎陷于昏睡,反应迟钝,瞳孔放大,脉搏微弱,心率增高至120次/分钟,常有瘤胃膨胀。

发病病因

1.分娩后大量泌乳,使大量的钙、磷从乳汁中排出,奶牛的血钙浓度急剧降低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本病典型症状的基础。

2.分娩前后,由于胃肠道消化机能减弱,分娩时雌激素升高致使钙的吸收降低。圈舍牛运动场积粪、潮湿,有的久卧湿地,阴雨水淋,风寒邪便乘虚而伤及肌肉、皮肤,流窜经络,侵害关节筋骨,引起筋络阻塞,便可诱发该病。

3.低血磷和低血镁的变化也起一定的作用。临床上有少数的牛,经乳房送风,使血磷有一定恢复后,病牛才能起立,说明本病的发生与低血磷有一定的关系。

4.产后母牛产道损伤,伴随分娩,产道及骨盆腔的肌肉、韧带、神经损伤,特别是难产时,手术助产造成的产道神经肌肉损伤及强行分娩时造成的体储备的大量消耗,易造成产后瘫痪。

5.创伤性网胃炎、心包炎及腹膜炎,为产后瘫痪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6.产后出血过多。由于助产方法不当,造成子宫破裂,引起大出血,使血钙、血磷大量丢失,遂造成母牛产后卧地不起。

7.产后消化不良综合征。怀孕期间,特别是分娩前,由于胎儿体积过大,压迫前胃,特别是瘤胃神经,造成神经性消化不良,加之机体和胎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微量元素,所以易导致营养衰竭症的发生,使母牛衰竭,卧地不起。

8.产后感染及败血症。母牛产后机体相对虚弱,易患其他疾病,特别是产道操作后容易发生感染,进而导致产后败血症的发生,母牛体温升高,不食,全身状况逐渐恶化,死亡率极高。

预防措施

1.加强干奶期特别是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奶牛体况改善,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适应高精饲料模式的转变,激发免疫系统,减少疾病发生。2.干奶期饲养管理。干奶期饲喂优质粗饲料,保证日粮粗蛋白12%-15%,围产期前期和后期的饲料品种尽量保持一致,围产期前期逐渐增加精料的饲喂量,以适应即将到来的产奶高峰期高精料饲养模式。降低酮病、胎衣不下等疾病,预防产后瘫痪的发生。3.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干奶牛特别是围产牛圈舍应保持清洁、干燥,运动场宽敞平坦,奶牛每天能自由运动,尽量减少各种应急因素的刺激。

4.补充钙磷。对高产老龄和有产后瘫痪病史的奶牛在产前静脉注射补充钙、磷,对预防本病有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500毫升,25%葡萄糖1000-1500毫升,10%葡萄糖酸钙1000毫升,5%磷酸二氢钠200-500毫升,一天一次,连用3天。

5.注意事项。奶牛助产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产道和神经,引起产后瘫痪。新产奶牛第一次挤初乳时对老龄、瘦弱和有后产瘫痪病史的奶牛只挤2-2.5公斤,以后逐渐增加,到第7天左右正常挤奶,对健壮的奶牛第一次可以多挤,以免隐形乳房炎转变成临床性乳房炎。

治疗办法

1.钙剂疗法。临床上常用的钙剂是葡萄糖酸钙和氯化钠。500公斤体重的奶牛治疗剂量为25%葡萄糖1000-1500毫升,复方生理盐水1500-2000毫升,安纳咖10毫升,维生素B130毫升,10%葡萄糖酸钙1200-1500毫升或5%氯化钠600-800毫升,静脉注射。首次静脉注射钙剂可以采用稍大剂量,注射8-12小时没有好转的,可以按照原剂量再注射一次;第二次治疗时,可配合使用15%碳酸二氢钠200-500毫升,15%硫酸镁150-200毫升。如果静注钙制剂后心跳明显加快,心脏搏动有力,开始出现心律不齐,应该停止注射或减慢注射,以免发生危险。

2.乳房送风。目的是使乳房鼓胀内压增加,减少泌乳,减少钙、磷随乳排出。做法是每一个乳区用乳房送风器进行送风,直到乳区变硬,用纱布条轻轻捆扎,防治空气流出。3-4小时后除去纱布放出空气,如果效果不理想6-8小时后再试用一次。钙剂疗法配合乳房送风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3.中药疗法。以散寒、利湿通络为治疗原则,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50克、桑寄生50克、防风40克、当归50克、云苓40克、川芎40克、牛膝40克、桂枝40克、党参50克、九地30克、杜仲30克、苍术50克、甘草20克煎服,每日一次,连用3天。

(来源:河北农民报作者:邢台市临城县畜牧办公室侯增海)

相关文章

  • 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法
    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法

    泥鳅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现将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一、场地选择养殖场所应水源充足,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中性或微酸性,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正常。二、池塘建造1.池塘规格面积50平方米~100平方米,池塘四周高出水面...

    1253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蓝藻溶解酶处理河蟹塘的蓝藻一例
    蓝藻溶解酶处理河蟹塘的蓝藻一例

    池塘基本情况: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南湾村5队张向勇,池塘面积10亩,平均水深45公分,虾道水沟1.2米,龙虾、螃蟹混养。拜访时间:2015年5月24号目检:藻类单一,满塘蓝藻,测水结果如下:pH值9.2,氨氮1.0,亚硝酸盐0.1,龙虾、螃蟹正常还未见死亡分析:饲料残饵与粪便导致池塘氮磷比失衡,藻类单一致使蓝藻成优势种群。...

    211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夏季养鱼要做到“三勤”
    夏季养鱼要做到“三勤”

    夏季到来,水温也会随之升高,高温会造成水内的细菌大量繁殖,因此,对水产养殖要做好夏管工作。对此,专家提出了“夏季养鱼要“三勤”的建议。1.勤饲养。夏季水温在20摄氏度~28摄氏度,特别是25摄氏度~28摄氏度之间时,鱼类生长最旺,饲料效率最高,应抓紧机会强度投喂。一般精饲料每天投喂3次,青饲料每天投喂1~2次,鲜活贝类...

    200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龟鳖疾病的综合预防—满足营养需求预防
    龟鳖疾病的综合预防—满足营养需求预防

    第九讲龟鳖疾病的综合预防—- 满足营养需求预防 预防龟鳖疾病的发生在营养需求上不但要求营养平衡,也要做到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量的需求,下表是龟鳖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供参考。 一般食用水龟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营养需求(%)规格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粉钙磷赖氨酸蛋氨酸体重(克)龟苗4365.5204.01.31....

    2459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鳜鱼亲鱼的孵化方法
    鳜鱼亲鱼的孵化方法

    鳜鱼受精卵可以在孵化缸或环道中进行流水孵化。鳜鱼卵为半浮性卵,在孵化中,要求水的流速流量要比孵化四大家鱼卵大些,水质要清新,溶氧量在6毫克/升以上,孵化水温在20~30℃,孵化过程中要防止发生停水和逃苗。受精卵在水温24~26℃时,约经40小时左右孵出鱼苗,在水温27~29℃时,约需28~36小时孵出鱼苗,一般孵化率7...

    2306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夏季高温河蟹黄鳝养殖谨防底质腐败
    夏季高温河蟹黄鳝养殖谨防底质腐败

    1、粪便、残饵虽富含营养,但未经转化容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应在池塘里适量放养一些花白鲢和底栖鱼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底质,如果粪便、残饵太多,用黑金神+粉剂活菌王改底,分解有机质并转化成藻类可以吸收的营养源。平时投喂应根据天气变化、水质变化、养殖品种生长情况酌情调整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尤其是养殖黄鳝,高温季节养殖户大量...

    18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控温养鳖温室的热源与供暖方式
    控温养鳖温室的热源与供暖方式

    (一)热源进行控温养鳖的热源,主要有地热水加温,锅炉加温或工厂水加温等方式。目前,国内进行控温养鳖的单位绝大部分都是采用锅炉加温作为热源。尤其是北方产煤区或产煤区附近更是十分有利可图。当然,能够利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温泉水或工厂余热水作为控温养鳖的热源更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二)温室供暖方式控温养鳖的供暖系...

    1801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后期常见病害及预防方法
    河蟹养殖后期常见病害及预防方法

    作者:北京水世纪刘康、游龙每年立秋(7-8月)是河蟹病害爆发的高峰时节。蟹塘都伴随着大量的病害发生,导致的损失数以万计。秋季是河蟹病害发生的高峰期,死亡量大发病率高。同时也是河蟹生长快、最为关键的后两次蜕壳的关键时期。因此,河蟹养殖户做好这段时间的管理工作就尤为重要。病害的发生无非是环境、病原和河蟹体质三部分个都出问题...

    90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一年养两茬黑鱼,亩收益接近三万
    一年养两茬黑鱼,亩收益接近三万

    2005年2-12月,安徽省怀远县芡河渔场在一口面积为1亩的小池塘进行了黑鱼一年两茬高产养殖,总产值9.66万元,扣除成本6.75万元,纯收益2.91万元。现将该场养殖经验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亩,水深0.8-1.5米(早春0.8米、高温季节1.5米)。池塘水面放养占总面积1/5-1/3的水花生、水浮莲等水...

    55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鱼户怎样用肉眼诊断疾病
    养鱼户怎样用肉眼诊断疾病

    肉眼检查(简称目检)是诊断鱼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用肉眼找出病鱼患病部位的各种特征或一些肉眼可见的病原生物,从而诊断鱼患了什么病。目检的部位和顺序——体表、鳃和内脏体表。头部:发黑,肠炎或烂鳃;白头白嘴,车轮虫或细菌性疾病。嘴:口腔是否充血,是否有锚头鳋。鳃盖:开天窗-烂鳃,是否充血。鳞片:掉落,可能是赤皮;竖起,可能是竖...

    298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难治疗?鮰鱼发病率升高,但这个方法,已成功治愈2万斤鱼
    难治疗?鮰鱼发病率升高,但这个方法,已成功治愈2万斤鱼

    文|图天门海大王兵兵一、鮰鱼养殖情况全国鮰鱼每年产量不足40万吨,目前鮰鱼95%消费主要在国内市场。随着国内鮰鱼消费的兴起,2015-2016年鮰鱼价格高涨,全国各地鮰鱼养殖面积迅速增加,其中广东、江苏、河南等地增加明显。鮰鱼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西南、重庆、西安、北京等地,但是西南重庆地区主要消费小规格鮰鱼,其它区域需求...

    1147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应激状态的处理,才是异育银鲫是否会发病关键
    应激状态的处理,才是异育银鲫是否会发病关键

    2016年3月28-29日,第五届华东地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论坛在江苏无锡锡州花园酒店隆重举行,作为华东地区的主养品种——异育银鲫,很多专家学者、行业翘楚在台上为大家带来了异育银鲫的相关报道。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谢骏研究员为...

    921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重庆80后养殖户胡达独家曝光养泥鳅年入超百万秘诀
    重庆80后养殖户胡达独家曝光养泥鳅年入超百万秘诀

    他是80后年轻有为的全国十强“养殖能手”,敢于突破创新,尝试不同的养殖道路,创新利用台湾泥鳅与安徽黄板鳅杂交优势迎合市场需求,主动拓展销售渠道,从泥鳅苗繁育到成鳅回收,打造完整产业链。他就是通心粉社区有名的水产养殖男神——重庆通威泥鳅养殖户胡达!胡老板养殖基地占地100亩,其中70亩用于养殖,前期进行苗种繁育和培养,苗...

    1004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华中地区草鱼出血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控措施
    华中地区草鱼出血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控措施

    出处:《海洋与渔业》杂志十一月刊作者:广东广州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唐绍林雷燕周辉/文图华中地区是我国草鱼的主要养殖地区,草鱼养殖历史长、面积大,草鱼的病害也十分严重,特别是病毒性的草鱼出血病给草鱼池塘养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近几年对该地区草鱼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和现场防治实践,本文把该地区草...

    833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泥鳅苗“白尾”病案例探究
    泥鳅苗“白尾”病案例探究

    近几年浙江区域台湾泥鳅在苗期容易出现“白尾”烂尾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30%到50%的死亡率,给养殖户养成很大损失,而且有些塘按有虫或细菌性处理,不但没有效果,反而死亡量会大幅度增加,笔者通过一下案例给大家展示鄙人愚见。案例分享:浙江省湖州市菱湖镇下昂,宋老板精养台湾泥鳅苗,从6月1号开始出现死亡,症状当地称之为...

    2706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