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河蟹塘水草越多越好?图表对比数据告诉你真相!

时间 : 2024-10-13 23:11:34 投稿人 : Silas 点击 : 加入收藏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为什么看水草呢?水草在蟹塘的作用无非就这么几个:1、供河蟹躲避;2、净化水质;3、提供部分饵料;4、产氧。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氧这一功能。河蟹翻倍大不大,就看营养好不好,溶氧高不高,这就和“双氧理论”不谋而合了。池塘溶氧的多少,直接影响河蟹的生长。氧气高,河蟹吃食量大,饲料利用率大,生长速度快,翻倍率大,成活率高,发病率小。

那么多少的氧气比较好呢?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一昼夜16小时以上溶氧必须大于5mg/L以上,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mg/L。您的池塘溶氧达标了吗?池塘溶氧大于4mg/L,好氧细菌的作用较快,分解后的产物对水产动物无害,对水生植物生长有利;池塘溶氧低于4mg/L,厌氧菌大量繁殖,有机物分解速度下降,且分解物大部分有害。当水中溶解氧由4.5mg/L下降到3.5mg/L时,鱼类对饵料的消化利用率下降50%,饵料系数上升50%以上;当溶解氧下降到3mg/L以下时,就会对鱼类的摄食、消化以及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溶解氧持续下降到1mg/L以下,大部分鱼类就会出现浮头现象,持续下降会造成缺氧窒息死亡,即“翻塘”。

各池溶氧水平尽管有高有低,但其昼夜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池塘中的溶氧主要来源于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般情况下,浮游植物密度高、天气晴朗,溶氧的昼夜差异大,反之则差异小。每天早上4~5时池塘溶氧最低,天亮后水中的浮游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产氧,溶氧开始上升,到下午18时左右池塘溶氧最高,此后,水中溶氧量逐渐下降,到早上日出之前减到最小值,所以凌晨易出现缺氧泛塘的情况。由于水中光照度和浮游植物均有垂直梯度变化,白天上层光照强,浮游植物多,光合作用强,产氧多,溶氧量可达l0mg/L左右。下层正好相反,产氧少而耗氧量大,加之白天由于水的热阻力,上下水层不易对流。在没有人工增氧的池塘中,溶氧在水中的分布呈现出从上到下垂直递减状态。所以最先缺氧的是底层水。

3个蟹塘下午到第二天早上的溶氧变化(mg/L)(表1,请点大图)

河蟹塘水草越多越好?图表对比数据告诉你真相!

河蟹塘水草越多越好?图表对比数据告诉你真相!

河蟹塘水草越多越好?图表对比数据告诉你真相!

河蟹塘水草越多越好?图表对比数据告诉你真相!

下表是测的同一塘口同一地点早晚溶氧差(表2,请点大图)

河蟹塘水草越多越好?图表对比数据告诉你真相!

河蟹塘水草越多越好?图表对比数据告诉你真相!

表1为3个相邻塘口下午太阳落山前后到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前的溶氧变化。3个塘口水草都基本不出水。1号塘口环沟伊乐草大概占60%;田面伊乐藻占10%,轮叶黑藻占10%。2号塘口田面伊乐藻占30%,环沟伊乐藻占60%。3号塘口田面水韭菜占40%,伊乐藻10%;环沟伊乐藻占40%。伊乐藻、水韭菜、轮叶黑藻在高温天气的产氧能力轮叶黑藻最高,水韭菜次之,伊乐藻最低。这是由于伊乐藻属于低温草,当温度达到30℃后会进入休眠期,产氧能力下降。但是如果伊乐藻在水下20公分左右,温度相对低一点,产氧能力也会好得多。水韭菜和轮叶黑藻都属于高温草,温度高长势快。(当然出水也会被太阳晒伤。)白天由于水草、藻类的光合作用,溶氧上升。草多溶氧高,达到饱和度后多余的氧气溢出水面进入空气。晚上水草进行呼吸作用,大量消耗氧气。草越多耗氧越多。这也是为什么3号塘口溶氧变化比另两个塘口小的原因。

表2更是突出了水草对溶氧的影响。水草过多,耗氧更大,早晚溶氧差异大,更容易缺氧。水草适中的塘口,早晚的溶氧差相对小得多,反而不容易缺氧。水草长得太高甚至出水,占用空间,但水体是有限的,只能承载一定量的氧气。晚上水草进行呼吸作用,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在这种“狼多肉少”的情况下,除了缺氧,也别无选择了。

进入养殖后期,饲料投喂量加大,每天产生的残饵粪便分解也需要耗氧。来不及分解的就堆积在塘底,形成氧债。12号塘—17号塘可以看出减少耗氧,池塘溶氧差相对较小。

河蟹塘水草越多越好?图表对比数据告诉你真相!

河蟹塘水草越多越好?图表对比数据告诉你真相!

河蟹塘水草越多越好?图表对比数据告诉你真相!

河蟹塘水草越多越好?图表对比数据告诉你真相!

河蟹塘水草越多越好?图表对比数据告诉你真相!

河蟹塘水草越多越好?图表对比数据告诉你真相!

应对措施:

1、高温前及早控草,可用“蟹草肥B”1袋5亩或者“打头”的方式,抑制水草的顶端优势,形成“水下森林”,避免占用过多的水体空间、阻挡风浪。控草能促进水草生根发棵,长得粗壮有活力。拉掉多余水草和烂草,水草占池塘面积的60%左右,保持水草产氧耗氧的“收支平衡”。

2、有增氧机的塘口勤开增氧机。注意“三开两不开”:晴天中午开机、阴天次日清晨开机、连绵阴雨半夜开机、晴天傍晚不开机、阴雨天中午不开机。晴天温度不是太高,增氧机可以从太阳出来后开2个小时停半个小时再开2小时,如此循环。平时注意根据池塘情况多开增氧机。没有增氧机的塘撒“原子氧”预防缺氧。

3、打水注意事项:高温天气表层水温随着太阳升起逐渐升高,底层水温变化不大。差不多到中午11点,上下水层温差就比较大了,一直到半夜两三点上层水都还是温热的。下午到凌晨打水会将上层水打到下层,温差变化大,河蟹会有应激反应。清晨太阳出来前后测外河水溶氧,一般在0.5-2个点,严重缺氧。虽然这几天气温降下来了,但是水温还是较高。打水时间可调整到日出在打水,一是减少应激,二是较好的预防打水缺氧。

4、勤底改调水,分解有机质,减少耗氧。“强效底净”1袋3亩,分解残饵粪便、有机质等。“原子氧”超长放氧,溶解度高,缓解“氧债”问题。多解毒,用“解毒灵”,专解菊酯、蓝藻等毒素。蓝藻多的塘最近温度高,天气闷,建议不杀蓝藻。.蓝藻多的塘多用发酵的黄金益菌素。池塘ph越高,蓝藻生长越快,然后ph继续升高,蓝藻更多,形成恶性循环。蓝藻又叫蓝细菌,而黄金益菌素是有益菌,能直接抑制蓝藻生长;并且发酵好的黄金益菌素ph值一般在2.7-2.8,能降低ph,从而抑制蓝藻。

1、来源:水产热点(Shuichanredian)

2、作者:北京水世纪梁仕容

相关文章

  • 冬捕商品鱼暂养出高效
    冬捕商品鱼暂养出高效

    淡水鱼通常春放冬捕,由此常导致冬季淡水鱼市场饱和,价格较低,而春夏季淡水鱼上市较少,市场供应不足。将冬季捕起的淡水鱼暂养一段时间后上市,既可以调节市场供应,又能提高养鱼经济效益。暂养鱼选择。选择冬季滞销、春夏季畅销,而且耐低温的品种,银鲫、鳊鱼、链、鳙是比较合适的品种。暂养鱼规格最好接近上市规格,要求银鲫尾重150-2...

    278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提高黄鳝产卵孵化率技术要点
    提高黄鳝产卵孵化率技术要点

    养殖黄鳝种苗是关健。优质的黄鳝苗一般是从技术可靠的黄鳝繁育场引进的。要得到较好的经济效植,必须自已养殖种黄鳝。笔者现将自已多年养殖鳝种、繁殖鳝苗的实践经验归纳如下六条,供大家参考。按照这一技术。可以使黄鳝产卵量提高30%左右。(一)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种鳝繁育池要选好场地,建设繁殖,产卵场。在种鳝养殖池里要种植水草,...

    1200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水产养殖贴士:鱼种培育日常管理措施
    水产养殖贴士:鱼种培育日常管理措施

    一、巡塘每天巡塘2-3次,清晨观察鱼的活动动态,发现现严重浮头及鱼病要及时处理。在投饵施肥时应注意水质与气候变化;下午清洗食台,检查吃食情况,决定次日的投饵量。二、注水鱼种培育期间管理人员应根据鱼体生长情况和水质,水深情况,及时注水,改善水质和增大水体,促进鱼种生长。一般鱼种池每月注水2-3次,每次注水10-15厘米。...

    381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长吻鮠江团养殖常见病之肠炎病防治技术
    长吻鮠江团养殖常见病之肠炎病防治技术

    1、病原:点状产气单胞菌。2、症状: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突,剖开鱼腹可见很多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肠道内无食物,有淡黄色黏液或脓血。病鱼食欲减退,离群独游,不久便死亡。流行于6~10月,主要危害成鱼、亲鱼、鱼种。3、防治方法①鱼池定期排污,保持水质清新,对硬度过大的颗粒饲料,投喂前应先用水浸泡一下,不喂变质饲料。②每...

    2611 淡水养殖 长吻鮠 长吻鮠养殖 长吻鮠养殖技术 长吻鮠养殖方法
  • 鳢鱼卵甲藻病介绍及防治技术
    鳢鱼卵甲藻病介绍及防治技术

    卵甲藻病(OodiniosiSOfChinesesnakehead)[又名]白粉病。[病因]病原为嗜酸性卵甲藻(Oodiniunacidophilum)。当池水为酸性(pH5~6.5),水温在22~33C,放养密度大,缺乏饵料,水体清瘦时,该藻数量增加,与鱼类接触并寄生在鱼体体表,引起疾病。[症状]病初,病鱼在池中拥挤...

    666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秋冬季节扣蟹培育应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秋冬季节扣蟹培育应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作者:淮阴区韩桥乡农技站 周以根目前幼蟹培育已进入秋冬季管理的关键阶段,笔者依据多年从事幼蟹培育技术推广工作的经验,将近几年加强秋冬季管理提高幼蟹质量的一些做法总结归纳如下,供广大河蟹养殖户参考。一、强化投喂,确保幼蟹体质强壮由于水温降低的原因,幼蟹在漫长的冬季采食量很小,部分时段甚至停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幼蟹有时会...

    23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网箱养殖黄颡鱼的生产流程
    网箱养殖黄颡鱼的生产流程

    网箱养殖黄颡鱼因有其固有的特点,所以有独特的生产流程。只有读者弄懂了生产流程后,才能全盘考虑网箱养殖黄颡鱼生产的全部过程。1.网箱配套与组成网箱配套是指根据鱼体不断生长而配置不同规格的网箱。一般来说,配置有二至三级鱼种网箱和二级成鱼网箱。5月至6月初将2厘米以上的鱼种(夏花鱼种),投放至网箱(2米×1米×1米)中培育,...

    489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春管鱼塘六要点
    春管鱼塘六要点

    春季到来时,气温和水温都在不断升高,正是开始进行鱼类养殖的大好季节。搞好春季养鱼管理,对确保全年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概括起来说,春季养鱼应重点体现在“六搞好”:一、搞好基础性准备搞好物质准备,如人工繁殖设备、常用药物、养鱼机械和工具以及肥料、饵料等。不能自繁鱼苗的渔场和养鱼户,还应选...

    255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发病笋壳鱼分离出链球菌
    发病笋壳鱼分离出链球菌

    广东江门市荷塘六坊市场一笋壳鱼养殖池塘,面积4亩,水深1.5-2米,3台增氧机(图1)。2017年4月6日,放规格3cm/尾的笋壳鱼苗种4.5万尾,放苗时水温约22℃,投喂鲮鱼仔,早上喂一次,130斤/亩塘。2017年5月下旬开始发病,发病初期每天死亡3-30尾,后期每天死亡上百尾。发病鱼漂浮于池塘边的水面上、很少见“...

    2651 笋壳鱼养殖方法 淡水养殖 笋壳鱼 笋壳鱼养殖 笋壳鱼养殖技术
  • 做好大闸蟹池塘水质调控的三个关键措施
    做好大闸蟹池塘水质调控的三个关键措施

    池塘养蟹水质是关键,水质管理是河蟹健康、高产、高效的重要基础,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河蟹养殖的规格、产量、病害以及养殖的经济效益,通过调节水质为河蟹创造良好的生长、生活环境,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现将水质调控技术环节总结如下:一、水质要求1、保持水质清新,蟹池水应经常保持清、爽、活,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PH值在7.5-8....

    95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夏季养鱼七要点
    夏季养鱼七要点

    1.池塘勤清整。一般饲养1至2年就要清整一次。在清除残渣淤泥的同时,每667平方米用75千克生石灰消毒,彻底消灭有害病菌。2.鱼种消毒。鱼种放养时要坚持药物浸洗消毒。一般用4%至5%的食盐水浸洗5至10分钟,水温在10~20℃。3.放养合理。应该做到:同一池塘,鱼的品种和规格要多。一般吃食鱼占总放养量的60%,肥水鱼占...

    213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观赏斗鱼的饲养
    观赏斗鱼的饲养

    斗鱼,为著名的观赏鱼类,体侧扁,长方形,吻短,口小,眼大。斗鱼性情粗暴,易动善斗,特别是雄鱼之间的争斗最为壮观,一旦交口,则拼个你死我活,令观者大饱眼福。1、特性:斗鱼的主要特征是有一特别呼吸器官,称之为“辅助器”,用来呼吸空气,它能够在水面吸一口气送入辅助器里,进行气体交换。斗鱼体背栉鳞,背鳍和臀鳍均延长,鳍棘部长于...

    183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至尊95”+“全能钙”成功处理河蟹“蜕壳死”一例
    “至尊95”+“全能钙”成功处理河蟹“蜕壳死”一例

    江苏省兴化市永丰镇港中村刘老板蟹塘20亩,沟中种植伊乐藻,田面种植水韭菜,6月份田面水深60~70cm,透明度90cm左右。进入6月份,河蟹开始出现损伤,13号来店反馈“每天有死亡的有10多个,今天一早上就捡了9只”,经检查发现死亡主要特征:蜕壳蜕不下(如下图1、2)。6月5号前,每天有1~3只。6月6号~8号:每天3...

    243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泰国甲鱼吃料正常情况下烂头烂脚病这么处理
    泰国甲鱼吃料正常情况下烂头烂脚病这么处理

    盐仓分部褚老板:我养殖的两万只泰国甲鱼苗已经3个月零3天了,每天用料60斤,吃食正常,但烂头烂脚的较多,要怎么办?答复:甲鱼烂头烂脚比较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甲鱼互相撕咬造成。因此,一是要注意控制养殖密度(据了解,该客户的养殖密度低于35只/平方米,密度不会偏高);二是可以在池塘中进行挂网,减少甲鱼互相撕咬的机会。另...

    128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螃蟹蜕不出壳而死去的原因是什么
    螃蟹蜕不出壳而死去的原因是什么

    这叫“蜕壳不遂症”。有时螃蟹的头胸甲后缘与腹部后缘交界处已出现裂口,但不能蜕去旧壳,因蜕不去旧壳而死亡。后期的成蟹,特别是个体较肥大的成蟹,常常会发生此病。防治方法是经常调换新水,适时投放少量石灰,在饲料中添加含钙丰富的物质,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175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